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期性载荷作用下船舶推进轴系运行状态的数值仿真 被引量:3
1
作者 温小飞 蔡保刚 王杏娣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19,共7页
针对船舶推进轴系运行状态描述、规律分析等问题,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及推导方法,建立周期性载荷作用下船舶推进轴系运行数学模型,再以某64000吨散货船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模拟仿真计算,利用仿真计算结果和实船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船舶... 针对船舶推进轴系运行状态描述、规律分析等问题,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及推导方法,建立周期性载荷作用下船舶推进轴系运行数学模型,再以某64000吨散货船为研究对象进行数值模拟仿真计算,利用仿真计算结果和实船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船舶推进轴系动态运行状态、特征及其规律进行讨论与分析,验证了周期性载荷作用下船舶推进轴系运行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推进轴系 周期性激励 动态负荷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道内流对海洋弹性管振动影响的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柳博瀚 陈正寿 +1 位作者 鲍健 崔振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77-185,202,共10页
管道的内部流动对于海洋弹性管道而言是一种重要的振动诱发因素,但是目前相关理论较少。运用CFD单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开展了管道内流对海洋弹性管道振动响应影响的研究。通过仅考虑外流的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外... 管道的内部流动对于海洋弹性管道而言是一种重要的振动诱发因素,但是目前相关理论较少。运用CFD单双、向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开展了管道内流对海洋弹性管道振动响应影响的研究。通过仅考虑外流的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在外流速度较低时该分析方法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在同时考虑内流和外流的工况中,发现内流速度会对管道的振动频率及幅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内流速度相对比较小时,管道内流对管道的振动频率及振幅影响都较小;在内流速度相对较大的时候,管道内流对管道横流向振幅及顺流向振型影响较为明显,促使管道在低频段更容易发生共振现象,增加管道的疲劳损伤可能性。该研究关于管内流动对于海洋弹性管道影响的研究,对于弹/柔性管道的结构强度设计和疲劳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管 数值仿真 管道内流 疲劳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船舶航向PID控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林 王恒家 +1 位作者 王化明 吴巧瑞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2-257,共6页
针对船舶运动具有时滞性特点,传统PID控制航向算法难以达到预期的控制精度,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PID控制器参数优化。首先采用Nomoto模型作为船舶运动模型;其次将随机正弦调整策略与概率变异策略... 针对船舶运动具有时滞性特点,传统PID控制航向算法难以达到预期的控制精度,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对PID控制器参数优化。首先采用Nomoto模型作为船舶运动模型;其次将随机正弦调整策略与概率变异策略相结合对目标函数寻优,提高粒子群在解空间的搜索能力,避免其陷入局部最优解,加快算法收敛速度;最后将优化后的参数输入到控制系统中仿真船舶航向保持运动。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调整PID控制参数提高了船舶的航向控制性能,船舶航向调整时未出现超调,且控制系统可以控制船舶航向稳定在设定航向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正弦调整策略 概率变异策略 目标函数 航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海与港航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谢永和 王立军 +4 位作者 李俊来 张吉萍 王伟 白兴兰 李国强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3-146,共4页
在船海与港航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改革实践中,确立了"标准至臻、质量至上"的实验教学理念。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深入探索涉海工程类专业内涵,充分对接海洋经济发展对复合应用型涉海工程人才的要求,搭建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在船海与港航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改革实践中,确立了"标准至臻、质量至上"的实验教学理念。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深入探索涉海工程类专业内涵,充分对接海洋经济发展对复合应用型涉海工程人才的要求,搭建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实验平台,提出了教学中心的建设思路与措施,构建了"港口、船舶、航海"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实验方法。以训练工程创新思维为导向,以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优化了"设计、建造、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全面推进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海与港航工程 实验教学中心 改革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的船舶安全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巧瑞 陈明辉 +3 位作者 张珍 唐元璋 谢永和 郁惠民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9,共8页
船舶航行安全问题,尤其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一直以来都受到水上运输行业的特别关注和重视,也是船舶安全评估的关键课题之一。本文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方法,采用组合权重方法,将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主客观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 船舶航行安全问题,尤其是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一直以来都受到水上运输行业的特别关注和重视,也是船舶安全评估的关键课题之一。本文结合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方法,采用组合权重方法,将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主客观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针对船舶航安全性评估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方法,并以船舶机舱消防系统为例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 船舶安全 安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预处理船舶含油压舱水 被引量:1
6
作者 康蒙蒙 刘梅 +2 位作者 孙静亚 翁益松 陈庆国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0-236,共7页
采用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预处理船舶含油压舱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Fe/C投加量、电解时间、pH及曝气量条件下对COD和油含量的去除效果,并确定出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静态实验下各影响因素最佳条件为Fe/C投加量为200g·L^-1... 采用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预处理船舶含油压舱水,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Fe/C投加量、电解时间、pH及曝气量条件下对COD和油含量的去除效果,并确定出最佳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静态实验下各影响因素最佳条件为Fe/C投加量为200g·L^-1,电解时间为120min,pH为4和曝气量为20L·min^-1,此时COD和油去除率分别达到77.96%和81.83%;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Fe/C投加量>电解时间>曝气量>pH。铁碳微电解对有机物去除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动力学方程为y=0.01209x+0.04967,相关系数R2为0.94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碳微电解 含油压舱水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90m自升式海洋平台液压升降系统平衡回路的仿真分析
7
作者 魏卓 李德堂 +3 位作者 胡星辰 金豁然 吕沁 唐文涛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42-345,共4页
针对自升式海洋平台的液压升级系统在升降过程中会出现的,因平衡回路故障导致桩腿超速失锁下滑,平台受到很大冲击稳定性被破坏甚至倾覆的现象,本文根据90 m自升式海洋平台液压升降系统的结构原理,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了液压平衡回路... 针对自升式海洋平台的液压升级系统在升降过程中会出现的,因平衡回路故障导致桩腿超速失锁下滑,平台受到很大冲击稳定性被破坏甚至倾覆的现象,本文根据90 m自升式海洋平台液压升降系统的结构原理,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建立了液压平衡回路的仿真模型,通过给定模拟信号,对平台升降时不同负载状态下平衡回路的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与一般的单向顺序阀平衡回路进行了比较,得出平衡回路反应迅速,能够保证升降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且对回路的冲击有缓冲稳定的作用。对平衡回路的设计和优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平台 AMESIM 平衡回路 顺序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海联运船舶艏部砰击性能研究
8
作者 邵珠峰 张吉萍 谢永和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436-440,共5页
考虑江海联运船舶大外飘、小型深的结构特征,研究了江海联运船舶艏部结构在砰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阐述了船舶砰击理论,将船舶艏部结构遭遇的砰击载荷分解成入水冲击压力、撞击冲击压力以及甲板上浪载荷。针对江海联运的45 000 DWT... 考虑江海联运船舶大外飘、小型深的结构特征,研究了江海联运船舶艏部结构在砰击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阐述了船舶砰击理论,将船舶艏部结构遭遇的砰击载荷分解成入水冲击压力、撞击冲击压力以及甲板上浪载荷。针对江海联运的45 000 DWT散货船进行砰击的数值模拟,计算载荷包括不同航速下的舷外静水压力、艏外飘砰击压力以及甲板上浪。结果显示应力和变形受砰击载荷影响很大,很有必要对艏外飘结构进行相应的结构加强以及疲劳强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海联运船舶 艏部结构 砰击载荷 甲板上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滤波技术研究及在船舶检测方面的应用
9
作者 郝力佳 冯武卫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研究了自适应噪声消除技术,利用Wiener滤波理论解释和研究自适应滤波器的功能。研究表明,当没有可用信号和其他条件满足参考输入时,主输入中的噪声也可以基本上消除,并且没有信号失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还研究了自适应消噪在... 研究了自适应噪声消除技术,利用Wiener滤波理论解释和研究自适应滤波器的功能。研究表明,当没有可用信号和其他条件满足参考输入时,主输入中的噪声也可以基本上消除,并且没有信号失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还研究了自适应消噪在船舶检测方面的应用,包括消除语音信号中的周期性干扰,消除播放宽屏带信号期间磁带嗡嗡声或转盘隆隆声,以及被宽带噪声掩盖的低频周期信号的自动检测,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滤波 维纳法 噪声消除 滤波器降噪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摇陀螺在船舶上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郭远志 罗殿军 +2 位作者 韩健 李磊 张兆德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274-277,共4页
针对某沿海小型科考船摇摆运动过大的问题,对其加装减摇陀螺。为测试减摇陀螺的减摇性能,使用差分GPS数据采集仪对该系统进行实海测试分析。测量过程中基于不同船速和减摇陀螺是否运转,采用了4种工况。测试结果表明:该减摇陀螺在零航速... 针对某沿海小型科考船摇摆运动过大的问题,对其加装减摇陀螺。为测试减摇陀螺的减摇性能,使用差分GPS数据采集仪对该系统进行实海测试分析。测量过程中基于不同船速和减摇陀螺是否运转,采用了4种工况。测试结果表明:该减摇陀螺在零航速时纵摇减摇率为26.24%,横摇减摇率为48.82%,航速4 kn时纵摇减摇率为11.70%,横摇减摇率为69.27%,该减摇陀螺具有良好的减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摇陀螺 船舶减摇 实海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鳍形浮子多自由度水动力性能研究
11
作者 张伟 任增源 +3 位作者 许依凡 张彪 李德堂 李昊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166,共11页
[目的]为优化摇臂式波浪能装置的能量俘获(俘能)效果,针对平台支柱分流方案与浮子形状对装置俘能效果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建立浮子运动的水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AQWA仿真软件,对平台支柱不同分流方案的多种鳍形浮子的水动力特性... [目的]为优化摇臂式波浪能装置的能量俘获(俘能)效果,针对平台支柱分流方案与浮子形状对装置俘能效果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建立浮子运动的水动力学模型;然后,利用AQWA仿真软件,对平台支柱不同分流方案的多种鳍形浮子的水动力特性进行计算分析,得到鳍形浮子的波浪合力、幅值响应算子、附加质量及辐射阻尼等频域参数,以及位移、速度、加速度及激振力等时域参数;最后,研究平台支柱不同分流方案的各鳍形浮子的俘能宽度比。[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平台支柱分流方案对鳍形浮子的频域参数影响较小,对时域参数的浮子运动位移影响较小,但对运动周期影响较大;双柱分流方案的100°时鳍形浮子的俘能效果最优。[结论]基于所建立的仿真数值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多自由度鳍形浮子在波浪运动中的水动力学响应,可为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发电平台浮子形状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鳍形浮子 平台支柱分流 频域分析 时域分析 水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力腿平台涡激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磊 黄维平 +2 位作者 常爽 张兆德 谢永和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1-547,共7页
文章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对张力腿平台的涡激运动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横向和顺流向涡激运动频率及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锁定区,涡激运动频率与平台在海流中的位置有关。当结构沿流向对称时,顺流向振荡频率是横向振荡频率的两倍;当... 文章基于物理模型试验,对张力腿平台的涡激运动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了横向和顺流向涡激运动频率及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锁定区,涡激运动频率与平台在海流中的位置有关。当结构沿流向对称时,顺流向振荡频率是横向振荡频率的两倍;当结构沿流向不对称时,顺流向振荡频率与横向振荡频率相同。试验结果还表明,流向角是影响平台运动轨迹的关键因素,当流向角为0°和45°时,平台运动轨迹呈不规则"8"字形;15°和30°时,运动轨迹为"香蕉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腿平台 涡激运动 模型试验 振荡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桁拖渔船锚系泊支撑结构强度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贵彪 张海波 +1 位作者 崔雪亮 李国强 《渔业现代化》 CSCD 2019年第1期74-80,共7页
以某一近海桁拖渔船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国船级社(CC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利用MSC. PATRAN软件分别建立船型、船首和船中锚系泊支撑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根据渔船实际锚系泊和作业情况对其锚系泊支撑结构进行强度直接计算。针对船中模型,... 以某一近海桁拖渔船为研究对象,参照中国船级社(CCS)《钢质海船入级规范》,利用MSC. PATRAN软件分别建立船型、船首和船中锚系泊支撑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根据渔船实际锚系泊和作业情况对其锚系泊支撑结构进行强度直接计算。针对船中模型,分析不同系泊角度对船体支撑结构强度的影响以及渔捞载荷下的结构强度,并将系泊载荷以最危险的角度加载至船首模型进行强度校核,分析各工况下模型应力和变形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各工况下船型锚系泊支撑结构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且以锚泊工况的模型正应力最大,以渔捞辅助工况模型的正应力最小。当系泊绳索与中纵剖面夹角为90°、与水平面夹角为0°时,其结构应力达到最大,在实际作业中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以提高带缆桩及其支撑结构的使用寿命。本研究成果对桁拖渔船的设计和实际系泊操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拖渔船 系泊角度 有限元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钢质围网渔船波浪运动响应分析
14
作者 马瑶珠 赵陈 +1 位作者 姜华 徐行天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8-363,共6页
为研究渔船在波浪上的运动响应,基于势流理论,通过建立全船有限元模型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析。以某一围网渔船为例,计算目标渔船在频域下的附加质量、势流阻尼系数以及运动响应幅值等一系列水动力参数,研究浪向角与波频对围网渔船运动响应... 为研究渔船在波浪上的运动响应,基于势流理论,通过建立全船有限元模型的方法进行计算分析。以某一围网渔船为例,计算目标渔船在频域下的附加质量、势流阻尼系数以及运动响应幅值等一系列水动力参数,研究浪向角与波频对围网渔船运动响应的影响,探究目标渔船在设定环境参数下需要避免的航行状态。计算结果表明:在各个浪向角下,横摇是对渔船性能影响最大的运动形式,在航行过程中需要特别避免某些特征波频段的横浪。在该特征波频段减小浪向角,可以大大减小船舶横摇响应,从而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网渔船 势流理论 水动力 运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近壁条带失稳诱导的发卡涡包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健 董刚 +2 位作者 张辉 陈正寿 张建雷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3-892,共10页
本文从近壁条带失稳的角度出发,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可压缩槽道湍流中发卡涡包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亚谐型弯曲模式低速条带的失稳可诱导出由多个严格对称和非对称的发卡涡组成的涡包结构。其中,严格对称的发卡涡由相邻低速... 本文从近壁条带失稳的角度出发,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可压缩槽道湍流中发卡涡包的形成机制。研究表明,亚谐型弯曲模式低速条带的失稳可诱导出由多个严格对称和非对称的发卡涡组成的涡包结构。其中,严格对称的发卡涡由相邻低速条带间的碰撞导致,而非对称的发卡涡由低速条带的破碎导致。在条带的失稳过程中,高、低速流体之间的剪切是发卡涡形成的重要一环。该文结果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壁湍流拟序结构演化的本质,而且对实际工程中壁湍流的应用和控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值模拟 湍流拟序结构 条带 发卡涡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捕鱼中和丰收返港工况下远洋秋刀鱼船整船强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舒钰 谢永和 王贵彪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0年第4期60-66,共7页
以某远洋秋刀鱼船为研究对象,利用挪威船级社的DNV SESAM软件,对目标船型在捕鱼中和丰收返港工况下起网与不起网状态下的波浪载荷进行长期预报,分析了舷外起网对渔船波浪外载荷的影响;通过建立秋刀鱼船三维整船的有限元结构模型,基于设... 以某远洋秋刀鱼船为研究对象,利用挪威船级社的DNV SESAM软件,对目标船型在捕鱼中和丰收返港工况下起网与不起网状态下的波浪载荷进行长期预报,分析了舷外起网对渔船波浪外载荷的影响;通过建立秋刀鱼船三维整船的有限元结构模型,基于设计波法利用SESTRA模块对船型在丰收返港工况下起网与否的全船结构强度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显示:1)在选取的工况下,丰收返港工况的垂直波浪弯矩和扭矩均大于捕鱼中工况;2)在结构强度和变形方面,船型总纵强度应力和扭转强度应力均能满足规范的相关要求。本研究可为渔船海上舷外起网作业提供指导,也可为结合渔船实际作业工况的疲劳强度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 起网 波浪载荷 有限元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射流贻贝单边脱壳装备喷嘴内流场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胡静艳 谭锦凌 李振华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8-832,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半壳贻贝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加工环境差、贝肉品质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射流贻贝单边脱壳方法,并对水射流脱壳装备中喷嘴进行了数值模拟。使用ICEM-CFD软件建立了喷嘴内流场的二维模型,并进行了网格划分;利用FLUEN... 针对目前国内半壳贻贝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加工环境差、贝肉品质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射流贻贝单边脱壳方法,并对水射流脱壳装备中喷嘴进行了数值模拟。使用ICEM-CFD软件建立了喷嘴内流场的二维模型,并进行了网格划分;利用FLUENT软件,选择合理的计算区域和边界条件,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喷嘴内流场的速度、压力、及湍动能耗散率进行了计算,获得了水射流单边脱壳装备中喷嘴的最佳结构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喷嘴收缩角、出口直径对喷嘴出口流速的影响较大,圆柱段长度对出口流速几乎无影响;喷嘴收缩角、出口直径、圆柱段长度变化时,喷嘴出口处湍动能耗散率在轴线两侧维持为一恒定值,在近壁面处急剧增加;喷嘴结构参数的确定为推动水射流贻贝单边脱壳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射流 导向板式扇形喷嘴 FLUENT 数值模拟 收缩角 出口直径 圆柱段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比对刚性圆柱体涡激振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陈正寿 赵宗文 +2 位作者 张国辉 郑武 颜盛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8-254,共7页
基于CFD方法,开展了质量比对刚性圆柱体涡激振动影响的研究。对低质量比分别为1和2.4和高质量比为7的刚性圆柱体分别进行双自由度涡激振动流固耦合模拟,得到了不同质量比工况下无因次振幅与约化速度之间的相关性,圆柱体的"8"... 基于CFD方法,开展了质量比对刚性圆柱体涡激振动影响的研究。对低质量比分别为1和2.4和高质量比为7的刚性圆柱体分别进行双自由度涡激振动流固耦合模拟,得到了不同质量比工况下无因次振幅与约化速度之间的相关性,圆柱体的"8"字形运动轨迹以及"差拍"、"相位转换"等现象;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低质量比的模型对应的振动锁振区范围要广于高质量比的模型,产生的横流向最大无因次振幅也较大,涡激振动现象更为显著。另外通过不同质量比对顺、横流向耦合振动影响的分析发现,在质量比为1和2.4时,顺流向振动对横流向振动产生的影响不容忽略,而在质量比为7时,其影响较小。另在涡激振动尾流区,捕捉到了"2S"、"2P"型泻涡发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比 涡激振动 流固耦合 刚性圆柱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防腐涂层对油罐沉积水的防腐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程红红 刘栓 +5 位作者 王娟 张仁坤 赵晓栋 郭小平 蒲吉斌 王立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3-89,共7页
目的探究石墨烯基防护涂层/碳钢体系在原油储罐沉积水中的防护机制。方法以实际原油储罐的沉积水为腐蚀介质,以自制石墨烯底漆和石墨烯面漆为防护涂层体系,采用交流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曲线,结合盐雾实验探究石墨烯涂层体系在沉积水中的... 目的探究石墨烯基防护涂层/碳钢体系在原油储罐沉积水中的防护机制。方法以实际原油储罐的沉积水为腐蚀介质,以自制石墨烯底漆和石墨烯面漆为防护涂层体系,采用交流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曲线,结合盐雾实验探究石墨烯涂层体系在沉积水中的腐蚀行为和失效衍化机制。结果石墨烯底漆在浸泡初期对碳钢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水分子逐渐渗透涂层,涂层逐渐失效。采用石墨烯面漆和石墨烯底漆搭配,可显著提高涂层对碳钢在沉积水中的防护性能,浸泡46 d后,涂层电阻仍为162 M?·cm。结论石墨烯底漆和石墨烯面漆涂层体系对储罐底板在沉积水中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研究成果对油罐底板涂层防护选材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罐 石墨烯 复合涂层 沉积水 电化学阻抗 腐蚀机理 防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导电防腐涂料的制备和性能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陈科锋 方云辉 +8 位作者 周开河 李鹏 管金胜 蔡辉 涂齐勇 张兆德 蒲吉斌 刘栓 王立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6-254,共9页
目的制备一种石墨烯基导电防腐涂料,评价和分析涂料的长效防腐机理和导电机制。方法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通过导电填料和防腐填料搭配并配方优化,制备新型石墨烯导电防腐涂料。通过基本性能的检测、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中性盐雾实... 目的制备一种石墨烯基导电防腐涂料,评价和分析涂料的长效防腐机理和导电机制。方法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通过导电填料和防腐填料搭配并配方优化,制备新型石墨烯导电防腐涂料。通过基本性能的检测、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中性盐雾实验、实地埋样试验及大电流冲击实验,探究导电防腐涂层的防腐机理和失效衍化过程,并考察涂层的电气性能。结果制备的导电防腐涂料不仅基本性能(附着力、耐冲击性及涂层结合强度)优异,还具有优异的耐水、耐中性盐雾和耐化学品性,经盐雾实验1500h测试后,涂层完整且湿附着力仍表现良好。电化学系统测试表明,在3.5%NaCl溶液中浸泡60 d后,涂层仍具有较好的防护性能。涂层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接触电阻分别为0.21??cm和6.32??cm2。经5 kA大电流冲击试验5次后,未发现涂层开裂、剥落和烧毁等情况,表明若干次大电流冲击对导电防腐涂层无明显影响。结论该配方的导电防腐涂料具有较好的耐蚀性及电气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防腐涂层 石墨烯 大电流 电化学 耐蚀性 电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