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沿海城市准自然实验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推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贺义雄 张德杰 李春林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3-294,共12页
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点内容之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可以为海洋经济更好发展提供新引擎。本文通过整理2006-2021年我国沿海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方法检验自由贸易试... 发展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点内容之一,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可以为海洋经济更好发展提供新引擎。本文通过整理2006-2021年我国沿海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方法检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显著促进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该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贝肯分解检验、PSM-DID回归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科技能力、涉海劳动投入、海洋固定资产投资和海洋经济政策等也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3)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于小城市和北方城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在大城市和南方城市中更加显著。研究结论为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与海洋经济发展的逻辑关联,探究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海洋经济提供了证据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贸易试验区 海洋经济 多期DID 准自然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对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基于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
2
作者 李福星 全永波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4-594,共11页
在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下,研究科技创新和环境规制对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有助于破解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与海洋生态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为实现渔业产业升级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双重保障。本文基于... 在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美好愿景下,研究科技创新和环境规制对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有助于破解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与海洋生态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为实现渔业产业升级与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双重保障。本文基于2007-2021年沿海11省份的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对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进一步考察了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研究表明:第一,环境规制与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出明显的“U”型关系。第二,科技创新是环境规制影响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中介变量,且科技创新对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高起单门槛效应。第三,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高质量发展 环境规制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波特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李瑞发 崔旺来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是有效解决海洋环境问题的利器,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研究构建了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先后运用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沿海11个省份2011-2020年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并利用H... 海洋环境保护技术是有效解决海洋环境问题的利器,也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研究构建了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先后运用基尼系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中国沿海11个省份2011-2020年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并利用Hurst指数对其演化趋势进行探讨,最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整体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状态,但整体上有所改善,平均海洋环保技术创新指数从0.313增长至0.352,各省份的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距,且变化状态各有差异。(2)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等级在空间上差异性明显,逐渐呈现以上海为中心的对称分布格局,重心变化幅度较小,“东北-西南”格局基本稳定,有逐渐南移的态势。(3)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的演化趋势表现为很强的持续性,Hurst指数整体分布在等级1~5,变化幅度较小。(4)人才资源、科技投入、基础设施对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可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海洋环保技术政策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保技术创新能力 时空变化 演化趋势 影响因素 沿海省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
4
作者 李素娟 马奇飞 李春林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159,共9页
论文在绿色经济新理念下,将绿色GDP及社会“公平”指标纳入绿色经济效率的评价体系,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并引入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我国2005—2020年30个省份的绿色经济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 论文在绿色经济新理念下,将绿色GDP及社会“公平”指标纳入绿色经济效率的评价体系,采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并引入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我国2005—2020年30个省份的绿色经济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1)绿色GDP更能真实反映绿色经济增长的情况,而传统GDP夸大了经济增长的成果,不利于绿色经济效率的真实测度。(2)在研究期间,我国绿色经济效率普遍低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空间分布上,我国绿色经济效率有效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空间格局的变化趋势上,绿色经济效率的空间投影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均呈逐渐上升的态势;变异系数和标准差表明,2005—2020年我国绿色经济效率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态势。(3)从空间分异来看,我国高—高集聚区主要位于东部地区,低—低集聚区则主要位于西部地区,绿色经济效率的高效区和低效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新理念 绿色经济效率 SBM模型 绿色GDP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
5
作者 崔旺来 胡子君 +2 位作者 钟海玥 杨洋 朱怡晴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8-49,共12页
基于2000—2024年中国367个地级市单元专利申请数据和面板数据测度中国海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分析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研究表明:全国创新能力水平年增长率为33.4%,时间上呈“阶梯型”增长,基尼系数年均值0.851,整体发展呈... 基于2000—2024年中国367个地级市单元专利申请数据和面板数据测度中国海洋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并分析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研究表明:全国创新能力水平年增长率为33.4%,时间上呈“阶梯型”增长,基尼系数年均值0.851,整体发展呈进步态势但内部尺度差异较大;空间上形成东高西低沿海岸线分布格局,全局Moran’s I指数显著为正,创新能力高水平城市聚集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创新能力时空分异驱动机制存在多维交互特征,经济社会中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创新产品研发转化,城市文化中旅游资源丰度促进创新技术价值重构,生态环境中自然斑块趋势影响创新人才居留意愿,跨维度交互后产生显著增强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新材料产业 创新能力 时空演变 驱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对海洋生态产品供给的促进:基于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6
作者 贺义雄 王倩 《海洋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5-550,共16页
促进海洋生态产品供给不仅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实现海洋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基于演化博弈方法,分析数字化条件下海洋生态产品供给主体的行为策略选择... 促进海洋生态产品供给不仅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数字技术的应用为实现海洋生态产品的可持续供给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基于演化博弈方法,分析数字化条件下海洋生态产品供给主体的行为策略选择。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化平台为海洋生态产品的供给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最优结果的实现。(2)提高企业提供海洋生态产品为政府节约的环境修复成本和平台为政府带来的收益,有助于促进政府提供数字化平台积极性的提升。(3)企业提供海洋生态产品成本的大小决定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演化稳定策略,同时即使政府提供数字化平台,也应注重经济手段的作用,并充分利用监管促使企业主动供给海洋生态产品。(4)数字化平台条件下,金融机构提供海洋生态产品金融服务是一个渐变的过程。(5)非政府组织的策略选择只与其本身的净收益有关,与企业是否提供海洋生态产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产品 供给主体 数字化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海洋渔业管理政策优化探究
7
作者 甘满满 陈静娜 宁粟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8期250-253,268,共5页
近年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为了应对这一现象,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渔业管控政策。虽说取得一定成绩,但尚未达到理想效果。对目前浙江省渔业资源退化、捕捞产量大幅下降、主要经济鱼类减少等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浙江渔业管... 近年来,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为了应对这一现象,浙江省出台了一系列渔业管控政策。虽说取得一定成绩,但尚未达到理想效果。对目前浙江省渔业资源退化、捕捞产量大幅下降、主要经济鱼类减少等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浙江渔业管理政策现状及实施效果,并提出优化措施,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管理 政策 优化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产品政策的经济效应:提升供给效率与实现共同富裕——基于中国沿海省份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贺义雄 阮佳航 +3 位作者 谢素美 徐敏 陈翔宇 刘佰琼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4-87,共14页
为探讨海洋生态产品政策工具的经济效应,尤其是对提升其供给效率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叠加影响,本文在设计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2019年的数据分析,利用计量方法研究了共同富裕、海洋生态产品供给效率... 为探讨海洋生态产品政策工具的经济效应,尤其是对提升其供给效率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叠加影响,本文在设计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2019年的数据分析,利用计量方法研究了共同富裕、海洋生态产品供给效率、海洋生态产品政策之间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机理。结果显示:海洋生态产品政策可显著提升中国海洋生态产品供给效率,促进共同富裕;海洋生态产品政策在各区域的经济效应显著度呈东海-环渤海-南海依次递减的情况;产业结构、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口总数、人均存款、人均贷款、人均财政支出、人均财政收入、少数民族地区情况等因素均会对海洋生态产品政策的经济效应产生影响。提出建议:明确优化提升海洋生态产品供给效率和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目标;研究有利于优化提升海洋生态产品供给效率和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工具;做好区域海洋生态产品政策的构建与完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产品 经济效应 供给效率 共同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地统计分析的湾区生态安全空间分异及差异化管理——以浙江大湾区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崔旺来 陈梦圆 钟海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74-2087,共14页
湾区是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生态安全是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以浙江大湾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生态安全评价,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地统计分析(GA)方法揭示生态安全的空间相关性与异质性。结合大湾区生态安全空间特... 湾区是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生态安全是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以浙江大湾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生态安全评价,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和地统计分析(GA)方法揭示生态安全的空间相关性与异质性。结合大湾区生态安全空间特征、未来土地利用管理和行政单元的空间分布提出生态保护的差异化管理策略,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生态安全呈现出“北低南高”的分布格局,生态安全区占比71.7%,生态系统整体较安全。(2)生态安全莫兰指数Moran′I值达0.878,“热点”区域占比50.65%,空间正相关性显著。结构性变异在生态安全空间分布中占据主导,宁波、绍兴受结构性变异和随机性变异的综合影响,人口密度、产业布局是影响生态安全空间异质性的主要随机因素。(3)城市发展类型分为优先发展区、综合开发区和生态保护区,其中优先发展区和综合开发区是大湾区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区是保障大湾区生态安全的关键区域,未来城市管理者应对生态环境分区管理,落实差异化管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 地统计分析(GA) 空间分异 生态安全 浙江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龙游县野猪种群密度和活动节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玉滢 陈向向 +5 位作者 应益山 伊理孝 祝立宏 应建平 林晓越 张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2-1149,共8页
【目的】目前区域野猪Sus scrofa科学防控的难点在于难以达到精细化防控的水平,特别是以县域为基础的行政单元防控策略制定时,大多缺乏案例和实践经验,亟待从理论、实践到方法应用的示范性监测和评估。【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 【目的】目前区域野猪Sus scrofa科学防控的难点在于难以达到精细化防控的水平,特别是以县域为基础的行政单元防控策略制定时,大多缺乏案例和实践经验,亟待从理论、实践到方法应用的示范性监测和评估。【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浙江省龙游县境内,以红外相机获取的1308张野猪独立有效照片为材料,采用随机相遇模型对野猪种群密度进行估算,并基于核密度估计法分析野猪种群在当地的活动节律。【结果】龙游县野猪种群的密度为0.957~1.291头·km^(−2);结合适宜栖息地面积推算,县内野猪的总数量为417~563头,分布规律整体呈现南部山区>北部山区>中部地区。在栖息地选择上,野猪种群喜好在针叶林(物种相对多度指数I_(RA)=38.45%)、针阔混交林生境(I_(RA)=24.39%),以及当地1100~1300 m的中高海拔区间段(I_(RA)=57.25%)活动。春冬季日活动节律基本相似,呈现单峰型;夏季日活动节律呈双峰型,主要峰值出现在日出日落前后;秋季日活动节律无明显起伏;四季均在17:00呈现较大的种群密度。种群在海拔梯度上存在极显著的季节性迁移行为(P<0.01)。【结论】龙游县野猪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活动节律受海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将为龙游县野猪防控政策的提出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县域野猪密度的估计和活动节律研究提供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活动节律 野猪 种群密度 海拔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叶芳 王国栋 +2 位作者 石媛媛 郭逸凡 高鹏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9-651,共13页
海洋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由海洋科技创新主导的先进生产力,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三要素理论,构建海洋新质生产力水平指标体系,以我国沿海11个省份的2007-2021年数据为样本,测度我国海洋新... 海洋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由海洋科技创新主导的先进生产力,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三要素理论,构建海洋新质生产力水平指标体系,以我国沿海11个省份的2007-2021年数据为样本,测度我国海洋新质生产力水平、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特征。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海洋新质生产力水平不高,整体上呈现平稳向上的趋势,东部海洋经济圈高于南、北部海洋经济圈;区域差异分析表明,我国海洋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且处于波动起伏状态,差异主要来源于超密度贡献;收敛性分析表明,全国沿海整体及东部海洋经济圈存在σ收敛,且全国及东、北部海洋经济圈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说明各地区海洋新质生产力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收敛到各自的稳定状态。研究结论为分析海洋新质生产力时空格局提供依据,为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新质生产力 海洋科技创新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收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丰沛区农业用水效率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方苗 贺义雄 余晓洋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24,共12页
本研究通过构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浙江省2010—2020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解决我国农业... 本研究通过构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浙江省2010—2020年的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度,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时空演变规律,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探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解决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浙江省农业用水效率从2010年的1.153上升至2020年的1.661,年均增长3.71%,多年均值为1.535,始终处于有效利用状态,多年稳定性较强,且纯技术效率影响较大;浙北地区农业用水效率高于浙南地区,但地区差异逐步缩小;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对农业用水的重视程度、农业种植结构、水资源丰裕程度是影响浙江省农业用水效率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同时农业用水效率的空间分异并不是单一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在多种因子共同作用下非线性增强的结果。据此,浙江省需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大农业财政投入力度、推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户主体节水意识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农业用水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用水效率 超效率SBM 核密度估计 地理探测器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纪岚 全永波 屈苗苗 《海洋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1-783,共13页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出发,构建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泰尔指数,对2004-2021年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三大海洋经济圈...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出发,构建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泰尔指数,对2004-2021年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三大海洋经济圈之间以及其内部的发展协调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1)中国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自2004年以来呈上升趋势,整体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共享指数增长最快。从空间分布来看,三大海洋经济圈海洋渔业保持稳定发展,并形成“南-东-北”的分布格局。(2)研究期内,我国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历经五个发展阶段,由轻度失调到迈入中级耦合协调阶段。(3)泰尔指数整体呈下降趋势,整体差异逐渐缩小。三大海洋经济圈的区域内差异显著大于区域间差异,且区域不平衡现象在逐渐扩大。新发展理念下研究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能够为制定区域协调策略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区域差异 耦合协调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研究
14
作者 曾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5期202-205,共4页
基于2006—2017年我国沿海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FA-Malmquist方法测度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C),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TFPC及其分解指数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TFPC与技术进步指数(TPCH)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各影响因素对T... 基于2006—2017年我国沿海省区的面板数据,采用SFA-Malmquist方法测度海洋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C),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TFPC及其分解指数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TFPC与技术进步指数(TPCH)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各影响因素对TFPC、TPCH的空间效应几乎一致,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主要由技术进步导致;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产业结构水平、科研投入强度的空间效应显著为负,对外开放程度显著为正,金融发展水平的直接效应显著为负但具有正向间接效应。研究结果可为沿海省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SFA-Malmquist 空间杜宾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与收益分配研究
15
作者 贺义雄 王倩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133,共7页
海洋生态产品是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产物,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贯彻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为了更好地促进海洋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从价值链视角分析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理,对海... 海洋生态产品是人与海洋和谐发展的产物,探索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贯彻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体现。为了更好地促进海洋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首先从价值链视角分析了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理,对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各环节展开探讨;其次,利用影响利益分配的因素,构建修正Shapley值法的海洋生态产品价值链利益分配模型,根据利益主体对价值实现的贡献度,研究如何实现政府、市场和公众间利益的合理分配;最后,从完善产权体系、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利益分配机制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高效促进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产品 价值实现 价值链 利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16
作者 侍笑嫣 姚宇斌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5期133-135,共3页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聚焦地方特色产业,扶持产业融合,不断改善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农旅融合打破了产业壁垒,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必由之路,对优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聚焦地方特色产业,扶持产业融合,不断改善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农旅融合打破了产业壁垒,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的必由之路,对优化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述浙江省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分析浙江省农旅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浙江农旅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期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旅游 乡村振兴 发展路径 特色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数字治理平台所思、所虑、所为--基于浙江桐乡“四治融合”的个案研究
17
作者 林福民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4期125-128,共4页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乡村治理数字化则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浙江桐乡应用数字平台实现乡村数字治理“四治融合”的实践案例分析,阐述其数字平台优化治理结构、改善治理流程、提升治理能力的运行机...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乡村治理数字化则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浙江桐乡应用数字平台实现乡村数字治理“四治融合”的实践案例分析,阐述其数字平台优化治理结构、改善治理流程、提升治理能力的运行机制,发现其数字平台的运转还面临着超前化、表面化、压力化等现实难题。针对桐乡数字平台存在问题,提出数字平台建设发展应强调人本理念、加强协同效率、发挥减负功能,使数字平台赋能乡村更好地实现数字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乡村治理 数字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理论与实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德智 陈婷婷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6,共6页
文章在理论阐述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的基础上,以中国30个省份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SYS-GMM、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效应和机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可显著地、... 文章在理论阐述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关系的基础上,以中国30个省份2013—2022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动态SYS-GMM、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效应和机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可显著地、持续地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要素配置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和公共服务均衡是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机制;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效应受到农村产业融合的正向调节。因此,应积极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逐步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有效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从多个渠道助力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波动、地方债风险和城商行风险承担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长军 陈诗颖 钱宁宇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5-211,共7页
财政逆周期调控能够平抑经济风险,但衰退背景下的逆周期调控势必增加地方债务规模,进而影响银行风险,造成金融不稳定因素,而经济衰退和金融不稳定又反过来制约政府偿债能力并危及逆周期调控的效果。本文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这... 财政逆周期调控能够平抑经济风险,但衰退背景下的逆周期调控势必增加地方债务规模,进而影响银行风险,造成金融不稳定因素,而经济衰退和金融不稳定又反过来制约政府偿债能力并危及逆周期调控的效果。本文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这一过程中重要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1)地方经济持续增长有利于显著降低城商行风险承担,而地方债风险的增大则倾向于增加城商行风险承担;(2)地方债风险的冲击显著增加城商行的建筑业信贷。基建投资作为逆周期调控的常规手段,是地方债风险与城商行风险承担之间联系的关键因素;(3)城投债风险与经济周期的反向关系进一步证明了城投公司承担了部分逆周期基建职能。本文的研究对于适时适度地逆周期调控,以及防范地方债风险向银行的传染,构建良性的地方政-银生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债 经济周期 银行风险承担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瑞发 崔旺来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7-386,共10页
[目的]探究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变化状况,阐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进而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调控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构建“健康-风险-服务”框架对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 [目的]探究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变化状况,阐明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影响机制,进而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调控和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方法]构建“健康-风险-服务”框架对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其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空间异质性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1)2005—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的生态安全状况逐步改善,综合生态安全指数从0.528上升至0.568;空间上总体呈西高东低的格局,莫兰指数从0.292变化为0.322,区域间的空间相关性有所加强。(2)归一化植被指数是影响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主导因素,影响程度高达0.753,因素间交互作用比单一因素作用的影响程度更强。(3)各因素对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自然因素和景观因素对西南地区的影响较大,人类因素的影响集中于中部平原及东部沿海地区。[结论]长三角城市群生态安全水平呈整体向好态势,各城市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效应,生态治理时需关注污染源防治、国土规划利用以及跨区域共保联治等方面,助力绿色美丽长三角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时空演变 长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