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养殖网衣水动力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
作者 桂福坤 祝含接 冯德军 《渔业现代化》 CSCD 2019年第5期9-14,21,共7页
海洋养殖中,网衣承受由水流和波浪带来的荷载,可能会使网衣发生破坏。因此,网衣水动力特性是海洋养殖装备系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海洋养殖网衣水动力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网衣水动力性能的主要理论、数... 海洋养殖中,网衣承受由水流和波浪带来的荷载,可能会使网衣发生破坏。因此,网衣水动力特性是海洋养殖装备系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海洋养殖网衣水动力特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网衣水动力性能的主要理论、数学模型、物理实验研究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和发展趋势,并对该领域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认为,大型围网养殖和深远海超大型养殖网箱是未来发展趋势,一方面要开展高性价比多种材料网衣组合形式研究,另一方面建议开展不规则波浪以及台风等极端环境对海洋养殖网衣破坏机理的研究。该文可以为海洋养殖网衣的深入研究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养殖 网衣 水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海洋生态学专题课程建设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建设 朱爱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280-282,共3页
海洋生态学专题课程是浙江海洋大学针对海洋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分析了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教学改... 海洋生态学专题课程是浙江海洋大学针对海洋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之一。分析了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进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以期为培养海洋生物学专业高层次人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态学 研究生课程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臂缨鲆核糖体RNA基因序列多态性特征分析
3
作者 杨敏 孔晓瑜 +1 位作者 时伟 龚理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6,共12页
为了解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鲆科Bothidae长臂缨鲆Crossorhombuskobensis(Jordan&Starks,1906)核糖体RNA基因的序列多态性特征,本研究共获得该鱼类包括18S、5.8S、ITS1和ITS2全长及28S部分序列的128条克隆序列。经序列比对、聚... 为了解鲽形目Pleuronectiformes鲆科Bothidae长臂缨鲆Crossorhombuskobensis(Jordan&Starks,1906)核糖体RNA基因的序列多态性特征,本研究共获得该鱼类包括18S、5.8S、ITS1和ITS2全长及28S部分序列的128条克隆序列。经序列比对、聚类分析以及重组检测,结果显示5.8S (158bp)无长度变异,而其他4个基因片段则表现出较高的长度多态性,并可分为不同序列类型:18S (1856~1893 bp)有4种序列类型A、B、C和R; 28S (967~974bp)和ITS1 (407~505bp)均有3种类型A、B和R;ITS2(423~447bp)存在2种类型A和B。此外5个基因片段在碱基组成中均表现出GC偏倚,并且ITS2(71.14%)>ITS1(65.37%)>28S(62.22%)>5.8S(57.67%)>18S(54.95%)。对具有不同序列类型的18S、28S和ITS进行真、假基因推断时,通常的判别特征不足以提供有力依据,因此增加了与4种鲆科近缘鱼类长冠羊舌鲆Arnoglossus macrolophus、青缨鲆Crossorhombus azureus、大鳞短额鲆Engyprosopongrandisquama以及冠毛鲆Lophonectes gallus相应基因片段的比对。各基因片段的插入/缺失以及特异性碱基差异位点比对结果显示:18S和28S的短序列类型A与4种鲆科鱼类序列一致,而其他序列类型则不同; ITS1序列类型A与4种鲆科鱼类在类型B的缺失位点均无缺失,因此推测18S、28S和ITS1的A类型为真基因,而其他类型为假基因。ITS2的A和B类型在差异位点上与4个鲆科鱼类不存在一致性,没有足够的依据对两个类型做出真、假基因的推断。长臂缨鲆核糖体RNA基因中, 5.8S序列最为保守遵循协同进化的方式,而其他4个基因片段为非协同进化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RNA 基因 长臂缨鲆 多态性 假基因 非协同进化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鲈鱼核型、Ag-NORs和C-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艳 王世锋 +3 位作者 张建设 陈治 吴常文 高天翔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5-291,共7页
采用常规核型分析、Ag-NORs及C-带技术对鲈鱼的核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鲈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8(2n=48),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型),染色体臂数FN=48,没有异形性染色体;(2)在所观察的中期分裂相中,第12对同源染色体次缢... 采用常规核型分析、Ag-NORs及C-带技术对鲈鱼的核型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鲈鱼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8(2n=48),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t型),染色体臂数FN=48,没有异形性染色体;(2)在所观察的中期分裂相中,第12对同源染色体次缢痕处显示为稳定的Ag-NORs,此处为C-带阴性;(3)鲈鱼染色体着丝粒处具有微弱C-带,第1对染色体靠近着丝粒位置为C-带强阳性;(4)在某些中期分类相中具有多银染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核型 AG-NORS C-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氏无针乌贼转录组微卫星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管奥 毋玉婷 +3 位作者 陈宇 孙扬 祁鹏志 郭宝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4-151,共8页
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获得的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转录组数据,采用MISA(MIcro SAtellite)软件对其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位点进行了高通量发掘。组装并去冗余后,得到127575个Unigene,序列拼接的总长度为1... 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获得的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转录组数据,采用MISA(MIcro SAtellite)软件对其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位点进行了高通量发掘。组装并去冗余后,得到127575个Unigene,序列拼接的总长度为103104058 bp。对Unigene序列进行SSR分析,共得到62124个SSR(完整型SSR 36813个),分布在50626条Unigene序列当中,SSR出现频率为48.70%,平均16.6 kb出现1个SSR。微卫星序列主要以二碱基重复类型为主(31227,50.27%),其次为三碱基重复(16230,26.13%)。共发现122种碱基重复基元,在所有重复基元中(AT/AT)n占的比例最高为23.33%,其次为(AAAG/CTTT)n(17.42%)。曼氏无针乌贼SSR(完整型)的平均长度为25.87 bp,微卫星主要为重复长度大于20 bp的长序列,长度大于20 bp的微卫星序列占总数的51%。本研究发现,曼氏无针乌贼微卫星出现的频率和其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594。该研究结果为开发高度多态性微卫星引物进行曼氏无针乌贼亲缘关系鉴定、种群遗传多样性和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微卫星 转录组 高通量测序 重复基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TRIM25基因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周真真 景斐 +1 位作者 魏可 张建设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89-1196,共8页
三重基序蛋白25(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25,TRIM25)属于E3泛素连接酶家族,在先天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TRIM25基因在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先天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研究鉴定并克隆大黄鱼TRIM25基因(... 三重基序蛋白25(Tripartite motif-containing protein 25,TRIM25)属于E3泛素连接酶家族,在先天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TRIM25基因在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先天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研究鉴定并克隆大黄鱼TRIM25基因(命名为LcTRIM25)。LcTRIM25基因编码序列2097 bp(GenBank登录号:MK327541),编码698个氨基酸。蛋白结构域预测发现LcTRIM25包括保守的RING结构域、B-box2结构域、Coiled-coil结构域和可变的C末端PRY/SPRY结构域。多序列比对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LcTRIM25基因与斜带石斑鱼同源性高,与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鸟类同源性相对低,这说明不同物种受到来自环境不同的选择压力,导致进化程度不同。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大黄鱼TRIM25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分析发现LcTRIM25基因在健康大黄鱼的9个组织中均有广泛表达,且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在心脏中表达量最低。在poly(I:C)刺激后,在外周血、头肾、脾脏和肝脏中LcTRIM25基因表达量迅速且明显上调,均出现上升达到峰值后下降的趋势。LcTRIM25基因表达量在头肾和脾脏中6h达到最高表达量,在肝脏中12h达到峰值,外周血中在24h达到最高表达量。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组织中LcTRIM25基因表达模式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推测大黄鱼TRIM25基因参与抗病毒免疫反应且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大黄鱼抗病毒免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TRIM25 基因克隆 抗病毒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a]芘(BaP)对褐菖鲉(Sebasticus marmoratus)肝CYP1A1酶活性、基因表达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孙文静 王晓艳 +2 位作者 祁鹏志 张建设 吴常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7-903,共7页
为了了解苯并[a]芘(BaP)对鱼类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表达的影响,以褐菖鲉(Sebasticus marmoratus)为实验材料,采用体内实验,研究其在经过不同浓度(0.1、1、10、20、50mg/kg鱼体重量)的BaP诱导后,鱼体肝脏研究CYP1A1基因表达的情况,... 为了了解苯并[a]芘(BaP)对鱼类细胞色素P4501A1(CYP1A1)表达的影响,以褐菖鲉(Sebasticus marmoratus)为实验材料,采用体内实验,研究其在经过不同浓度(0.1、1、10、20、50mg/kg鱼体重量)的BaP诱导后,鱼体肝脏研究CYP1A1基因表达的情况,筛选出后续时间-效应实验中BaP注射的最佳浓度,研究BaP诱导6h、12h、1d、3d、7d后(质量浓度为20mg/kg鱼体重量)鱼体肝脏CYP1A1酶活性、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表明:剂量-效应实验中,20mg/kg鱼体重量为最佳浓度,此浓度下,基因表达在各组中变化最显著。时间-效应实验中,较空白对照组而言,染毒6h、12h和1d后,EROD酶活性显著增加。3d后开始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变化不大,7d后酶活性又发生上调。半定量RT-PCR结果表明,各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CYP1A1基因表达量都发生了上调,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6h和12h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增加,1d后开始下降且与3d和7d组相比变化不明显。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蛋白表达量在染毒12h后表现出显著的诱导效应,随着时间的延长略有回落,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表明:BaP对褐菖鲉CYP1A1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一定质量浓度的BaP注射于褐菖鲉不同的时间后,能诱导褐菖鲉活体EROD酶活性、CYP1A1基因m RNA表达及蛋白表达,并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先诱导后抑制的趋势。这说明BaP作为诱导剂对CYP1A1酶活性和蛋白表达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CYP1A1的转录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BaP) 褐菖鲉 CYP1A1 酶活性 基因表达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型mtDNA D-Loop的厚壳贻贝(Mytiluscoruscus)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硕博 唐祖蓉 +4 位作者 申望 叶莹莹 陈晓磊 祁鹏志 郭宝英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5-364,共10页
为研究东海区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遗传多样性,以厚壳贻贝F mtDNA D-loop为标记,对浙江省舟山嵊山岛、宁波渔山岛、温州南麂岛、福建省宁德湾和莆田南日岛五个海区的厚壳贻贝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厚壳贻贝各群体的遗传... 为研究东海区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遗传多样性,以厚壳贻贝F mtDNA D-loop为标记,对浙江省舟山嵊山岛、宁波渔山岛、温州南麂岛、福建省宁德湾和莆田南日岛五个海区的厚壳贻贝群体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厚壳贻贝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差异不明显,在5个群体中,宁德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相对最丰富;将5个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时,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对厚壳贻贝5个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和基因流(Nm)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群体间Fst值都很低,但Nm值都很高(Nm绝对值>1),表明5个群体间存在丰富的基因交流。但宁德群体与浙江沿海的3个群体(嵊山、渔山、温州)的Fst值相对较高,且差异显著(P<0.5),表明宁德群体与这3个群体间出现遗传分化。本研究旨在为海洋经济贝类资源的保护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遗传多样性 FmtDNA D-LOOP 东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的曼氏无针乌贼SSR与SNP位点信息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孙扬 郭宝英 +3 位作者 祁鹏志 陈宇 唐祖蓉 刘硕博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0-106,共7页
利用IlluminaHiseq平台对曼氏无针乌贼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转录组序列中的SSR、SNP位点信息并设计了SSR引物。利用MISA工具筛选了转录组测序获得的127 575条Unigene序列,共得到分布于50 626条序列中的SSR位点108 ... 利用IlluminaHiseq平台对曼氏无针乌贼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转录组序列中的SSR、SNP位点信息并设计了SSR引物。利用MISA工具筛选了转录组测序获得的127 575条Unigene序列,共得到分布于50 626条序列中的SSR位点108 685个,SSR发生率39.68%,出现频率为85.19%。平均每949 bp含有1个SSR位点。在50 626条含有SSR位点的Unigene序列中,有25 548条Unigene包含SSR位点数目在2个及以上。其中单碱基重复是EST微卫星序列的主要形式(42.84%),其次是二碱基重复(28.73%),三碱基重复(14.93%)和四碱基重复(12.79%)。在所有微卫星序列所包含的重复单元中,优势重复基元类型为A/T(占总SSRs的42.23%),其次为AT/AT (13.33%),AC/GT (9.32%),AAAG/CTTT (10.00%)。运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共设计了46 520对SSR引物。在12 323条Unigene中发掘出SNP位点64 732个,每条Unigene平均含5.25个SNP位点。其中转换(Transition) 45 975个(71.02%),颠换(Transversion) 18 757个(28.98%)。本研究通过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曼氏无针乌贼进行了SSR位点与SNP位点的开发,为其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辅助育种和增殖放流效果评估等提供了有力研究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转录组测序 SSR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Cu/Zn SOD基因克隆及在重金属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利腾 夏立萍 +2 位作者 武敏敏 陈晋 张建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4-394,共11页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最主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在抵御过多活性氧簇对机体毒害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太洋真宽水蚤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与RACE方法克隆得到太平洋真宽水蚤Cu/Zn ...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最主要的抗氧化酶之一,在抵御过多活性氧簇对机体毒害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太洋真宽水蚤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与RACE方法克隆得到太平洋真宽水蚤Cu/Zn SOD基因全长c DNA序列。Cu/Zn SOD(Gen Bank登录号:MF289343)基因序列全长837bp,其中完全开放阅读框为456bp编码152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长297bp,3′非编码区长84bp,分子量约为15.050k Da,理论等电点为5.73。序列比较表明,太平洋真宽水蚤Cu/Zn SOD c DNA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甲壳动物的一致性较高;存在8个蛋白翻译后修饰位点及蛋白家族标签序列,无跨膜结构域与信号肽。在重金属铬与镍胁迫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太平洋真宽水蚤Cu/Zn SOD m RNA体内表达特点分析显示,其表达量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暴露12小时后表达量达到峰值;铬胁迫下的表达量略高于镍;联合胁迫下呈现出拮抗作用。本研究结果将有利于深入探讨桡足类Cu/Zn SOD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为进一步研究抗氧化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太平洋真宽水蚤 基因克隆 金属胁迫 实时荧光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克隆及在金属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彬 景斐 +1 位作者 武敏敏 张建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0-1070,共11页
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机体与细胞保护性蛋白。本文利用RT-PCR以及RACE技术首次克隆获得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HSP70简称Ep.HSP70 c DNA的全长序列,序列全长为2252bp(KY807149),开放阅读框(ORF)长1947... 热休克蛋白70(HSP70)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机体与细胞保护性蛋白。本文利用RT-PCR以及RACE技术首次克隆获得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HSP70简称Ep.HSP70 c DNA的全长序列,序列全长为2252bp(KY807149),开放阅读框(ORF)长1947bp,编码649个氨基酸,5′端99bp,3’端206bp;预测蛋白分子量为70.81k Da,等电点为5.16,为一种亲水性蛋白,不存在信号肽及跨膜区,含有丰富的α螺旋结构(37.60%),β折叠(18.80%)。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与其他甲壳动物的同源基因保守性较高,尤其是HSP70家族典型的结构位点序列在甲壳类动物中具有高度保守性。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太平洋真宽水蚤和安氏伪镖水蚤(Pseudodiaptomus annandalei)进化关系最近;桡足类种内同源性要高于虾蟹类,与虾类同源性高于蟹类。荧光定量数据分析表明,不同浓度铜、镉、锌胁迫下太平洋真宽水蚤HSP70基因表达水平具有显著的时间效应与浓度效应的特征,三种金属对Ep.HSP70抑制效应呈现Cu>Cd>Zn的趋势。Ep.HSP70基因的成功克隆及金属胁迫下的表达分析为深入研究HSP70蛋白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真宽水蚤 热休克蛋白70 基因克隆 金属胁迫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精子表面蛋白17(Sp17)基因克隆以及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
12
作者 周林 李颖 +3 位作者 吕振明 史会来 吴常文 迟长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44-1051,共8页
精子表面蛋白17(Sp17)是参与受精过程的关键分子。本研究采用RT-PCR以及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Sp17简称Sj-Sp17 c DNA的全长序列,序列全长1463bp,5′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92bp和222bp,预测的开放阅读框(ORF... 精子表面蛋白17(Sp17)是参与受精过程的关键分子。本研究采用RT-PCR以及RACE技术克隆得到了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Sp17简称Sj-Sp17 c DNA的全长序列,序列全长1463bp,5′和3′非编码区分别为92bp和222bp,预测的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149bp。编码的蛋白理论分子量为42.0548k Da,等电点4.66,是一种亲水性蛋白,不存在跨膜区以及信号肽序列,含有丰富的螺旋结构(54%)。同源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与其他软体动物的相似性最高仅为44%,表明Sp17在进化中并不保守。基于Sp17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曼氏无针乌贼和加州双斑蛸(Octopus bimaculoides)进化关系最近。组织特异性分析发现Sp17在曼氏无针乌贼的生殖系统中均有较高的表达量,其中在精巢和储精囊中有显著表达。Sp17基因的成功克隆以及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对于深入研究其细胞定位以及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Sp17 CDNA 生物信息学 REAL-TIME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基因的鉴定、特征及成熟期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俊虹 曹子豪 +1 位作者 郑利兵 迟长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30-1539,共10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脊椎动物的繁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于许多无脊椎动物中。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出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命名为SjGnRH,KP 982885.1)。SjGnRH基...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在脊椎动物的繁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于许多无脊椎动物中。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出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命名为SjGnRH,KP 982885.1)。SjGnRH基因的cDNA全长710 bp,开放阅读框(ORF)为273 bp,编码90个氨基酸,包括一条含有31个氨基酸的信号肽、12个氨基酸的GnRH多肽和44个氨基酸的GnRH相关肽(GAP);SjGnRH与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和真蛸(Octopus vulgaris)的同源性分别为86.7%和73.3%;SjGnRH高度保守的十二肽与剑尖枪乌贼和真蛸的octGnRH相似度达100%,其信号肽的相似性分别为66.7%和54.8%,GAP区的相似性分别为95.5%和77.3%;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SjGnRH基因在成熟期的表达具有特异性,在脑中表达量最高,且与其他组织差异显著(P<0.05);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SjGnRH mRNA在脑内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SjGnRH在食道上神经团、食道下神经团和视叶的不同部位均有表达,暗示SjGnRH可能参与曼氏无针乌贼的生殖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 神经肽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生殖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肽FF在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性腺发育早期的表达与定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燃 宋长普 +4 位作者 朱阳 黄伟 郑利兵 迟长凤 楼宝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3-221,共9页
神经肽FF是属于RFamide相关肽家族中的一种八肽,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具有调节功能。本文开展了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神经肽FF相关基因(LpNPFF:Accession No.MT012894)的组织表达与定位分析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小黄鱼... 神经肽FF是属于RFamide相关肽家族中的一种八肽,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具有调节功能。本文开展了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神经肽FF相关基因(LpNPFF:Accession No.MT012894)的组织表达与定位分析研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小黄鱼神经肽FF基因在性未成熟期(第Ⅱ期)的小黄鱼的脑和性腺中表达较高,其次是肌肉和脾脏,在胃和肠中表达相对较少;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在小黄鱼中脑的视顶盖(OTec)、圆环体(TL)、结节前核(NAT)、外侧结节核(NLT)、下丘脑弥散核(NDLI)以及延脑(MO)中检测到大量LpNPFF mRNA阳性的细胞,而端脑和小脑部分的表达较少。同时,在小黄鱼第Ⅱ期卵巢细胞的细胞质和核仁中也能观察到明显的阳性信号;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在小黄鱼脑部表层细胞和卵巢壁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可见明显的RFamide免疫阳性纤维。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神经肽进化的深入研究,也为进一步探索NPFF相关基因在生殖调控方面的潜在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神经肽FF(neuropeptide FF) 组织表达与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单胞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立萍 景斐 +2 位作者 胡利腾 朱爱意 张建设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308-314,共7页
在静水实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饵料种类和浓度对太平洋真宽水蚤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食物碳含量为1.0 mg C/L的条件下,不同饵料投喂后,太平洋真宽水蚤的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有明显的差异(P<0.05)。投喂亚心... 在静水实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饵料种类和浓度对太平洋真宽水蚤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食物碳含量为1.0 mg C/L的条件下,不同饵料投喂后,太平洋真宽水蚤的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有明显的差异(P<0.05)。投喂亚心形扁藻、中肋骨条藻和三角褐指藻的存活率高于球等鞭金藻和小球藻(P<0.05);投喂中肋骨条藻的产粪数明显高于投喂其他4种单胞藻的产粪数(P<0.05);投喂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的产卵量明显高于小球藻(P<0.05),其他饵料种类的产卵量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浓度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生物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亚心形扁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的产卵量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浓度的中肋骨条藻对太平洋真宽水蚤的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差异性显著,且随着浓度的升高其存活率、产粪数和产卵量逐渐减少(P<0.05)。投喂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饵料浓度为2.0 mg C/L时效果最好,表明此浓度条件下的亚心形扁藻和中肋骨条藻是太平洋真宽水蚤相对适宜的饵料,可为人工培养太平洋真宽水蚤作为水产活体生物饵料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足类 太平洋真宽水蚤 单胞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CRH-BP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16
作者 王斌 武敏敏 +1 位作者 胡利腾 张建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0-219,共10页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CRH-BP)是一种糖基化蛋白,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对CRH诱导的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释放起到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与RACE基因克隆方法首次获得太平洋真宽...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CRH-BP)是一种糖基化蛋白,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对CRH诱导的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释放起到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与RACE基因克隆方法首次获得太平洋真宽水蚤(Eurytemora pacifica)CRH-BP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MF289345)1950bp,其中ORF区1245bp编码415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841bp,3′非编码区294bp,理论分子量/等电点为45.816/5.87。生物学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太平洋真宽水蚤CRH-BP氨基酸序列与桡足类中近亲真宽水蚤同源性最高;具有6个蛋白修饰位点及蛋白家族标签序列,具有明显的跨膜结构域及信号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太平洋真宽水蚤CRH-BP基因在盐度、温度及pH环境胁迫中的mRNA表达量均具有一定的时间梯度表达性与浓度梯度表达性特征。本文通过对太平洋真宽水蚤CRH-BP基因结构及不同环境因子刺激下的表达特点的研究为探究桡足类在环境应激、生殖生理及免疫调控等方面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真宽水蚤 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环境胁迫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