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在不同盐度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和组织学响应特征分析
1
作者 郝晴 崔闻博 +3 位作者 谷敏 李双 周旭 迟长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959,共9页
盐度是影响海洋生物代谢和渗透调节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它的变化会影响头足类动物的能量收支、胚胎发育、个体生长、免疫能力、繁殖能力等多个方面,还会直接影响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抗氧化能力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探究盐度胁迫对... 盐度是影响海洋生物代谢和渗透调节最重要的生态因子之一,它的变化会影响头足类动物的能量收支、胚胎发育、个体生长、免疫能力、繁殖能力等多个方面,还会直接影响血清渗透压、离子浓度、抗氧化能力和游离氨基酸含量。为探究盐度胁迫对成体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japonica)生理生化和组织学的影响,分别利用高盐(32)和低盐(18)对乌贼进行胁迫处理。结果显示,低盐胁迫6、12和24 h后,乌贼血淋巴中的Na^(+)、Cl^(-)、K^(+)、Ca^(2+)浓度相较于正常盐度组均显著性下降。高盐胁迫12和24 h后,血淋巴中的Na+浓度相较于正常盐度组显著性上升;Ca^(2+)浓度在12 h后显著性上升。肝脏中SOD活力和CAT的表达量在盐度胁迫6 h后显著下降。鳃中Na^(+)/K^(+)-ATP酶α亚基和Ca^(2+)-ATP酶的表达量在低盐胁迫24 h后显著下降。此外,H.E染色显示,低盐胁迫会造成乌贼鳃和肾组织核质比降低以及肝脏的病理性损伤,而在高盐胁迫后无变化。研究结果从生理生化水平和组织学水平解析曼氏无针乌贼成体在不同盐度胁迫下的响应特征,为曼氏无针乌贼和头足类的盐度响应研究提供了形态学支撑和理论依据,也对乌贼养殖过程中应对盐度波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氏无针乌贼 盐度胁迫 生理生化特征 酶活性 组织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斑乌贼FMRFamide的表达定位及其Na^(+)通道受体基因的克隆鉴定、表达分析
2
作者 曹慧敏 朱阳 +4 位作者 郭祖霆 李双 周旭 迟长凤 郑利兵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3-245,共13页
FMRFamide是神经肽家族的一类重要代表成员,参与无脊椎动物的多种生理调控过程。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了虎斑乌贼神经肽FMRFamide的Na^(+)通道受体(Sp FaNaC)的cDNA全长共2090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782 bp,编... FMRFamide是神经肽家族的一类重要代表成员,参与无脊椎动物的多种生理调控过程。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获得了虎斑乌贼神经肽FMRFamide的Na^(+)通道受体(Sp FaNaC)的cDNA全长共2090 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782 bp,编码一个由59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链,N端无信号肽,具有2个跨膜区;序列分析显示其与头足纲、腹足纲和双壳纲相似性较高,聚类为姐妹支。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到SpFaNaC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视叶、脑,其次是心脏和副缠卵腺。SpFaNaC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其阳性信号存在于视网膜感光细胞的细胞体、视叶深层视网膜的内颗粒细胞层和外细胞颗粒层、食道上神经团的各亚叶,尤以交界区最为集中。同时,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观察到神经肽FMRFamide主要分布在视叶的中央髓质区、边缘髓质区、内细胞颗粒层和外细胞颗粒层;食道上神经团的阳性信号较少,主要集中为亚叶交界处。实验结果为研究虎斑乌贼FMRFamide及Sp FaNaC的生理功能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斑乌贼 FMRFAMIDE FaNaC 表达定位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