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原料药企业的战略转型——浅谈海正药业的战略转型
1
作者 蔡秀云 《生物产业技术》 2009年第1期90-92,共3页
“百年海正,百亿海正”,这是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一个中长期发展目标。这对于一个刚过50周年的中国制药企业来说是一个远大而宏伟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海正药业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实施... “百年海正,百亿海正”,这是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一个中长期发展目标。这对于一个刚过50周年的中国制药企业来说是一个远大而宏伟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海正药业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实施企业战略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药企业 药业 中国 原料药 “十一五” 企业战略 股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中药指纹图谱批次相似性的h多重相似性指数
2
作者 朱浩宇 顾荣领 +1 位作者 杜士杰 徐路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2-1207,共6页
该研究提出一种新的h多重相似性指数(HMSI)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的批次一致性评价。h多重相似性指数的定义如下:基于批次内所有样品的两两相似性(取值在[0,1]之间),如果有M%的两两相似性不低于M%,则该批次样品的h多重相似性指数为M%。基于... 该研究提出一种新的h多重相似性指数(HMSI)用于中药指纹图谱的批次一致性评价。h多重相似性指数的定义如下:基于批次内所有样品的两两相似性(取值在[0,1]之间),如果有M%的两两相似性不低于M%,则该批次样品的h多重相似性指数为M%。基于麦冬和清胃黄连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采用h多重相似性指数方法进行了不同批次中药指纹图谱的一致性评价,并与平均相似性和中位数相似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多重相似性指数适用于HPLC指纹图谱的一致性评价,在批次一致性评价方面比平均相似性和中位数相似性更加合理。该指数不仅考虑了批次内样品的相似性强度,还考虑了高相似性覆盖的样品数目,是一种简单、稳健且更为全面的中药指纹图谱批次一致性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指纹图谱 批次一致性 h多重相似性指数 相似性评价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中SM1、中间体1、中间体2残留研究
3
作者 雒金霞 赵二强 +1 位作者 邵伍军 和燕玲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69-72,共4页
鉴于基因毒性杂质对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制定科学合理的杂质研究控制策略,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的药物杂质研究方法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采用UPLC-MS/MS测定吉非替尼中基因毒性杂质SM1[2-氨基-4-甲氧基-5-(3-氯丙氧基)苯甲腈]、中间体1[... 鉴于基因毒性杂质对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制定科学合理的杂质研究控制策略,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的药物杂质研究方法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采用UPLC-MS/MS测定吉非替尼中基因毒性杂质SM1[2-氨基-4-甲氧基-5-(3-氯丙氧基)苯甲腈]、中间体1[3-(3-氯丙氧基)-4-甲氧基苯甲腈]和中间体2[2-硝基-4-甲氧基-5-(3-氯丙氧基)苯甲腈]的残留量,采用Agilent SB-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2%乙酸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质谱检测器,流速0.4 mL/min。结果显示,SM1、中间体1、中间体2的线性范围为3.6~36.0 ng/mL,相关系数r为0.9998~1.0000,定量限浓度为3.6 ng/mL,检测限浓度为1.1 ng/mL;精密度试验和精准度试验中3种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3%~101.78%和99.01%~102.07%,RSD均小于5.0%。本方法可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地定量测定吉非替尼中SM1、中间体1和中间体2杂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毒性杂质 吉非替尼 SM1 中间体1 中间体2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测定阿哌沙班中硝基物和酰氯物
4
作者 冯秀珍 邵伍军 和燕玲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2期74-77,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MS/MS)法测定阿哌沙班中硝基物和酰氯物的方法。样品用50%乙腈溶液溶解,经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 RRHD(50.0 mm×2.1 mm,1.8µm)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以三重四极杆质谱为检测器,质...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MS/MS)法测定阿哌沙班中硝基物和酰氯物的方法。样品用50%乙腈溶液溶解,经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 RRHD(50.0 mm×2.1 mm,1.8µm)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以三重四极杆质谱为检测器,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及MRM(multi-reaction monitoring,多反应监测),以正离子模式采集数据,对阿哌沙班中硝基物和酰氯物同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硝基物和酰氯物在1.0~20.0 n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检测限浓度为0.3 ng/mL,定量限浓度为1.0 ng/mL;阿哌沙班溶液中硝基物和酰氯物的回收率为96.2%~98.8%,RSD为1.4%~2.7%。该方法可有效消除溶剂效应与基质效应对硝基物和酰氯物检测的影响,可用来准确测定阿哌沙班中硝基物和酰氯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质谱 阿哌沙班 硝基物 酰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富马酸贝达喹啉中的对映异构体
5
作者 冯秀珍 孙鹏 +6 位作者 陈立茹 蔡建光 阳凯 邱林松 阮荷玲 和燕玲 邵伍军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60-62,共3页
建立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SFC)测定富马酸贝达喹啉中对映异构体杂质的方法。采用CHIRALPAK^(?)IC-3(4.6 mm×150.0 mm,3μm)色谱柱,以CO_(2)为流动相A,流动相B为混合液(750 mL异丙醇+250 mL乙腈+2 mL氨水),梯度洗脱,检测器为紫外检测... 建立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SFC)测定富马酸贝达喹啉中对映异构体杂质的方法。采用CHIRALPAK^(?)IC-3(4.6 mm×150.0 mm,3μm)色谱柱,以CO_(2)为流动相A,流动相B为混合液(750 mL异丙醇+250 mL乙腈+2 mL氨水),梯度洗脱,检测器为紫外检测器,流速为2.5 mL/min。结果显示,对映异构体在0.498 5~5.981 6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6,方法的检测限浓度为0.149 6μg/mL,定量限浓度为0.498 5μg/mL,加样回收率为94.97%~102.74%。结果提示该方法简便、灵敏、快速,可以准确测定富马酸贝达喹啉中对映异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 富马酸贝达喹啉 对映异构体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测定阿哌沙班中氨基物杂质
6
作者 邱卫晓 丁安平 +5 位作者 和燕玲 邵伍军 徐文昊 赵二强 管伶俐 李伟举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3期80-83,共4页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MS/MS)构建阿哌沙班中氨基物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试验选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质谱检测器,流速为0.4 mL/min。结果表明... 本研究旨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HPLC-MS/MS)构建阿哌沙班中氨基物杂质含量的检测方法。试验选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_(18)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质谱检测器,流速为0.4 mL/min。结果表明,阿哌沙班中氨基物杂质在1~20 ng/mL质量浓度区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该方法的检测限为0.3 ng/mL,定量限为1.0 ng/mL,精密度和准确度回收率为95.20%~104.40%,RSD均小于3.0%。此方法操作简便、灵敏、高效,可以准确地定量测定阿哌沙班中氨基物杂质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阿哌沙班 氨基物 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匹罗星高产菌株选育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浩 徐美冬 +3 位作者 杨小虎 毛亮亮 应灵萍 余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莫匹罗星高产菌株选育,提高发酵水平。方法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选育技术,对莫匹罗星生产菌种PF16002059进行处理,同时结合抗自身代谢产物压力进行选育,并通过摇瓶发酵对突变株进行筛选。结果得到1株稳定高产的生产菌株PF22... 目的莫匹罗星高产菌株选育,提高发酵水平。方法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ARTP)选育技术,对莫匹罗星生产菌种PF16002059进行处理,同时结合抗自身代谢产物压力进行选育,并通过摇瓶发酵对突变株进行筛选。结果得到1株稳定高产的生产菌株PF22033156,该菌株摇瓶发酵水平达到7062 mg/L,较出发菌株PF16002059提升98%。结论本研究运用ARTP诱变,结合抗自身代谢产物进行选育,获得新菌株荧光假单胞菌PF22033156(Pseudomonas fluorescens PF22033156),其莫匹罗星发酵效价显著提升,且遗传性状稳定,适用于产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匹罗星 荧光假单胞菌 ARTP诱变选育 抗性突变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MS/MS对海博麦布中对甲苯胺、对氟苯胺、邻氟苯胺的残留检测研究
8
作者 和燕玲 杨荷友 +6 位作者 吴春艳 潘妮娜 李于西 邱卫晓 赵燕 苟金霞 邵伍军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基于HPLC-MS/MS法建立海博麦布中对甲苯胺、对氟苯胺、邻氟苯胺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以Waters ACQUITY UPLC^(?)BEH C_(18)(2.1 mm×100.0 mm,1.7μm)为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三重四极... 基于HPLC-MS/MS法建立海博麦布中对甲苯胺、对氟苯胺、邻氟苯胺的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以Waters ACQUITY UPLC^(?)BEH C_(18)(2.1 mm×100.0 mm,1.7μm)为色谱柱,以0.1%甲酸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三重四极杆质谱为检测器,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采集数据。结果显示,对甲苯胺、对氟苯胺、邻氟苯胺在1.0000~20.0000 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75~0.9999;方法检出限为0.33 mg/kg,定量限为1.00 mg/kg;方法加样回收率为85%~95%。本方法建立了海博麦布中对甲苯胺、对氟苯胺、邻氟苯胺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低,回收率高,可为海博麦布制备工艺中对甲苯胺、对氟苯胺、邻氟苯胺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质谱 对甲苯胺 对氟苯胺 邻氟苯胺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MS/MS测定替考拉宁中4种黄曲霉毒素
9
作者 赵二强 雒金霞 +2 位作者 和燕玲 邵伍军 吴春艳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79-82,共4页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HPLC-MS/MS)测定替考拉宁中4种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AFG2。样品经溶解、萃取、氮气吹干、再溶解处理,去除了基质对目标物检测的干扰;处理样品经C_(18)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HPLC-MS/MS)测定替考拉宁中4种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AFG2。样品经溶解、萃取、氮气吹干、再溶解处理,去除了基质对目标物检测的干扰;处理样品经C_(18)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与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采集三重四极杆质谱数据,对替考拉宁中4种黄曲霉毒素同时进行检测。4种黄曲霉毒素在4.000 0~80.000 0 ng/L质量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检测限为0.06μg/kg,定量限为0.20μg/kg;回收率为85.3%~95.0%,RSD为3.3%~3.6%。对3批替考拉宁样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检测,均未检到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AFG2。本方法操作简捷,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合于替考拉宁中黄曲霉毒素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质谱 替考拉宁 黄曲霉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化合物天维菌素的杀虫杀螨活性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波 张绍勇 +3 位作者 陈振 黄隽 王继栋 陈安良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4-129,共6页
为明确天维菌素(tenvermectin)的杀虫杀螨活性,分别测定了其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药膜法)、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小叶碟添加法)、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饲料混药法)、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 为明确天维菌素(tenvermectin)的杀虫杀螨活性,分别测定了其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药膜法)、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小叶碟添加法)、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饲料混药法)、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浸渍法)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叶片浸渍法和玻片浸渍法)的室内毒力,并采用叶碟喷雾法测定了其对朱砂叶螨的盆栽药效。结果表明:天维菌素对鳞翅目害虫小菜蛾、粘虫和棉铃虫的LC50值分别为22.21、19.66和22.09 mg/L,对松材线虫的LC50值为1.94 mg/L,毒力显著高于米尔贝霉素(P〈0.05);叶片浸渍法和玻片浸渍法测得天维菌素对朱砂叶螨的LC50值分别为0.005 1和0.008 9 mg/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0.2 mg/L的天维菌素药后5 d对朱砂叶螨的防效最高,达97.42%;药后7 d,尽管天维菌素与阿维菌素的防治效果均有所下降,但天维菌素不同浓度(0.01250.2 mg/L)处理防效仍保持在80.23%91.96%之间。研究表明,天维菌素对供试的有害生物均具有较高活性,具有研究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维菌素 阿维菌素 杀虫活性 杀螨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考星在绵羊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继瑜 李建勇 +6 位作者 苗小楼 周绪正 李金善 李宏胜 董鹏程 徐忠赞 严新兴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0-564,共5页
5只健康小尾寒羊,采用静脉和皮下注射2种途径以替米考星10mg/kg体重剂量给药,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动物给药后在96h内分点采血,血浆样品处理采用甲醇沉淀,离心去蛋白,调节pH值并用氯仿提取替米考星;样品测定采用苯基柱,以反向HPLC... 5只健康小尾寒羊,采用静脉和皮下注射2种途径以替米考星10mg/kg体重剂量给药,进行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动物给药后在96h内分点采血,血浆样品处理采用甲醇沉淀,离心去蛋白,调节pH值并用氯仿提取替米考星;样品测定采用苯基柱,以反向HPLC测定绵羊血清中的替米考星浓度。结果表明,绵羊静注和皮下注射替米考星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替米考星皮下注射和静脉给药在羊体内具有吸收和分布较迅速,消除缓慢,体内分布容积大,生物利用度较高的特点。结果对了解替米考星在绵羊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以及指导临床正确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考星 绵羊 药代动力学 二室开放模型 皮下注射 静脉给药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连续发酵生产胞外灵芝多糖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雪洪 胡洪波 +2 位作者 唐涌濂 黄瑞珊 陈正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0-674,共5页
产物灵芝多糖在间歇深层发酵稳定期存在浓度下降现象.采用膜生物反应器系统能够及时分离产物,控制产物的积累,有效防止灵芝多糖的消耗.而灵芝菌丝体在反应器中不断循环,浓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不断分泌灵芝胞外多糖,可延长产多糖时间,从... 产物灵芝多糖在间歇深层发酵稳定期存在浓度下降现象.采用膜生物反应器系统能够及时分离产物,控制产物的积累,有效防止灵芝多糖的消耗.而灵芝菌丝体在反应器中不断循环,浓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并不断分泌灵芝胞外多糖,可延长产多糖时间,从而提高了胞外多糖的总产量.研究了不同稀释率0~0.24hr-1下连续发酵的多糖生成和菌丝体生长状况; 连续发酵时发酵液中灵芝多糖的浓度比间歇发酵要低,并随稀释率的增大而下降,菌丝体浓度则随稀释率的增大而增大.总的菌丝体干重可比间歇发酵增加20%以上,多糖总产量可达到间歇发酵的5倍以上.连续发酵也有利于灵芝多糖与菌丝体的分离.结果表明利用膜生物反应器进行液体连续发酵是生产和分离胞外灵芝多糖的一条有效途径, 并可为其它真菌胞外多糖的深层发酵生产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发酵 生产 胞外灵芝多糖 膜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诱变筛选avermectins高产菌株 被引量:10
13
作者 攸德伟 谌颉 +4 位作者 储炬 庄英萍 张嗣良 罗家立 白骅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3-146,158,共5页
由Streptomycesavermitilis初始菌株经过自然分离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菌株,即灰色粉末型、白色和光秃型。其中灰色粉末型产素水平最高,摇瓶发酵效价达到6835.1μg/ml,B1组分达到56.3%。经过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对初始菌株的孢子的诱变... 由Streptomycesavermitilis初始菌株经过自然分离可以得到三种不同类型的菌株,即灰色粉末型、白色和光秃型。其中灰色粉末型产素水平最高,摇瓶发酵效价达到6835.1μg/ml,B1组分达到56.3%。经过紫外线和亚硝基胍对初始菌株的孢子的诱变及对其原生质体的诱变再生,并且经过异亮氨酸和链霉素的定向筛选,得到的高产菌株摇瓶发酵效价达到8542.9μg/ml,B1组分达到64.9%;同时通过对高产菌株进行传代培养检验其传代稳定性,结果表明,传代3代后,菌株开始退化,并且其发酵效价有比较显著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链霉菌 定向选育 原生质体诱变及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有序排列的除虫链霉菌基因组的柯斯文库用于工业生产菌株的遗传改造 被引量:6
14
作者 夏海洋 黄隽 +5 位作者 胡敏杰 沈美娟 谢鹏飞 张亮 王海彬 覃重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03-405,444,共4页
以容纳DNA大片段的柯斯质粒Supercos-1为载体,构建了除虫链霉菌的基因组文库。对约1000个柯斯质粒上插入片段的两端进行测序,并利用全基因组序列的信息,构建了覆盖约91%基因组的有序排列的柯斯文库。利用λ-Red高效DNA重组和大肠埃希菌... 以容纳DNA大片段的柯斯质粒Supercos-1为载体,构建了除虫链霉菌的基因组文库。对约1000个柯斯质粒上插入片段的两端进行测序,并利用全基因组序列的信息,构建了覆盖约91%基因组的有序排列的柯斯文库。利用λ-Red高效DNA重组和大肠埃希菌-链霉菌接合转移技术,建立了除虫链霉菌的基因组遗传操作系统。运用该系统可以在除虫链霉菌工业菌株中进行高效、精确的基因敲除工作和连续的基因缺失研究,获得可以用来生产多拉菌素的工程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虫链霉菌 有序基因文库 基因敲除 工业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对马铃薯淀粉基复合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贾超 王利强 +1 位作者 卢立新 谢甲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2-85,共4页
以马铃薯淀粉、普鲁兰多糖、明胶为成膜物质,甘油为增塑剂,阿魏酸为交联剂,采用流延法制备马铃薯淀粉基复合膜,研究了阿魏酸含量对复合膜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酸能够改善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阻湿性能,减小复合膜的水溶性,... 以马铃薯淀粉、普鲁兰多糖、明胶为成膜物质,甘油为增塑剂,阿魏酸为交联剂,采用流延法制备马铃薯淀粉基复合膜,研究了阿魏酸含量对复合膜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酸能够改善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和阻湿性能,减小复合膜的水溶性,但会显著降低复合膜的透光率,且使复合膜的颜色发黄。其中,添加1%阿魏酸的复合膜性能较好,其抗拉强度为14.33MPa,断裂伸长率为9.36%,水蒸气透过率为4.52g.mm.m^(-2).d^(-1).kPa^(-1),水溶性为28.46%,透光率为77.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普鲁兰多糖 明胶 阿魏酸 可食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麝香草酚和丁香油的马铃薯淀粉基抗菌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利强 贾超 +1 位作者 卢立新 谢甲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91,共6页
以马铃薯淀粉、普鲁兰多糖、明胶为成膜物质,甘油为增塑剂,氯化钙为交联剂,采用流延法制备马铃薯淀粉基复合膜,研究了抗菌剂麝香草酚和丁香油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麝香草酚和丁香油能够显著影响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增加复合膜的... 以马铃薯淀粉、普鲁兰多糖、明胶为成膜物质,甘油为增塑剂,氯化钙为交联剂,采用流延法制备马铃薯淀粉基复合膜,研究了抗菌剂麝香草酚和丁香油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麝香草酚和丁香油能够显著影响复合膜的机械性能,增加复合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和水溶性,降低复合膜的透光率。添加抗菌剂的复合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抗菌剂含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抗菌作用逐渐增强,且添加两种抗菌剂的复合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均强于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普鲁兰多糖 明胶 麝香草酚 丁香油 抗菌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与EGCG络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玉艳 沈生荣 +2 位作者 唐德松 陈勋 许重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0-295,共6页
铜离子容易接受配体,成为中心离子,茶儿茶素EGCG是茶多酚中活性最强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作为多基配体与Cu2+发生络合反应.本试验在化学体系中研究了EGCG与Cu2+形成络合物的条件,其形成条件主要受pH值和Cu2+/EGCG比率的影响:在pH≤4.0时,... 铜离子容易接受配体,成为中心离子,茶儿茶素EGCG是茶多酚中活性最强的天然活性物质,可作为多基配体与Cu2+发生络合反应.本试验在化学体系中研究了EGCG与Cu2+形成络合物的条件,其形成条件主要受pH值和Cu2+/EGCG比率的影响:在pH≤4.0时,即在强酸性条件下,EGCG与Cu2+很难形成络合物;pH>4.0时,EGCG与Cu2+可以形成络合物;pH>9.0时,酚羟基与碱作用生成酚钠,有铜离子存在时,Cu2+可充当催化剂,促进EGCG自氧化,Cu2+被还原为Cu+.在pH=6.0的乙酸缓冲液中,Cu2+与EGCG以2:1结合的;在pH=7.4的硼酸缓冲液中,Cu2+与EGCG以1:1络合,当两者比例≥4:1时,两者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Cu2+会促进EGCG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络舍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6101不同时间给药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造血功能损伤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邢爽 申星 +5 位作者 熊国林 柳晓兰 杨萌 代常亮 刘晓宇 余祖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308,共6页
目的探讨HS6101(6101)不同时间给药对环磷酰胺(CTX)致小鼠造血功能损伤的恢复作用。方法 103只5~6周龄雄性ICR小鼠,分为CTX对照组、6101预防组、6101治疗组、6101预防+治疗组共4组。CTX损伤小鼠建模方法为腹腔注射CTX100mg/kg,1次... 目的探讨HS6101(6101)不同时间给药对环磷酰胺(CTX)致小鼠造血功能损伤的恢复作用。方法 103只5~6周龄雄性ICR小鼠,分为CTX对照组、6101预防组、6101治疗组、6101预防+治疗组共4组。CTX损伤小鼠建模方法为腹腔注射CTX100mg/kg,1次/d,连续注射3d。6101给药剂量为27μg/只,单次皮下注射0.2ml。6101预防组给药时间为CTX首次注射前1h,6101治疗组给药时间为CTX末次注射后1h,6101预防+治疗组给药时间为CTX首次注射前1h+CTX末次注射后1h,CTX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2ml/只。分别于CTX首次注射前1d和注射后3、5、7、9、11、13、15、17d取尾静脉血10μl检测血常规,比较6101各给药组与CTX对照组间的差异。另取30只雄性ICR小鼠,在上述分组基础上增加正常对照组,6只/组,建模与给药方法同上,各组分别于CTX首次注射后4、9d处死3只小鼠,取左侧股骨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取右侧股骨做常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腹腔注射CTX后小鼠外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均迅速减少。6101预防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最低值明显高于CTX对照组,且其第3天的检测值高于6101治疗组及6101预防+治疗组;6101预防组外周血红细胞在第3、5、7天均明显高于CTX对照组,第3天高于6101治疗组和6101预防+治疗组;6101预防组血小板数第3天时明显高于其他3组,而6101治疗组与6101预防+治疗组则明显低于CTX对照组,血小板开始恢复后6101预防给药促恢复作用更明显。第4天和第9天的骨髓造血细胞集落培养结果显示,6101预防组、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的粒巨噬系、巨核系、爆式红系和红系细胞集落数均高于CTX组;第4天骨髓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也表明6101各给药组小鼠骨髓组织结构优于CTX对照组。实验中6101治疗组和预防+治疗组小鼠出现死亡(分别为3/18、9/18),可能与其早期血小板数显著降低有关,提示6101不宜在CTX注射后给药。结论 6101于CTX注射前1h给药可明显促进CTX所致ICR小鼠造血功能损伤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6101 脂肽化合物 环磷酰胺 小鼠 造血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紫花苜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邓斌 王存嫦 +1 位作者 刘志伟 章爱华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7-258,共2页
选择乙醇为溶剂,用超声波技术从紫花苜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对所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验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510 nm处测定含量。结果表明,测得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含量为5.32 mg/g(RSD=1.63%),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 选择乙醇为溶剂,用超声波技术从紫花苜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对所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验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510 nm处测定含量。结果表明,测得样品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平均含量为5.32 mg/g(RSD=1.63%),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0.96%)。运用超声波法从紫花苜蓿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加快提取速度,提高提取效率,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紫花苜蓿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气生血系列药对含药血清对血虚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丽萍 周俊 +3 位作者 陈耀辉 吴素芬 傅应军 余日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2245-2248,共4页
目的:观察补气生药系列药对含药血清对血虚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为阐明中医"补气生血"治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连续4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 mg/kg复制化学性血虚小鼠模型;灌胃7.5 g生药/kg各补气生血药对水煎液,一日两... 目的:观察补气生药系列药对含药血清对血虚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为阐明中医"补气生血"治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连续4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 mg/kg复制化学性血虚小鼠模型;灌胃7.5 g生药/kg各补气生血药对水煎液,一日两次,第4天腹主动脉取血,分离含药血清;观察各组含药血清对骨髓造血祖细胞CFU-GM、CFU-E、CFU-B的影响及骨髓有核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建立定性均匀设计中虚拟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找出最佳药效配伍;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补气药与补血药的贡献度。结果:补气生血各药对的含药血清均能提高小鼠骨髓CFU-GM、CFU-E、BFU-E和OD268值;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F=-0.771+2.226人参+1.351黄芪+1.169西洋参+1.082白芍+0.706当归+0.464熟地;在提高CFU-GM和骨髓有核细胞DNA合成方面,补气药与补血药有交互作用。结论:补气生血各药对含药血清可能够促进骨髓粒系、红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促进骨髓造血;对于骨髓造血功能作用最强的是人参白芍药对;补气药可增加补血药的药效而达到其"补气生血"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生血 血虚 造血祖细胞 骨髓有核细胞核 血清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