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解痉药配合物理疗法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左惠榕 王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6-468,共3页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状态时的紧张度,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持肢体运动控制能力,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的必要条件。肌张力异常增高是脑卒中后偏瘫的特征性表现,是牵张反射效应增高的结果,多由中枢神经系...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止状态时的紧张度,是维持肢体位置,支撑体重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持肢体运动控制能力,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复杂运动的必要条件。肌张力异常增高是脑卒中后偏瘫的特征性表现,是牵张反射效应增高的结果,多由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引发。临床上表现为反射亢进、肌力降低、运动控制和协调功能障碍、出现典型上肢屈曲和下肢伸直痉挛模式、易疲劳,重者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目前肌痉挛的治疗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和手术介入。药物治疗的方式包括了口服和注射,国内常用的口服抗痉挛药物有替扎尼定、巴氯芬等。我们观察这两种药物结合康复物理治疗对脑卒中后肌痉挛的效果,比较这两种药物疗效的差异,以合理地指导康复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偏瘫 物理疗法 肌张力 解痉药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 日常生活能力 药物治疗 运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