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能源规划中区块化供能方案及运行策略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金海魁 王健 +1 位作者 阮应君 金冯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978-3983,共6页
基于某能源规划项目打造区块之间的能源互联系统。首先对该区域可再生资源禀赋和各区块产业分布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冷热电负荷预测和区块用能特点,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确定能源系统方案并制定运行策略。根据区块地理位置和周边资... 基于某能源规划项目打造区块之间的能源互联系统。首先对该区域可再生资源禀赋和各区块产业分布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冷热电负荷预测和区块用能特点,利用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方法确定能源系统方案并制定运行策略。根据区块地理位置和周边资源禀赋,可利用周边海水资源打造区块互联的海水源热泵能源总线系统。由于公共建筑用能时间与居住建筑用能时间的互补性,公共建筑用能谷段时间可以将海水源能源总线富余部分调配给居住建筑,并起到削峰填谷和能源高效利用的作用。最终实现区块化能源微网系统对多种能源形式的高效供给和互联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能源总线 区块化 能源互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的园区分时电价定价方法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敦楠 徐尔丰 +3 位作者 刘明光 周保中 应昱杭 俞秦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9-28,共10页
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园区运营商首先对内利用分布式电源满足园区用电需求,然后对外进行不平衡能量交换。园区运营商通过制定差异化分时电价套餐,挖掘园区用户的需求响应潜力,能够促进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优化园区内外交换负荷,对此提... 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园区运营商首先对内利用分布式电源满足园区用电需求,然后对外进行不平衡能量交换。园区运营商通过制定差异化分时电价套餐,挖掘园区用户的需求响应潜力,能够促进分布式电源就地消纳,优化园区内外交换负荷,对此提出一种园区分时电价定价方法。首先,综合考虑园区用户的用电负荷和需求响应特征,基于谱聚类算法形成园区用户群体;然后,根据园区用户群体的用电负荷特征,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确定分时时段;最后,构建园区分时电价定价优化模型,形成面向不同园区用户群体的差异化分时电价套餐。根据算例分析可知,基于该方法制定园区分时电价,能够有效提高园区分布式电源的就地消纳率和综合利用效率、与外部电网的友好程度和整体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分布式电源 需求响应 分时电价 谱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能量块交易出清模型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敦楠 李竹 +4 位作者 徐尔丰 张圣楠 纪鹏 王海宁 高春成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50-4159,共10页
随着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储能等新型主体作为负荷聚合商,整合分散的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运行。未来电力市场将形成“多类型电源同台竞价、需求侧... 随着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虚拟电厂、电动汽车、储能等新型主体作为负荷聚合商,整合分散的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系统运行。未来电力市场将形成“多类型电源同台竞价、需求侧资源聚合参与、源网荷储互动、批发零售协调”的格局,但是电力现货市场难以适应多元市场主体的差异化物理经济特性和多样化交易需求,难以完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分析了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和多元主体的多样化交易需求,设计了分时块、持续块、曲线块和可变块4类灵活能量块交易品种,提出了多元市场主体的交易报价方式,构建了灵活能量块交易出清模型。基于改进的IEEE14节点系统的案例分析表明,灵活能量块交易出清模型能够适应和满足多元主体的差异化物理经济特性和多样化交易需求,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型电力市场 灵活能量块 出清模型 分区电价 混合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光伏学习曲线的分布式交易过网费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石方迪 刘敦楠 +3 位作者 余涛 徐尔丰 袁明瀚 黄宇鹏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6-103,共8页
立足于分布式交易和光伏去补贴平价上网的背景,利用分布式交易缓解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对分布式光伏的不利影响,为分布式光伏在去补贴条件下提供投资回报途径和过渡机制。分析分布式交易模式、过网费机制和交易前后利益变化,分析过网费的... 立足于分布式交易和光伏去补贴平价上网的背景,利用分布式交易缓解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对分布式光伏的不利影响,为分布式光伏在去补贴条件下提供投资回报途径和过渡机制。分析分布式交易模式、过网费机制和交易前后利益变化,分析过网费的关键问题,提出去补贴条件下适应光伏成本学习曲线的过网费机制,通过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光伏单位容量成本降低,过网费的社会作用逐渐减小并回归输配电价水平。电网企业让渡部分输配电价空间,为光伏健康发展承担了积极的社会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分布式交易 过网费 学习曲线 去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