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电厂氨氮废水电化学氧化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浩然 王骁杰 +3 位作者 冯向东 陈健 鲁卫哲 金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156,共5页
针对燃煤电厂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实际需求,设计研发了基于电化学氧化技术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并应用于沿海某电厂。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处理该电厂全厂氨氮废水,对于氨氮浓度80~100 mg/L、氯离子浓度6000~8000 mg/L、pH不小于9.0的... 针对燃煤电厂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实际需求,设计研发了基于电化学氧化技术的氨氮废水处理系统,并应用于沿海某电厂。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处理该电厂全厂氨氮废水,对于氨氮浓度80~100 mg/L、氯离子浓度6000~8000 mg/L、pH不小于9.0的反应器进水,能够以过流处理的模式保证出水氨氮浓度小于1 mg/L且pH不小于6.0。系统出水含有较高浓度的余氯,可作为杀菌剂资源化回用至电厂冷却水系统,较原工艺减少经济成本119.93万元/年。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对同类废水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废水 电化学氧化 资源化回用 燃煤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燃煤锅炉协同处置含油污泥方案设计
2
作者 张凡志 郑德水 +3 位作者 张海丹 李卫平 方仙明 张光学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0,共8页
针对含油污泥产量高、危害大及处理困难等特点,设计了采用燃煤锅炉进行协同焚烧处置的技术方案,对含油污泥进行加热、除杂、配比及均匀化后,由喷枪雾化后形成50~150μm的液滴,送入炉膛燃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及优化... 针对含油污泥产量高、危害大及处理困难等特点,设计了采用燃煤锅炉进行协同焚烧处置的技术方案,对含油污泥进行加热、除杂、配比及均匀化后,由喷枪雾化后形成50~150μm的液滴,送入炉膛燃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及优化。结果表明:当喷枪布置在主燃区中下位置时,油泥液滴能够穿透至炉膛内部,避免贴壁燃烧引起的壁面温度高、还原性气氛强等问题。由于掺烧比例低、油泥热值与煤粉接近,因此不同的布置方案均不会影响整体炉膛内温度场分布特性。当喷枪布置在主燃区中间位置时,四周水冷壁表面的氧气体积分数较高,避免了高温腐蚀风险。从煤粉燃尽率来看,掺烧含油污泥后,不同的方案均能够降低飞灰含碳量,当喷枪布置在主燃区中间位置时,不同负荷下油泥对煤粉燃尽率的影响均较小。经过数值模拟分析后认为,采用大型燃煤锅炉进行含油污泥协同处置,最优方案是将雾化喷枪布置在主燃区中部二次风喷口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燃煤锅炉 协同处置 掺烧 计算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发电控制优先的厂级多机组供热经济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齐结红 潘宇 +1 位作者 钱虹 吴文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3-71,共9页
面向厂级多个供电改造供热机组以及多个供热用户,提出实现自动发电控制(AGC)优先的厂级多机组供热经济优化调度。首先基于机组的能耗模型和保证AGC优先的供热抽汽约束条件建立供热经济调度优化目标函数,然后在机组供热抽汽可行解区间内... 面向厂级多个供电改造供热机组以及多个供热用户,提出实现自动发电控制(AGC)优先的厂级多机组供热经济优化调度。首先基于机组的能耗模型和保证AGC优先的供热抽汽约束条件建立供热经济调度优化目标函数,然后在机组供热抽汽可行解区间内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最后以实际电厂运行结果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调度方案比电厂实际运行方案平均发电煤耗率和平均供电煤耗率更低,可在实现电负荷优先的同时保证供热的节能、高效和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汽供热 供热经济性 优化调度 AGC 改进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0 MW机组煤粉锅炉耦合油污泥低负荷燃烧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海丹 张凡志 +2 位作者 方仙明 梁震 张光学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160,共8页
针对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置问题,提出预处理后送入煤粉锅炉与煤粉耦合燃烧的技术路线,在330 MW机组四角切圆锅炉上做了改造,并进行了含油污泥的热重分析及含油污泥入炉后的数值模拟,开展了油污泥入炉低负荷稳燃试验。结果表明:含油污泥... 针对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置问题,提出预处理后送入煤粉锅炉与煤粉耦合燃烧的技术路线,在330 MW机组四角切圆锅炉上做了改造,并进行了含油污泥的热重分析及含油污泥入炉后的数值模拟,开展了油污泥入炉低负荷稳燃试验。结果表明:含油污泥具有易着火且热值接近动力煤的特点,可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能力;含油污泥入炉后火焰中心略微下移,排放的烟气NO_(x)量有所降低;锅炉最低稳燃负荷率可低至20.00%,对应燃烧器层炉膛温度上升30~50℃,煤粉燃烧器火检信号更稳定,飞灰含碳量从4.79%降至3.80%,证明了油污泥对低负荷工况下煤粉燃烧的促进作用;120 MW负荷下含油污泥入炉后,锅炉效率提高约0.23百分点,可降低供电煤耗率约0.7 g/(k W·h),含油污泥热值可替代标准煤约3.7 t/h,节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锅炉 耦合燃烧 低负荷稳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