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的印染行业污泥资源化降碳绩效研究
1
作者 张东明 陈东波 +8 位作者 樊立安 王智慧 杨晨 吕洪炳 李清毅 蔡依曼 田金平 陈亚林 陈吕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推进污泥处置节能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抓手。针对印染污泥高硫、高氯特性,依托浙江某2500 t/d规模印染污泥焚烧工程案例,运用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系统揭示... 推进污泥处置节能降碳,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关键抓手。针对印染污泥高硫、高氯特性,依托浙江某2500 t/d规模印染污泥焚烧工程案例,运用物质流分析、能量流分析、技术经济性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系统揭示印染污泥资源化面临的能源效率、烟气超低排放、经济环境效益等主要挑战,比较了3种技术路线,提出印染污泥资源化节能降碳综合解决方案。研究发现:该工程案例印染污泥干化焚烧能源利用效率可达78.1%;与卫生填埋+燃煤热电联产相比,处理1 t印染污泥混合燃料(干燥基)全生命周期可减排温室气体647 kg(以CO_(2)当量计);运用炉内脱酸+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双塔脱酸可实现焚烧烟气超低排放;煤炭掺烧比例(质量分数)控制在20%,印染污泥干化焚烧热电联产能产生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研究可为印染行业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工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行业 污泥干化焚烧 碳减排 技术经济性分析 生命周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双碳”战略的印染污泥干化焚烧技术经济环境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吕洪炳 陈理帅 +7 位作者 吴光华 陈东波 俞彩孟 柳兆印 张东明 田金平 陈亚林 陈吕军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7-1884,共8页
污泥干化焚烧热电联产是印染行业减污降碳的重要举措,污泥焚烧过程中控制煤炭添加比例(煤泥比)是这类项目核准和运行考核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解决污泥低煤炭掺烧面临的经济收益和减碳绩效平衡问题,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依托华东... 污泥干化焚烧热电联产是印染行业减污降碳的重要举措,污泥焚烧过程中控制煤炭添加比例(煤泥比)是这类项目核准和运行考核的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解决污泥低煤炭掺烧面临的经济收益和减碳绩效平衡问题,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依托华东某印染园区2500t/d污泥焚烧项目,基于煤泥比不超过20%的管理要求,构建集成技术经济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NSGA-II算法,揭示热电比、污泥含水率、固体回收燃料(SRF)掺烧比例等指标对项目经济性和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案例项目的热电比从50%提高到100%时,价格差异使经济效益提高22.0%,但碳排放平均增长约8.0%。②在稳定运行前提下,当入炉污泥含水率由45%提高到55%,入炉混合燃料量由36.7 t/h提高到41.8 t/h,原煤用量分别为7.3和8.3 t/h时,可使供热量增加28.1%、供电量增加18.1%,项目经济性提高,但该工况下化石碳排放增加。③可通过提高入炉污泥含水率使Pareto前沿面向项目经济效益提高且碳排放水平减少的方向移动,同时较高入炉污泥含水率下可通过恰当的经济性的降低获得较大的碳减排,污泥焚烧项目不应单纯追求入炉污泥的低含水率。④针对因污泥量不足导致的锅炉负荷低的情况,可通过掺加SRF稳定锅炉负荷,保持运行经济性;在污泥足量情况下,掺加SRF可替代部分煤炭,降低煤炭掺烧的碳排放。研究显示,印染污泥干化焚烧热电联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减污降碳效应,面向“双碳”战略,需要加快建立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泥焚烧处置长效机制,优化技术模式,加强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污泥 低煤炭掺烧 碳排放模型 经济模型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