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动态模态分解与异常辨识的山地电力装备运输车传动部件状态智能监测 被引量:2
1
作者 夏之罡 王华伟 +1 位作者 王平生 庄为栋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3-138,共6页
针对现有山地电力装备运输车支援条件不足导致电力设施建设与维护难等问题,结合动态模态分解方法与异常辨识方法,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任何给定先验知识的山地电力装备运输车传动部件异常数据实时智能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滚动轴承振... 针对现有山地电力装备运输车支援条件不足导致电力设施建设与维护难等问题,结合动态模态分解方法与异常辨识方法,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任何给定先验知识的山地电力装备运输车传动部件异常数据实时智能监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滚动轴承振动数据信息通过动态模态分解方法对其进行实时预测,随后基于图结构方法进行实时预测信号的异常辨识,并利用其进行山地电力装备运输车的关键传动部件运行状态变化的智能监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仿真信号和试验信号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识别精度分别为95%及100%。该方法是山地电力装备运输车传动部件状态智能监测的有益尝试,具有较快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模态分解 山地电力装备运输车 滚动轴承 实时监测 异常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优化应用——《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策论》评述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海华 王郑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F0003-F0003,共1页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电力行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命脉,其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对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电力企业作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所需电力能源的运营主...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电力行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不可或缺的命脉,其发展的质量和效率对我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电力企业作为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所需电力能源的运营主体,同时具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寡头垄断经济的行业属性,其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直接关系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行业属性 电力企业 运营主体 中国式现代化 电力能源 知识密集型 寡头垄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格拉姆角场与多尺度深度残差网络的高频变负载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3
作者 夏之罡 楼小波 +1 位作者 马爱军 翁兴辰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7,162,共12页
传动部件运行状态的鲁棒辨识对于保障电力山地清障车服役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频变负载运行和高噪声环境下,采集的振动信号常受复杂传递路径和部件耦合的影响,导致受到噪声的干扰,给山地清障车轴承故障的准确诊断带来了挑战。提出了... 传动部件运行状态的鲁棒辨识对于保障电力山地清障车服役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高频变负载运行和高噪声环境下,采集的振动信号常受复杂传递路径和部件耦合的影响,导致受到噪声的干扰,给山地清障车轴承故障的准确诊断带来了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格拉姆角场与多尺度深度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s,ResNet)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模型,通过格拉姆角场对时序信号的频域成分进行重构,通过多尺度注意力增强机制对特征进行加权和增强,使故障诊断模型能够自适应地关注故障诊断中最重要的特征,同时抑制噪声的影响。引入残差连接以促进深层网络的训练和信息流动,从而促进模型对复杂特征的学习。采用西安交通大学滚动轴承故障加速寿命试验数据集和利用滚动轴承试验台采集的山地清障车滚动轴承数据集进行验证,2个数据集的故障识别率都达到99%以上,验证了所提出故障诊断模型的有效性。对比不同变负载工况,模型故障识别率均达到了98.5%以上,在-6 dB噪声的高频变负载环境下,识别率仍达到90%以上,进一步验证了故障诊断模型可用于山地清障车轴承故障识别,并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拉姆角场 多尺度 残差网络 高频变负载 轴承故障诊断 山地清障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末端执行机构设计与作业避障规划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健 王建锋 +1 位作者 诸申翔 梁程诚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8-177,共10页
针对目前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功能多样化程度和作业场景覆盖面亟待提升的需求,聚焦10 kV带电搭接引流线作业点绝缘保护壳安装的工程作业场景,设计了对应末端执行机构的结构,给出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案和作业流程,在对作业... 针对目前配电网带电作业机器人的功能多样化程度和作业场景覆盖面亟待提升的需求,聚焦10 kV带电搭接引流线作业点绝缘保护壳安装的工程作业场景,设计了对应末端执行机构的结构,给出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方案和作业流程,在对作业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建模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域采样平衡调度RRT*算法的避障作业规划方法,实现对配电网复杂带电作业环境中机器人各关节运动路径轨迹的求解。通过仿真分析和现场带电安装作业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案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作业机器人 绝缘保护壳安装 执行机构结构设计 运动避障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清障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志博 王一波 +3 位作者 张梓奎 王华伟 张贵新 尤正军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52,74,共9页
附着于输电线路上的各类障碍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威胁,传统的清障方法或存在安全隐患,或耗能较高,且大多需要停电处理,而激光能量高、准直性好,可用于远距离无接触击落异物或融化覆冰。因此,文中综述了激光清障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 附着于输电线路上的各类障碍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大威胁,传统的清障方法或存在安全隐患,或耗能较高,且大多需要停电处理,而激光能量高、准直性好,可用于远距离无接触击落异物或融化覆冰。因此,文中综述了激光清障技术在电网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首先总结了激光清除异物、覆冰、树障等不同类型障碍的原理与应用;然后对比了常用于清障的几种激光器的特点;最后分析了激光波长、激光功率、光斑直径等参数对清障效率的影响,研究了激光照射导线、绝缘子时功率密度与照射时间的安全阈值问题。激光清障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清除线路悬挂异物,但清除覆冰、树障等应用方向受限于清障效率、成本,仍有待进一步发展。文中所综述的此技术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可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除冰 异物清除 激光清障 非接触清除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荷储动态特性时序降维的配电网剩余供电能力评估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真 赵健 +3 位作者 管敏渊 王小宇 吴刚勇 吴国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0-226,共7页
随着储能和分布式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剩余供电能力评估亟需考虑储能调节和分布式能源的动态特性,为此,提出一种考虑荷储动态特性时序降维分析的剩余供电能力评估方法。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技术建立负荷动态时序聚类模型,并对储能的动... 随着储能和分布式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剩余供电能力评估亟需考虑储能调节和分布式能源的动态特性,为此,提出一种考虑荷储动态特性时序降维分析的剩余供电能力评估方法。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技术建立负荷动态时序聚类模型,并对储能的动态特性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定义工作点时间断面的降维提取方法,将含荷储时序特性的二维动态配电网转换为以聚类中心负荷峰值时刻的负荷集合表示负荷状态的一维静态剩余供电能力评估问题;基于现有的剩余供电能力评估模型建立含多工作点时间断面剩余供电能力的安全边界,进而准确计算配电网的剩余供电能力,同时考虑新增用户负荷差异化影响,并以剩余供电能力系数进行修正。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供电能力 负荷聚类 储能系统 时序降维 多工作点时间断面安全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储能容量分配机制的配电网双层优化策略 被引量:7
7
作者 赵婷婷 吴刚勇 +3 位作者 夏祥武 王建锋 顾冰 管敏渊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0-63,共14页
【目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带来的随机波动性使得配电网运行面临严峻挑战。为优化内部含多微电网与共享储能功率交互的配电网运行,提出基于共享储能容量分配机制的配电网双层优化模型。【方法】根据多微电网缺额负荷的差异互补特性,利用... 【目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带来的随机波动性使得配电网运行面临严峻挑战。为优化内部含多微电网与共享储能功率交互的配电网运行,提出基于共享储能容量分配机制的配电网双层优化模型。【方法】根据多微电网缺额负荷的差异互补特性,利用余弦相似度算法计算缺额负荷的相似度权重,结合缺额负荷对共享储能容量进行权重分配。建立了配电网潮流最优和电压偏移最小和多微电网弃风弃光最小和运行成本最小的双层优化模型。上层基于分配的储能容量优化各微电网出力范围,在配电网层求解中以得到微电网最优出力可行解并传递给下层;下层基于分配的储能容量进行多微电网共享储能的功率交互,实现多微电网的经济运行。【结果】利用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1)共享储能容量分配机制与传统分配机制相比,配电网线损和电压偏移分别减小了9.8%和9.2%,多微电网的弃风弃光率和运行总成本分别降低了23.8%和6.1%;(2)对共享储能容量分配机制下的不同储能模式进行对比,共享储能比独立储能在多微电网的弃风弃光率和运行总成本方面分别降低了14.8%和3.3%。【结论】结果表明:合理有效的共享储能分配机制,可以促进高比例新能源消纳,提高共享储能整体利用率,实现配电网整体优化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比例新能源 缺额负荷 相似度权重 容量分配机制 共享储能 影响因素 微电网 储能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换热器传热特性的热电联合系统优化调度 被引量:2
8
作者 邹黎明 边晓燕 +1 位作者 蒋建杰 吴恒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4-112,共9页
换热器传热特性是影响热电联合系统优化调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热电联合系统,基于传热原理,采用抽汽的三级传热模型来描述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利用迭代法计算一定热负荷下的抽汽量,提出计及换热器传热特性的热电、火电、风电的联合调度... 换热器传热特性是影响热电联合系统优化调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热电联合系统,基于传热原理,采用抽汽的三级传热模型来描述换热器的传热过程,利用迭代法计算一定热负荷下的抽汽量,提出计及换热器传热特性的热电、火电、风电的联合调度模型。最后以最小化煤耗量为优化目标,分析换热器传热特性对抽汽传热过程和热电联合系统调度结果的影响。算例表明:增大换热器传热面积、降低换热器出口水温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风电消纳能力,降低运行成本,研究结果为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方案提供换热参数选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系统 换热器 传热过程 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壳聚糖多孔碳的制备及电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建锋 马爱军 +5 位作者 段博涛 刘学东 邹爱东 王利民 何卫 刘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9期17-22,58,共7页
以壳聚糖为碳源和氮源,采用预碳化处理和KOH活化两步法制备了壳聚糖多孔碳材料,考察了活化剂KOH用量对电极材料形貌、结构以及电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OH与预碳化壳聚糖质量比为0.6∶1时,制备的多孔碳材料KOH-CTS-0.6具有最优的电... 以壳聚糖为碳源和氮源,采用预碳化处理和KOH活化两步法制备了壳聚糖多孔碳材料,考察了活化剂KOH用量对电极材料形貌、结构以及电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KOH与预碳化壳聚糖质量比为0.6∶1时,制备的多孔碳材料KOH-CTS-0.6具有最优的电化学性能。KOH-CTS-0.6具有大比表面积(1348 m^2·g^-1),含有丰富的N、O元素(2.9%N和7.4%O)。在电流密度为0.5 A·g^-1时,KOH-CTS-0.6的比电容为235.2 F·g^-1,显示出优秀的倍率能力;在电流密度为10 A·g^-1的大电流时,其比电容依然高达178.6 F·g^-1。此外,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500次循环后比电容保持率为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氮掺杂 多孔碳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热网特性的电热联合系统辅助服务调度
10
作者 边晓燕 邹黎明 +1 位作者 蒋建杰 吴恒超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6-210,192,共6页
针对传统的热电系统调度中,热电机组的"热电耦合"限制其调峰范围,导致弃风高发问题,分析了热电机组可参与辅助服务的调节容量,在目标函数中计及辅助服务调峰激励机制,构建考虑热网特性的热电调度模型,进而通过算例仿真,对比... 针对传统的热电系统调度中,热电机组的"热电耦合"限制其调峰范围,导致弃风高发问题,分析了热电机组可参与辅助服务的调节容量,在目标函数中计及辅助服务调峰激励机制,构建考虑热网特性的热电调度模型,进而通过算例仿真,对比热网蓄热特性、传热特性和热力系统参数对于系统调节容量及风电消纳的影响,确定了不同热网特性下热电机组调峰成本变化,验证了所提模型可提高机组调峰和风电消纳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系统 热网特性 辅助服务 调峰 风电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