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3
1
作者 童跃锋 应兰贞 黄志强 《卫生经济研究》 2004年第3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医院管理 后勤服务社会化 医院保安工作 医院食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3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聪 邓超频 +3 位作者 陈大荣 艾鹏 王继生 周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875-187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药物抗凝溶栓治疗29例,手术取栓综合治疗14例,观察两组血管再通及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全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出院随访3~12个...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治疗效果。方法:43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药物抗凝溶栓治疗29例,手术取栓综合治疗14例,观察两组血管再通及临床症状改变情况。结果:全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出院随访3~12个月,18例完全再通或部分再通,未遗留DVT后综合征。药物治疗21例遗留不同程度的DVT后综合征。手术治疗4例遗留肢体肿胀、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改变。结论:手术配合肢体加压、溶栓、抗凝等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优于非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中Ezrin过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余丽 刘勇 +1 位作者 徐元成 戴艳枝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66-669,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Ezrin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 stinals tromal tumors,GIST)中的过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检测组织芯片中42例GIST组织Ezrin蛋白和mRNA的过表达情况,并进行数据统...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Ezrin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 stinals tromal tumors,GIST)中的过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检测组织芯片中42例GIST组织Ezrin蛋白和mRNA的过表达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在42例GIST组织中,21例有Ezrin蛋白的过表达(50%),16例有Ezrin mRNA的过表达(38%);Ezrin蛋白和mRNA在发生于非胃部位的GIST及出现浸润转移的患者中过表达更明显(P<0.05);此外Ezrin蛋白的过表达在肿瘤大小分组及恶性潜能分级、临床分期中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rin蛋白和mRNA表达呈正相关(r=0.392,P<0.05)。结论 Ezrin可能参与了GIST的浸润转移过程,并可能成为预测GIST转移的重要指标;免疫组化检测Ezrin蛋白的过表达可以作为评估GIST恶性潜能及肿瘤进展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间质瘤 组织芯片 EZRIN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2C1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赵筱萍 李汉植 +2 位作者 杜晓依 周翔 陈枢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88-490,共3页
目的 :研究细胞色素 p45 0 2C1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用PCR RFLP法对 10 0例健康对照者和 5 0例胃癌患者进行CYP 2C19等位基因多态性分组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中CYP 2C19PM发生率为2 8.0 % ,较正常对照组的 14.0 %高 ... 目的 :研究细胞色素 p45 0 2C19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用PCR RFLP法对 10 0例健康对照者和 5 0例胃癌患者进行CYP 2C19等位基因多态性分组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中CYP 2C19PM发生率为2 8.0 % ,较正常对照组的 14.0 %高 ,经统计 ,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4.30 ,P <0 .0 5 )。结论 :CYP 2C19PM增加了胃癌发生的危险性 ,实验结果提示CYP 2C19参与了胃癌致癌物的灭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色素P450 2c19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溶解纤维条索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军红 陈成水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纤维条索组织在不同浓度尿激酶溶液中的溶解情况,探讨尿激酶溶解纤维条索组织的合适浓度及合适时间。方法胸腔镜下取出纤维条索组织,分别放入0,0.05,0.10,0.20,0.40,0.60,0.80,1.00万U.mL-1尿激酶溶液中,观察3h内纤维条索... 目的通过观察纤维条索组织在不同浓度尿激酶溶液中的溶解情况,探讨尿激酶溶解纤维条索组织的合适浓度及合适时间。方法胸腔镜下取出纤维条索组织,分别放入0,0.05,0.10,0.20,0.40,0.60,0.80,1.00万U.mL-1尿激酶溶液中,观察3h内纤维条索组织溶解情况。结果在相同时间不同浓度条件下,时间≥1.5h,0.05~1.00万U.mL-1尿激酶溶液与0万U.mL-1尿激酶溶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0.05~1.00万U.mL-1各浓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浓度相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尿激酶溶液在0,0.6万U.mL-1浓度时,各时间段溶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7,0.052)。在0.05,0.10,0.20,0.40,0.80,1.00万U.mL-1浓度时,时间≥1.5h,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时间<1.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尿激酶溶解纤维条索组织合适的浓度及时间分别是0.05万U.mL-1和1.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纤维条索组织 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外伤后运动疗法中的ROM治疗 被引量:7
6
作者 马卓立 吕祺美 慈燕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4期226-226,237,共2页
关键词 膝关节外伤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康复训练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心磷酯抗体在儿童川崎病中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沈丽萍 方静霞 +2 位作者 潘慧 周建 龚方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抗心磷酯抗体(ACA-IgM)对川崎病(KD)患儿合并心血管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川崎病患儿(KD组)不同时期和34例健康正常儿童(对照组)血清中的ACA-IgM,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的... 目的探讨抗心磷酯抗体(ACA-IgM)对川崎病(KD)患儿合并心血管损害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0例川崎病患儿(KD组)不同时期和34例健康正常儿童(对照组)血清中的ACA-IgM,并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UCG)的结果及心肌酶谱的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进行比较。结果KD急性期ACA-IgM阳性率为56.66%(17/30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7%,5/34例)及恢复期(23.3%,7/30例)(χ2=12.44,6.94,P均<0.01)。KD急性期ACA-IgM阳性率明显高于CK-MB及UCG的阳性率。结论ACA-IgM对KD合并心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以及KD发生、转归、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抗心磷酯抗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特征的再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永远 赵齐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9-350,共2页
关键词 阑尾炎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护理干预对腹泻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夏燕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腹泻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静脉输液的101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腹泻患儿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静脉输液的101例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儿予以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穿刺效果、输液过程中与拔针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记录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静脉穿刺首次穿刺成功率(88.0%)明显低于观察组(98.0%),输液管内残余液体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输液过程中针头脱落、液体外渗、反复穿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拔针后疼痛、皮下淤血、皮下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8.0%)明显优于对照组(8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泻患儿在静脉输液时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提高患儿穿刺效果,降低输液过程中、拔针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且更易被患儿家属所接受,可作为腹泻患儿静脉输液时的首选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护理干预 小儿腹泻 静脉输液 不良事件 家属满意度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童丽芝 马晓琴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9年第5期274-274,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DNB 神经源性膀胱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向激励配合人文关怀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美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究正向激励配合人文关怀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永久性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正向激励配合人文关怀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永久性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正向激励配合人文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造口相关自我效能感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向激励配合人文关怀可有效缓解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自我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向激励 人文关怀 永久性肠造口 负性情绪 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窘迫脐血细胞因子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相关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杜娟 泮慧 +1 位作者 黄金莲 王明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26-4128,共3页
目的:探讨脐血IL-6、IL-8、IFN-γ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正常阴道分娩组、剖宫产宫内非窘迫组和剖宫产宫内窘迫组新生儿脐血IL-6、IL-8、IFN-γ的水平进行方差分析,ROC曲线预测价值。结果:(1)剖宫产宫内窘迫组... 目的:探讨脐血IL-6、IL-8、IFN-γ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正常阴道分娩组、剖宫产宫内非窘迫组和剖宫产宫内窘迫组新生儿脐血IL-6、IL-8、IFN-γ的水平进行方差分析,ROC曲线预测价值。结果:(1)剖宫产宫内窘迫组与其他两组比较,IL-6、IL-8水平升高,IFN-γ水平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2)1minApgar评分越低,IL-6、IL-8水平升高和IFN-γ水平降低越明显,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中重度HIE组IL-6、IL-8、IFN-γ水平与另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4)IL-6、L-8对宫内窘迫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4和0.869(P=0.000),诊断切点值分别为10.03和15.32,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结论:脐血IL-6、IL-8水平测定可作为诊断宫内窘迫和出生时窒息的客观指标,便于早期预测HIE的发生,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为临床预防和早期处理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窘迫 窒息 白细胞介素 Γ干扰素 脐血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2株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4
13
作者 黄金莲 应雄江 胡苏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测定MIC值,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分别是0和6.82%,妥布霉素、氨苄西... 目的分析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方法用MicroscanWalkaway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测定MIC值,χ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分别是0和6.82%,妥布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次之,分别为17.42%、23.48%、44.70%,对其它氨基糖苷类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均超过76%,对其他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耐药率超过81%。结论鲍氏不动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和高耐药率,抗菌药物选择有赖于药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抗生素 耐药性 药敏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米克令舒联合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杜娟 胡晓红 方锦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32-3134,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普米克令舒与沐舒坦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沐舒坦(盐酸氢溴索注射液)7.5mg、B组给予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1mL、C组给予联合应用普米克令舒与沐舒坦,均加生理...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普米克令舒与沐舒坦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A组给予沐舒坦(盐酸氢溴索注射液)7.5mg、B组给予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1mL、C组给予联合应用普米克令舒与沐舒坦,均加生理盐水至2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d,连用5~7d。观察比较3组临床指标、呼吸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C组呼吸增快、胸骨凹陷、紫绀、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及住院日均明显短于A组和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二氧化碳分压于治疗后12h开始各时点均有明显下降,氧合指数于治疗后24h开始各时点均有明显上升,与单独应用普米克令舒或沐舒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应用普米克令舒与沐舒坦氧气驱动雾化治疗,作用更直接,起效更快,效果肯定,无不良反应,适用于不同等级医院,为新生儿肺炎的辅助治疗提供了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婴儿 新生 普米克令舒 沐舒坦 氧气驱动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我院2012—2015年住院部中成药使用情况探讨临床合理用药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李幸苗 鲁洪辰 +1 位作者 应盈 程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89-1992,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部中成药应用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住院部2012—2015年中成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DUI)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5年我院中成药销量...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部中成药应用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药品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住院部2012—2015年中成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DUI)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5年我院中成药销量随政策有所调节,但用药频度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中成药在肿瘤、心脑血管、骨伤科发挥重要作用,但西医合理使用尚需引导规范,需要中医药学界进一步研究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销售金额 用药分析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的建立及其价值评价
16
作者 曹登攀 郑祥武 +6 位作者 胡文豪 杜玉清 张巍 董礼阳 董丽卿 许化致 吴恩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25-630,共6页
目的:探讨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肝恶性肿瘤患者,先后行肝动脉MSCTA和DSA检查,两者间隔时间不超过1周。利用CT的容积再现技术建立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以肝动脉DSA图像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了肝动... 目的:探讨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肝恶性肿瘤患者,先后行肝动脉MSCTA和DSA检查,两者间隔时间不超过1周。利用CT的容积再现技术建立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以肝动脉DSA图像为金标准,对比分析了肝动脉解剖类型、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的起源、肝恶性肿瘤的供血动脉。结果: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与DSA在显示肝动脉的解剖类型、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的起源、肝恶性肿瘤的供血动脉有较好的一致性,可清晰地显示肝动脉的解剖类型、腹腔干或肠系膜上动脉的起源、肝癌的供血动脉。结论:MSCT肝癌介入手术模型能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提供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放射学 介入性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 被引量:18
17
作者 林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64-46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死亡3例,肺部感染治愈25例。老年、肿瘤、消化道炎症和梗阻等原发病及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老年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死亡3例,肺部感染治愈25例。老年、肿瘤、消化道炎症和梗阻等原发病及心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并发症、手术时间长、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方式等均是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并发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在围手术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进行健康教育,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外科手术 腹部 老年患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在婴幼儿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李兴周 沈丽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23-925,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婴幼儿重症肺炎诊治的价值。方法将6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PCT指导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采用全自动快速半定量法测定PCT,半定量法的低限值为0.5ng/ml,选择>2ng/ml作为区分细菌性和非细菌重症肺炎的临界值,...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婴幼儿重症肺炎诊治的价值。方法将60例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PCT指导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采用全自动快速半定量法测定PCT,半定量法的低限值为0.5ng/ml,选择>2ng/ml作为区分细菌性和非细菌重症肺炎的临界值,即>2ng/ml为PCT(+)。PCT指导治疗组根据动态PCT结果调整抗生素用药。采用单盲法。结果PCT作为辅助指标对细菌性重症肺炎和非细菌性肺炎的鉴别诊断相比于传统的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χ2=21.23,P<0.01)。两组经统计学比较,在退热天数及病情恢复天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使用率上,PCT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时,PCT对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评估和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方面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婴幼儿 重症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小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于2018年1—12月收治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随访12个月内发生复发或加重的患者60例作为复发组,另选择同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且经12个月随访未发生复发的60例患者作...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于2018年1—12月收治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随访12个月内发生复发或加重的患者60例作为复发组,另选择同期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行手术治疗且经12个月随访未发生复发的60例患者作为未复发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首先对复发组和未复发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腰椎间盘突出节段、突出类型及突出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复发组患者吸烟(68.35%vs 48.3%)、术前病程≥3年(75.0%vs 48.3%)、腰椎间盘重度退行性变(58.3%vs 35.0%)、腰椎节段活动度>10°(88.3%vs 65.0%)及过早负重(70.0%vs 48.3%)患者比例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3.277,95%CI:1.336~8.039)、术前病程≥3年(OR=3.175,95%CI:1.321~7.631)、腰椎间盘重度退行性变(OR=3.736,95%CI:1.536~9.085)、腰椎节段活动度>10°(OR=4.000,95%CI:1.378~11.612)及过早负重(OR=2.586,95%CI:1.080~6.196)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吸烟、术前病程≥3年、腰椎间盘重度退行性变、腰椎节段活动度>10°及过早负重可显著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风险,应采用综合措施予以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外科手术 复发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ith-Robinson技术联合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被引量:8
20
作者 唐步顺 颜程 +1 位作者 胡汉祥 张小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1-316,共6页
目的 :探讨采用Smith-Robinson技术(前路经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联合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多节段(≥3个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科采用SmithRobinson技术联合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 目的 :探讨采用Smith-Robinson技术(前路经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联合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多节段(≥3个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我科采用SmithRobinson技术联合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33例,男25例,女8例;年龄52.6±9.7岁(42~71岁)。脊髓型23例,混合型10例(脊髓型+神经根型6例,脊髓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4例)。病变节段:C3/4~C5/6 12例,C4/5~C6/7 14例,C3/4~C6/7 7例。保留后壁次全切除的椎体:C4 8例、C5 18例、C6 7例,其余病变间隙采用Smith-Robinson技术减压。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6、12个月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术后3个月行颈椎CT重建,了解内固定物的位置,以Bohlman法结合CT重建评估植骨融合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以JOA评分法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以目测类比疼痛评分(VAS)评估患者的颈肩痛,测量颈椎侧位C2~C7 Cobb角以评估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05±24min(95~138min);术中出血量为270±95ml(180~450ml)。术后4例出现声音嘶哑,2~3周后自愈。2例中途失访,31例患者获得16.3±5.6个月(12~24个月)的随访。术后1个月JOA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VAS评分较术后1个月时明显改善(P〈0.05),其中优18例,良10例,有效3例,优良率为90.3%。术后1个月时的C2~C7 Cobb角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末次随访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6个月植骨全部融合,无钢板松动、钛网或cage移位、椎体塌陷、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Smith-Robinson技术联合保留椎体后壁的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疗效满意、操作安全、减压彻底、植骨融合可靠及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减压术 Smith-Robinson技术 椎体次全切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