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浙江方岩丹霞地貌发育的年代、成因与特色研究
被引量:
25
1
作者
朱诚
彭华
+14 位作者
欧阳杰
张广胜
李兰
俞锦标
朱光耀
李中轩
钟宜顺
朱青
吕文
胡永起
周日良
郑朝贵
吕振荣
胡昶
武弘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7,共9页
方岩丹霞地貌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华南褶皱系构造单元,该单元在燕山运动时期,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入欧亚板块之下,促使大陆边缘地壳重新活动。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本区构造应力场由晚侏罗世的北西-南东向挤压,转为早白垩世的北东-南西...
方岩丹霞地貌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华南褶皱系构造单元,该单元在燕山运动时期,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入欧亚板块之下,促使大陆边缘地壳重新活动。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本区构造应力场由晚侏罗世的北西-南东向挤压,转为早白垩世的北东-南西向挤压和北西-南东向的拉张,发育了永康早白垩世断坳盆地,在盆地中沉积了下白垩统永康群馆头组(K1g)、朝川组(K1c)和方岩组(K1f)地层。中生代晚期永康盆地逐渐隆升,结束了红层沉积,遭受侵蚀,方岩地区丹霞地貌密集围谷、密集方山和廊穴等青年期的地貌特点表明该区大规模的抬升发生在较近的地质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方岩
丹霞地貌
发育年代
成因与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浙江方岩丹霞地貌发育的年代、成因与特色研究
被引量:
25
1
作者
朱诚
彭华
欧阳杰
张广胜
李兰
俞锦标
朱光耀
李中轩
钟宜顺
朱青
吕文
胡永起
周日良
郑朝贵
吕振荣
胡昶
武弘麟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中山大学地理系
安徽蚌埠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部
安徽滁州学院地理系
浙江永康市方岩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浙江
省建设厅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出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871014)
浙江省建设厅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资助
文摘
方岩丹霞地貌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华南褶皱系构造单元,该单元在燕山运动时期,由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入欧亚板块之下,促使大陆边缘地壳重新活动。晚侏罗世末至早白垩世,本区构造应力场由晚侏罗世的北西-南东向挤压,转为早白垩世的北东-南西向挤压和北西-南东向的拉张,发育了永康早白垩世断坳盆地,在盆地中沉积了下白垩统永康群馆头组(K1g)、朝川组(K1c)和方岩组(K1f)地层。中生代晚期永康盆地逐渐隆升,结束了红层沉积,遭受侵蚀,方岩地区丹霞地貌密集围谷、密集方山和廊穴等青年期的地貌特点表明该区大规模的抬升发生在较近的地质年代。
关键词
浙江方岩
丹霞地貌
发育年代
成因与特色
Keywords
Fangyan of Zhejiang Province
Danxia Landform
age of development
landform genesis and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534.63 [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浙江方岩丹霞地貌发育的年代、成因与特色研究
朱诚
彭华
欧阳杰
张广胜
李兰
俞锦标
朱光耀
李中轩
钟宜顺
朱青
吕文
胡永起
周日良
郑朝贵
吕振荣
胡昶
武弘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