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茶红素替代亚硝酸钠对中式香肠贮藏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1
作者
黄其程
郭敬岩
+5 位作者
张晋
李欢欢
赵珂
许腾
苏铭伟
唐宏刚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21-328,共8页
采用茶红素替代亚硝酸钠制备中式香肠,通过测定贮藏期间香肠的色度值、水分活度值、pH、酸价、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挥发性盐基氮、感官评分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探究茶红素替代亚硝酸钠对中式香肠贮藏品质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
采用茶红素替代亚硝酸钠制备中式香肠,通过测定贮藏期间香肠的色度值、水分活度值、pH、酸价、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挥发性盐基氮、感官评分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探究茶红素替代亚硝酸钠对中式香肠贮藏品质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亚硝酸钠对照组相比,以200 mg/kg茶红素替代50%亚硝酸钠在呈色效果(a^(*)值)和感官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脂肪氧化和蛋白质降解程度均维持在较低水平,GC-IMS差异图显示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最为接近。该研究表明,茶红素部分替代亚硝酸钠可使中式香肠在贮藏期间保持较好的品质,有效降低亚硝酸盐的添加量,茶红素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红素
亚硝酸钠
中式香肠
贮藏
品质
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源酶对夏秋红茶主要品质成分影响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林剑峰
白建阳
+1 位作者
吴理文
张海华
《中国茶叶加工》
2020年第3期51-57,共7页
为探索茶资源的增值利用,以小叶种茶树夏秋季鲜叶为原料,在揉捻工序中外源加入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单宁酶,研究三种外源酶单独或混合使用对红茶的主要内质成分的影响,分析了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咖啡碱、儿茶素、茶黄素、茶...
为探索茶资源的增值利用,以小叶种茶树夏秋季鲜叶为原料,在揉捻工序中外源加入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单宁酶,研究三种外源酶单独或混合使用对红茶的主要内质成分的影响,分析了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咖啡碱、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含量,并与对照样(未加酶组)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外源蛋白酶对于红茶内质成分含量具有提高作用,是较优的外源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
茶多酚
酶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红素替代亚硝酸钠对中式香肠贮藏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1
作者
黄其程
郭敬岩
张晋
李欢欢
赵珂
许腾
苏铭伟
唐宏刚
机构
全省生鲜
食品
智慧物流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浙江
省农业科学院
食品
科学研究所
云南农业大学
浙江正德和食品有限公司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21-328,共8页
基金
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022C02060)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CARS-40-K26)。
文摘
采用茶红素替代亚硝酸钠制备中式香肠,通过测定贮藏期间香肠的色度值、水分活度值、pH、酸价、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挥发性盐基氮、感官评分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探究茶红素替代亚硝酸钠对中式香肠贮藏品质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亚硝酸钠对照组相比,以200 mg/kg茶红素替代50%亚硝酸钠在呈色效果(a^(*)值)和感官评分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脂肪氧化和蛋白质降解程度均维持在较低水平,GC-IMS差异图显示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最为接近。该研究表明,茶红素部分替代亚硝酸钠可使中式香肠在贮藏期间保持较好的品质,有效降低亚硝酸盐的添加量,茶红素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茶红素
亚硝酸钠
中式香肠
贮藏
品质
风味物质
Keywords
thearubigins
sodium nitrite
Chinese sausage
storage
quality
flavor compounds
分类号
TS251.6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源酶对夏秋红茶主要品质成分影响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林剑峰
白建阳
吴理文
张海华
机构
松阳县科学技术局
松阳县建阳茶叶
有限公司
浙江正德和食品有限公司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20年第3期51-57,共7页
基金
浙江省第十四批科技特派员项目(KTP-G285)。
文摘
为探索茶资源的增值利用,以小叶种茶树夏秋季鲜叶为原料,在揉捻工序中外源加入木瓜蛋白酶、纤维素酶和单宁酶,研究三种外源酶单独或混合使用对红茶的主要内质成分的影响,分析了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咖啡碱、儿茶素、茶黄素、茶氨酸含量,并与对照样(未加酶组)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外源蛋白酶对于红茶内质成分含量具有提高作用,是较优的外源酶选择。
关键词
茶
茶多酚
酶
加工
Keywords
Tea
Tea polyphenols
Enzyme
Processing
分类号
TS272.5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茶红素替代亚硝酸钠对中式香肠贮藏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黄其程
郭敬岩
张晋
李欢欢
赵珂
许腾
苏铭伟
唐宏刚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外源酶对夏秋红茶主要品质成分影响研究
林剑峰
白建阳
吴理文
张海华
《中国茶叶加工》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