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传统山水文化元素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柯进华
-
机构
浙江树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2-157,共6页
-
基金
2021年度杭州市社科规划课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Z21JC068)。
-
文摘
中国传统山水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资源。梳理和概括习近平同志的演讲、讲话和论著等,我们能够发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明显包含对传统山水文化中的生态思想的重要传承与创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生命共同体论”使传统山水文化中蕴含的有机整体论自然观更具科学性;习近平的理想人居环境建设理念将传统山水艺术的审美情趣与当代的城乡建设相结合,突出理想人居环境对人文性、生态性、科学性和人民性等的统一;习近平“两山”理念破解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为实现“三生”融合指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道路。至今学界尚未关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这一特点;系统发掘和论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传统山水文化元素,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弘扬中国优良传统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的生态文化创新和生态文明建设。
-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
山水文化
传承与创新
-
分类号
D61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NO31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荒野观重塑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柯进华
-
机构
浙江树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9年第2期54-59,共6页
-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重点课题(项目编号:16JDGH012)
-
文摘
荒野观决定着人们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在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凸显、荒野被过度开发和急剧消亡的今天,急需反思我们的荒野观,克服对荒野的敌视以及制止对荒野经济价值的片面追求,重塑一种生态的荒野观:深刻认识荒野不可替代的多重价值,特别是其作为生命共同体之根的生态价值;环境权是一项基本人权,荒野是最普惠的公共产品,是大众的基本需求,荒野保护是维护大众权益和福祉的重要方面;荒野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长久之计。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特别是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优秀成果,我国能够建构一种生态的荒野观和荒野保护模式,有力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
关键词
荒野
生命共同体
非经济价值
荒野保护
生态文明
-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X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价值
- 3
-
-
作者
周光迅
杨梦芸
-
机构
浙江树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1,共7页
-
基金
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编号:16BKS013)
-
文摘
随着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扩张,资本内在逻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也在全球范围显现出来,许多国家的生态环境已经产生了诸多抗拒性反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突破狭隘的国家和地区生态利益,倡导全人类一起共建生态命运共同体,为发展中国家解决生态环境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思路,为建立新的世界经济发展和生态格局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树立了中国榜样,也为创立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智慧,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魅力。
-
关键词
习近平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治理
中国智慧
生态命运共同体
-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
X22
[政治法律—政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