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26
1
作者 蔡荣荣 黄芳 +5 位作者 孙达 秦华 杨芳 庄舜尧 周国模 曹志洪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0-455,共6页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强度集约经营是大量施用肥料和冬季地表覆盖增温,使竹笋早出高产,给竹农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的管理栽培技术。在雷竹主产区浙江临安三口镇,采集种植时间分别为1,5,10,15a的雷竹林土壤以及水田土壤(该区雷竹...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强度集约经营是大量施用肥料和冬季地表覆盖增温,使竹笋早出高产,给竹农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的管理栽培技术。在雷竹主产区浙江临安三口镇,采集种植时间分别为1,5,10,15a的雷竹林土壤以及水田土壤(该区雷竹林主要是在这些水田上改制发展的)作为雷竹林的起始土壤(0a),各4次重复,旨在分析雷竹林土壤有机质随雷竹种植时间和土壤剖面深度空间的变化情况,为雷竹林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依据。结果表明:雷竹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随种植时间先略微下降,再稳步上升。0,1,5,10和15 a的0-10cm表层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0.96,25.55,26.35,33.07和79.24g·kg^-1。10 a的雷竹林土壤有机质已超过起始土壤,15a雷竹林土壤有机质已达到起始土壤的2.5倍,证明强度集约经营导致了雷竹林表层土壤有机质快速累积。雷竹林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剖面空间的变化呈随深度加深而递减的规律,以10 a为例,表层(0-10cm),亚表层(10-20 cm)和底层(20-40 cm)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为33.07,27.64,13.73 g·kg^-1,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分别是亚表层和底层的1.2和2.4倍,其他年限的也都有相同的趋势。不同年限雷竹林土壤剖面底层的有机质质量分数都表现为最初没有明显下降,随种植时间的增长略增的趋势,变动幅度很小,相对平稳。可见强度集约经营措施主要对表层(0-10 cm)和亚表层(10-20 cm)即生产雷竹笋的主要土层有显著的作用。还讨论了土壤有机质快速积累对土壤肥力和环境质量的可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雷竹林 集约经营 土壤有机质 时空变化 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与施肥处理对雷竹林土壤水溶性有机氮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谢秉楼 吴家森 +1 位作者 徐秋芳 姜培坤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8-1171,共4页
关键词 雷竹 土壤 水溶性有机氮 有机肥 化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集约经营条件下雷竹林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 被引量:21
3
作者 秦华 徐秋芳 曹志洪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长期强度经营虽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导致竹林提早退化。在浙江省临安市横畈镇和西天目乡的雷竹样地采样调查,选取栽植时间分别为5,10,15 a的雷竹林地土壤,以及刚由水稻Oryza s...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长期强度经营虽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也导致竹林提早退化。在浙江省临安市横畈镇和西天目乡的雷竹样地采样调查,选取栽植时间分别为5,10,15 a的雷竹林地土壤,以及刚由水稻Oryza sativa田改种为雷竹林的土壤(1 a),旨在研究长期集约经营对雷竹林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横畈镇和西天目乡的雷竹林经过长期集约经营之后,均显著增加了土壤(0~20 cm)中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及有效磷的质量分数,而pH值则随着经营年限的延长而降低。长期的集约经营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量碳、氮质量分数以及微生物量碳/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全氮的比值;土壤微生物量磷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微生物量磷/全磷的比值则同样随经营年限的延长而逐渐下降。长期施肥和覆盖措施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生物学总量衰退,促使雷竹林提前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土壤学 雷竹林 集约经营 土壤微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山核桃幼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李永夫 金松恒 +2 位作者 叶正钱 黄坚钦 姜培坤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9-245,共7页
通过水培实验比较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幼苗在正常供磷(0.10mmol·L-1)和低磷胁迫(0.02mmol·L-1)条件下的根系形态、磷营养特点、叶片光合作用以及叶片和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磷处理显著降低山核桃... 通过水培实验比较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幼苗在正常供磷(0.10mmol·L-1)和低磷胁迫(0.02mmol·L-1)条件下的根系形态、磷营养特点、叶片光合作用以及叶片和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磷处理显著降低山核桃植株干质量、磷质量分数和磷积累量(P<0.05);与正常供磷相比,低磷处理条件下山核桃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降低(P<0.05);低磷处理显著降低山核桃叶片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P<0.05),但对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无显著影响,这表明低磷胁迫对山核桃叶片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非气孔因素引起的。低磷胁迫使山核桃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分别为正常供磷处理下的135%和159%,这表明磷缺乏诱导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加可能是山核桃适应低磷胁迫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学 山核桃 低磷胁迫 根系形态 光合特性 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