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嫁接机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1
作者 郭传友 黄坚钦 方炎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44-148,共5页
应用性嫁接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嫁接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系统地论述了目前有关植物嫁接机理方面的研究概况,主要涉及植物嫁接的解剖结构、维管束桥形成前砧穗的养分供应、激素等物质对嫁接成活的作用、嫁接的亲和力、嫁接成活后砧穗间的... 应用性嫁接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嫁接理论的不断深入和完善,系统地论述了目前有关植物嫁接机理方面的研究概况,主要涉及植物嫁接的解剖结构、维管束桥形成前砧穗的养分供应、激素等物质对嫁接成活的作用、嫁接的亲和力、嫁接成活后砧穗间的相互影响及嫁接杂种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嫁接 机理 解剖结构 维管束桥 砧穗 养分供应 激素 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三要素对银杏光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往祥 吴家胜 曹福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810-815,共6页
以标准霍格兰 (Hongland)营养液为基础 ,设计了 10种不同氮、磷、钾配比的培养液 ,经过 6个多月砂培盆栽培养后 ,对不同处理条件下银杏的光合作用有关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施氮、磷、钾量的增加 ,银杏净... 以标准霍格兰 (Hongland)营养液为基础 ,设计了 10种不同氮、磷、钾配比的培养液 ,经过 6个多月砂培盆栽培养后 ,对不同处理条件下银杏的光合作用有关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 ,随着施氮、磷、钾量的增加 ,银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羧化效率、表观量子效率、光合能力和最大电子传递速率都随之增加 ,超过一定阈值以后不增反降 ;氮、磷、钾三要素缺乏或过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三要素 银杏 光合性能 水分利用效率 光合能力 光呼吸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天堂寨大别山山核桃群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郭传友 黄坚钦 +1 位作者 王正加 方炎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101,共5页
对安徽天堂寨山区大别山山核桃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 ,据统计 ,在 1 0块样地中 ,共存在维管植物1 2 8种 (含变种 ) ,隶属于 95属 ,5 2科。其中 ,种子植物 47科 ,88属 ,1 1 9种 ,可分为 1 1种地理分布类型 ,各类热带成分占 2 6.5 0 % ;各... 对安徽天堂寨山区大别山山核桃群落进行了初步研究 ,据统计 ,在 1 0块样地中 ,共存在维管植物1 2 8种 (含变种 ) ,隶属于 95属 ,5 2科。其中 ,种子植物 47科 ,88属 ,1 1 9种 ,可分为 1 1种地理分布类型 ,各类热带成分占 2 6.5 0 % ;各类温带成分占 71 .0 8% ,植物区系具有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性质。大别山山核桃 (Caryadabieshanensis)在群落中起着建群作用 ,优势明显 ,其重要值平均达 1 89.47。大别山山核桃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 ,且分布较均匀 ,其Simpson指数D、Shannon Wiener指数H和群落均匀度R均值分别为 8.8786、 3 .5 73 5和 0 .740 1 ,是一种稳定的群落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天堂寨山区 大别山山核桃 群落 植物区系 胡桃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果实品质与土壤性质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39
4
作者 郭传友 黄坚钦 +1 位作者 王正加 方炎明 《经济林研究》 2006年第4期19-22,共4页
测定显示,大别山山核桃适宜生长于微酸性土壤,其果实品质与土壤性质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粗脂肪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水解N及有效磷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钾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效钾呈显著正相关... 测定显示,大别山山核桃适宜生长于微酸性土壤,其果实品质与土壤性质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粗脂肪含量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水解N及有效磷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钾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效钾呈显著正相关;钠元素含量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钙元素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镁元素含量也与土壤pH值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果实品质 土壤性质 相关分析 大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郭传友 黄坚钦 +1 位作者 王正加 方炎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7,共6页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山核桃5个天然居群15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20条10bp的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5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6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6.7%。居群水平Shannon’S多态性...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山核桃5个天然居群15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20条10bp的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5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6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B)为66.7%。居群水平Shannon’S多态性信息指数(I)在0.1992~0.2800间变化,物种水平,为0.4102;居群水平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介于0.1297~0.2051之间,物种水平H为0.2671。遗传变异计算显示,山核桃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845。分子方差分析(AMOVA)表明,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3413,大部分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居群间基因流(Nm)为0.9671,说明居群间基因交流相对较少。这一结果符合山核桃风媒、异交的繁育系统特点,但其居群间基因分化系数比异交植物的平均水平高。提示:地理隔离、居群内近交及居群间有限的基因流可能是形成目前山核桃天然群体遗传结构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居群 遗传结构 RA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山核桃天然群体种实性状表型多样性 被引量:20
6
作者 郭传友 黄坚钦 +1 位作者 王正加 方炎明 《经济林研究》 2007年第3期15-18,共4页
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分布区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居群,对当年生大别山山核桃的果长、果宽、果形比、壳厚及单果重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山核桃果实的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着广泛变异。经显著性检验,5个性状... 在大别山山核桃天然分布区选择3个有代表性的居群,对当年生大别山山核桃的果长、果宽、果形比、壳厚及单果重5个表型性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大别山山核桃果实的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着广泛变异。经显著性检验,5个性状在居群内F值为0.48-2.12,居群间F值为41.64-76.02,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表型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壳厚,最小的为果形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天然群体 种实性状 表型性状 大别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研究综述及展望 被引量:41
7
作者 郭传友 黄坚钦 方炎明 《经济林研究》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系统地总结了有关山核桃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繁育技术、高产稳产技术方面的研究概况。指出今后应着重加强对山核桃的栽培模式、低产林改造及良种选育方面的研究,加速良种化进程,推动山核桃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山核桃 生物学特性 繁育技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郭传友 黄坚钦 王正加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12-15,共4页
植物体内所含的蛋白质、单宁、酚类、多糖及色素等次生代谢物质影响TaqDNA聚合酶的活性,是导致PCR扩增反应失败的主要因素。以山核桃嫩叶为材料,对分别用经过改良的SDS法、改良的CTAB法、简易CTAB法及改良的高盐低pH法提取的基因组DNA... 植物体内所含的蛋白质、单宁、酚类、多糖及色素等次生代谢物质影响TaqDNA聚合酶的活性,是导致PCR扩增反应失败的主要因素。以山核桃嫩叶为材料,对分别用经过改良的SDS法、改良的CTAB法、简易CTAB法及改良的高盐低pH法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检测比较,结果显示,改良的SDS法更适合于山核桃基因组DNA的提取,此方法提取的DNA能很好地用于PCR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基因组 DNA 提取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