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野生蜡梅群落及其区系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根有 楼炉焕 +3 位作者 金水虎 陈征海 刘安兴 孙孟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经调查和考证 ,确认在浙江省临安市和富阳市 2市交界处所发现的蜡梅属植物为野生蜡梅。蜡梅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 5 1 1种 (含种下等级 ) ,隶属于 1 1 7科 332属。通过对蜡梅群落植物区系的分析 ,认为其区系组成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古老... 经调查和考证 ,确认在浙江省临安市和富阳市 2市交界处所发现的蜡梅属植物为野生蜡梅。蜡梅群落中共有维管植物 5 1 1种 (含种下等级 ) ,隶属于 1 1 7科 332属。通过对蜡梅群落植物区系的分析 ,认为其区系组成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古老性的特点 ,且以温带地理成分为主体 ,与湘西北蜡梅群落区系组成具有较明显的相似性。调查发现野生蜡梅属喜钙树种 ,群落中喜钙植物、具刺植物及藤本植物相当发达。表 2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野生植物 植物区系 特点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野生蜡梅数量及群落学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根有 金水虎 +2 位作者 楼炉焕 陈征海 孙孟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0-33,共4页
该文报导了浙江省野生蜡梅的分布面积和资源数量 ,调查表明该种群分布于石灰岩山地 ,呈岛状分布 .分布范围约 2 80km2 ,群落总面积为 4 0 4 89hm2 ,整个分布区蜡梅总数为 791 0 5丛 .分析研究了该蜡梅群落的群落学特征和演替趋势 ,认... 该文报导了浙江省野生蜡梅的分布面积和资源数量 ,调查表明该种群分布于石灰岩山地 ,呈岛状分布 .分布范围约 2 80km2 ,群落总面积为 4 0 4 89hm2 ,整个分布区蜡梅总数为 791 0 5丛 .分析研究了该蜡梅群落的群落学特征和演替趋势 ,认为依照目前的樵采利用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 野生植物 资源数量 群落学特征 演替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湿地植被分类系统及主要植被类型与分布特点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根有 陈征海 +2 位作者 刘安兴 孙孟军 应顺东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6-362,共7页
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基本查清了组成浙江省湿地植被的主要类型。报道了浙江省的主要湿地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将浙江省的湿地植被划分为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红树林及半红树林、竹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盐... 通过实地调查与研究,基本查清了组成浙江省湿地植被的主要类型。报道了浙江省的主要湿地植被类型及其分类系统。将浙江省的湿地植被划分为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红树林及半红树林、竹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盐生灌丛、高草、低草和水域植被等11个植被型,及水杉林、秋茄树林、温州水竹林、枫杨林、柽柳灌丛、芦苇群落、狗牙根群落及槐叶萍群落等129个群系(其中含17个栽培群系),并分析了浙江省5类湿地(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库塘湿地和山地沼泽湿地)中的植被类型和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湿地 植被 分类系统 植被类型 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红壤性水稻土油菜-水稻-水稻轮作制中磷矿粉的管理 被引量:4
4
作者 孟赐福 曹志洪 +1 位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9-604,共6页
为了探明磷矿粉在油菜-水稻-水稻轮作制中的有效施用方法,在一个发育于第四纪红色黏土的酸性水稻土上进行了3 a田间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磷肥对油菜的增产效应显著比水稻大。当将过磷酸钙P 120 kg hm-2分施于油菜、早稻和晚稻,而将... 为了探明磷矿粉在油菜-水稻-水稻轮作制中的有效施用方法,在一个发育于第四纪红色黏土的酸性水稻土上进行了3 a田间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磷肥对油菜的增产效应显著比水稻大。当将过磷酸钙P 120 kg hm-2分施于油菜、早稻和晚稻,而将磷矿粉P120 kg hm-2集中施于油菜时,油菜的增产效应:Gafsa磷矿粉>昆阳磷矿粉>过磷酸钙;早稻的增产效应:Gafsa磷矿粉≈昆阳磷矿粉>过磷酸钙;晚稻的增产效应:过磷酸钙>Gafsa磷矿粉>昆阳磷矿粉。Gafsa磷矿粉和昆阳磷矿粉对油菜、早稻和晚稻的相对农学有效性分别为108.7%、105.0%、99.6%和89.4%、104.8%、97.1%。增加磷矿粉用量或将磷矿粉与过磷酸钙混合分施于3季,并未增加油菜和水稻的产量。油菜收获后的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高于水稻收获后的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与油菜相对产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水稻相对产量之间则无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有效性 磷矿粉 水稻 油菜 产量 轮作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几种生态型商品林水土保持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5
5
作者 苏增建 余树全 周国模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0-445,共6页
浙江省气候条件优越,经济林资源丰富,尤其近年来生态型商品林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人为原因和自然因素使许多林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已经影响商品林的健康发展。以柑橘林、板栗林和竹林为重点,系统阐述了浙江省内外水土保持技术的... 浙江省气候条件优越,经济林资源丰富,尤其近年来生态型商品林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人为原因和自然因素使许多林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已经影响商品林的健康发展。以柑橘林、板栗林和竹林为重点,系统阐述了浙江省内外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情况,以期找到适宜浙江省商品林的综合水土保持技术,真正做到寓生态效益于经济效益之中,使浙江省生态型商品林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生态型 商品林 应用现状 工程技术 水土保持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畲乡红曲酒品质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建钟 刘力 +2 位作者 郭建忠 吕健全 林海萍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7-70,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和分光光度等方法分析了红曲酒、加饭酒、白葡萄酒和啤酒的常规理化指标、细菌学指标、氨基酸成分和微量元素。浙江畲乡采用红曲、糯米和泉水酿制而成的红曲酒酒色桃红 ,色度 1 2 2 3EBC单位 ,乙醇体积分数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和分光光度等方法分析了红曲酒、加饭酒、白葡萄酒和啤酒的常规理化指标、细菌学指标、氨基酸成分和微量元素。浙江畲乡采用红曲、糯米和泉水酿制而成的红曲酒酒色桃红 ,色度 1 2 2 3EBC单位 ,乙醇体积分数 1 5 2 % ,总糖 (以葡萄糖计 ) 1 2 5g·L-1,总酸 (以酒石酸计 ) 5 2g·L-1,细菌总数 5 2万个·L-1,大肠菌群 2 0个·L-1,氨基酸总量 1 40 35 2g·L-1,各项指标和微量元素含量适中 ,适宜于多数人饮用 ,但饮用前须加热杀菌 ,以降低细菌总数。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红曲酒 细菌 氨基酸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荚囊蕨属 被引量:4
7
作者 金水虎 王祖良 丁炳扬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4-225,共2页
经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与鉴定,荚囊蕨Struthiopteriseburnea在浙江淳安石林有天然分布,荚囊蕨属StruthiopterisScopoli为浙江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荚囊蕨属 新记录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杨梅优株资源库的建立及初步表现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白坡 王利忠 邱程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3-436,共4页
1988年至1992年间,在浙江省慈溪、余姚和黄岩等7个杨梅主产区开展杨梅良种优株选育工作。共选出荸荠种、东魁和晚稻等8个品种31株优株,经嫁接繁殖和设立收集区,在衢县林场建成浙江省杨梅主要品种相对集中的资源库,并已转化为生产资料,... 1988年至1992年间,在浙江省慈溪、余姚和黄岩等7个杨梅主产区开展杨梅良种优株选育工作。共选出荸荠种、东魁和晚稻等8个品种31株优株,经嫁接繁殖和设立收集区,在衢县林场建成浙江省杨梅主要品种相对集中的资源库,并已转化为生产资料,同时为杂交育种和品种改良创造了条件。各优株无性系中荸荠种结果性能最好,始果期和产量均居首位。东魁始果期迟,初期产量也较低。其他品种优株无性系处于荸荠种和东魁之间。初投产的荸荠种和东魁等各优株无性系平均单果质量均未达到母树水平,但东魁减少并不显著,仍表现为大果形,表明大果形性状稳定,可以遗传,果实暂时趋小是营养问题。各优株无性系果实成熟期比原产地提早5~10d,是该地光、热和湿度等环境因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杨梅 资源库 优株繁殖 建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自浙江的黄山松一新变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根有 陈征海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9-260,共2页
报道了产自浙江的黄山松一新变种———短叶黄山松。图 1参
关键词 浙江 新变种 短叶黄山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鸟类新记录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曦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6-107,共2页
20 0 2年 6月 1 2日在浙江杭州市萧山区采到小鸦鹃Centropustouloubengalensis雄性亚成鸟标本 ,为浙江省鸟类新记录。参
关键词 鸟纲 小鸦鹃 杭州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份毛竹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及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被引量:51
11
作者 吴家森 周国模 +1 位作者 徐秋芳 杨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The concentrations of N, P, K, Ca and Mg in different organs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with in sequence of age and the amount of soil nutrien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four nutrition ele... The concentrations of N, P, K, Ca and Mg in different organs of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with in sequence of age and the amount of soil nutrien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four nutrition elements(N, P, Ca, Mg) in different organs were in the order as: leaf > branch > stem; while for K: leaf >stem >branch. The abundance of different elements in leaf, in branch and in stem respectively ranged as: N>K>Mg>P>Ca, K>N>Mg>P>Ca and K>N>Mg>Ca>P. The nutrition elements in various organs of P. pubescens were interrelated one another at some extent, significant( P <0 05) or grea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 P <0 01)existed between eleven pairs nutrient elements contents out of total thirty pairs of nutrient elements.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woods in on_year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off_year, while the content of N, P and K in leaf was much higher in off_year. The nutrition in bamboo were generally correlated to nutrients of soils, eg, nitrogen content in leaf ha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organic matter, total nitrogen, available nitrogen and available potassium in soil, phosphorus content in leaf had a strong relationship with organic matter and available nitrogen in soil, however, only good relationships in stem were found between nitrogen content and organic matter, available potassium in soil. Potassium content in branch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organic matter, total nitrogen and available nitrogen in s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营养元素 土壤养分 相关分析 大小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柃木苗期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34
12
作者 应叶青 吴家胜 +1 位作者 戴文圣 黎章矩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6-370,共5页
运用美国Li COR公司制造的Li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柃木Euryamuricata苗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柃木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有"光合午休"现象,第1个峰值出现在9:00左右,净光合速率(CO2)达到7 35... 运用美国Li COR公司制造的Li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研究柃木Euryamuricata苗期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柃木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有"光合午休"现象,第1个峰值出现在9:00左右,净光合速率(CO2)达到7 35μmol·m-2·s-1;第2个峰值出现在16:00,净光合速率为2 64μmol·m-2·s-1。柃木叶片CO2补偿点为53 8μmol·mol-1,饱和点为1621 4μmol·mol-1。柃木叶片光补偿点为42μmol·m-2·s-1,饱和点为1000μmol·m-2·s-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生理学 柃木 光合特性 气孔导度 光合有效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条件下臭柏的气孔蒸腾与角质层蒸腾 被引量:28
13
作者 温国胜 张国盛 +2 位作者 张明如 王林和 吉川贤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8-272,共5页
为了探讨臭柏Sabinavulgaris的耐旱机理,运用切枝蒸腾法,室内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测定了干旱胁迫条件下臭柏的气孔蒸腾和角质层蒸腾。室内实验是将臭柏插穗带往日本冈山大学扦插,生根扦插苗移植于砾耕栽培装置中,设置对照区、弱干旱... 为了探讨臭柏Sabinavulgaris的耐旱机理,运用切枝蒸腾法,室内实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测定了干旱胁迫条件下臭柏的气孔蒸腾和角质层蒸腾。室内实验是将臭柏插穗带往日本冈山大学扦插,生根扦插苗移植于砾耕栽培装置中,设置对照区、弱干旱胁迫区和强干旱胁迫区(培养液渗透势分别为0MPa、-0 1MPa和-0 3MPa)3种处理进行长期的干旱胁迫室内模拟实验。野外调查是在中国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条件不同的沙丘上部和沙丘下部选择供试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气孔蒸腾是臭柏水分消耗的主要形式。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臭柏的气孔更加敏感,迅速地关闭,降低蒸腾速率,以减少水分的散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臭柏 干旱胁迫 气孔蒸腾 角质层蒸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种子园种子品质性状变异及遗传参数 被引量:27
14
作者 孙鸿有 郑勇平 +3 位作者 翁春媚 罗小华 涂武泰 蔡克孝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5,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种子品质遗传变异规律,对浙江省22个不同世代不同类型种子园,连续4a采种、取样和测定,系统地分析了种子千粒质量、涩籽率、发芽率、发芽指数、芽苗长度和活力指数等6项品质性状的变异、遗传力和... 为进一步了解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种子品质遗传变异规律,对浙江省22个不同世代不同类型种子园,连续4a采种、取样和测定,系统地分析了种子千粒质量、涩籽率、发芽率、发芽指数、芽苗长度和活力指数等6项品质性状的变异、遗传力和遗传相关。结果表明,种子活力指数表型变异与遗传变异均最大,涩籽率变异次之,芽苗长度变异最小。种子千粒质量遗传力最大,涩籽率次之,其后依次为芽苗长度、发芽率、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千粒质量与各性状具有轻度和中度的遗传相关关系,涩籽率在遗传上除与千粒质量呈轻度负相关外,与其他性状没有相关关系,发芽率与发芽指数以及发芽指数、芽苗长度与活力指数遗传相关紧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种子园 种子 变异 遗传力 遗传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生态空间异质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5
作者 蒋文伟 刘彤 +3 位作者 丁丽霞 温国胜 张万荣 钟泰林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空间异质性是新兴的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界研究的焦点。从空间异质性概念、空间结构特征与尺度关系和景观生态规划的实践研究等方面综述了空间异质性的研究进展,指明了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影响与... 空间异质性是新兴的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界研究的焦点。从空间异质性概念、空间结构特征与尺度关系和景观生态规划的实践研究等方面综述了空间异质性的研究进展,指明了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影响与反馈研究应重视景观内在的生态流作用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了将异质性理论运用于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空间异质性 景观生态规划 综述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片特征的计算机辅助植物识别模型 被引量:49
16
作者 祁亨年 寿韬 金水虎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1-284,共4页
植物的数量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植物的外观特征,通过提取大量特征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获得结果。传统做法都是手工测量采集原始数据,效率较低。由于外观特征都可以以数字图片方式获得,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等技术采集数据并做聚类分析将大... 植物的数量分类的主要依据是植物的外观特征,通过提取大量特征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获得结果。传统做法都是手工测量采集原始数据,效率较低。由于外观特征都可以以数字图片方式获得,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等技术采集数据并做聚类分析将大大提高效率。关键问题在于特征自动分析和获取,以植物叶片为例,阐述了如何提取大小、叶形及叶缘特征的方法,改进了圆形度参数的定义。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植物识别(CAPI)的概念,并对其前景做了讨论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辅助植物识别(CAPI) 图像处理 植物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的需钾特性及施钾对杨梅的增产效应 被引量:28
17
作者 孟赐福 曹志洪 +1 位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48,共3页
钾对杨梅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仅次于微量元素硼。杨梅对N:P2O5:K2O的需要比例分别为1:0.5:2.69。浙江省杨梅主产区土壤(0-20cm)的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81-2.41g/kg和83-121mg/kg。施钾能显著提高杨梅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株... 钾对杨梅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仅次于微量元素硼。杨梅对N:P2O5:K2O的需要比例分别为1:0.5:2.69。浙江省杨梅主产区土壤(0-20cm)的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81-2.41g/kg和83-121mg/kg。施钾能显著提高杨梅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株产50kg果实的杨梅树以施用1.0~1.5kg氯化钾并配施50g硼砂的效果较好,杨梅进行叶面施钾时以喷施0.5%KCl或0.5%磷酸二氢钾的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钾素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臭柏水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18
作者 温国胜 张国盛 吉川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4-87,共4页
运用PV技术 ,从天然臭柏群落和在室内干旱胁迫处理的臭柏扦插苗中分别取样 ,测定了干旱胁迫下臭柏的水分参数。天然臭柏群落选自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条件不同的沙丘上部和沙丘下部。室内干旱胁迫处理是将臭柏插穗带往日本冈山大学扦插 ,... 运用PV技术 ,从天然臭柏群落和在室内干旱胁迫处理的臭柏扦插苗中分别取样 ,测定了干旱胁迫下臭柏的水分参数。天然臭柏群落选自毛乌素沙地土壤水分条件不同的沙丘上部和沙丘下部。室内干旱胁迫处理是将臭柏插穗带往日本冈山大学扦插 ,生根扦插苗移植于砾耕栽培装置中 ,设置对照区、弱干旱胁迫区、强干旱胁迫区 (培养液渗透势分别为 0 0、- 0 1、- 0 3MPa) 3种处理进行长期干旱胁迫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 ,毛乌素沙地生长的臭柏 ,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 ,小枝的水分特性不同 ,在较干旱的沙丘上部 ,与较湿润的沙丘下部相比 ,膨压为 0时的渗透势 (ψs)、水饱和状态下的水势 (ψw)值减小 ,最大体积弹性模量 (ε)、细胞内的束缚水含量 (VP VO)值增大 ;干旱胁迫模拟试验条件下 ,随着干旱胁迫的增强 ,ψs 和 ψw 值减小 ,ε和VP VO 值增大 ;在干旱胁迫下 ,臭柏渗透调节能力发生了变化 ,从而证明臭柏是耐旱性可变的树种 ,通过抗旱锻炼 ,可提高其耐旱性。此外 ,还讨论了毛乌素沙地沙丘不同部位生长的臭柏小枝水势的日变化规律及干旱胁迫下培养液渗透势与水分特征参数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臭柏 水分特性 水势 渗透势 PV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核桃嫁接成活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郑炳松 刘力 +3 位作者 黄坚钦 程晓建 朱玉球 徐红权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0-324,共5页
对影响山核桃嫁接成活的若干生理生化因子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时间采集的接穗嫁接成活率不同 ,同一接穗不同部位嫁接成活率也不同 .第 3节侧芽至第 5节侧芽由于各种生理生化因子含量及活性较高 ,成活率相应就高 .砧、穗含水量、... 对影响山核桃嫁接成活的若干生理生化因子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不同时间采集的接穗嫁接成活率不同 ,同一接穗不同部位嫁接成活率也不同 .第 3节侧芽至第 5节侧芽由于各种生理生化因子含量及活性较高 ,成活率相应就高 .砧、穗含水量、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核桃 嫁接 生理生化特性 砧木 接穗 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经营干扰对人工雷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余树全 姜春前 +1 位作者 李翠环 周国模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6-202,共7页
研究结果表明:(1)人为干扰导致了雷竹林群落层次结构简化,灌木层消失,草木层不明显。(2)不同干扰的雷竹林下植物变异大,群落相似系数低,优势种不同。(3)人为干扰强度增大,雷竹林下植物的丰富度,Shannon 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随之... 研究结果表明:(1)人为干扰导致了雷竹林群落层次结构简化,灌木层消失,草木层不明显。(2)不同干扰的雷竹林下植物变异大,群落相似系数低,优势种不同。(3)人为干扰强度增大,雷竹林下植物的丰富度,Shannon 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随之减少。(4)同样的干扰强度对差的立地条件上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更大。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持续稳定雷竹林的经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为干扰 雷竹林 林下植被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