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浙江省杨梅果实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评价
被引量:8
- 1
-
-
作者
程晓建
王白坡
符庆功
喻卫武
张立饮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0-54,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021102537)资助
-
文摘
对浙江省13个县(市区)10个品种计51个果实样品中的镉、汞、铅、砷和铜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对和评价,结果表明:果实中镉、汞、铅、砷和铜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0.006 3、0.001 5、0.060 65、0.047 56和0.458 8 mg/kg。除少量样品镉和汞元素超标外,94.12%的样品符合规定的标准,有37.25%的样品未检出汞,个别样品未检出铅。果实中5种元素占各自标准值多少从高到低顺序为:铅>镉>汞>砷>铜,镉和铅含量有增高、污染范围扩大的趋势。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镉、汞、铅和砷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唯铜含量都较相近。
-
关键词
杨梅
重金属
果实
元素限量标准
-
Keywords
Myrica rubra
heavy metal
fruits
limiting criterion
-
分类号
S662.4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浙江省炭用毛竹的DNA多态性与理化性能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林新春
林绕
张文标
赵志明
秦晓燕
方伟
-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林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学院
江山阳明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5-969,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重点资助项目(011034)
-
文摘
运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对分布于浙江省宁波(东)、景宁(南)、江山(西)、安吉(北)4个地点采用不同经营方式的炭用毛竹林进行分析,同时,对相应毛竹烧制的竹炭进行理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地域毛竹林的相似性很高;不同地域与经营方式对竹炭理化性能均有一定影响,东北方(安吉、宁波)毛竹林烧制的竹炭性能略优于西南方(江山、景宁),粗放经营型毛竹林所烧制的竹炭稍好于集约经营型,但差异不显著,所以,在竹炭工厂化生产的原料选择过程中,为节约成本,可以不考虑地域与经营方式对竹炭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毛竹
竹炭
RAPD
DNA多态性
理化性能
-
Keywords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bamboo charcoal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DNA poly- morphism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
分类号
S795.7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浙江丽水16个柑橘特色品种的RAPD分析
被引量:8
- 3
-
-
作者
曾燕如
胡瑛
斯金平
徐象华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1-485,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科学技术重点项目(2003C2002)
-
文摘
以浙江省丽水市生产的16个柑橘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用21个引物扩增出了216个RAPD位点,平均每个引物10.2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达96.76%.每个引物不同的品种能扩增出0~10个条带.引物S13信息量最少,扩增出了48个条带,而引物S317信息量最大,扩增出了143个条带.文旦Citrus grandis var.wentanyu是最特殊的品种,21个PCR扩增引物中有8个引物未扩增出任何条带.UPGMA聚类结果是瓯柑类、椪柑类、温州蜜柑类及柚类基本上能聚在一起;南香Citrus unshiu × Citrus clementina与天草Citrus hybrid在遗传上与温州蜜柑类接近;属于杂柑的胡柚Citrus paradisi‘Changshanhuyou’与红肉脐橙Citrus sinensis var.brasiliensis在遗传上接近.另外,用引物S304可以区分无籽瓯柑Citrus suavissima ‘Seedless'与普通瓯柑C.suavissima,用S356可以区分无籽柑Citrus poonensis‘Seedless’与普通椪柑C.poonensis.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柑橘不仅在DNA水平上是有差异的,而且RAPD标记技术可用于柑橘DNA水平的鉴别.
-
关键词
随机扩增多态DNA
柑橘品种
亲缘关系
无籽瓯柑
无籽桠柑
-
Keywords
RAPD
orange variety
phylogeny
Citrus suavissioma ' Seedless'
Citrus poonensis ‘Seedless'
-
分类号
S6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Q946.2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山核桃AFLP实验技术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郭金剑
池伟
赵鑫珠
王丽
曾燕如
张秋月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世界贸易中心长乐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林学院天则山核桃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2-537,共6页
-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04416)
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05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71752)
-
文摘
以充分展开的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嫩叶为材料,利用改良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与CTAB裂解-硅珠吸附法提取山核桃总DNA,对适合于山核桃叶片的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体系进行了摸索。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适用于从山核桃叶中提取高质量的DNA,提取的DNA可用于AFLP的分析;#"采用EcoR I/MseⅠ酶切组合,酶切连接一步法与两步法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一步法操作更为简便;&%适合于山核桃叶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为E-ACT+M-CAT,E-ACT+M-CTG,E-ACG+M-CAT,E-ACG+M-CTG。扩增产物经60 g.L-1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进行银染,条带信号强度一致性好,条带分布均匀、清晰,分辨率较高。
-
关键词
植物学
山核桃
DNA提取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
Keywords
botany
Carya cathayensis (hickory)
extraction of DNA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 morphism (AFLP)
-
分类号
S718.46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香榧AFLP实验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 5
-
-
作者
梁丹
吴勇
曾燕如
程晓建
吴松
童再康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食品与农业科学学院
-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3-96,105,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项目(021102537)
浙江林学院人才基金(R200346)
森林培育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200508)资助
-
文摘
以香榧(Torreya grandis)的叶片和胚乳为材料,利用改进的CTAB-硅珠吸附法提取DNA,分别就叶片与胚乳建立了香榧的AFLP银染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采用EcoRⅠ/MseⅠ酶切体系,64对引物中有36对引物既不适合叶片也不适合胚乳;适合胚乳AFLP分析的引物有20对,适合胚乳叶片AFLP分析的引物组合有15对,既适合胚乳又适合叶片的引物有7对。实验结果为利用AFLP标记对香榧进行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
关键词
香榧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
叶片
胚乳
AFLP
-
Keywords
Torreya grandis
leaf
endosperm
AFLP
-
分类号
S664.5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香榧林地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4
- 6
-
-
作者
戴文圣
黎章矩
程晓建
喻卫武
符庆功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0-144,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招标项目(021102537)
浙江省林业厅重点林业科技攻关项目(01A02)
-
文摘
根据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林地土壤养分调查分析得出:①19个香榧林地土壤样品的全氮、全磷、全钾和水解氮的平均值均超过一般山地红黄壤水平;土样之间差异很大,其变异幅度分别为有机质4.90~29.7g·kg^-1,全氮0.83~3,25g·kg^-1,全磷0.37~3.34g·kg^-1,全钾1.60~13.88g·kg^-1,水解氮105.00~490.00mg·kg^-1,高低之差从几倍到近10倍;氮、磷、钾啦例失调,表现为氮质量分数过高,而速效钾不足。②按南方耕地养分等级标准,19个香榧林地土壤样品中全氮和水解氮丰富至极丰富的有14个,缺乏的没有;全磷丰富、中等及缺乏的分别占8,7和4个;全钾丰富、中等和缺乏分别为2,9和8个;速效磷仅2个样品缺乏,而速效钾有17个土样在中等水平以下。③按绿色食品产地养分等级标准,则基本相似,只是表现在有机质水平均在中等以下。这说明由于精细管理和大量施肥,使香榧林地氮磷钾质量分数总体提高,但比例失调,表现为多数土壤氮肥超标。磷肥少数超标或不足,多数土壤缺钾。在今后施肥中应注意控氮稳磷增钾,做到平衡施肥。
-
关键词
土壤学
香榧
成土母岩
土壤类型
土壤养分
施肥
-
Keywords
pedology
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 '
soil forming source rocks
agrotype
soil fertility
fertilization
-
分类号
S714.8
[农业科学—林学]
S664.5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水分胁迫下毛竹幼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响应
被引量:50
- 7
-
-
作者
应叶青
郭璟
魏建芬
邹奕巧
胡冬春
方伟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8-133,共6页
-
基金
浙江林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2112008001)
-
文摘
为分析水分胁迫对毛竹幼苗光合、荧光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1年生毛竹为试验材料,采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不同水分亏缺条件下毛竹幼苗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研究表明:①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光系统PSⅡ反应中心活性减弱与光合速率降低一致,气孔限制及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或破坏是其净光合速率(Pn)降低的主要原因;②从无胁迫(NS)处理至重度胁迫(HS)处理,光饱和点(LSP)下降20.45%,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下降67.22%、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减少22.46%,有效荧光产量减少45.60%;③低度胁迫(LS)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NS处理提高17.81%,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先降低后升高;④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Fv/Fm变异系数均随胁迫处理程度加深而增大,Fo变异区间为18.182%~26.404%,Fm为16.321%~24.899%,Fv/Fm为1.291%~33.932%。
-
关键词
毛竹
水分亏缺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
Keywords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water deficiency stress
photosynthesis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
分类号
S79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榧树的资源分布与生态习性
被引量:50
- 8
-
-
作者
程晓建
黎章矩
喻卫武
戴文圣
符庆功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3-388,共6页
-
基金
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招标项目(021102537)
-
文摘
为期5 a的调查研究表明,榧树Torreya grandis的自然分布区在我国的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25°~32°N,109°~121°E,跨浙、皖、苏、闽、赣、黔、鄂等7省广大地区。分布区的年均气温为15.2~18.7℃,极端最低气温-17.0^-8.1℃,年降水量1000~1900 mm,≥10℃年积温为4758~5940℃。垂直分布随地理位置而异,在北亚热带的大别山海拔可达800~1100 m,黄山和天目山可达1200~1500 m,中亚热带南部武夷山可达1800~2000 m。在缓风、向阳、少受寒潮危害的高海拔地段,极端最低温-18.0℃,≥10℃年积温3 500℃,榧树生长结果正常。南部武夷山区海拔1800~2000 m,≥10℃年积温仅3200℃,但由于极端最低温较高(-15.0℃以上),榧树呈高大乔木,结实正常。榧树喜肥,在有机质丰富,土壤疏松,质地由砂壤到轻黏,pH 5.2~6.5的土壤中生长发育良好。
-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榧树
资源分布
生态习性
-
Keywords
cash forest
Torreya grandis
resource distribution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664.5
[农业科学—果树学]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杭州市香榧生产的发展前景与对策
被引量:24
- 9
-
-
作者
戴文圣
黎章矩
程晓建
喻卫武
符庆功
陈勤娟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杭州市林水局
-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34-337,共4页
-
基金
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招标项目(021102537)
浙江省林业厅重点林业科技攻关项目(01A02)
-
文摘
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是榧树Torreya grandis中的优良品种,是中国特产的珍稀干果树种,不但栽培价值高,而且生态景观效益好。为探讨香榧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发展前景,对杭州市香榧栽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杭州市野生榧树资源丰富,在建德、临安已有成功的香榧引种经验,群众有发展香榧的积极性等方面看,在杭州市发展香榧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针对香榧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搞好发展规划,抓好种苗培育,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经营模式,增加投入和搞好服务等4条对策,旨在为杭州市香榧生产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经济林学
香榧
榧树
引种
高接
栽培模式
发展对策
-
Keywords
cash forestry
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
Torreya grandis
introduction
top grafting
plantation model strategy
-
分类号
S664.5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油茶开花习性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45
- 10
-
-
作者
曾燕如
黎章矩
戴文圣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2-809,共8页
-
文摘
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期变异、授粉习性、落花落果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的多年多点试验研究表明:①影响油茶花期因子有遗传因子和气候因子,前者决定花期类型,如早、中、晚花类型,性状稳定;气候因子主要是9月平均气温决定"入秋"早迟和花期早迟,进而影响授粉条件和次年产量。②油茶自花不孕,辅助授粉坐果率普遍高于自然授粉,随着花期推迟两者差距越大,说明开花授粉受花期气候和授粉媒介双重影响。不同单株间双列交配,出现一些平均坐果率高的母本、父本植株和坐果率高的特殊交配组合,说明单株间花粉活力和交配亲和力存在差异。③油茶花期长,在正常情况下,花后10d开始落花,高峰在花后30d内。早、中花类开花时气温高,花期集中,坐果率高,落花也集中;晚花类相反,花期长,坐果率低,落花分散。3-10月为落果期,前期落果主要为受精不良、胚珠发育停滞;8-10月为后期落果高峰期,落果数可占总落果量的50%,对产量影响极大,主要是病害引起。
-
关键词
经济林学
油茶
花芽分化
花期类型
授粉习性
坐果率
双列交配
落花落果
-
Keywords
cash forestry
Camellia oleifera
floral bud differentiation
flowering type
habit of pollination
fruit setting percentage
diallel hybridization
floral and fruit drops
-
分类号
S718.3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香榧林地土壤养分、重金属及对香榧子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2
- 11
-
-
作者
戴文圣
黎章矩
程晓建
喻卫武
符庆功
-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3-399,共7页
-
基金
浙江省科学技术重大招标项目(021102537)
浙江省林业厅重点林业科技攻关项目(01A02)
-
文摘
通过对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林地土壤及香榧子的取样分析得出:①香榧林地土壤中的全氮、全磷、全钾和水解氮的质量分数较为丰富,速效钾相对不足;铁(Fe),硼(B),锰(Mn)等营养元素丰富,且变异系数较小;镉(Cd)和汞(Hg)没有检出,砷(As),铬(Cr)和铜(Cu)的变异系数较大,而锌(Zn)和铅(Pb)的变异系数较小;As,Cr,Cu,Pb的质量分数有个别土样超标。②香榧子中氮(N),磷(P),钾(K),钙(Ca),镁(Mg)等元素的质量分数较高,且样品间变异系数均在16%以下;Mn,Cu和Zn的质量分数也较丰富,样品间变异系数小;Fe和B等元素的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47.69%和112.99%;Cu,Zn和Hg的质量分数在安全范围以内,Pb和Cr未检出,仅个别样品As超标。③除了土壤中的Ca与香榧子中的Ca,Fe和N等元素间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的相关性外,多数元素在土壤与香榧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
关键词
土壤学
香榧
土壤养分
重金属元素
营养元素
施肥
-
Keywords
pedology
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
soil fertility
heavy metal
mineral elements
fertilization
-
分类号
S664.5
[农业科学—果树学]
S714.8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苦竹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34
- 12
-
-
作者
方伟
林新春
洪平
沈洪杰
吴海波
胡超宗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乡人民政府
-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资助项目(001102204)
-
文摘
对苦竹Pleioblastusamarus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苦竹发笋盛期是5月12日至5月20日,出笋规律呈偏正态分布。苦竹退笋率为41 21%。退笋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供应不足。苦竹秆形高生长可分为4个时期:初期15d,日生长量1~3cm;上升期10d,日生长量7~20cm;盛期20d,日生长量可达45cm;末期5d,日生长量迅速下降,直至停止。苦竹秆形高生长呈Logistic增长,昼夜高生长量变化不甚明显,在昼夜24h出现3次生长高峰。
-
关键词
苦竹
生长发育规律
退笋率
生长量
-
Keywords
Pleioblastus amarus
rhythm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degenerated shoot rate
increments
-
分类号
S795.90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Q945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山核桃果实生长发育规律
被引量:25
- 13
-
-
作者
解红恩
黄有军
薛霞铭
许长寿
刘力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临安市马啸乡林业站
-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7-531,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06377)
浙江省科学技术攻关项目(2004C23070)
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0504)
-
文摘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实生长成熟过程可分成2个阶段:5月初至8月初是果实增大物质增长阶段,其中6-7月是果实快速生长期,至8月初果实生长基本稳定。8-9月是种仁储藏物质的积累和转化阶段;在种仁成熟过程中,山核桃种仁粗脂肪质量分数不断升高,采收时达最高值690.2 g·kg-1;粗蛋白和可溶性糖不断减少,分别从8月5日的117.38和56.05 mg·g-1降至采收时的最低值93.63和19.67 mg·g-1;果实成熟过程中种仁可溶性糖和粗蛋白不断转化成为粗脂肪,种仁粗脂肪与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粗脂肪与粗蛋白的相关系数为-0.991 3(P<0.01),与可溶性糖的相关系数-0.956 5(P<0.01)。
-
关键词
植物学
山核桃
果实成熟
粗蛋白
糖类
粗脂肪
-
Keywords
botany
Carya cathayensis
fruit maturation
crude protein
sugar
crude fat
-
分类号
S718.4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山核桃APETALA1同源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 14
-
-
作者
王正加
黄有军
夏国华
郑炳松
金松恒
黄坚钦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7-430,共4页
-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05331)
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0520)
-
文摘
根据植物花分生组织及花器官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APETALA1(AP1)基因的高度保守区序列,设计合成一对长度为23 bp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引物,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出长为486 bp的DNA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获得了山核桃AP1同源基因中的1个片段,该片段序列包含2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86 bp和291 bp,编码区共编码36个氨基酸。其序列已在GenBank中注册(注册号为EU155118),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检索结果表明,其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植物AP1同源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69%~88%,推测它们在功能上也是相似的。
-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山核桃
APETALA1(AP1)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
Keywords
forest tree breeding
Carya cathayensis
APETALA1 gene
cloning
sequence analysis
-
分类号
S722.3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4个紫竹栽培类型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5
- 15
-
-
作者
时燕
黄耀华
郭小勤
林新春
方伟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7-401,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资助(2007C22081)
-
文摘
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为多用途经济竹种,研究利用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测定大径紫竹、1 a紫、2 a紫、3 a紫4个紫竹栽培类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个紫竹栽培类型间叶绿素荧光参数除qP外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光系统Ⅱ功能存在差异。3 a紫的Fv、Fv/Fm、Fv/Fo、Yield、ETR、qP、NPQ值最高,其次为1 a紫、2 a紫,大径紫竹最低,说明3 a紫具有较好的光合生理功能,1 a紫、2 a紫次之,大径紫竹最差;相关分析表明:Fo与Fv/Fm、Fv/Fo,Fm'与qP、NPQ显著负相关或极显著负相关;Fm与Fv、Fv/Fm、Fv/Fo,Fv与Fv/Fm、Fv/Fo,Fv/Fm与Fv/Fo,Fv/Fo与ETR,F与Fm',Yield与ETR、qP,ETR与qP,qP与NPQ显著正相关或极显著正相关。
-
关键词
紫竹
变异类型
叶绿素荧光
快速光响应曲线
-
Keywords
Phyllostachys nigra
variation typ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fast light response curves
-
分类号
S795.90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低磷胁迫对山核桃幼苗根系形态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4
- 16
-
-
作者
李永夫
金松恒
叶正钱
黄坚钦
姜培坤
-
机构
浙江林学院环境科技学院
浙江林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森林土壤与环境联合实验室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9-245,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1203)
浙江省森林培育重中之重学科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0606)
-
文摘
通过水培实验比较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幼苗在正常供磷(0.10mmol·L-1)和低磷胁迫(0.02mmol·L-1)条件下的根系形态、磷营养特点、叶片光合作用以及叶片和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磷处理显著降低山核桃植株干质量、磷质量分数和磷积累量(P<0.05);与正常供磷相比,低磷处理条件下山核桃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降低(P<0.05);低磷处理显著降低山核桃叶片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P<0.05),但对叶片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无显著影响,这表明低磷胁迫对山核桃叶片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于非气孔因素引起的。低磷胁迫使山核桃叶片酸性磷酸酶活性和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P<0.05),分别为正常供磷处理下的135%和159%,这表明磷缺乏诱导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增加可能是山核桃适应低磷胁迫的机制之一。
-
关键词
森林生物学
山核桃
低磷胁迫
根系形态
光合特性
酸性磷酸酶
-
Keywords
forest biology
Carya cathayensis
low ph.osphorus stress
root morphology
photosynthetic
-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花秆绿竹试管快速繁殖
被引量:15
- 17
-
-
作者
陈懿涵
桂仁意
林新春
杨海芸
黄丽春
-
机构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7-400,共4页
-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Y305235)
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4C12034)
-
文摘
花秆绿竹Bambusa oldhamif. striata是绿竹Bambusa oldhami的一个变型。以花秆绿竹的侧芽为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6-苄基腺嘌呤(BA)及噻二唑苯基脲(TDZ)对花秆绿竹试管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BA或TDZ,随其质量浓度增加,增殖系数逐渐上升,但伸长生长受到抑制,添加TDZ的效果显著优于BA;BA和TDZ相互作用时,以3.00 mg.L-1BA与0.10 mg.L-1TDZ结合时芽体增殖及伸长生长最佳,芽丛生长旺盛;培养过程中降低或去除细胞分裂素即可生根。
-
关键词
植物学
花秆绿竹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
Keywords
botany
Bambusa oldhami f. striata
tissue culture
vegetative propagation
-
分类号
S723.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Q813.1
[生物学—生物工程]
-
-
题名施肥对毛竹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25
- 18
-
-
作者
宋艳冬
金爱武
金晓春
胡元斌
杜亮亮
江志友
-
机构
浙江林学院竹类研究所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省松阳县大东坝林业工作站
-
出处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4-339,共6页
-
基金
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4C12038)
-
文摘
为了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施肥增产的内部机制,进而确定毛竹合理施肥时期,以3种施肥模式的竹林(①近5a内每年5月初施肥,②近5a内每年8月底施肥,③连续10a未施肥)为对象,于2008年5-12月对毛竹叶片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及相关酶活性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结果表明:①毛竹叶片从展叶-成熟-休眠,其光合速率年动态变化呈双峰曲线型,光合色素质量分数于10月初达到峰值,可溶性蛋白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峰值均出现在8月底至9月初;②叶片光合速率与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及过氧化氢酶活性成正相关关系,与叶绿素a/b比值成负相关关系;③施肥能提高毛竹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光合速率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其中5月施肥最高,8月底施肥次之,不施肥最低,而施肥降低了叶绿素a/b的比值;④8月底施肥延长了叶片的光合功能期,延缓了叶片的衰老进程。
-
关键词
森林生物学
毛竹
施肥
光合色素
光合速率
可溶性蛋白
-
Keywords
forest biology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fertilizer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photosynthetic rate
soluble protein
-
分类号
S718.43
[农业科学—林学]
S79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超声波法提取苦竹叶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 19
-
-
作者
王志坤
李妃
林新春
柴玲
刘力
-
机构
浙江林学院理学院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6-237,241,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部项目(2007EA700002)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2007C22081)
浙江林学院科研发展基金面上项目(2008FK22)
-
文摘
以苦竹叶多糖的含量为指标,对超声波功率、溶剂量、提取时间三个影响超声波法提取苦竹叶多糖含量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三个因素中溶剂量对提取含量的影响最大,超声波功率次之,提取时间对结果的影响最小。超声波功率、溶剂量和提取时间对苦竹叶多糖提取的影响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超声波法提取苦竹叶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50W,35倍量水,提取30min;提取含量为14.084mg·g-1。
-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法
苦竹叶
多糖
正交实验
-
Keywords
ultrasonic extraction
Pleioblastus amarus leaves
polysaccharides
orthogonal design test
-
分类号
TS201.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集约经营下雷竹种植对土壤基本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7
- 20
-
-
作者
孙晓
庄舜尧
刘国群
李国栋
桂仁意
何钧潮
-
机构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浙江林学院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临安市林业局
-
出处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84-789,共6页
-
基金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40671109)资助
-
文摘
于雷竹主产区浙江临安太湖源镇采集雷竹不同种植年限的土样,分析集约经营下雷竹种植对土壤基本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雷竹林土壤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pH值迅速下降,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在种植5年后显著增加,全P与阳离子交换量缓慢增加,全K量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同时土壤的速效养分却迅速增加。
-
关键词
集约经营
雷竹林
.卜壤
丛本性质
-
Keywords
Intensive management, Lei bamboo, Soil, Basic properties
-
分类号
S153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