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笋用林3种竹笋夜蛾多重PCR鉴定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耿显胜 赵誉霞 +3 位作者 贾小琦 彭嫔嫔 张威 舒金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93,共8页
【目的】建立鉴定竹笋夜蛾物种的多重PCR技术,用于浙江省笋用竹的3种竹笋夜蛾幼虫的物种鉴定。【方法】针对COI基因的变异区设计物种特异性多重PCR引物;优化影响多重PCR反应的参数,建立鉴定竹笋夜蛾的多重PCR技术;采用标准DNA模板评价多... 【目的】建立鉴定竹笋夜蛾物种的多重PCR技术,用于浙江省笋用竹的3种竹笋夜蛾幼虫的物种鉴定。【方法】针对COI基因的变异区设计物种特异性多重PCR引物;优化影响多重PCR反应的参数,建立鉴定竹笋夜蛾的多重PCR技术;采用标准DNA模板评价多重PCR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利用多重PCR技术对林间采集的竹笋夜蛾幼虫进行物种鉴定。【结果】针对3种竹笋夜蛾COI基因的变异区设计了3条物种特异性多重PCR引物,与通用引物LCO1490配合使用,扩增竹笋基夜蛾、竹笋禾夜蛾和笋秀夜蛾COI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290、390和590 bp。优化后的多重PCR鉴定技术的反应体系为:2×HotStart Taq PCR预混试剂10μL,10μmol·L^(-1)的引物LCO1490、JYE290、HYE390和QTYE590各0.5μL,DNA模板1μL,加ddH2O补足20μL。优化后的多重PCR鉴定技术的反应条件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59℃退火30 s,72℃延伸30 s;72℃下延伸10 min,循环数为35。多重PCR鉴定技术对笋秀夜蛾的最低检出限为0.01 ng·μL^(-1),对竹笋禾夜蛾和竹笋基夜蛾的最低检出限低于0.001 ng·μL^(-1)。林间样品鉴定结果表明,所有38份DNA都能扩增出明显的特异性条带,鉴定成功率100%;经测序验证,本研究的技术鉴定的物种与经COI基因序列鉴定的物种一致。【结论】研究建立了浙江省笋用竹的夜蛾的多重PCR鉴定技术,能够快速高效鉴定浙江省笋用林内竹笋夜蛾幼虫的物种,该技术具有鉴定周期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 夜蛾 引物 多重PCR DNA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土植物在彩色森林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2
作者 叶凯 金珊 《花卉》 2021年第4期220-221,共2页
色彩能够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彩色植物凭借其成景快、易栽培、色彩艳丽以及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受到设计师的广泛青睐。生态环境建设是与经济建设相提并论的两大建设工作,彩色森林的建设能够弥补一些地域生... 色彩能够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彩色植物凭借其成景快、易栽培、色彩艳丽以及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受到设计师的广泛青睐。生态环境建设是与经济建设相提并论的两大建设工作,彩色森林的建设能够弥补一些地域生态功能较弱的缺点,具体建设过程中可以应用到乡土植物,进而丰富彩色森林包含的植物,从广度上体现出彩色森林的生态环保功能。彩色森林的建设能够提升本土森林资源的价值,强化森林自身具有的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促进当地社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参阅大量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从彩色森林建设的基本原则入手,探讨了乡土植物在彩色森林的建设中的意义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植物 彩色森林建设 作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