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绘画心理技术在初中生命教育中的创新实践
1
作者 叶丽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5年第18期30-33,共4页
生命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尊重自然、理解社会、发展人格与体悟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亟须创新实践载体以应对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形式单一、缺乏体验性和评价片面化的问题。以积极心理学与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探索绘画心理技术在初中... 生命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尊重自然、理解社会、发展人格与体悟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亟须创新实践载体以应对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形式单一、缺乏体验性和评价片面化的问题。以积极心理学与具身认知理论为基础,探索绘画心理技术在初中生命教育中的实践路径,通过开发系列主题绘画活动,构建多维度生命教育体系。实践表明,生命教育主题的系列绘画活动促进学生情绪表达与自我认知,为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生命价值体悟提供了可复制的校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心理技术 生命教育 初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踏歌行”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2
作者 田燕芳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6年第1期20-22,共3页
为践行让学生“幸福学习、快乐成长”的核心办学理念,丰富“幸福江南”的课程体系,笔者所在学校自2005年建校以来,设计并且实施了“江南踏歌行”的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创新原有的学生活动体系,拓宽学生的校园生活视野,培养学生的社... 为践行让学生“幸福学习、快乐成长”的核心办学理念,丰富“幸福江南”的课程体系,笔者所在学校自2005年建校以来,设计并且实施了“江南踏歌行”的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创新原有的学生活动体系,拓宽学生的校园生活视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活动课程,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课程 课程设计 江南 歌行 社会实践能力 办学理念 快乐成长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问引探究,分类促建构——《数的认识(总复习)》教学与思考
3
作者 王美娟 娄牡丹 《教育视界》 2024年第23期60-63,共4页
《数的认识(总复习)》内容多而杂,可以先聚焦数的概念进行教学。教学中,呈现学生的不同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借助多个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各种数的意义,正确建立数概念的知识结构,... 《数的认识(总复习)》内容多而杂,可以先聚焦数的概念进行教学。教学中,呈现学生的不同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借助多个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可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各种数的意义,正确建立数概念的知识结构,并促进分类思想的理解、探究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的认识(总复习)》 知识建构 分类思想 “生问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单元实践作业的目标、内容与评价
4
作者 胡耿民 彭喜盈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4年第11期43-47,共5页
单元实践作业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的主要形式,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从目标、内容、评价三个维度出发,基于核心素养建构横纵联合的单元实践作业目标体系,基于学力融通设计螺旋上升的单元实践作业内容梯度,基于以评... 单元实践作业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的主要形式,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从目标、内容、评价三个维度出发,基于核心素养建构横纵联合的单元实践作业目标体系,基于学力融通设计螺旋上升的单元实践作业内容梯度,基于以评促学完善合力闭环的单元实践作业评价机制,系统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单元实践作业,从而提升作业效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实践作业 作业设计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材编写特点,着眼道德理性提升——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中“辨析栏”教学建议 被引量:5
5
作者 沈洪华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9年第1期30-32,共3页
辨析栏,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编写的新样态之一,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意识、道德修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基于辨析栏的编写特点,实施"关注栏目标题,明确辨析目标""借助绘本情境,回望儿童生活"... 辨析栏,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编写的新样态之一,对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意识、道德修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基于辨析栏的编写特点,实施"关注栏目标题,明确辨析目标""借助绘本情境,回望儿童生活""比较正反事例,引导批判反思""倡导多元并存,体现价值引导""补充教材留白,指导实际生活"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辨析中明理,在辨析中践行,在辨析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辨析栏 编写特点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设组,各显其能——生本理念下英语听力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海红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年第Z3期124-125,共2页
国家新课改革实验倡导:新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研究一种英语听力分层教学法,在听力教学实践中正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把握影响英语听力分层教学效果的各项要素,实施... 国家新课改革实验倡导:新课堂理应关注"人"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本文研究一种英语听力分层教学法,在听力教学实践中正视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差异,把握影响英语听力分层教学效果的各项要素,实施有针对性的分层听力策略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 分层 英语教学 生本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象·支架·方法——例谈“地方戏曲进课堂”课程实施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玲敏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7年第3期39-42,共4页
地方戏曲是我国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地方精神财富的象征。为推动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地方文化传播新途径,学校可以依托地方课程中戏曲教学资源,开展“地方戏曲进课堂”的课程开发研究。实践证明,以“具象·支架&... 地方戏曲是我国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地方精神财富的象征。为推动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地方文化传播新途径,学校可以依托地方课程中戏曲教学资源,开展“地方戏曲进课堂”的课程开发研究。实践证明,以“具象·支架·方法”三要素构建的地方戏曲课堂教学新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课程推进范例。具体来说,通过对戏曲文化进行具象分解,对课堂教学进行支架构建,对活动设计进行方法聚焦,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让学生在玩玩学学中,快乐地走进戏曲的世界,传承地方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课堂 校本课程 具象 支架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兰小春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19期164-165,共2页
在小学阶段,学生无论是学习能力、智力还是审美能力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小学生往往对色彩、线条等比较敏感,其审美能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在小学中高段的美术教学中,水墨画教学可让学生在创作中展现自我,逐步形成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无论是学习能力、智力还是审美能力等,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小学生往往对色彩、线条等比较敏感,其审美能力有待进一步开发。在小学中高段的美术教学中,水墨画教学可让学生在创作中展现自我,逐步形成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该文论述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的意义,分析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中高段 美术水墨画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以《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计算机的发展》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俞平 《教师》 2022年第26期57-59,共3页
基于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设计的原则即选择陈述性知识、支持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注重互动实效和引导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文章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单设计、成绩评价设计等多方面,以实例形式阐述信息技术翻转课... 基于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设计的原则即选择陈述性知识、支持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注重互动实效和引导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文章从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习任务单设计、成绩评价设计等多方面,以实例形式阐述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过程,总结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模式对学生培养的积极作用有三条:提升信息技术作业质量和实现课外拓展延伸,有助于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升学习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应用于初中生厌学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丽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13期42-46,共5页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表现出的负面情绪,是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调查显示,在个别心理辅导中,前来咨询的学生中有近17%是因为厌学而前来寻求帮助的。本研究应用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对初中厌学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良好。
关键词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 厌学 初中生 目标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是时间小主人——基于“非纸笔”测评改进功能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童丽君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8年第5期25-27,共3页
"非纸笔"测评不再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而是凸显改进功能,主张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针对低年级学生在"非纸笔"测评中出现的时间管理问题做出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进,的确可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从而使这种... "非纸笔"测评不再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而是凸显改进功能,主张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针对低年级学生在"非纸笔"测评中出现的时间管理问题做出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教育教学改进,的确可以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从而使这种评价成为一种绿色的教育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纸笔”测评 改进功能 时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以打造“新滨江小公民”为例
12
作者 胡耿民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5年第5期41-43,共3页
德育课程一直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任,德育课程资源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单一的说教和传统意义的品德教材内容中,而应该使学生回归生活,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因此,要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单纯依靠常规的德育课程往往... 德育课程一直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任,德育课程资源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单一的说教和传统意义的品德教材内容中,而应该使学生回归生活,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因此,要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单纯依靠常规的德育课程往往会事倍功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 实践探索 社会性发展 公民 品德形成 教材内容 课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思维导图遇见作文:拓宽·梳理·聚
13
作者 郭小丘 《教育家》 2022年第7期64-65,共2页
习作力是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就统编教材而言,习作过程不仅是每个单元习作要素的落实与内化,还是学生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何让学生的习作变得轻松、有趣,逐渐提升其习作表达的核心素养?笔者尝试运用可视化的"思维导图&qu... 习作力是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就统编教材而言,习作过程不仅是每个单元习作要素的落实与内化,还是学生读写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何让学生的习作变得轻松、有趣,逐渐提升其习作表达的核心素养?笔者尝试运用可视化的"思维导图",优化学生的习作路径。思维导图网状的"点一线"分支环环相扣、处处相连、层次分明,恰好与习作的中心主题、素材内容的构思布局,内在相通,相辅相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中心主题 统编教材 思维导图 读写能力 单元习作 构思布局 尝试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14
作者 陈杭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2期46-47,共2页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文本细读的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不断涌现,大量的一线教师呼吁在语文实践中要重视文本细读,因为文本细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文本细读是一种慢功夫,需要做细活。正如泰戈...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文本细读的理论研究和个案研究不断涌现,大量的一线教师呼吁在语文实践中要重视文本细读,因为文本细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文本细读是一种慢功夫,需要做细活。正如泰戈尔所说:“不是锤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文本就像一个美丽的后花园,我们徜徉其中的时候,只有做一名敏感的语文老师,才能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做一名睿智的语文老师,才能逐字逐句去分析文本的行文思路;只有做一名优雅的语文老师,才能慢慢欣赏,邂逅文本的精彩和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细读 声响 教师专业素养 语文老师 语文实践 一线教师 阅读水平 载歌载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书之乐乐陶陶
15
作者 张启莘 朱娇娜(指导) 《小学生作文》 2023年第21期33-33,共1页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正如国画大师李苦禅所说,读书使人学会思考,增长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好. 读书没有门槛,谁都可以读. 书的种类有很多,诉说着情感与哲理. 如《夏洛的网》讲述亲情和友谊;《老人与海》让我懂得...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正如国画大师李苦禅所说,读书使人学会思考,增长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好. 读书没有门槛,谁都可以读. 书的种类有很多,诉说着情感与哲理. 如《夏洛的网》讲述亲情和友谊;《老人与海》让我懂得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败;读《小王子》让我明白真正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 读书,时而让人落泪,时而使人微笑,沉醉在历史中,也置身于未来,乐趣无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大师 《老人与海》 学会思考 《小王子》 李苦禅 《夏洛的网》 读书 微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理活化生活素材 有效追求德育张力——“同心战‘疫’”德育微课程开发的反思
16
作者 胡耿民 彭喜盈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0年第3期7-10,共4页
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杭州市滨江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团队以"同心战‘疫’"为主题,活化生活素材,开发了德育微课程,并以此为实践样本,从"课程内容上的系统性及科学性""课程形式上的多样... 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杭州市滨江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团队以"同心战‘疫’"为主题,活化生活素材,开发了德育微课程,并以此为实践样本,从"课程内容上的系统性及科学性""课程形式上的多样性及适切性""课程价值上的‘翻转性’及研究性"三个维度进行反思,有效追求德育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微课程 课程开发 课程内容 课程形式 课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班会课中团体心理游戏的运用
17
作者 叶丽霞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第24期18-20,共3页
所谓团体心理游戏,是指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即以封闭团体为对象,在预先设计好的游戏情境中,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和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 所谓团体心理游戏,是指在团体的心理环境下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即以封闭团体为对象,在预先设计好的游戏情境中,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和方法,通过团体成员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增进调适能力,以预防或解决心理问题并激发个体潜能。从大德育的角度,心理辅导活动课和班会课都是德育的有效途径,两者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成为一个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游戏 班会 团体辅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