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期增强CT直方图在胃肠道异位胰腺与间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詹文博 舒艳艳 韩志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双期增强CT直方图参数对胃肠道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HP)与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0例胃肠道HP患者双期增强CT影像资料,并与43例大小相仿胃肠道GIST病... 目的:探讨双期增强CT直方图参数对胃肠道异位胰腺(Heterotopic pancreas,HP)与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20例胃肠道HP患者双期增强CT影像资料,并与43例大小相仿胃肠道GIST病例进行对照,分析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CT直方图参数(平均值、均方差、最小值、最大值、偏度、峰度、熵)的组间差异,并评估诊断效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各直方图参数间诊断效能差异。结果:HP与GIST组中,长径/短径(LD/SD)分别为1.51(1.34,2.02)和1.22(1.07,1.37)(z=-4.098,P<0.01);直方图特征中动脉期平均值分别为(70.31±15.79)HU和46.17(39.13,53.12)HU(z=-4.430,P<0.01),最大值为(106.89±20.50)HU和(81±20.89)HU(t=4.598,P<0.01),均方差为13.65(9.69,17.83)和11.25±2.52(z=-2.008,P=0.045);直方图特征中静脉期的平均值分别为(78.66±14.29)HU和(59.01±11.42)HU(t=5.863,P<0.01),最大值为(108.70±13.90)HU和(90.14±16.17)HU(t=4.424,P<0.01),最小值为29.50(21.00,53.50)HU和(21.88±15.24)HU(z=-2.349,P=0.019),均方差为12.66±2.79和11.16±2.45(t=2.162,P=0.035),峰度为4.77(3.38,7.43)和3.19(2.77,4.42)(z=-2.525,P=0.012),其中LD/SD、动脉期的平均值、最大值及静脉期的平均值、最大值诊断HP的AUC值分别为0.822、0.849、0.833、0.847、0.806。结论:双期增强CT直方图参数可用于鉴别HP与GIST,其中双期的平均值、最大值参数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异位综合征 胰腺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会计核算与成本核算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萍萍 韩铁盛 蒋国兴 《卫生经济研究》 2002年第1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医院 会计核算 成本核算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实施执业药师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
作者 陈威 傅少伟 沈利君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S1期159-,共1页
关键词 执业药师 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医疗保险与医院行为的两点思考
4
作者 来伟文 《卫生经济研究》 2003年第6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医院 医疗行为 改革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医院药师的药学服务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燕伟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S1期176-,共3页
关键词 医院药学 药学服务
全文增补中
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之我见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盈群 《卫生经济研究》 2004年第12期63-64,共2页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医疗服务费用归集、汇总、分配、计算医疗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 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按核算对象不同分为三种:项目法、病种法、综合法.今后,为了适应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 医院成本核算是指医院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医疗服务费用归集、汇总、分配、计算医疗服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管理活动. 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的方法按核算对象不同分为三种:项目法、病种法、综合法.今后,为了适应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我们应重视学习和采用变动成本法,把成本核算的重点从传统的事后算账转移到成本的事前预测和控制上来,努力降低医院成本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成本核算 医疗服务费用 归集 汇总 发生 时期 分配 总成本 管理活动 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之我见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盈群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3-63,共1页
随着医疗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医院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渐转向集约化、社会化,资源配置在很多方面实现市场化,医院资产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为此,如何加强医院成本核算更显得重要和迫切。
关键词 医院成本核算 医院资产 国有医院 医疗机构改革 社会化 资源配置 经济增长方式 集约化 市场化 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韩铁盛 蒋国兴 《卫生经济研究》 2002年第5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 改革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分配制度改革的四个阶段
9
作者 韩铁盛 《卫生经济研究》 2004年第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医院 分配制度 技术经济责任制 院科二级核算制 绩效工资制 责任年薪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竞争风险模型分析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云佳 舒碧芸 +5 位作者 郑永韬 陈挺 来芬华 倪梦姣 罗秀兰 吴恒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92-2197,2211,共7页
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超高龄人群(≥80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类人群平衡感和反应能力会明显减弱,跌倒的发生的危害也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老年人,跌倒致长期卧床常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探究超高龄人群跌倒的潜在... 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超高龄人群(≥80岁)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类人群平衡感和反应能力会明显减弱,跌倒的发生的危害也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老年人,跌倒致长期卧床常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探究超高龄人群跌倒的潜在危险因素,可为此类人群的跌倒预防工作提供参考。目的分析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于2015年3—11月选取上海市及杭州市5个区县每年定期参与体检的超高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前瞻性队列研究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相关信息,随访观察跌倒致长期卧床(目标事件)和死亡(竞争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竞争风险模型分析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的影响因素;将竞争风险模型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风险预测模型列线图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价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86名超高龄老年人,其中男431名(43.7%)、女555名(56.3%),平均年龄为(89.8±5.2)岁。经过8年的随访,失访96名,失访率为9.7%;发生目标事件165名,发生率为16.7%;发生竞争事件134名,发生率为13.6%。竞争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有竞争事件的影响下,肌力的增加(HR=1.071,95%CI=1.049~1.091)、年龄>85岁(HR=1.954,95%CI=1.255~3.042)、居住地为农村(HR=1.946,95%CI=1.385~2.731)、睡眠质量较差(HR=5.756,95%CI=3.904~8.491)、白内障(HR=1.832,95%CI=1.201~2.794)、糖尿病(HR=1.549,95%CI=1.121~2.143)、认知功能损害(HR=1.717,95%CI=1.258~2.344)为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发生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8(95%CI=0.608~0.988),灵敏度为0.841,特异度为0.677。结论超高龄人群跌倒致长期卧床的发生率达16.7%,可根据肌力、年龄、居住地、睡眠质量、白内障和糖尿病患病情况、认知功能等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定期评估超高龄人群的跌倒风险,需加强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降低跌倒的发生率和跌倒致长期卧床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80以上 跌倒 长期卧床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队列研究 竞争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59
11
作者 韩志江 陈文辉 +2 位作者 舒艳艳 赖旭峰 项晶晶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CT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TMC)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MNG)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2例共313枚直径在0.5~1.0 cm甲状腺微小结节的CT资料,其中106例共143枚PTMC(合并最大径0.5~1.0 cm的MNG 8例共1... 目的:探讨CT在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PTMC)和微小结节性甲状腺肿(MNG)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12例共313枚直径在0.5~1.0 cm甲状腺微小结节的CT资料,其中106例共143枚PTMC(合并最大径0.5~1.0 cm的MNG 8例共15枚),106例共170枚MNG。结果:PTMC与MNG在发病状态、瘤体形态、增强后瘤体边界、甲状腺边缘中断征、细颗粒状钙化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混合钙化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7枚MNG合并腺瘤样增生,其中5枚瘤体强化程度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CT平扫未显示的18枚PTMC和41枚MNG中,合并甲状腺炎分别为9枚和36枚。结论 :单发、形态不规则、增强后边界较平扫模糊、甲状腺边缘中断征、细颗粒状钙化、瘤体周围多发小淋巴结有助于PTMC的诊断;多发、形态呈规则的圆形或椭圆形、增强后边界较平扫清晰、无甲状腺边缘中断征则提示MNG的诊断;瘤体增强后强化程度高于周围甲状腺组织则倾向腺瘤或MNG合并腺瘤的诊断;甲状腺炎可以掩盖甲状腺微小结节引起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 结节性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CT鉴别诊断 被引量:64
12
作者 韩志江 陈文辉 +1 位作者 舒艳艳 赖旭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CT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75例甲状腺癌的CT资料。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在发病年龄、性别及混合钙化上无统计学差异,在发病状态、甲状腺边缘中断...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CT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75例甲状腺癌的CT资料。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在发病年龄、性别及混合钙化上无统计学差异,在发病状态、甲状腺边缘中断征、增强后瘤体边缘情况、瘤体形态、细颗粒状钙化及囊变表现上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结节性 甲状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女性生殖道腺瘤样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丽娟 章美珍 +2 位作者 翟梅娟 赵再秋 黄雅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3-494,共2页
关键词 女性 生殖道腺瘤样瘤 病理检查 免疫组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医共体内慢性病患者“下转难”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金红芳 田军 +1 位作者 许冠华 王盼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17,共3页
慢性病患者越来越趋向于大医院就诊,即使县域医共体内,慢性病“下转难”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此,以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从医患双方的视角,对县域医共体内慢性病患者“下转难”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原因分... 慢性病患者越来越趋向于大医院就诊,即使县域医共体内,慢性病“下转难”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此,以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医共体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从医患双方的视角,对县域医共体内慢性病患者“下转难”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原因分析,提出构建畅通的双向转诊机制的思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医共体 分级诊疗 双向转诊 慢性病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赵静 葛柳燕 王春红 《护理研究》 2005年第4期644-645,共2页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通过对案例的精心选择和设计以及教师的认真准备 ,课前预习时运用案例设疑法 ,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课前导入法、案例直观展示法、案例分析归纳法、案例比较鉴别法和案例角色...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通过对案例的精心选择和设计以及教师的认真准备 ,课前预习时运用案例设疑法 ,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课前导入法、案例直观展示法、案例分析归纳法、案例比较鉴别法和案例角色扮演法 ,课后巩固时运用案例作业法以及课后案例考核法。在胆石症讲授中设对照研究 ,实验组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 ,对照组为传统讲授法。在讲完课 5d后进行课堂练习 ,测验两组的有关胆石症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实验组以 75分~ 95分居多 ,不合格较少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χ2 =8.0 75 ,P <0 .0 5 )。 [结论 ]案例教学法优于传统讲授法 ,案例教学法有很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外科护理 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柯萨奇B3病毒感染对HL-1心肌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俊 魏文娟 +3 位作者 钱正明 黄建振 高世龙 张召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1-305,共5页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腔扩大及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是形成DCM的重要病因,而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以柯萨奇B组病毒(CVB)最为常见。间充质干细胞(MSC)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及慢性... 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以心腔扩大及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是形成DCM的重要病因,而引起心肌炎的病毒以柯萨奇B组病毒(CVB)最为常见。间充质干细胞(MSC)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及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中,但其应用于心肌炎的研究较少。目的比较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对HL-1心肌细胞及MSC的影响,以期寻找一种新的心肌炎的治疗措施。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分别培养HL-1心肌细胞、MSC,生长至80%汇合状态待用。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其中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分别用CVB3感染4、12、24 h,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VB3基因拷贝数。分别将HL-1心肌细胞、MSC分为未感染组、感染组,其中感染组用CVB3感染,未感染组仅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1 h,分别于感染后4、12、24 h采用MTS法检测细胞活性。用CVB3分别感染HL-1心肌细胞(HL-1心肌细胞组)、MSC(MSC组),采用病毒空斑实验检测病毒滴度。结果 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后4 h组、感染后12 h组、感染后24 h组CVB3基因拷贝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小于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P<0.05)。HL-1心肌细胞未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与MSC感染组感染后4、12、24 h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未感染组、感染组不同时间点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L-1心肌细胞组病毒滴度大于MSC组(P<0.05)。结论 CVB3能够在HL-1心肌细胞中复制,感染CVB3后HL-1心肌细胞活性降低;但CVB3不能在MSC中复制,且感染CVB3后MSC细胞活性并未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B型 肌细胞 心脏 间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浙贝母配方颗粒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含量 被引量:11
17
作者 何敏 郭田 +2 位作者 杜昕 姚建标 沈利君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7-479,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浙贝母配方颗粒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方法采用DIKMA,Diamand-C_(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二乙胺(70∶30∶0.03)为流动相;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为检测器。理论板数按贝母素... 目的建立测定浙贝母配方颗粒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方法采用DIKMA,Diamand-C_(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二乙胺(70∶30∶0.03)为流动相;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为检测器。理论板数按贝母素甲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1),柱温为30℃。结果贝母素甲进样量在1.141 7~6.850 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贝母素乙进样量在0.856 3~3.681 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贝母素甲103.7%、贝母素乙100.0%,RSD分别为1.8%,2.4%。结论该方法准确度、重复性好,能较准确地评价浙贝母配方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贝母素甲 贝母素乙 配方颗粒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栓促宫颈成熟18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戴亚萍 陈月芳 +1 位作者 张国凤 朱素琴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2栓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 38例住院初产妇,均为单胎,头位,停经39~42周,宫颈Bishop评分<5分,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为有反应型,每小时自发宫缩<5次.治疗组18例,将前列腺素E2栓放入患者阴道后穹隆深处,用药12 h后或出...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2栓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方法 38例住院初产妇,均为单胎,头位,停经39~42周,宫颈Bishop评分<5分,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为有反应型,每小时自发宫缩<5次.治疗组18例,将前列腺素E2栓放入患者阴道后穹隆深处,用药12 h后或出现规律宫缩后取出.对照组20例用硫酸普拉酮钠20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推注.两组用法均为qd,连用3 d.观察产妇体征、宫缩类型、胎心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6.67%,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率40.00%,总有效率85.00%.两组比较,显效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用药后24h内自然临产者12例(66.67%),用药后24 h发生宫缩3例(16.67%),用药后未发生宫缩或宫缩不正常者3例(16.67%);对照组用药期间发生宫缩2例(10.00%),停药后发生宫缩者6例(30.00%),其余病例均须静脉滴注缩宫素发生宫缩.结论前列腺素E2栓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硫酸普拉酮钠,宫颈Bishop评分提高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2 普拉酮钠 硫酸 宫颈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水痘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海燕 郑菊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6期446-446,共1页
关键词 水痘 干扰素 阿昔洛韦 联合治疗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致不良反应43例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利君 金萍 耒谊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2期167-167,共1页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