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塑模具随形冷却管道自动生成技术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静 吴浩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27,共7页
作为一种新颖的水路结构,随形水路以其优越的冷却效果在模具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由于随形水路的特殊性,其管道的创建过程并不容易。针对注塑模具随形水路传统设计方法中普遍存在的操作复杂耗时且易出错的问题,受莲藕内部... 作为一种新颖的水路结构,随形水路以其优越的冷却效果在模具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然而由于随形水路的特殊性,其管道的创建过程并不容易。针对注塑模具随形水路传统设计方法中普遍存在的操作复杂耗时且易出错的问题,受莲藕内部导管结构的启发,结合实际模具工程中随形水路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随形水路自动生成算法。该算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沿模具型芯高度方向建立一系列基准面,作为切片层,通过对模具零件进行分层切片,获得每一个切片层上的型芯轮廓线。然后在每一个切片层上以指定管径按照逐点扫描的方法进行曲线干涉检查,筛选出样条曲线的控制点,并制定连线策略使用样条曲线依次连接各个切片层上的控制点,从而获得样条曲线。最后以样条曲线作为管道扫描中心线,扫描形成随形冷却管道实体。以NX为算法实现平台,开发了随形水路自动设计系统与NX无缝衔接,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大幅度缩短了设计时间,减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随形水路的设计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具 模具设计 随形水路 随形冷却 冷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的机械故障声学监测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祝洲杰 杨金林 毛鹏峰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70,共7页
针对基于物联网(IoT)的冲压机床故障监测问题,为了降低冲压机床故障监测的计算复杂度,并提高其低频识别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无需机器学习技术的实时性机械故障声学监测方法,即基于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的机械故障声学监测方法。首先,... 针对基于物联网(IoT)的冲压机床故障监测问题,为了降低冲压机床故障监测的计算复杂度,并提高其低频识别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无需机器学习技术的实时性机械故障声学监测方法,即基于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的机械故障声学监测方法。首先,研究了物联网场景中冲压机床声学低频分析的必要性,并给出了声学信号的表达式;然后,针对频率轴上多个周期信号重叠导致参数估计较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将输入的采样序列馈入多个具有不同输出端口的串并转换器,从累加的波形中检测出最大绝对值,并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样本时隙划分,将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应用于机械故障监测;通过仿真和冲压机床实机测试,对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和实时性机械故障声学监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无需大量信号样本的情况下,使用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有利于提高低频带的识别精度;在直方图相关性方面,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和Morlet小波变换具有相同的性能,且均明显优于短时傅立叶变换;同时,尽管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需要的加法总数比Morlet小波变换多2.5倍,但是乘法总数减少了20447%,大幅减少了计算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故障监测 冲压机床 累加式实时串并联变换算法 串并转换器 低频识别精度 计算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水母的水下机器人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冬冬 江一行 +1 位作者 范云杰 孙垒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9-746,共8页
针对水下探测机器人隐蔽性好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仿生水母机器人。首先,进行了水母机器人的仿生设计,通过生物特征提取及功能耦合确定了机器人的功能设计要求,基于机构原理图,进行了三维模型设计;其次,对多杆推进机构进行了运动学求解,获... 针对水下探测机器人隐蔽性好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仿生水母机器人。首先,进行了水母机器人的仿生设计,通过生物特征提取及功能耦合确定了机器人的功能设计要求,基于机构原理图,进行了三维模型设计;其次,对多杆推进机构进行了运动学求解,获得了两个闭环求解方程,并以此为依据,给定了一个尺寸设计案例;然后,采用ANSYS软件对设计案例进行了刚柔耦合分析和模态分析,对关键结构的强度和刚度进行了验证,获得了结构的低阶模态频率及振型,并为声学驱鱼装置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最后,根据设计模型制作了实物样机并进行了水下调试,获得了试验参数并验证了机器人的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多杆推进机构在运动过程中最大等效应力约为4.92 MPa,最大变形量约为3.89 mm,该结构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通过实物样机制作与试验,实现了仿生水母机器人的水下游动和转向等功能,初步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机器人在主驱动电机初设转速的驱动下,直线运动速度约为58.3 mm/s,转向速度约为22.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探测机器人 多杆推进机构 运动学求解 刚柔耦合分析 特征提取 功能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的驱动链松弛检测方法研究及张紧装置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天玲 朱蔷 刘菲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8-1074,共7页
针对自动扶梯运行过程中经常产生的异常噪音、梯路振动问题,对自动扶梯传动系统振动、振动频率、张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频谱分析方式分析了自动扶梯运行中出现的振动频率和谐波频率情况,与理论频率相对照,分析并寻找了异常振动... 针对自动扶梯运行过程中经常产生的异常噪音、梯路振动问题,对自动扶梯传动系统振动、振动频率、张紧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频谱分析方式分析了自动扶梯运行中出现的振动频率和谐波频率情况,与理论频率相对照,分析并寻找了异常振动频率的来源;然后,对可能的振动源做了进一步验证,并对确定的振动源进行了调整,根据振动测试结果判定了调整方法是否有效;最后,设计了一款便于观察和调整的主驱动链条张紧装置,其不仅改善了振动状态,而且可以在链条断裂状态下起到安全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各振动源的固有频率和谐波频率,将实际频率与其相对照,可以快速确定振动源;对识别出的确定振动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整,振动值最大降低了61.5%,提高了自动扶梯测试效率;使用张紧装置后,噪音降低达3.3 dB(A),有效改善了主驱动链条振动状态,提升了运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自动扶梯传动系统 异常噪音 频谱分析 主驱动链条张紧装置 振动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节间距式育苗类穴播种植机械设计
5
作者 杨天玲 姚荣庆 朱蔷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5-1100,1126,共7页
针对需要育苗栽种的农业穴播种植机械存在的体积大、不稳定等问题,研究并设计了一款可调节间距式穴播种植机械,以较好地避免现有育苗类穴播农作物种类较多时自动化程度低的局限性,为农户提供一种小型方便的种植机械设备。首先,介绍了该... 针对需要育苗栽种的农业穴播种植机械存在的体积大、不稳定等问题,研究并设计了一款可调节间距式穴播种植机械,以较好地避免现有育苗类穴播农作物种类较多时自动化程度低的局限性,为农户提供一种小型方便的种植机械设备。首先,介绍了该机械的原理和结构,其主要包括驱动模块、钻孔模块和种苗储藏运输模块,满足动力和种植需要;其次,明确了该种植机械电机的参数,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正常行进、种植行间距调节、轮胎间距调节、远程控制等功能;最后,根据以上设计要求制作了可调节间距式育苗类穴播种植机械实验样机,并对样机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测试,对实验样机的种植参数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穴播种植机械设计有育苗杯储存盘及运输机构,可种植需要使用育苗杯进行移栽的种苗作物;该机械种植间距可调节,解决了苗类适应性问题;其最大种植深度为110 mm,最大行距为1 000 mm,满载速度为39 km/h,双钻头最大种植数量为1 500株/h。该种植机械降低了种植成本,提高了种植效率,为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苗类种植机械 可调间距 穴播种植 驱动模块 钻孔种植模块 种苗运输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模具随形水路自动化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静 宣佳敏 +2 位作者 陈川 吕永锋 刘彦国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6,共6页
作为一种新颖的水路结构,随形水路在模具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其设计过程却极为繁琐。针对随形水路传统设计方法存在的复杂耗时且易出错的问题,结合地貌学中等高线的形成原理,提出了一种随形水路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偏置模具... 作为一种新颖的水路结构,随形水路在模具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其设计过程却极为繁琐。针对随形水路传统设计方法存在的复杂耗时且易出错的问题,结合地貌学中等高线的形成原理,提出了一种随形水路自动生成方法。该方法通过偏置模具成型面与等距的分层面相交从而形成各层的随形水路中心线,连接各层的中心线,并对整个曲线链进行光顺处理得到轨迹线,最终沿轨迹线扫描形成冷却管道。以NX为平台,开发了随形水路自动设计系统,实现了本文提出的全部算法。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大幅度缩短了随形水路的设计时间,提高了设计质量,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具 模具设计 随形水路 等高线 冷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AGV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龚辉 方强 +2 位作者 李国强 郑晓峰 祝勇仁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67-1875,共9页
为了消除自动导航车(AGV)麦克纳姆驱动轮间负载不均衡引起的控制系统不确定性问题,提出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的伺服控制方法.建立驱动轮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求解MRAC控制律和自适应律,并确定自适应律算... 为了消除自动导航车(AGV)麦克纳姆驱动轮间负载不均衡引起的控制系统不确定性问题,提出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的伺服控制方法.建立驱动轮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理论求解MRAC控制律和自适应律,并确定自适应律算法的正定矩阵.根据AGV实际运行过程中伺服电机的频率特性,引入低通滤波器.综合AGV定位精度和MRAC系统稳定性,确定二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在保证控制系统稳态精度的同时,有效抑制高频振荡.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RAC的AGV在复杂工况下的控制性能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每个电机的速度波动不超过3%,定位精度误差小于3.6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导航车(AGV) 麦克纳姆轮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 低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减速机背隙检测装置研制及测量系统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郑晓峰 周纯江 +2 位作者 赵传强 祝勇仁 吴政辉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8-243,275,共7页
行星减速机背隙大小是影响减速机传动精度和运动平稳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划分减速机传动精度等级的主要参数,针对目前背隙检测设备普遍存在的扭矩加载不精确、兼容性不强、测量效率不高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减速机背隙自动检测装置。首先,设... 行星减速机背隙大小是影响减速机传动精度和运动平稳性的重要指标,也是划分减速机传动精度等级的主要参数,针对目前背隙检测设备普遍存在的扭矩加载不精确、兼容性不强、测量效率不高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减速机背隙自动检测装置。首先,设计了一种结构简洁、适用于多种机型检测的机械结构,提高了装置的兼容性;然后,结合精密伺服系统和高精度扭矩传感器,构建了扭矩加载闭环反馈系统,实现了扭矩精确动态加载;开发了PLC控制系统,实现了检测工作过程的自动化,提升了检测工作效率;最后,设计了对比测量实验,并对装置进行了测量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测量装置的重复性和再现性GRR为0.218,总变差TV为1.219,测量变差占过程总变差百分率%GRR值为17.9%,说明该装置检测性能良好,可用于中等精度减速机背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减速机 背隙 传动精度 检测装置 测量系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的微切削最小切削厚度有限元仿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纯江 刘建成 金济民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73-1478,1491,共7页
针对微细切削加工技术中存在的影响加工质量和稳定性的最小切削厚度问题,建立了最小切削厚度模型,对在一定加工条件下的不同材料最小切削厚度的估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切削过程中工件与刀具圆弧半径接触面上分流点的位置和受力情况,... 针对微细切削加工技术中存在的影响加工质量和稳定性的最小切削厚度问题,建立了最小切削厚度模型,对在一定加工条件下的不同材料最小切削厚度的估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切削过程中工件与刀具圆弧半径接触面上分流点的位置和受力情况,从最小能量的角度建立了最小切削厚度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微细切削加工的正交切削有限元仿真模型,定义了用于仿真的工件材料的本构模型,运用ABAQUS仿真软件对工件与刀具圆弧半径接触处的单元能量进行了有限元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微细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与刀具圆弧半径接触处存在能量较小的一段分流区域,通过分流区域的位置可以对一定加工条件下的最小切削厚度进行估算;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摩擦系数是影响最小切削厚度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切削厚度 内能 ABAQUS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交叠熔融扫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祝勇仁 毛德锋 +1 位作者 郑晓峰 申屠胜男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33-138,共6页
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的成型质量主要与扫描激光参数、扫描路径策略有关。为降低SLM成型工件的位移偏差、内部等效应力以及成型表面的粗糙度,首先通过ANSYS Additive软件进行热应变仿真,研究在水平排列熔融和上下... 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的成型质量主要与扫描激光参数、扫描路径策略有关。为降低SLM成型工件的位移偏差、内部等效应力以及成型表面的粗糙度,首先通过ANSYS Additive软件进行热应变仿真,研究在水平排列熔融和上下层交叠熔融两种情况下零件的应力分布和几何尺寸位移。结果表明,通过上下层交叠熔融的尺寸位移变形和内部应力均有所减小。然后在热应变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一种小区域上下层二次交叠熔融的扫描策略,在SLM机器上采用316L不锈钢粉末进行小区域样件成型实验,结果表明能获得满足要求的成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扫描路径 上下层交叠熔融 应力分布 几何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向斜角度复杂弯管抽芯结构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静 刘雪敏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针对具有多角度倒扣结构的复杂异形孔弯管类塑件不容易脱模的问题,设计了组合式滑块抽芯机构。模具中大异形孔弯管的抽芯采用了双向对侧抽芯机构,该抽芯动作分为两步完成,第一步,弯管内部抽芯由油缸控制的摆杆驱动滑块沿弧形滑道运动完... 针对具有多角度倒扣结构的复杂异形孔弯管类塑件不容易脱模的问题,设计了组合式滑块抽芯机构。模具中大异形孔弯管的抽芯采用了双向对侧抽芯机构,该抽芯动作分为两步完成,第一步,弯管内部抽芯由油缸控制的摆杆驱动滑块沿弧形滑道运动完成;第二步,弯管外部竖直段抽芯则由油缸控制的拉杆驱动滑块沿线型滑道运动完成。塑件结构中的易变形侧立板部分的脱模采用顶针辅助抽芯机构,即滑块在拨块驱动下抽芯的同时,由顶针顶着塑件以避免侧立板胶位被拉出,从而顺利解决了异形孔弯管塑件不易脱模的问题。模具结构布局合理,抽芯机构动作可靠,有利于生产制造成本的降低,能为同类塑件的成型模具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具 滑块抽芯 弯管抽芯 抽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臂类零件自适应专用夹具的设计 被引量:8
12
作者 叶俊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25-1529,共5页
桥臂类零件的毛坯为异形铸件,因其装夹定位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整装夹,导致该零件加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品合格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桥臂零件的图纸和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对专用夹具的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利用液压夹具夹紧... 桥臂类零件的毛坯为异形铸件,因其装夹定位需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整装夹,导致该零件加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成品合格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桥臂零件的图纸和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对专用夹具的机械结构进行了设计。利用液压夹具夹紧稳定、操作简单的特点,对夹具的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为了减少劳动强度,实现智能化生产,采用数控机床生产与物料控制(PMC)程序对夹具进行了控制,通过对控制信号的地址分配、PMC程序编制等,达到了桥臂类零件智能化生产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夹具在生产效率、加工质量上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实现快速、准确地装夹定位,装夹效率提升3倍,且产品加工质量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 专用夹具 液压控制 生产与物料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方向盘盖板复杂多向抽芯二次顶出热流道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静 刘雪敏 崔玉波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9-122,128,共5页
根据汽车方向盘盖板塑件的材料与结构特性,模具的浇注系统采用热流道与潜伏式牛角浇口相结合的方式,在满足充模要求的同时,保证了塑件的外观质量。针对塑件分型线空间几何形状起伏较大,分型面设计复杂的问题,采用斜向拉伸分型线从而形... 根据汽车方向盘盖板塑件的材料与结构特性,模具的浇注系统采用热流道与潜伏式牛角浇口相结合的方式,在满足充模要求的同时,保证了塑件的外观质量。针对塑件分型线空间几何形状起伏较大,分型面设计复杂的问题,采用斜向拉伸分型线从而形成枕位结构的设计方法,使整个分型面柔顺且便于刀路加工。结合塑件内部周侧10处倒扣所造成的塑件难以脱模的问题,模具凸模结构灵活采用了2个分离式大镶件,其中一个大镶件采用的是复合镶拼结构,配合10个斜顶外侧抽芯机构,完成全部脱模动作。整体模具结构为1次开模、2次顶出的结构形式,在2次顶出中,第一次顶出用于斜顶从倒扣中抽出动作,第二次顶出采用顶针结构,推动大镶件完全顶出塑件。模具结构形式新颖,实现了二次顶出塑件的自动化注塑生产,有效地节省了模具制造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具 模具设计 复合镶件 二次顶出 抽芯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脱螺纹的揭盖式洗发水瓶盖双色注塑模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静 刘雪敏 谷海洋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3-117,131,共6页
针对在双色注塑条件下具有内部螺纹结构塑件的脱模问题,以某款揭盖式洗发水瓶盖为例,设计了一种带有自动脱螺纹结构的双色注塑模具。通过对产品结构分析,确定了分体式双色注塑模具结构设计方案,用于成型塑件的主体内壳螺纹部分和外盖平... 针对在双色注塑条件下具有内部螺纹结构塑件的脱模问题,以某款揭盖式洗发水瓶盖为例,设计了一种带有自动脱螺纹结构的双色注塑模具。通过对产品结构分析,确定了分体式双色注塑模具结构设计方案,用于成型塑件的主体内壳螺纹部分和外盖平板部分。该双色模具结构的两个定模均采用针点式浇口,实现了塑件与浇注系统凝料的自动拉断,同时也利于充模顺畅,保证了塑件质量。采用液压马达驱动螺纹型芯传动的自动脱螺纹机构,解决了塑件壳状主体内部的内螺纹脱出问题。其中作为关键部件的螺纹型芯头部及尾部均设计成螺纹结构,并在其内部加工出通孔,头部呈倒锥结构的顶杆与螺纹型芯内孔相配合,在脱螺纹动作完成之后顶针将最终把塑件顶出。特殊设计的型芯底座结构,使得脱螺纹运动更加稳定和准确。为实现双色注塑模具温度调节要求,分别在该双色模具的定模和动模里面设计有阶梯式冷却管道,可保证塑件的冷却要求。实践证明,该双色模具结构稳定可靠,塑件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具 模具设计 自动脱螺纹 瓶盖 双色注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垛机行走机构V型滚轮接触力及导轨刚度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永锋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5-632,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堆垛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刚度不足、振动大、易产生侧向倾覆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堆垛机,并对堆垛机行走机构中V型滚轮接触力与导轨接触刚度进行了分析。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堆垛机的工作原理,对堆垛机各个部分的结构进行... 为了解决传统堆垛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刚度不足、振动大、易产生侧向倾覆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堆垛机,并对堆垛机行走机构中V型滚轮接触力与导轨接触刚度进行了分析。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堆垛机的工作原理,对堆垛机各个部分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V型滚轮的布置形式,并对其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堆垛机行走机构的力学模型,分析了V型滚轮的接触力,基于该方法给出了V型滚轮与导轨的接触刚度与接触寿命的理论求解方法,并进行了实例计算;最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新型堆垛机整机进行了静力学分析,求解出了堆垛机V型滚轮的接触力大小以及接触变形量,从而求解出了V型导轨的接触刚度;并对比分析了有限元结果与理论求解结果。仿真结果表明:该堆垛机滚轮理论计算寿命为5 192 km,导轨理论计算寿命为1.9×10^(5)km;初始状态下的理论与仿真刚度分别为7.92×10^(5)N/mm与7.55×10^(5)N/mm,极限状态下理论与仿真接触刚度分别为8.14×10^(5)N/mm与7.86×10^(5)N/mm。研究结果表明:该堆垛机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且理论模型计算与仿真分析所得的两个接触刚度大小很接近,在处理V型滚轮接触方式的力和刚度分析时,该理论模型可以作为工程适用的快捷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卸机械 堆垛设备 侧向倾覆 接触刚度 接触寿命 接触变形量 静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外圈滚道直径变动量测量与分选装置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晓峰 赵传强 +2 位作者 李浩 应正平 陈先进 《轴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7-61,共5页
针对目前轴承外圈滚道直径变动量测量效率与测量精度无法兼顾的问题,通过双通道自动送料机构、双工位自动夹取机构、双通道自动分选机构、综合检具快速测量机构的设计实现双工位运行,提升了装置的运行与测量效率(与手动测量相比效率提升... 针对目前轴承外圈滚道直径变动量测量效率与测量精度无法兼顾的问题,通过双通道自动送料机构、双工位自动夹取机构、双通道自动分选机构、综合检具快速测量机构的设计实现双工位运行,提升了装置的运行与测量效率(与手动测量相比效率提升约1倍);以高精密电感位移传感器为核心构建测量系统,实现了轴承外圈滚道直径变动量的高精度测量;以FX三菱PLC为主控核心设计控制系统架构,通过YKHMI编制人机界面,使装置运行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设计试验条件,采集测量数据并进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该装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5.40μm,满足滚道车削半精加工后直径变动量的测量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外圈 装配精度 滚道 直径变动量 检测 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立柱式堆垛机三级货叉刚度建模与优化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永锋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3,共8页
堆垛机的多级货叉在叉取货物时易产生较大的变形,为了解决多级货叉取货的精度问题,基于力学理论与有限元方法,对多级货叉进行了末端刚度建模与优化设计。首先,提出了一种堆垛机的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详细地分析了货叉组件的结构与多级... 堆垛机的多级货叉在叉取货物时易产生较大的变形,为了解决多级货叉取货的精度问题,基于力学理论与有限元方法,对多级货叉进行了末端刚度建模与优化设计。首先,提出了一种堆垛机的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详细地分析了货叉组件的结构与多级直线差动式货叉的工作原理;其次,基于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建立了货叉组件的力学模型,并求解了货叉在多组载荷下的挠度值;然后,建立了货叉组件的有限元模型,求解出了货叉组件的刚度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最后,对货叉组件进行了参数优化,选取了三级货叉的最优截面参数,并完成了优化后货叉组件的静力学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三级货叉整体刚度提升了14.5%,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卸机械 多级直线差动式货叉 货叉结构 末端刚度建模 货叉整体刚度 静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针与推板的二次顶出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静 刘雪敏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2年第6期44-47,共4页
针对某汽车塑料支架结构复杂、脱模阻力大、难以顶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顶针与推板复合顶出的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在模具的后模底板及面针板上分别设计了拉钩及移动块,通过拉钩的斜面触碰移动块的斜面,并利用弹簧控制顶针与推板顶出动作... 针对某汽车塑料支架结构复杂、脱模阻力大、难以顶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顶针与推板复合顶出的二次顶出脱模机构。在模具的后模底板及面针板上分别设计了拉钩及移动块,通过拉钩的斜面触碰移动块的斜面,并利用弹簧控制顶针与推板顶出动作的先后顺序,实现了塑件的二次顶出,不但有效保证了塑件的质量,也达到了塑件自动化生产的目的。模具整体布局及结构设计合理,机构简单可靠,能有效降低模具生产成本,可为同类塑件的模具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具 模具设计 顶针顶出 推板顶出 二次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颤振的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红星 娄岳海 祝勇仁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02-1607,共6页
为了解决因汽车颤振引起驾乘者不舒适感的问题,对汽车起步或换档时产生颤振的成因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颤振产生的原因和表征,建立了自诱发振动模型和受力振动模型;然后,对汽车颤振进行了实际测试和仿真,分析了汽车产生... 为了解决因汽车颤振引起驾乘者不舒适感的问题,对汽车起步或换档时产生颤振的成因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颤振产生的原因和表征,建立了自诱发振动模型和受力振动模型;然后,对汽车颤振进行了实际测试和仿真,分析了汽车产生自诱发颤振和压力诱发颤振的条件、机理;最后,讨论了各种因素对汽车颤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颤振只发生在离合器滑磨阶段,摩擦片负摩擦系数梯度会产生汽车自诱发颤振,发动机绝对转速、离合器从动盘与压盘的转速差、变速箱转速和曲轴轴向振动的变化会产生压力诱发颤振;通过增大摩擦片的摩擦系数梯度、内置一个柔软的波形片、合理限制产品公差、装配中预紧、提高传动系阻尼等可以有效减少汽车颤振,提高汽车的驾乘舒适性,从而为离合器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改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速箱 干式离合器 摩擦与磨损 滑磨 自诱发颤振 压力诱发颤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自动扶梯桁架结构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天玲 朱道林 +1 位作者 张海波 黄金永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41-1646,共6页
在静态、动态等各种载荷工况下,对自动扶梯的桁架进行受力分析比较困难,为此,对自动扶梯桁架的静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理论推导了桁架的静力学方程,对桁架的整体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简化;采... 在静态、动态等各种载荷工况下,对自动扶梯的桁架进行受力分析比较困难,为此,对自动扶梯桁架的静力学特性进行了理论推导、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研究。首先,采用有限元理论推导了桁架的静力学方程,对桁架的整体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简化;采用ANSYS分析软件,依据有限元理论对实际薄壁焊接结构进行了合理的力学简化;然后,对各项初始条件做了参数化处理,利用APDL语言编程,通过建模、材料属性、约束、加载、工况组合等程序,对金属桁架进行了各种载荷工况受力仿真分析,研究了整体结构挠度和应力,以及单个受力杆件应力、受压杆件稳定性;最后,搭建了测试平台,按照检规要求进行了自动扶梯挠度实验,并对其仿真模拟值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挠度仿真模拟值与实测值两者的吻合度非常高,仅相差5%左右,说明此种模拟计算方法契合实际桁架结构,可靠性较高;该结果可以为下一步对此类结构进行优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扶梯 桁架结构 ANSYS 有限元分析 载荷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