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盾构隧道管棚法下穿铁路路基变形控制
1
作者 姜键骏 邱乾胜 +2 位作者 杨全 张月莹 居庆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27,134,共8页
[目的]在近接施工扰动影响下,盾构下穿施工会对路基沉降造成一定影响,管棚在不同环向布置范围及环向间距条件下对路基沉降的控制效果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研究管棚超前支护对上方铁路路基沉降的控制效果。[方法]以成都地铁5号线下穿铁路... [目的]在近接施工扰动影响下,盾构下穿施工会对路基沉降造成一定影响,管棚在不同环向布置范围及环向间距条件下对路基沉降的控制效果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研究管棚超前支护对上方铁路路基沉降的控制效果。[方法]以成都地铁5号线下穿铁路路基为例,提出双层管棚支护方案,并采用FLAC 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根据路基沉降标准,基于隧洞围岩塑性区体积、路基沉降及管片位移3项指标,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对管棚在不同环向布置范围及环向间距下的支护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及结论]相比于管棚环向间距,合理布置环向范围更能发挥管棚的支护效果。针对一般地层,当管棚布置形式为拱部环向范围150°、环向间距40 cm时,能够满足管片位移的控制要求。当环向间距为30 cm时,随着管棚环向范围由拱部夹角90°增大至拱部夹角180°,路基沉降最大值则由50.00 mm减小至2.50 mm,小于路基沉降预警值3.75 mm,此时围岩塑性区体积接近于0,且管片位移值较小,路基沉降监测结果满足沉降预警值要求。所确定的最佳管棚布置方案为:环向间距30 cm,拱部夹角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隧道 管棚支护 路基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