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镍玄武岩地质背景区土壤镍安全阈值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飞洋 刘煜 +3 位作者 黄永亮 周思儒 柴梦婷 向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55-164,共10页
玄武岩是高镍地质体,现行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这些高地质背景地区土地评价。该研究以浙江新昌玄武岩台地为研究区,在对区域主要作物(茶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种子发芽和藻类镍毒性实验,探究制定高镍地质... 玄武岩是高镍地质体,现行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于这些高地质背景地区土地评价。该研究以浙江新昌玄武岩台地为研究区,在对区域主要作物(茶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上,结合种子发芽和藻类镍毒性实验,探究制定高镍地质背景地区土壤镍的安全阈值。结果表明,基于现行国家标准评价的土壤分级结果与作物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存在显著不一致。培养实验表明,水中活性Ni达到0.74 mg/L时,显现生物毒性。根据含水量和水溶性Ni与活性Ni的比例,测算得出玄武岩台地土壤有效Ni的安全阈值为1.73 mg/kg,总Ni的安全阈值为100.46 mg/kg。基于我们推荐的Ni安全阈值对本区土壤进行了重新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台地 毒性 有效Ni 全Ni 安全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姑婆山花岗岩早白垩世暗色包体的识别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风雷 周云 +4 位作者 史水平 冯佐海 蔡永丰 付伟 赵锴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5-470,共16页
为了探讨桂东北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文章对桂东北姑婆山复式花岗岩体及其闪长质暗色包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闪长质暗色包体的形成时代为142±1 Ma,为首次在本区识别出了早白垩世闪长质... 为了探讨桂东北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文章对桂东北姑婆山复式花岗岩体及其闪长质暗色包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闪长质暗色包体的形成时代为142±1 Ma,为首次在本区识别出了早白垩世闪长质暗色包体。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闪长质暗色包体的SiO_(2)含量为55.66%~56.72%,MgO为2.26%~2.30%,Fe_(2)O__(3) T为10.43%~10.77%;寄主花岗岩样品的SiO_(2)含量为68.33%~68.67%,Fe_(2)O__(3) T为3.73%~3.89%,MgO为0.60%~0.64%,具有较高的10000Ga/Al比值和Zr+Nb+Ce+Y含量,整体表现出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寄主岩石和暗色包体均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综合上述数据,表明闪长质暗色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其形成与华南晚中生代岩石圈的伸展减薄作用有关;结合相关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华南中生代时期的岩石圈伸展减薄呈幕式发生,从而导致华南发育多期次、多阶段的岩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包体 姑婆山 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圈伸展减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