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初产妇孕晚期社会资本现状及与身心健康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驰 陈奕伽 +1 位作者 翁嘉 袁棋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93-296,312,共5页
目的:调查初产妇孕晚期社会资本现状,并探讨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初产妇社会资本量表测量社会资本水平;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测量孕晚期抑郁情况;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测量健康状况。结果:社会资本各维度高分组与低分组在抑... 目的:调查初产妇孕晚期社会资本现状,并探讨对其身心健康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初产妇社会资本量表测量社会资本水平;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测量孕晚期抑郁情况;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测量健康状况。结果:社会资本各维度高分组与低分组在抑郁和生命质量VAS得分上均有差异;社会信任、社会互惠、社会参与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生命质量指数得分上均有差异。控制混杂因素后,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社会参与水平越高的初产妇,产前抑郁的得分越低;社会信任、社会参与水平越高的初产妇,生命质量指数和生命质量VAS得分越高。结论:初产妇社会资本水平与其孕晚期抑郁及生命质量密切相关,建议基层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可着重从社会信任和社会参与角度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降低孕晚期抑郁的发生风险,改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晚期 社会资本 初产妇 身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语教学中师生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和实践建构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晓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136-141,共6页
主体间性从哲学领域引入教育领域对外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语言的主体间性表明语言不仅仅是一个思维工具,更是人们认知和体验世界的一种生存方式,语言使人与世界充分交谈,使存在的意义显现。语言的主体间性确立了对话理论,为外语教学... 主体间性从哲学领域引入教育领域对外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语言的主体间性表明语言不仅仅是一个思维工具,更是人们认知和体验世界的一种生存方式,语言使人与世界充分交谈,使存在的意义显现。语言的主体间性确立了对话理论,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原则,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目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方法有待创新,主体间性维度下的外语教学应该建立动态的语言教学模式,在两个语言世界和世界观之间构建桥梁,同时更要培育师生完整的独立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主体间性 语言 外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英语文学经典化到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沈弘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
3
作者 裘禾敏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2,共4页
作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沈弘教授研究领域广泛,从英语语言文学到中外文化交流史,不仅跨学科性强,而且都颇有建树。沈教授就英美文学翻译与经典化、来华传教士研究、学术创新、哲社著作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等方面提出了独到... 作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沈弘教授研究领域广泛,从英语语言文学到中外文化交流史,不仅跨学科性强,而且都颇有建树。沈教授就英美文学翻译与经典化、来华传教士研究、学术创新、哲社著作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等方面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汉译英国文学及其选集编撰是英国文学在中国经典化的重要推手,传教士研究应以史实为根据,不能贴标签,典籍英译有助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化 中外文化交流 学术创新 翻译与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旅游英语特色与翻译技巧探析
4
作者 童明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7-1017,共1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联系愈发频繁,这使各国人民对其他国家的社会文明、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发展等,充满好奇之心,从而纷纷开启外国之旅。在此情境下,各国旅游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在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形势下,在国际市场中占...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间的联系愈发频繁,这使各国人民对其他国家的社会文明、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发展等,充满好奇之心,从而纷纷开启外国之旅。在此情境下,各国旅游产业迅速发展起来,并在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形势下,在国际市场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可大力促进国与国间沟通效率的提升,对人们与其他国家人员进行无障碍沟通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通效率 技巧探析 英语特色 经济全球化 发展前景 无障碍沟通 旅游 风土人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英语听说课程与建构主义模式下的英语视听说课程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武平 梁兵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57-160,共4页
对两组共104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对比研究,将尝试性开发的建构主义模式的英语视听课程与传统听说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了对比分析。实验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口语能力在句式多样性、用词准确性及流利度方面有较大改善,实验班学生... 对两组共104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对比研究,将尝试性开发的建构主义模式的英语视听课程与传统听说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了对比分析。实验统计数据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口语能力在句式多样性、用词准确性及流利度方面有较大改善,实验班学生的听力水平在词语理解、辨音能力方面的进步也明显高于普通班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听说能力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语境与文学翻译话语建构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晓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9-185,共7页
作为跨文化的重要文学载体,文学翻译在将文学内容从一种文化语境转换为另一种文化语境的过程中,承受着不同文化语境的冲击,并谋求在文化冲击中达到沟通、同构或整合,从而构建新的文学翻译话语。文学翻译以文学作品为对象,属于话语的范畴... 作为跨文化的重要文学载体,文学翻译在将文学内容从一种文化语境转换为另一种文化语境的过程中,承受着不同文化语境的冲击,并谋求在文化冲击中达到沟通、同构或整合,从而构建新的文学翻译话语。文学翻译以文学作品为对象,属于话语的范畴,文学翻译的过程是将源语作者、文本和本土文化嫁接进目的语文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对于原作的偏转和遗漏,以便加入目的语文化的权利对话,期间作者、译者、读者和目的语接受环境互为主体间性,在目的语文化语境下共同构建文学翻译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语境 文学翻译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23
7
作者 周驰 翁嘉 章宝丹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12期33-36,共4页
日本已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自20世纪60年代起便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其养老模式。首先介绍日本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政策经历了从免费的医疗保险福利、介护分离、介护重新融合的变迁过程。其次阐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类型... 日本已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自20世纪60年代起便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其养老模式。首先介绍日本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政策经历了从免费的医疗保险福利、介护分离、介护重新融合的变迁过程。其次阐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类型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及服务利用程序。最后阐述了介护服务的人员类型及服务费用。针对日本的经验提出:医养结合是一个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介护服务应纳入医疗保险制度;以社区为单位构建医养联合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强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养老模式 介护保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子兵法》在英语世界的传播 被引量:9
8
作者 裘禾敏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138,161,共5页
论文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孙子兵法》英译研究概况,试图描绘主要译本在不同时期的传播规律,从历时与共时的维度比较、描摹《孙子兵法》在异质文化的运行轨迹与反拨情况,认为迄今为止因少有学者追踪该典籍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接受与影... 论文主要回顾了国内外《孙子兵法》英译研究概况,试图描绘主要译本在不同时期的传播规律,从历时与共时的维度比较、描摹《孙子兵法》在异质文化的运行轨迹与反拨情况,认为迄今为止因少有学者追踪该典籍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接受与影响,所以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研究的不平衡与中外文化交流"逆差"的局面;论文还就英译本的整合、典籍英译与文化输出等问题对其未来传播研究作一些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子兵法》英译 海内外传播 历时与共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际语言测试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改革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树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40-142,共3页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是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改革的出发点和理论依据。基于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分析,指出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口语测试改革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实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认为改革体现了未来口语教学测试的方向... 交际语言测试理论是大学英语口语测试改革的出发点和理论依据。基于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分析,指出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测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口语测试改革的具体操作步骤和实施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认为改革体现了未来口语教学测试的方向,同时也对大学英语教学起到良好的反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语言测试 大学英语 口语测试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性思维与中西文化认知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晓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14-217,共4页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它的研究重点是隐喻概念体系。隐喻的文化本质体现在它的文化原型色彩。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方...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它的研究重点是隐喻概念体系。隐喻的文化本质体现在它的文化原型色彩。隐喻作为人类思维和认知的方式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 思维 文化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哲学与文学翻译诗学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0-196,共7页
文学和文学翻译作为特殊的语言形式,整个语言活动都具有反逻辑的诗性功能。就文学翻译而言,语言哲学与翻译诗学相互渗透交融,形成宏观的文学翻译诗学,具体实现路径包括突显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明确文学翻译是一个意义再生的过程;将文学... 文学和文学翻译作为特殊的语言形式,整个语言活动都具有反逻辑的诗性功能。就文学翻译而言,语言哲学与翻译诗学相互渗透交融,形成宏观的文学翻译诗学,具体实现路径包括突显译者主体性和创造性;明确文学翻译是一个意义再生的过程;将文学翻译放置在宏观的社会历史语境中,追寻文学翻译文本中权力话语的作用;建构文学翻译诗学中的伦理支撑等。语言哲学维度下的文学翻译诗学建构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外部因素和方法,彰显了文学翻译的灵活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对文学翻译研究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文学翻译 翻译诗学 主体性 意义再生 权力话语 翻译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隐喻的汉、韩颜色词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娄小琴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颜色词隐喻源自共同的身体体验,人类相同的生理结构是认知隐喻共性的基础,而社会文化经验及认知过程的不同又造成了颜色词隐喻的差异。研究发现,在汉、韩两种语言中,"黑"、"白"、"红"为始源域的颜色词隐... 颜色词隐喻源自共同的身体体验,人类相同的生理结构是认知隐喻共性的基础,而社会文化经验及认知过程的不同又造成了颜色词隐喻的差异。研究发现,在汉、韩两种语言中,"黑"、"白"、"红"为始源域的颜色词隐喻,其映射的目标域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了解并掌握汉、韩基本颜色词"黑"、"白"、"红"的概念隐喻义及其差异,对于中国人学习韩语和韩国人学习汉语以及中韩、韩中翻译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黑” “白” “红”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目前的语用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内在差异性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武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153-156,共4页
从语用认知的视角分析目前大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认知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论述学习语用学和提高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陈述与语用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一些语用原则、语用策略。强调人的认知能力和推理能力对人的语用能力开发的至关重... 从语用认知的视角分析目前大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认知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论述学习语用学和提高语用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陈述与语用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一些语用原则、语用策略。强调人的认知能力和推理能力对人的语用能力开发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人的认知差异对人的语用能力的影响,提出师生应共同重视语用认知意识,加强心智素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能力 认知语境 认知与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托邦”及其衍生词汉译述评 被引量:3
14
作者 裘禾敏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3-96,共4页
本文从历时的维度探讨了“乌托邦”汉译的由来及其一系列衍生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诞生、演进与汉译,着重考察乌托邦进入完全异质的汉语文化语境里如何接受“过滤”、“嫁接”与“阐释”,演绎出一系列与乌托邦相关的衍生词译名,以期厘... 本文从历时的维度探讨了“乌托邦”汉译的由来及其一系列衍生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诞生、演进与汉译,着重考察乌托邦进入完全异质的汉语文化语境里如何接受“过滤”、“嫁接”与“阐释”,演绎出一系列与乌托邦相关的衍生词译名,以期厘清由严复首创的乌托邦译名对中国文化、社会等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托邦 衍生词 严复 托马斯·莫尔 汉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英文阅读语义建构的音读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柳文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58-161,共4页
英文是拼音文字,语音介入被认为是英语阅读的存在,音读是阅读语义建构的心理语言事件。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英语语音与英语阅读中的语义建构有着强关联。英语阅读中语音介入的作用和意义一直受到心理语言学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 英文 音读 激活 语义表征 语音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移情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晓红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4-78,共5页
文学翻译不仅仅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更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壳,深刻体会作者的艺术创作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文化移情,自觉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将自己置于目的语文化模式中,感受、领悟... 文学翻译不仅仅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更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壳,深刻体会作者的艺术创作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通过文化移情,自觉转换文化立场,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模式,将自己置于目的语文化模式中,感受、领悟和理解目的语文化,体验作者的心理过程,在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体验中找到最合适的印证,然后用另外一种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完整地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审美意识是实现文化移情的两种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移情 文化移情 跨文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式理论在ESP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柯淑萍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0-121,共2页
本文初步探讨了如何将图式理论运用到ESP阅读课的教学中
关键词 图式 图式理论 ESP阅读 背景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俳句“禅味”管窥
18
作者 金伊花 马安东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日本人对自然的"悟化"表述,俳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感悟,与禅宗的"梵我和一"、"自心觉悟"、"以心传心"追求个体觉悟、自然人生一体化的风格交织成了难以分割的关系。禅宗的审美标准启发和... 日本人对自然的"悟化"表述,俳人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感悟,与禅宗的"梵我和一"、"自心觉悟"、"以心传心"追求个体觉悟、自然人生一体化的风格交织成了难以分割的关系。禅宗的审美标准启发和影响了日本绘画、建筑、茶道、文学等诸领域,对日本文化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日本俳句中的"禅味"来分析禅宗思想对日本俳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俳句 禅宗 禅味 自然 两端对比 日本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生豪译学成就析因——翻译伦理视角
19
作者 李敬科 任秀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26-30,共5页
翻译必然牵涉到伦理规范,翻译活动涉及到诸多翻译主体间的关系,如作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译者与委托人间的多元关系,因此是一种典型的伦理活动。本文从翻译伦理视角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探求朱生豪译学成就的成因。研究表明:朱生豪恰... 翻译必然牵涉到伦理规范,翻译活动涉及到诸多翻译主体间的关系,如作者与译者、译者与读者、译者与委托人间的多元关系,因此是一种典型的伦理活动。本文从翻译伦理视角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探求朱生豪译学成就的成因。研究表明:朱生豪恰当地处理翻译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翻译主体间的关系,协调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其集译学之大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生豪 译学成就 翻译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_1-N_1结构模式品评句分析
20
作者 张凤珍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0-113,共4页
品评句是俄语中分布最广的逻辑语义类别。在俄语简单句31个结构模式中有27个结构模式能表达品评句,而N1-N1结构模式是俄语中表达品评句积极的句式。本文主要分析俄语N1-N1结构模式品评句,研究其语义结构、扩展能力、交际组织及进入此类... 品评句是俄语中分布最广的逻辑语义类别。在俄语简单句31个结构模式中有27个结构模式能表达品评句,而N1-N1结构模式是俄语中表达品评句积极的句式。本文主要分析俄语N1-N1结构模式品评句,研究其语义结构、扩展能力、交际组织及进入此类模式的名词的指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语品评句 N1-N1结构模式 指涉 主项 谓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