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压条件下氢气的爆炸极限及最大爆炸压力研究
1
作者 王旭明 潘玉蕊 +2 位作者 张秋玲 许映杰 胡鑫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8-1723,共6页
氢气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许多负压场景,确定负压工况下的燃爆参数是对氢气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防控的首要前提。采用高精度配气及爆炸压力采集系统研究氢气在负压场景下的燃爆特性,明确氢气的爆炸上限、爆炸下限、临界爆炸压力、最大爆炸... 氢气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许多负压场景,确定负压工况下的燃爆参数是对氢气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防控的首要前提。采用高精度配气及爆炸压力采集系统研究氢气在负压场景下的燃爆特性,明确氢气的爆炸上限、爆炸下限、临界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升压比等燃爆参数;并通过Python中的Matplotlib等软件库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压力对氢气燃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空气条件下,初始压力从100 k Pa降至3.5 k Pa的过程中,爆炸范围不断缩小,特别是从初始压力低于10 k Pa开始,爆炸范围缩小速度明显增加,该现象与分子间距受压力影响的变化趋势存在强关联;当初始压力低至3.72 k Pa时,爆炸上、下限重合在12.58%体积分数的位置,该压力称为临界爆炸压力,低于该压力时体系将失去爆炸性;一般认为最大爆炸压力通常在理论当量体积分数29.6%附近取得,试验发现此规律仅适用于初始压力大≥5 k Pa的场景,当初始压力<5 k Pa时,理论当量体积分数将随着压力的减小而发生改变,逐渐偏离至体积分数10%~15%;最大爆炸升压比会随着初始压力的减小而降低,从常规的7.30降低至4.63,特别是在初始压力<5 k Pa的体系中,该比值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氢气 负压 临界爆炸压力 爆炸极限 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升压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12)菌体蛋白替代鱼粉对虹鳟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血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陈颖 舒斌 +3 位作者 张磊 龚洋洋 张庭兰 于凯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02-109,共8页
为研究B_(12)菌体蛋白替代饲料中的鱼粉对虹鳟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血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34.03±0.03) g的虹鳟作为试验对象,进行了8周的饲喂试验。试验设置6组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分别添加0、3%、6%、12... 为研究B_(12)菌体蛋白替代饲料中的鱼粉对虹鳟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血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34.03±0.03) g的虹鳟作为试验对象,进行了8周的饲喂试验。试验设置6组等氮等脂的试验饲料,分别添加0、3%、6%、12%、18%和24%的B_(12)菌体蛋白替代饲料中0(B0,对照组)、6.25%(B1组)、12.5%(B2组)、25%(B3组)、37.5%(B4组)和50%(B5组)白鱼粉。结果显示:与B0组相比,B1、B2、B3、B4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B5组显著下降(P<0.05);此外,各替代组的饲料系数、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与B0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各替代组的血浆中三酰甘油、总胆汁酸和总胆固醇含量,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未受到显著影响(P>0.05);而各替代组虹鳟血浆中的丙二醛含量与B0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血浆和肝脏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结果表明,B_(12)菌体蛋白是一种优质的鱼粉替代蛋白质原料,在饲料中可以添加3%~18%的B_(12)菌体蛋白替代鱼粉,不会影响虹鳟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能力、形体指标、血浆生化指标以及抗氧化性能,并且在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方面有一定作用。对增重率进行回归分析,本试验条件下虹鳟饲料中B_(12)菌体蛋白的最适添加量为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体蛋白 虹鳟 鱼粉替代 生长性能 抗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来源虾青素在对虾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舒斌 张磊 +7 位作者 吕小燕 陈颖 吴坤岚 王耀 张庭兰 马莉 龚洋洋 严宏岳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28-134,共7页
虾青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近年来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虾青素在改善对虾体表着色、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自身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不同来源的虾青素... 虾青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重要形式,因其特殊的理化性质,近年来作为一种饲料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中。虾青素在改善对虾体表着色、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自身免疫力以及抗病能力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不同来源的虾青素,综述近年来在对虾上的应用研究进展,旨在为对虾的健康生态养殖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虾青素 饲料添加剂 对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维生素A醋酸酯新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吕国锋 高建荣 +3 位作者 黄国东 李小军 刘井平 贾建洪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614-616,共3页
研究了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氯化亚膦酸二乙酯法合成维生素A醋酸酯的工艺.实验评估了炔化、选择加氢、缩合等主要反应及催化剂、后处理溶剂参数等.选择了较佳的工艺条件:炔化反应温度0℃,氯乙炔镁和β-紫罗兰酮的摩尔比2:1;亚膦... 研究了以β-紫罗兰酮为原料,氯化亚膦酸二乙酯法合成维生素A醋酸酯的工艺.实验评估了炔化、选择加氢、缩合等主要反应及催化剂、后处理溶剂参数等.选择了较佳的工艺条件:炔化反应温度0℃,氯乙炔镁和β-紫罗兰酮的摩尔比2:1;亚膦酸化反应温度为室温,氯化亚膦酸二乙酯和3-甲基-1-(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1-戊烯-4-炔-3-醇的摩尔比1.25;1;Pd/C催化加氢反应温度60~65℃,反应时间2.5hr,甲酸铵和3-甲基-5-(2,6,6-三甲基-1-环己烯-1-基)-1,2,4-戊三烯磷酸二乙酯的摩尔比1.3:1.反应总收率达65.8%.新工艺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收率高和易工业化实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紫罗兰酮 氯代亚膦酸二乙酯 维生素A醋酸酯 合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在低鱼粉水产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坤岚 龚洋洋 +4 位作者 于凯 张庭兰 张磊 刘国庆 陈颖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77-181,共5页
牛磺酸(2-氨基乙磺酸)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以游离的方式广泛存在。牛磺酸是维持鱼类正常生理功能的营养性添加剂,在水产动物生长发育、代谢、渗透调节、消化、生理、免疫调节与抗氧化性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添加牛磺酸... 牛磺酸(2-氨基乙磺酸)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以游离的方式广泛存在。牛磺酸是维持鱼类正常生理功能的营养性添加剂,在水产动物生长发育、代谢、渗透调节、消化、生理、免疫调节与抗氧化性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添加牛磺酸能够改善低鱼粉饲料对水产动物生产性能、健康和水产品造成的负面影响。文章介绍了牛磺酸特性及其合成与代谢途径,综述了牛磺酸在低鱼粉饲料中的推荐用量及低鱼粉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水产动物生长、健康的影响,为牛磺酸在水产动物低鱼粉饲料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低鱼粉饲料 水产动物 生长 抗氧化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鱼粉饲料添加虾青素对虹鳟幼鱼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吕小燕 李建东 +4 位作者 张磊 舒斌 陈颖 吴坤岚 龚洋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69,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三倍体虹鳟幼鱼生长性能、全鱼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挑选体质健康、规格均匀,初重在(5.00±0.02)g的虹鳟幼鱼24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 试验旨在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对三倍体虹鳟幼鱼生长性能、全鱼体组成、血清生化指标以及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挑选体质健康、规格均匀,初重在(5.00±0.02)g的虹鳟幼鱼240尾,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设计2种等氮、等脂的低鱼粉饲料,对照组饲喂低鱼粉饲料,试验组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600 mg/kg虾青素。试验期56d。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末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0.24%、4.88%和8.53%(P<0.05)。试验组虹鳟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及肝脏中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虹鳟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及谷胱甘肽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虹鳟肝脏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120.00%(P<0.05)、16.55%(P>0.05)和39.29%(P>0.05),丙二醛含量降低了33.54%(P>0.05)。研究表明,低鱼粉饲料中添加600 mg/kg虾青素能够提高虹鳟幼鱼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机体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鳟 虾青素 生长性能 体组成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对大口黑鲈生长、体色、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舒斌 龚洋洋 +6 位作者 张磊 吕小燕 陈颖 吴坤岚 王耀 刘海萍 李建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6-123,共8页
为研究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体组成、体色以及血清、肝脏和肠道中抗氧化酶活力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大口黑鲈幼鱼450尾[(5.00±0.02)g],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30尾,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 为研究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体组成、体色以及血清、肝脏和肠道中抗氧化酶活力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大口黑鲈幼鱼450尾[(5.00±0.02)g],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组30尾,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F1组)、50 mg/kg虾青素(F2组)、100 mg/kg虾青素(F3组)、50 mg/kg β-胡萝卜素(F4组)、100 mg/kg β-胡萝卜素(F5组),配制5种等氮等脂试验饲料,进行为期56 d养殖试验。结果显示:F2组、F3组、F4组和F5组的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末均重(FW)均高于对照组,且F5组WG、SGR和FW相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11%、4.39%和8.11%;肥满度(CF)、摄食率(FR)、饲料系数(FCR)以及脏体比(VSI)和肝体比(HSI)均低于对照组,其中F5组FR和FCR相比对照组降低了6.44%和9.47%;添加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对大口黑鲈b^(*)值有显著提高作用,其中F3组和F4组b^(*)值相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334.63%、79.51%,对L^(*)值和a^(*)值无显著影响;添加50 mg/kg的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能够提高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添加100 mg/kg的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能显著提高肝脏中SOD和GSH-PX活力,添加50 mg/kg虾青素和100 mg/kg的β-胡萝卜素能够显著提高肠道中SOD和GSH-PX活力,表明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在机体不同部位呈现出的抗氧化能力不同;添加100 mg/kg的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血清IgM含量相比于对照组显著提高了22.71%和14.50%,提升了大口黑鲈的自身免疫功能。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虾青素和β-胡萝卜素对提高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改善体表颜色、机体抗氧化能力与免疫功能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虾青素 Β-胡萝卜素 生长 体色 免疫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反应及超临界流体参与的反应研究与应用进展
8
作者 王永涛 毛建拥 +4 位作者 胡柏剡 王欣雨 刘佳欣 姚加 李浩然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73-3986,共14页
物质在超临界条件下有独特的性质与反应活性,常被用作为超临界反应介质,但作为反应物被实际应用于化工反应的例子并不多见。聚焦于至少一种反应物处于超临界条件的反应,总结其在一些具有化工实践价值反应中的应用,特别关注所有反应物均... 物质在超临界条件下有独特的性质与反应活性,常被用作为超临界反应介质,但作为反应物被实际应用于化工反应的例子并不多见。聚焦于至少一种反应物处于超临界条件的反应,总结其在一些具有化工实践价值反应中的应用,特别关注所有反应物均处于超临界状态时超临界反应的基础研究及工业应用,并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反应 绿色化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添加不同锌源和锌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建东 刘国庆 +8 位作者 张磊 张红贺 李梦颖 龚洋洋 舒斌 王耀 陈颖 吕小燕 吴坤岚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添加不同锌源(硫酸锌,2种蛋氨酸锌及1种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锌)和锌水平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胫骨锌沉积的影响。试验选用1560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为1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2个重复笼,每个重复笼10只鸡,对照组饲... 本试验研究了饲粮添加不同锌源(硫酸锌,2种蛋氨酸锌及1种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锌)和锌水平对1~21日龄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胫骨锌沉积的影响。试验选用1560只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为1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12个重复笼,每个重复笼10只鸡,对照组饲喂不加锌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添加不同来源和水平(30、60、90 mg/kg)的锌。结果表明:饲粮添加锌显著提高了肉仔鸡1~21 d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改善了1~21 d的饲料转化效率。相对于硫酸锌,饲粮添加有机锌可以提高肉仔鸡1~21 d的饲料转化效率,以胫骨锌含量为评价指标,由多元线性回归斜率计算不同锌源相对于硫酸锌(100%)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蛋氨酸锌A 149%(P=0.01),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锌137%(P=0.06),蛋氨酸锌B 114%(P=0.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生长性能 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辅酶Q10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抗氧化能力和抗低氧胁迫的影响
10
作者 舒斌 李建东 +4 位作者 张磊 吕小燕 陈颖 吴坤岚 龚洋洋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6-62,共7页
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辅酶Q10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抗氧化能力,以及在低氧应激下血清、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3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为400 g/kg鱼粉对照组(F0)、200 g/kg鱼粉对照组(F1)、200 g/kg鱼粉+50 mg/kg辅酶Q10(F... 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辅酶Q10对大口黑鲈生长、体组成、抗氧化能力,以及在低氧应激下血清、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3种等氮等脂饲料,分别为400 g/kg鱼粉对照组(F0)、200 g/kg鱼粉对照组(F1)、200 g/kg鱼粉+50 mg/kg辅酶Q10(F2),以初始体重为(5.00±0.02)g的大口黑鲈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56 d的养殖实验,实验结束1周后进行3~4 mg/L的低氧应激,并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相比F1对照组,饲料中添加50 mg/kg辅酶Q10的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和末均重(FW)显著提高(P<0.05);体成分中添加50 mg/kg辅酶Q10的粗蛋白含量最高,全鱼水分和粗脂肪含量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辅酶Q10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其中50 mg/kg辅酶Q10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谷胱甘肽(GSH)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有提高(P>0.05)。饲料中添加50 mg/kg辅酶Q10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高鱼粉对照F0组(P<0.05)。在低氧应激条件下,添加辅酶Q10的血清GSH-Px和CAT活性相比F0组显著提高(P<0.05),而肝脏中相比其他实验组添加50 mg/kg辅酶Q10的GSH-Px和CAT活性最高。皮质醇含量50 mg/kg辅酶Q10相比高鱼粉对照F0组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50 mg/kg辅酶Q10能够促进大口黑鲈的生长性能,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低氧应激下的抗胁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生长 体组成 抗氧化能力 低氧胁迫 大口黑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朴酯和斑蝥黄对蛋鸡蛋黄颜色的影响
11
作者 李梦颖 李建东 +2 位作者 刘国庆 张红贺 张磊 《饲料博览》 CAS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了研究阿朴酯和斑蝥黄对蛋鸡蛋黄颜色的影响,试验选取海兰褐壳蛋鸡1440只,随机分为30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小麦-豆粕型基础日粮,阿朴酯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阿朴酯(0、4、8、16 mg·kg^(-1)和32 mg·k... 为了研究阿朴酯和斑蝥黄对蛋鸡蛋黄颜色的影响,试验选取海兰褐壳蛋鸡1440只,随机分为30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小麦-豆粕型基础日粮,阿朴酯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阿朴酯(0、4、8、16 mg·kg^(-1)和32 mg·kg^(-1)),复配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阿朴酯(0、4、8、16 mg·kg^(-1)和32 mg·kg^(-1))和斑蝥黄(1、2、3 mg·kg^(-1)和4 mg·kg^(-1)),预饲期7 d,正试期28 d。观察添加阿朴酯及阿朴酯和斑蝥黄复合添加对蛋鸡蛋黄颜色的影响。结果如下: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阿朴酯可使鲜蛋黄色卡值提高7.13~12.38级,熟蛋黄色卡值提高0.35~6.73级,蛋黄红度值(a)显著升高,黄度值(b)显著升高,明暗值(L)显著降低(P<0.05);蛋黄中阿朴酯含量与日粮阿朴酯添加量呈高度正相关(R^(2)=0.9563);阿朴酯和斑蝥黄复合可显著提高蛋鸡蛋黄的颜色,且斑蝥黄对蛋黄着色的灵敏度高于阿朴酯,阿朴酯和斑蝥黄复合使用,对改善蛋鸡蛋黄颜色更为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朴酯 斑蝥黄 蛋鸡 蛋黄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鱼粉水平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和Q10菌体蛋白对虹鳟生长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严宏岳 吴坤岚 +5 位作者 龚洋洋 李建东 张磊 舒斌 吕小燕 刘海萍 《科学养鱼》 2024年第3期76-78,共3页
近年来鱼粉资源日趋紧张,亟须开发鱼粉替代蛋白质源。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单细胞蛋白等来源广泛,性价比高,逐渐成为水产饲料研究中的热点。植物蛋白通常具有较高的蛋白质水平,一般为20%~50%,但含硫氨基酸水平偏低或者没有(冷向军,2020;... 近年来鱼粉资源日趋紧张,亟须开发鱼粉替代蛋白质源。植物蛋白、动物蛋白、单细胞蛋白等来源广泛,性价比高,逐渐成为水产饲料研究中的热点。植物蛋白通常具有较高的蛋白质水平,一般为20%~50%,但含硫氨基酸水平偏低或者没有(冷向军,2020;Spitze A R等,2003)。Q10菌体蛋白是利用葡萄糖、玉米浆、无机盐等组成的原料发酵生产的菌体蛋白产品,粗蛋白质水平高(≥60%),氨基酸组成较为平衡,优于豆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 氨基酸组成 菌体蛋白 玉米浆 单细胞蛋白 蛋白质源 含硫氨基酸 动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3
作者 吕小燕 舒斌 +3 位作者 陈颖 张磊 龚洋洋 严宏岳 《科学养鱼》 2024年第7期74-76,共3页
维生素D又称钙化醇,是一种重要的固醇类脂溶性维生素,目前主要有维生素D_(2)、D_(3)、25-(OH)-D_(3)和1,25-(OH)2-D_(3)等形式(童科,2023)。维生素D能够从外源食物中获得或者由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过紫外光照形成,以乳糜微粒的形式被... 维生素D又称钙化醇,是一种重要的固醇类脂溶性维生素,目前主要有维生素D_(2)、D_(3)、25-(OH)-D_(3)和1,25-(OH)2-D_(3)等形式(童科,2023)。维生素D能够从外源食物中获得或者由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过紫外光照形成,以乳糜微粒的形式被小肠和肾脏上皮细胞吸收(杨继文等,2023)。水产动物几乎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D或者合成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须从饵料中摄取外源维生素D,从而满足机体生命活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微粒 维生素D 脂溶性维生素 水产养殖 紫外光照 上皮细胞 合成量 水产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生产D-泛酸钙对肉鸡生物安全性评价
14
作者 李梦颖 张磊 +2 位作者 吴旭东 张红贺 刘国庆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7-10,共4页
本试验主要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法制备的D-泛酸钙对1~42日龄AA+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器官指数及肝脏组织的影响,以此确定发酵法制备的D-泛酸钙在肉鸡养殖中添加的安全性。试验选取健康且体况接近的AA+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6个处... 本试验主要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法制备的D-泛酸钙对1~42日龄AA+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器官指数及肝脏组织的影响,以此确定发酵法制备的D-泛酸钙在肉鸡养殖中添加的安全性。试验选取健康且体况接近的AA+肉仔鸡60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试验期为42 d,试验日粮为玉米-豆粕型,对照组不添加泛酸,其他组分别添加25 mg/kg 98%化学合成的D-泛酸钙(以泛酸计)、不同规格和不同水平发酵法生产D-泛酸钙(20%D-泛酸钙25 mg/kg、20%D-泛酸钙250 mg/kg、70%D-泛酸钙25 mg/kg、70%D-泛酸钙250 mg/kg,以泛酸计)。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生产的D-泛酸钙均可以降低肉鸡血清中谷草转氨酶的活性(P<0.05),发酵法D-泛酸钙组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化学合成D-泛酸钙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未观测到病理变化。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饲粮添加发酵法生产的D-泛酸钙不会对肉鸡造成负面影响,肉鸡对20%和70%发酵法生产的D-泛酸钙的耐受剂量可达到250 mg/kg(10倍推荐添加量),在此添加量下不存在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泛酸钙 发酵法 肉鸡 生长性能 器官指数 血液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和β-胡萝卜素在生猪养殖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红贺 李梦颖 +2 位作者 刘晓庆 马莉 张磊 《今日畜牧兽医》 2024年第12期64-67,共4页
牛磺酸和β-胡萝卜素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和免疫调节剂,在促进动物健康和提高繁殖性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总结了近期牛磺酸和β-胡萝卜素在猪养殖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为牛磺酸和β-胡萝卜素在猪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牛磺酸 Β-胡萝卜素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唑醇的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被引量:25
16
作者 张谦 盛翠凤 +1 位作者 谭成侠 洪文钢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29-132,共4页
介绍了新型杀菌剂戊唑醇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对氯苯甲醛和频哪酮为原料,经缩合、氢化、环氧化和开环反应合成杀菌剂戊唑醇.建立了戊唑醇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250 mm×4.6 mm SpherisorbC-18-5μm不锈钢色谱柱,220 nm... 介绍了新型杀菌剂戊唑醇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对氯苯甲醛和频哪酮为原料,经缩合、氢化、环氧化和开环反应合成杀菌剂戊唑醇.建立了戊唑醇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250 mm×4.6 mm SpherisorbC-18-5μm不锈钢色谱柱,220 nm紫外检测器.以甲醇+水(70+30 V/V)作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测定戊唑醇的含量.该方法处理简单、快速、准确、适用,标准偏差为0.59,变异系数0.51%,平均回收率99.5%,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高效液相色谱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碱-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与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柳昌武 曾淼洋 +1 位作者 童张法 韦藤幼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0-622,共3页
目的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辣椒碱缓释制剂,拓宽辣椒碱提取物的应用。方法以辣椒碱提取液为原料,制备了辣椒碱-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单因素法优化了辣椒碱-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工艺,并研究了其体外缓释效果。结果辣椒碱-壳聚糖... 目的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辣椒碱缓释制剂,拓宽辣椒碱提取物的应用。方法以辣椒碱提取液为原料,制备了辣椒碱-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单因素法优化了辣椒碱-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的制备工艺,并研究了其体外缓释效果。结果辣椒碱-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浓度为15.00 g/L、氯化钙用量为4倍辣椒碱海藻酸钠混合液体积、壳聚糖用量为2倍辣椒碱海藻酸钠混合液体积、辣椒碱浓缩液质量浓度为1.49g/L,制备的辣椒碱-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包封率达到43.6%,载药量为18.2 mg/g。结论体外实验表明辣椒碱-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在胃液中释放较小,在肠液中具有良好的缓释控制效果,满足缓释制剂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碱 壳聚糖 海藻酸钠 缓释微球 释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醛及中间体的合成 被引量:3
18
作者 钱洪胜 董金锋 +1 位作者 吕叔敏 商志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0-274,共5页
以异戊烯醛和异戊烯醇为原料,经异戊烯酸催化缩醛化反应得到3-甲基-2-丁烯醛二异戊烯基缩醛,再经磷酸二氢铵催化消除反应得到顺/反-异戊二烯基-3-甲基丁二烯醚,并进一步热重排获得柠檬醛。研究了缩醛化反应条件和消除反应条件对转化率... 以异戊烯醛和异戊烯醇为原料,经异戊烯酸催化缩醛化反应得到3-甲基-2-丁烯醛二异戊烯基缩醛,再经磷酸二氢铵催化消除反应得到顺/反-异戊二烯基-3-甲基丁二烯醚,并进一步热重排获得柠檬醛。研究了缩醛化反应条件和消除反应条件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3%异戊烯酸为酸性催化剂,70~75℃共沸脱水反应8 h,异戊烯醛的单程转化率达到63%~64%,处理后可得含量为97.5%的3-甲基-2-丁烯醛二异戊烯基缩醛,收率96.8%;以0.2%~0.5%磷酸二氢铵为催化剂,100~130℃,2.66 kPa下反应并及时将反应产物蒸出,处理后得到含量为95.9%的顺/反-异戊二烯基-3-甲基丁二烯醚,收率97.0%。顺/反-异戊二烯基-3-甲基丁二烯醚在120~130℃重排反应1 h,其反应产物柠檬醛含量97.5%,收率9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烯醛 异戊烯醇 柠檬醛 二异戊烯缩醛 二烯基醚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合成含氨基葡萄糖分子片段的1,4-二取代氨基脲衍生物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玮炜 张强 +2 位作者 程峰昌 李曲祥 霍云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45-1249,1283,共6页
为了需求新的含有氨基葡萄糖分子片段的氨基脲类化合物,以1,3,4,6-四-O-苄基-β-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固体光气和酰肼为原料,一锅法合成了11种1,4-二取代氨基脲衍生物。对于选用脂肪酰肼、芳香酰肼、杂环酰肼以及苯磺酰肼等代表性反应物... 为了需求新的含有氨基葡萄糖分子片段的氨基脲类化合物,以1,3,4,6-四-O-苄基-β-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固体光气和酰肼为原料,一锅法合成了11种1,4-二取代氨基脲衍生物。对于选用脂肪酰肼、芳香酰肼、杂环酰肼以及苯磺酰肼等代表性反应物来合成目标产物,该方法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以乙酰肼为模型反应物,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合成条件为:在固体光气过量条件下,反应溶剂为1,2-二氯乙烷,反应摩尔配比为n[反应物(Ⅰ)]∶n(乙酰肼)=1∶1.2,反应温度为常温(20℃),反应时间为2.5 h。目标化合物结构经IR,1HNMR,HRMS(ESI)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4 6-四-O-苄基-β-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固体光气 脲类衍生物 一锅法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异丁烯中无催化合成3-甲基-3-丁烯-1-醇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志荣 万晓峰 +2 位作者 尹红 袁慎峰 王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32-1337,共6页
以超临界异丁烯为溶剂,在温度513.15~543.15 K、压力15~20 MPa条件下、对反应釜中异丁烯和甲醛无催化合成3-甲基-3-丁烯-1-醇(MBOH)的反应进行研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核磁共振波谱(NMR)确定主要产物结构,建立主要反应... 以超临界异丁烯为溶剂,在温度513.15~543.15 K、压力15~20 MPa条件下、对反应釜中异丁烯和甲醛无催化合成3-甲基-3-丁烯-1-醇(MBOH)的反应进行研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核磁共振波谱(NMR)确定主要产物结构,建立主要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不同温度下异丁烯和甲醛反应及MBOH和甲醛反应的速率常数,并通过拟合得到两个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01.95和83.99 kJ?mol-1,提高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MBOH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无催化 异丁烯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