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水稻倒伏对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刘利华
金再欣
刘小丽
徐云杰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农业局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农技站
-
出处
《中国稻米》
2009年第2期19-21,共3页
-
文摘
水稻倒伏主要发生在抽穗后灌浆期、乳熟期和蜡熟期,水稻发生倒伏不仅增加了收割成本,浪费劳力,减少产量,给广大农民造成巨大损失,还影响稻米品质。为进一步探索水稻倒伏对稻谷产量和生产效益的影响程度,2007年9月笔者就水稻倒伏扶正进行多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倒伏后进行人工扶持,对提高水稻生产效益和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关键词
倒伏
产量
品质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U448.21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稻曲病田间分布特点及对水稻产量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陈永兵
周有铭
刘福明
金再欣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农科院生态所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4期301-304,共4页
-
文摘
通过田间调查,田边四周稻曲病发病严重,田中间发生较轻;一般仅发生于单个稻穗,很少有几个稻穗共同发病。稻曲病主要发生在稻穗的中、下部,少数发生在稻穗的上部。每穗稻曲病粒数以每穗1~6粒最多。在不同感病程度的品种中,单穗病粒数与千粒重、穗实粒数、穗重之间分别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单穗病粒数与秕粒率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权重系数表明稻曲病对水稻危害损失主要是通过减少千粒重来实现的。
-
关键词
稻区病
田间分布
产量
因子
-
分类号
S435.1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几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
- 3
-
-
作者
陈永兵
吴若萍
周有铭
金再欣
陈文华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农科院
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农技站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3期29-30,共2页
-
-
关键词
田间药效试验
杀菌剂
水稻稻曲病
防治
稻绿核菌
杂交组合
水稻品种
发病程度
单季稻区
发生危害
有效控制
黑穗病
病穗率
大发生
结实率
整米率
单穗重
千粒重
低残留
寄生
病害
穗期
-
分类号
S435.1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康壮素在高山稻田盘菜上的应用效果
- 4
-
-
作者
吴永汉
叶利勇
吴日锋
-
机构
浙江省温州市农科院蔬菜所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2年第3期89-89,共1页
-
-
关键词
抗病性
康壮素
高山稻田
盘菜
应用效果
-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S482.2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文成毛豆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 5
-
-
作者
钟伟荣
施巨盛
金再欣
黄正旭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农业局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6年第6期32-32,共1页
-
-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毛豆
一年生草本植物
绿色食品蔬菜
绿色食品标准
推广种植
有限生长型
大豆品种
菜用大豆
生产用种
-
分类号
S643.7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浙南高山鲜食毛豆品种的比较
- 6
-
-
作者
钟伟荣
金再欣
黄正旭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农业局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6年第4期36-36,共1页
-
-
关键词
毛豆品种
高山
浙南
鲜食
工业污染
早熟毛豆
比较试验
重复试验
温州市
文成县
-
分类号
S643.7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单季稻“五改”技术在浙南山区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 7
-
-
作者
金再欣
刘利华
黄正旭
施巨盛
刘恒旭
郑圣斌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浙江省文成县农业局
浙江省文成县西坑畲族镇农技站
-
出处
《中国稻米》
2007年第6期57-59,共3页
-
基金
浙江省财政农业专项资金项目
-
文摘
单季稻五改技术是浙江省水稻栽培主推技术之一。2006年,笔者在海拔650 m以上的浙南山区文成县二源乡进行示范试验,对单季稻五改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供试品种为中浙优1号。试验最终取得了768.2 kg/667 m2的高产纪录,创当地历史新高。实践证明,"由穗粒兼顾改为壮个体攻大穗,由早播迟栽改为适期迟播早栽,由合理密植改为适当少本稀植,由化肥为主重前期施用改为增施有机肥、分蘖肥与穗肥并重,由水层深灌改为浅湿灌溉"的单季稻五改技术,在浙南海拔650 m左右的高山地区推广应用,效果显著。
-
关键词
单季稻
五改技术
山区
应用效果
分析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浙南山区A级绿色食品稻米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被引量:2
- 8
-
-
作者
黄正旭
金再欣
刘小玲
刘小丽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浙江省文成县农业局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10期69-69,共1页
-
文摘
文成县二源乡地处浙南海拔650m以上的山区,是浙江省首个绿色食品稻米生产基地,所生产的“科力”牌绿色食品稻米于2001年12月通过A级绿色食品稻米国家认证(LB.18-0101119091),系浙江省第一个绿色食品稻米品牌。绿色食品要求出白良好的生态环境,我们在绿色食品稻米的生产过程中,从农作物.病虫草等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在浙南地区水稻的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胡麻斑病等;
-
关键词
绿色食品稻米
综合防治技术
浙南山区
病虫草害
生产基地
生态环境
生产过程
生态系统
-
分类号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水稻稻曲病防治适期及策略初探
被引量:20
- 9
-
-
作者
许美良
陈永兵
周有铭
金再欣
-
机构
温州农业学校
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3期161-162,共2页
-
基金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N2001A51)
-
文摘
<Abstrcat>
-
关键词
稻曲病
防治适期
策略
水稻
-
Keywords
rice false smut(Ustilaginoidea virens)
controlling optimum period
strategy
rice
-
分类号
S435.1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高山幼龄梨园套种秋西瓜品比试验初报
- 10
-
-
作者
金再欣
郑华
吴日锋
刘利华
钟伟荣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浙江省文成县农业局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年第10期29-29,共1页
-
-
关键词
秋西瓜
试验初报
幼龄梨园
高山
品比
套种
品种比较试验
优良品种
山地栽培
-
分类号
S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S965.2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高山秋茄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 11
-
-
作者
金再欣
郑华
周月英
刘利华
钟伟荣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浙江省文成县农业局
浙江省文成县科技局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5年第8期24-24,28,共2页
-
基金
浙江省科技项目(2004D30026)。
-
-
关键词
秋茄
试验初报
高山
品种比较试验
2004年
蔬菜基地
支柱产业
蔬菜生产
试验结果
温州市
文成县
-
分类号
S965.25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Q949.761.7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A级绿色食品白银豆生产技术规程
- 12
-
-
作者
刘小玲
金再欣
胡宝兰
钟伟荣
陈文英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农业局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浙江省文成县大学镇农技站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9期48-49,共2页
-
文摘
文成县地处温州西南的浙南浙闽古陆山区,白银豆是当地市民喜食的特色蔬菜。属豆科类小菜豆,为一年生蔓生植物,豆粒肾形扁豆,其性温平,以鲜豆粒或老豆粒炒食或作羹,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具有滋阴补肾功效。被浙南人民誉为最美味、最富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保意识、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安全、优质、营养、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文成县绿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兴绿”牌白银豆于2005年12月通过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其标志编号:LB-15-0512114022A。为规范农民生产行为,保证产品符合A级绿色食品标准,特制订本技术规程。
-
关键词
生产技术规程
A级绿色食品
白银豆
绿色保健食品
绿色食品认证
绿色食品标准
营养价值
滋阴补肾
-
分类号
S634.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兔瘟免疫失败原因及防制措施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吴跃华
刘岳贤
廖文静
吴化平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畜牧兽医局
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农技站
浙江省文成县双桂乡农技站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8年第2期82-82,共1页
-
-
关键词
免疫失败原因
兔瘟疫苗
防制措施
生产过程
抗体水平
家兔
免疫期
接种
-
分类号
S858.29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农村混凝土水泥路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吴正村
金再欣
邢星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6年第5期49-50,共2页
-
-
关键词
农村建设
混凝土
设计与施工
水泥
社会经济
生活需求
社会主义
施工技术
路面设计
丘陵山区
-
分类号
F320.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TU528.042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14%络氨铜乳油防治单季晚稻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陈永兵
周有铭
-
机构
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05年第4期28-30,共3页
-
-
关键词
田间药效试验
乳油防治
单季晚稻
稻曲病
铜
氨
稻绿核菌
单季稻区
产品价值
-
分类号
S435.1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浙南高山A级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金再欣
吴正村
黄正旭
吴化平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上海蔬菜》
2005年第6期33-34,共2页
-
文摘
A级绿色食品蔬菜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蔬菜及其产品.为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效益农业,2002年温州市下达"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农业重大科研项目,由温州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和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共同承担.该项目所生产的茄子、毛豆、白银豆、盘菜4种蔬菜产品分别于2002年10月、2004年12月两次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昌)检测,共75项指标全部合格,符合A级绿色食品标准,所申请的兴绿牌绿色食品蔬菜通过国家认证.据统计每hm2产值55210.88元,扣除人工工资及投入成本14281.2元,净收入40929.68元,总收益达3274.37万元.同时通过科学配方施肥,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化肥的用量,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了农田生态环境质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
关键词
绿色食品蔬菜
生产技术
A级
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农业生产方式
可持续发展原则
高山
浙南
绿色食品标志
农业产业结构
-
分类号
S63
[农业科学—蔬菜学]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蒋加勇
王灵华
金再欣
刘小玲
-
机构
浙江文成县农业局
浙江文成县巨屿镇农技站
浙江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年第12期35-36,共2页
-
基金
温州市星火科技项目(X2007C015)
-
文摘
甘薯为旋花科植物,又叫红薯、番薯、山芋等。是明代晚期约在1617年C6历四十五年)前后从南美洲传入中国。甘薯营养非常丰富,现代科学研究证实,每百克甘薯含脂肪0.2g、粗纤维0.5g、碳水化合物29.5g、热量仅127千卡,还含有蛋白质、糖、脂肪、磷、钙、铁、钾、胡萝卜索,另含有维生素B1、B2、C及尼克酸和亚油酸等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甘薯可作为水果食用,也可代粮充饥,是番薯枣和番薯粉丝加工的原材料,在浙南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人们称其为长寿和保健食品。为了保护环境,生产符合时代潮流的无污染、营养、安全甘薯产品。现将鲜食甘薯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简述如下。
-
关键词
生产操作规程
鲜食甘薯
无公害
营养物质
旋花科植物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B1
明代晚期
-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高山秋茄品种引选及栽培技术探讨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郑金和
叶利勇
饶立兵
吴永汉
杨程鹏
吴日锋
-
机构
温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浙江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长江蔬菜》
2000年第3期29-31,共3页
-
基金
温州市"九五"蔬菜研究与推广重点项目
-
文摘
试验表明 ,在温州地区高山种植秋茄 ,紫黑色品种以正茄为佳 ,紫红色品种以红茄818较好。 5月初播种 ,在施足有机肥前提下 ,6 6 7m2 重施磷肥 6 0~ 80kg ,密度 180 0株 ,能获得高产。
-
关键词
茄子
品种
高山蕃茄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64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浙南高山秋茄品种的比较
- 19
-
-
作者
金再欣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6年第5期32-32,共1页
-
-
关键词
秋茄
品种
高山
浙南
环境优美
自然生态
工业污染
蔬菜基地
对比试验
比较试验
-
分类号
S931.5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Q949.761.7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A级绿色食品蔬菜——盘菜栽培技术
- 20
-
-
作者
金再欣
黄正旭
吴正村
-
机构
浙江省文成县二源乡农技站
-
出处
《上海蔬菜》
2005年第5期10-11,共2页
-
文摘
盘菜系十字花科根菜类芜菁(Brassica rapa L.)的一个品种,肉质根扁圆形似小托盘,故名盘菜.其皮白,形美,是浙南传统的特色蔬菜品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可生炒、清蒸、腌制等,熟食细嫩鲜美、纯香,腌制加工风味独特爽口,是浙南一带居民餐桌上的佳肴.据测试,盘菜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等营养成份,故有保健食品之美称.2002年温州市"出口创汇蔬菜开发及绿色蔬菜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把盘菜作为A级绿色蔬菜的主栽品种之一,产品分别于2002年10月和2004年12月两次经农业部绿色食品定点监测中心(南昌)检测,18项指标全部合格,符合NY/T745-2003(A级绿色食品)标准,并获得国家认证.
-
关键词
A级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蔬菜
盘菜
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项目
出口创汇蔬菜
蔬菜品种
腌制加工
绿色蔬菜
-
分类号
S631.9
[农业科学—蔬菜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