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扩散对奥氏体灰铸铁渗硼层组织与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驰 陈东升 +1 位作者 陈志林 宋相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6-444,共9页
为了改善奥氏体灰铸铁渗硼层厚度不足和脆性过大的问题,研究了渗硼处理和渗硼/真空扩散复合处理对奥氏体灰铸铁表面改性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和影响机理。利用光学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等设备对单一处理和复合处理试... 为了改善奥氏体灰铸铁渗硼层厚度不足和脆性过大的问题,研究了渗硼处理和渗硼/真空扩散复合处理对奥氏体灰铸铁表面改性层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和影响机理。利用光学显微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等设备对单一处理和复合处理试样的渗层进行了金相组织、元素分布、物相组成、表面硬度、截面硬度以及磨痕分析。结果表明:真空扩散对渗硼层有着增厚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将脆性较大的FeB相转化为脆性相对较小Fe2B相,改善渗硼层的耐磨性,但会使得渗层的表面硬度略微降低,渗层中石墨的粗化现象更为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扩散 固体渗硼 奥氏体铸铁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对40CrNiMo结构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春伦 冯爱新 +3 位作者 危亚城 王宇 潘晓铭 邱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6-363,397,共9页
目的 采用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技术诱导残余压应力和细化晶粒,提高40CrNiMo结构钢的显微硬度及耐磨性。方法 采用高功率激光束对40CrNiMo结构钢表面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通过显微组织观察、XRD检测、显微硬度测试、残余应力测试、摩擦... 目的 采用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技术诱导残余压应力和细化晶粒,提高40CrNiMo结构钢的显微硬度及耐磨性。方法 采用高功率激光束对40CrNiMo结构钢表面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通过显微组织观察、XRD检测、显微硬度测试、残余应力测试、摩擦磨损实验及磨损形貌观察,对比分析未处理试样、有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试样和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试样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残余应力和摩擦磨损性能。结果 在有/无铝箔涂层、去离子水约束层作用下分别对40CrNiMo结构钢试样进行有涂层/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诱导产生残余压应力和晶粒细化,试样表面显微硬度分别提高至313.5HV和336.9HV,提高了约13.5%和21.9%,表面最大残余压应力达到-405.3 MPa和-326.6 MPa;有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试样的摩擦因数较稳定,降低了约14.1%,而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试样的摩擦因数出现较大波动,在摩擦磨损前期,摩擦因数降低了22.9%;在摩擦磨损中后期,摩擦因数降低了7.9%。未处理试样的磨损量为13 mg,有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试样和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处理试样的磨损量分别为6mg和8mg,减少了约53.8%和38.5%。结论 与有涂层激光冲击强化相比,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对40CrNiMo结构钢耐磨性能的强化效果较差。由于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无需涂覆涂层就能够进行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因此可以有效提高加工效率、节省涂层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40CrNiMo结构钢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CrNiMo结构钢 无涂层激光冲击强化 激光冲击强化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残余压应力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与熵产理论的电潜泵内流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绍广 杭建伟 +4 位作者 施宇晖 杨阳 杜丹阳 宋相宇 周岭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71-778,共8页
为揭示电潜泵运行过程中的内流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熵产理论研究了不同流量工况下电潜泵的能量特性与流动特征.对比分析了主要过流部件中体积平均熵产率、3种不同类型熵产及总熵产数量、涡核形态、壁面熵产分布随流量增大的变化... 为揭示电潜泵运行过程中的内流特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熵产理论研究了不同流量工况下电潜泵的能量特性与流动特征.对比分析了主要过流部件中体积平均熵产率、3种不同类型熵产及总熵产数量、涡核形态、壁面熵产分布随流量增大的变化规律与级间差异.结果表明:电潜泵在流量增大过程中,各级叶轮与导叶中的熵产存在先降后升的现象,其中导叶部分熵产最大.速度脉动熵产远高于壁面效应及时均过程引发的熵产,占据了总熵产的绝大部分,是导致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在大流量工况下,随着级数的上升,过流部件的能量损失呈明显逐级上升的趋势.各级叶轮及导叶中,涡核数量及尺度随流量增大而先减后增,与熵产损失随流量上升的变化规律相吻合.基于熵产的量纲为一的湍流耗散系数,能够直观地确定过流部件中产生回流的位置.研究结果能够为电潜泵的节能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潜泵 数值模拟 能量损失 熵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粉末冶金铁基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相荣 徐瀛 +2 位作者 宋相宇 熊计 黄远清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41,共6页
目的利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Fe-Ni-Cu-Cr-Si-C(石墨)材料,并且研究烧结温度对材料显微组织、硬度、致密度、耐磨性的影响。方法在1050,1100,1150℃烧结温度下烧结2 h后得到了3组样品,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 目的利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Fe-Ni-Cu-Cr-Si-C(石墨)材料,并且研究烧结温度对材料显微组织、硬度、致密度、耐磨性的影响。方法在1050,1100,1150℃烧结温度下烧结2 h后得到了3组样品,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进行组织结构分析。采用布氏硬度计和电子天平分别对样品进行硬度和密度测试,采用球盘磨损实验机对样品进行耐磨性分析。结果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晶粒尺寸逐渐变大。当烧结温度从1050℃增大到1100℃时,奥氏体量增加,表明奥氏体的转变在进行,且硬度和致密度也逐渐增加。烧结温度从1100℃增大到1150℃时,硬度的增速放缓,且在1150℃时硬度达到最大值,烧结温度在1150℃时耐磨损性能最好。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摩擦因数逐渐减小,由于材料的硬度增大,基体更有能力支撑表面润滑膜,从而表现出更加优越的耐磨损性能。结论在1050~1150℃范围内,烧结温度的提高可以改善显微组织,提高组织的硬度、致密性、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冶金 铁基材料 烧结温度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