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棉所系列抗棉铃虫品种在浙江慈溪的表现
1
作者 全珠群 方建平 +1 位作者 骆寿山 张建春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16,共2页
1995年慈溪棉科所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引种3个高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试种结果表明,3个抗虫品种对棉铃虫都有一定的抗性,产量也高于对照品种,为生产上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溪棉花模式栽培分析
2
作者 孙志栋 曹光第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4-16,共3页
通过几种主要棉花模式栽培的生产潜力和经济效应比较,结果所有参试栽培模式对产量、产量性状、经济效应均有显著影响。由于投入和产出的数量不同,所以经济效应最好的模式不是产量最高的处理,而是产量较高、投入较少的处理。
关键词 棉花 模式 栽培 产量 经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混繁法在慈溪的实践效果探讨
3
作者 孙志栋 曹光弟 +2 位作者 陈益萍 许正义 胡菊儿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8-9,共2页
以同一来源的中杯所12为材料,采用自交混繁法和三圃制两种方法生产原种,进行试验比较和大田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自交混繁法生产的原种,对于保持原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与三圃制同样有效,在某种程度上优于三圃制,投入少、省工、管理... 以同一来源的中杯所12为材料,采用自交混繁法和三圃制两种方法生产原种,进行试验比较和大田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自交混繁法生产的原种,对于保持原品种的产量和品质与三圃制同样有效,在某种程度上优于三圃制,投入少、省工、管理方便是其最大特点,比较适应于以家庭农场为单元的棉花原种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自交混繁 三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浙棉102
4
作者 朱乾浩 俞碧霞 +6 位作者 邱新棉 吴逸飞 方建平 董有麟 骆寿山 洪军孟 曹光弟 《中国棉花》 1998年第2期21-21,共1页
棉花新品种——浙棉102@朱乾浩@俞碧霞@邱新棉@吴逸飞@方建平@董有麟@骆寿山@洪军孟@曹光弟¥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棉花新品种——浙棉102朱乾浩俞碧霞邱新棉吴逸飞方建平①董有麟①骆寿山①洪军孟... 棉花新品种——浙棉102@朱乾浩@俞碧霞@邱新棉@吴逸飞@方建平@董有麟@骆寿山@洪军孟@曹光弟¥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棉花新品种——浙棉102朱乾浩俞碧霞邱新棉吴逸飞方建平①董有麟①骆寿山①洪军孟①曹光弟①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杭州3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浙棉102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营养对短季棉干物质生产与分配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成灿土 邬飞波 +2 位作者 黄一青 金珠群 许馥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9,共5页
合理施氮可显著增强短季棉盛花前根系活力,促使棉株稳健生长,还可增加单株叶片数,扩大群体叶面积指数,促进棉叶增厚,从而显著提高始絮前群体净光合生产率,增加干物质生产和结实器官干物质积累比例,协调营养与生殖生长。施氮处理... 合理施氮可显著增强短季棉盛花前根系活力,促使棉株稳健生长,还可增加单株叶片数,扩大群体叶面积指数,促进棉叶增厚,从而显著提高始絮前群体净光合生产率,增加干物质生产和结实器官干物质积累比例,协调营养与生殖生长。施氮处理N2的短季棉吐絮期生殖器官中干物质积累极显著地高于高氮处理N3和N4,分别提高了14.20%和37.80%,这可为多结铃,增铃重提供充足养分,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纤维比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氮素营养 农艺性状 干物质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短季棉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金珠群 曹光第 +2 位作者 邬飞波 徐律平 王敏杰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75-277,共3页
采用单因子5水平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了氮素营养对短季棉成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氮(N2处理)可显著提高棉株中下部果枝及内围果节结铃率,促进增结伏桃,提高总铃数、铃重及光合产物的经济利用率,从而有利于增... 采用单因子5水平随机区组设计,探讨研究了氮素营养对短季棉成铃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施氮(N2处理)可显著提高棉株中下部果枝及内围果节结铃率,促进增结伏桃,提高总铃数、铃重及光合产物的经济利用率,从而有利于增加皮棉产量及霜前皮棉产量。杭州、慈溪两试点短季棉浙506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纯N)87.7kghm-2和97.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氮肥 产量 成铃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虫杂交棉的抗虫性及其产量表现 被引量:3
7
作者 金珠群 曹光弟 +2 位作者 骆寿山 洪军孟 黄一青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3-144,共2页
本试验对2个抗虫棉品系、5个抗虫杂交棉(F2)的抗虫性及其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抗虫(杂交)棉的抗虫性均明显优于对照泗棉3号,表现为高抗棉铃虫并兼抗红铃虫,抗虫性以2个抗虫棉品系稍好,而慈抗1、2、3号3... 本试验对2个抗虫棉品系、5个抗虫杂交棉(F2)的抗虫性及其产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抗虫(杂交)棉的抗虫性均明显优于对照泗棉3号,表现为高抗棉铃虫并兼抗红铃虫,抗虫性以2个抗虫棉品系稍好,而慈抗1、2、3号3个抗虫杂交棉(F2)也有较好的抗虫性,而且其皮棉产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泗棉3号和2个抗虫棉品系。这表明利用抗虫杂交棉可将高产与抗虫性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虫棉 抗虫性 产量 纤维品质 棉花 杂交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酚棉新品种──浙棉10号 被引量:1
8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25,共1页
低酚棉新品种──浙棉10号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杭州310021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慈溪315300浙棉10号(原名91一24)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和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从复合杂交组合(新洋×浙棉9号)×[80一35... 低酚棉新品种──浙棉10号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杭州310021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慈溪315300浙棉10号(原名91一24)系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和浙江省慈溪市棉科所从复合杂交组合(新洋×浙棉9号)×[80一351×(泗棉2号×471)],经多重选择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低酚棉 浙棉10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短季棉浙506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邬飞波 金珠群 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短季棉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浙506的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可使短季棉结铃高峰期与光热资源适宜成铃期相吻合,极显著地增加伏桃、单位面积铃数及皮棉产量,但铃... 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短季棉生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浙506的适宜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在此密度下,可使短季棉结铃高峰期与光热资源适宜成铃期相吻合,极显著地增加伏桃、单位面积铃数及皮棉产量,但铃重略有下降.在生理效应上,可显著增强盛花前棉株根系活力;促进单叶变小、增厚,提高群体叶面积和光能利用率;显著增加光合产物的经济利用率,协调个体与群体生长、营养与生殖生长,从而有利于增铃和提高经济产量,且不会导致幼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季棉 密度 生理特性 产量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复混肥和常规肥对泗棉3号的增产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光第 洪军孟 《中国棉花》 1997年第11期25-25,共1页
不同复混肥和常规肥对泗棉3号的增产效应①曹光第洪军孟浙江慈溪市棉科所315300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品种的复混肥及常规肥用量对泗棉3号的增产潜力和经济效益,从中筛选出最佳的复混肥、最适的常规肥用量,为泗棉3号种植提供合... 不同复混肥和常规肥对泗棉3号的增产效应①曹光第洪军孟浙江慈溪市棉科所315300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品种的复混肥及常规肥用量对泗棉3号的增产潜力和经济效益,从中筛选出最佳的复混肥、最适的常规肥用量,为泗棉3号种植提供合理的施肥依据。1试验概况试验于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泗棉3号 复混肥 常规肥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复肥的研制与效果
11
作者 曹光第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20,共1页
包膜复肥的研制与效果曹光第浙江慈溪市棉科所315300包膜缓效性肥料的研究和开发,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可是在较长时间内,这项工作的进展较为缓慢,直到1940年,国际化学工程杂志才开始登载缓效肥料的合成方法和农业化... 包膜复肥的研制与效果曹光第浙江慈溪市棉科所315300包膜缓效性肥料的研究和开发,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可是在较长时间内,这项工作的进展较为缓慢,直到1940年,国际化学工程杂志才开始登载缓效肥料的合成方法和农业化学性质,其代表产品是脲甲醛。但由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包膜复肥 研制 棉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新品种慈96—6简介
12
作者 曹光第 黄一青 +3 位作者 洪军孟 周南镚 金珠群 许林英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棉花 新品种 慈96-6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原种不同生产方法比较
13
作者 曹光第 陈益萍 +2 位作者 胡菊儿 孙志栋 许正义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8-9,共2页
三圃制生产原种较为繁琐。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棉花原种生产方法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为了客观地比较各种方法生产的原种与三圃制原种的异同,1987年从中棉12原种中选出单株1000个,经室内考种和纤维测定,选取优良单株288个,1988年建立了株行... 三圃制生产原种较为繁琐。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棉花原种生产方法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为了客观地比较各种方法生产的原种与三圃制原种的异同,1987年从中棉12原种中选出单株1000个,经室内考种和纤维测定,选取优良单株288个,1988年建立了株行圃,1989年建立了株系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原种 繁殖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