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氧水吸附净化工艺中失活树脂的失活机制及再生方法研究
1
作者 豆振江 杜玮辰 +6 位作者 韩林 朱丹 吴家秋 刘清 汤吉海 崔咪芬 乔旭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为解决现有双氧水生产工艺中甲醇再生树脂不完全而导致树脂更换频率高的问题,通过借助高分辨液质联用、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X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双氧水再生工艺中树脂吸附双氧水前后含有的有机杂质及无法完全再生脱附... 为解决现有双氧水生产工艺中甲醇再生树脂不完全而导致树脂更换频率高的问题,通过借助高分辨液质联用、热重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X线光电子能谱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双氧水再生工艺中树脂吸附双氧水前后含有的有机杂质及无法完全再生脱附出来的杂质;选用了不同的再生剂对失活树脂进行再生,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对再生后树脂进行了表征分析,NaOH溶液处理后失活树脂中属于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的红外特征峰已经完全消失;然后配制了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失活树脂的再生进行了条件优化,N 2吸脱附测试结果表明,当碱液浓度为0.25 mol/L时,失活树脂的比表面积恢复为575 m^(2)/g,高于甲醇再生后的失活树脂的412 m^(2)/g,其再生效果要优于甲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 失活树脂 有机污染物 2甲基环己基醋酸酯 再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微塑料污染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4
2
作者 崔盼盼 张晶晶 +3 位作者 胥荣威 王松林 端小平 李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3-200,共8页
合成纤维衣物洗涤和穿着过程是产生纤维微塑料污染的重要途径。为了减少这一污染物,基于对衣物洗涤和穿着过程中纤维微塑料释放的大量研究,从纤维微塑料的释放途径、阶段、影响因素等方面,介绍了衣物在洗涤、干燥和穿着过程中纤维微塑... 合成纤维衣物洗涤和穿着过程是产生纤维微塑料污染的重要途径。为了减少这一污染物,基于对衣物洗涤和穿着过程中纤维微塑料释放的大量研究,从纤维微塑料的释放途径、阶段、影响因素等方面,介绍了衣物在洗涤、干燥和穿着过程中纤维微塑料的产生和释放,以及由此对环境带来的危害;通过将纤维微塑料的释放量与织物的耐磨性相关联,揭示了衣物释放纤维微塑料的机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几种抑制或拦截衣物释放纤维微塑料的策略。揭示了纤维微塑料污染已经成为不能忽视的问题,从不同途径采用不同方法减少纤维微塑料释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微塑料 衣物洗涤 环境污染 微塑料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改性及其发泡材料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少帅 冉启迪 +5 位作者 黄建文 李金隆 张诗琪 朱楷 龚新超 曹堃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7-144,共8页
综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改性方法及其发泡工艺的研究进展,其中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固相缩聚、原位共聚和扩链改性,发泡工艺主要有釜压法、模压法、挤出法等。最后,简要介绍了我国PET发泡材料的工业化现状,并指出未来研究和发展... 综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改性方法及其发泡工艺的研究进展,其中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固相缩聚、原位共聚和扩链改性,发泡工艺主要有釜压法、模压法、挤出法等。最后,简要介绍了我国PET发泡材料的工业化现状,并指出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改性 发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相变蜡/聚丙烯共混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4
作者 魏海江 江力 张顺花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3,共6页
为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石蜡起始挥发温度低的问题,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耐高温相变蜡(PC-WAX)/聚丙烯(PP)共混物,并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与双柱毛细管流变仪对共混物的热性能与流变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 为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石蜡起始挥发温度低的问题,采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耐高温相变蜡(PC-WAX)/聚丙烯(PP)共混物,并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与双柱毛细管流变仪对共混物的热性能与流变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PC-WAX质量分数为20%的共混物其起始挥发温度为225.91 ℃,相比纯PC-WAX增高,且热挥发速率减小;PC-WAX/PP共混物熔体属于剪切变稀流体,随着PC-WAX质量分数的增加,共混物熔体的剪切应力、剪切黏度与黏流活化能逐渐减小,在温度为180 ℃、剪切速率为5571.21 s^-1 下,PC-WAX质量分数为20%的共混物熔体剪切应力、剪切黏度与黏流活化能较纯PP分别下降了52.9%、48.6%和66.3%;共混物的结构黏度指数随温度的升高和PC-WAX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蜡 聚丙烯 挥发温度 共混改性 流变性能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物洗涤过程中纤维微塑料释放的试验评估及其产生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崔盼盼 张晶晶 +3 位作者 胥荣威 王松林 端小平 李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61,83,共8页
为了全面评估衣物洗涤过程中纤维微塑料的产生并探讨其形成机制,以日常穿着的不同材质衣物为研究对象,使用家用洗衣机,在不同洗涤条件下对衣物进行洗涤,收集洗涤过程中释放的纤维微塑料,研究纤维原料、洗涤条件对纤维微塑料释放量的影... 为了全面评估衣物洗涤过程中纤维微塑料的产生并探讨其形成机制,以日常穿着的不同材质衣物为研究对象,使用家用洗衣机,在不同洗涤条件下对衣物进行洗涤,收集洗涤过程中释放的纤维微塑料,研究纤维原料、洗涤条件对纤维微塑料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和黏胶纤维衣物释放的纤维微塑料较多,为1000~3900 mg/kg,聚酯类衣物的纤维微塑料释放量为400~1000 mg/kg;不同类型衣物释放的纤维微塑料平均长度为600~1700μm,随着洗涤温度的升高,纤维微塑料的释放量增加,平均长度变短。通过将织物摩擦过程中的质量损失率与衣物洗涤过程中纤维微塑料的释放量进行关联分析,发现两者成线性正相关,即摩擦过程中质量损失率高的织物,其衣物洗涤过程中纤维微塑料的释放量也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微塑料 衣物洗涤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SA 5B树脂对工业双氧水溶液中有机杂质的吸附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林 王翔 +6 位作者 杜玮辰 朱丹 吴家秋 刘清 汤吉海 崔咪芬 乔旭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5-51,59,共8页
双氧水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杂质,其会影响其后续使用和下游产品质量。因此,对双氧水的净化提纯至关重要。对此选用了一种商用LSA 5B树脂对双氧水中的有机杂质进行了吸附,N 2吸脱附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热质量结果佐证了... 双氧水在生产过程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有机杂质,其会影响其后续使用和下游产品质量。因此,对双氧水的净化提纯至关重要。对此选用了一种商用LSA 5B树脂对双氧水中的有机杂质进行了吸附,N 2吸脱附测试、傅里叶红外光谱、热质量结果佐证了树脂吸附了双氧水中的有机杂质。通过拟一级、拟二级动力学拟合发现,双氧水杂质在树脂上的吸附过程均满足拟二级动力学,为多重因素控制的过程,树脂在35℃时的吸附效果为12.41 mg/g。同时吸附等温线拟合发现树脂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属于单层吸附。最后通过选用不同的再生剂对树脂进行了再生,发现甲醇的再生效果最好,且甲醇5次再生后的吸附量仍能达到初始吸附量的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 吸附剂 树脂 有机污染物 净化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孔道熔体流动速度场分布数学模型建立
7
作者 魏大顺 冯培 +1 位作者 杨崇倡 王佳林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05-809,839,共6页
复合纤维纺丝成形过程中两聚合物熔体间速度差异大小与分布是复合纤维纺丝成形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复合纺丝动力学基本控制方程,确定熔体流动的边界条件,推导出了利用两种聚合物熔体进行复合纺丝时,截面形状为对称分布和非对称... 复合纤维纺丝成形过程中两聚合物熔体间速度差异大小与分布是复合纤维纺丝成形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基于复合纺丝动力学基本控制方程,确定熔体流动的边界条件,推导出了利用两种聚合物熔体进行复合纺丝时,截面形状为对称分布和非对称分布的复合纺丝组件喷丝板微孔孔内熔体流动速度场变量分布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指导复合纺丝组件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纤维 纺丝组件 速度场分布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