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网平原生态农业建设典型模式浅析——以浙江省德清县和湖北省洪湖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全胜 王兆骞 边卓平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8年第3期59-61,共3页
在调研分析浙江省德清县和湖北省洪湖市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市)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水网平原的生态经济特点,提出了4种水网平原生态农业建设典型模式,探讨了其生态经济学意义,为该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寻求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 水网平原 生态农业 生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清县水田土壤肥力质量的调查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建国 《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3期209-211,共3页
调查表明,最近20年来德清县水田土壤肥力质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上升,并保持较高的水平;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虽与20年前持平,但缺磷土壤的比例反呈增加趋势;速效钾虽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作物... 调查表明,最近20年来德清县水田土壤肥力质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略有上升,并保持较高的水平;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虽与20年前持平,但缺磷土壤的比例反呈增加趋势;速效钾虽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需要;土壤酸化已成为德清县土壤退化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田 质量 酸化 持续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的几点做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松祥 李卫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4期7-7,共1页
关键词 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 中国 行政执法 转基因农产品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清县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建国 《上海蔬菜》 2005年第2期64-65,共2页
德清县地处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位于杭嘉湖平原西部,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 533hm2,2000年全县蔬菜总产量2.36万t.为了查清德清县农业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为蔬菜无公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该县主要蔬菜基地土壤中砷(As)、镉(Cd... 德清县地处太湖流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位于杭嘉湖平原西部,常年蔬菜种植面积1 533hm2,2000年全县蔬菜总产量2.36万t.为了查清德清县农业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为蔬菜无公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该县主要蔬菜基地土壤中砷(As)、镉(Cd)、铬(Cr)、铜(Cu)、汞(Hg)和铅(Pb)等6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清县 蔬菜生产基地 土壤重金属污染 含量测定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业执法的工作重点和体会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卫平 《上海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4-14,共1页
德清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成立以后,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农业违法行为,2003~2009年查处万元以上大案、要案102起。笔者对执法大队的工作重点及工作开展保障进行了总结,主要工作重点为:抓住重点,专项整治;综合执法,拓宽领域;严格监... 德清县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成立以后,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农业违法行为,2003~2009年查处万元以上大案、要案102起。笔者对执法大队的工作重点及工作开展保障进行了总结,主要工作重点为:抓住重点,专项整治;综合执法,拓宽领域;严格监管,加强抽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执法 工作重点 工作开展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清县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6
作者 胡建平 姚利华 +1 位作者 沈中华 牛瀛 《中国果业信息》 2011年第1期21-24,共4页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葡萄生产发展迅速,全国许多地方都把发展优质葡萄生产作为一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德清县葡萄产业正是在本县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葡萄生产发展迅速,全国许多地方都把发展优质葡萄生产作为一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德清县葡萄产业正是在本县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现在正朝着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和销售品牌化的方向健康发展,葡萄生产必将为德清县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清县 葡萄产业 发展历史 产业现状 制约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闷黄工艺因子对黄茶品质及滋味化学组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4
7
作者 范方媛 杨晓蕾 +4 位作者 龚淑英 郭昊蔚 李春霖 钱虹 胡建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3-73,共11页
闷黄工艺是黄茶形成"黄汤黄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艺。本研究采用相同原料基础,对闷黄工艺中叶温、在制叶含水率、闷黄环境相对湿度、通气频率等工艺因子对黄茶品质形成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深入分析工艺因子与黄茶... 闷黄工艺是黄茶形成"黄汤黄叶"品质特征的关键工艺。本研究采用相同原料基础,对闷黄工艺中叶温、在制叶含水率、闷黄环境相对湿度、通气频率等工艺因子对黄茶品质形成的影响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深入分析工艺因子与黄茶主要滋味贡献物质变化的相关性,进而探索黄茶滋味品质的工艺调节机制。结果表明,在传统闷黄温度及在制叶含水率范围内,基于同一原料基础,通气状况与闷黄环境相对湿度是闷黄工艺优化的关键因子,一定范围内适当提高通气频率及闷黄环境相对湿度能够明显提升黄茶品质。同时主成分分析显示,通气频率与闷黄环境相对湿度与多种儿茶素组分(CG、ECG、GCG等)、主要黄酮组分Myr-rha、Que-gal,以及多种氨基酸组分(茶氨酸、Ser、Gln、Arg、His、GABA)具有较高相关性,说明闷黄工艺因子通过调控滋味化学组分进而影响黄茶滋味的醇厚度和甘爽度。综合感官审评及滋味化学分析表明,在闷黄叶温为(45±2)℃、在制叶含水率为(37±3)%、环境相对湿度为(80±5)%、通气频率为每10 min 1次的参数下进行闷黄处理,形成的黄茶风格特征明显,内质滋味甘润、醇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茶 闷黄 滋味 品质 水分因素 通气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曲病菌厚垣孢子的萌发特性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卫平 王洪凯 林福呈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278-281,共4页
对采自浙江德清的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表明,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可以产生厚垣孢子,其形态与田间采集的样品相一致。分离到的菌株能够使感病水稻品种致病;该菌厚垣孢子在温度为10~35℃,pH值2~12均能萌发... 对采自浙江德清的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表明,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可以产生厚垣孢子,其形态与田间采集的样品相一致。分离到的菌株能够使感病水稻品种致病;该菌厚垣孢子在温度为10~35℃,pH值2~12均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30℃,最适萌发pH值为6~8。通过检测25℃下不同培养时间稻曲病菌厚垣孢子的萌发结果,得知病菌的厚垣孢子大约在12h后开始萌发,24h后萌发率将达到50%。稻曲球在不同存放条件下,稻曲病厚垣孢子的生活力不同,以土中的厚垣孢子萌发率下降最快,露天土表的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曲病菌 厚垣孢子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典型莫干黄芽加工工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建平 徐元骏 +1 位作者 龚淑英 钱虹 《中国茶叶》 2013年第4期22-24,共3页
浙江省级名茶"莫干黄芽"是在浙江农业大学庄晚芳、张堂恒两位教授倡导下,于1978年春由张堂恒教授及德清地方相关部门一起试制而成。制茶工艺大体上分为"炙"、"挼"、"焙"、"汰"四个过程,即现代所说的杀青、揉捻、烘焙和抹剔等... 浙江省级名茶"莫干黄芽"是在浙江农业大学庄晚芳、张堂恒两位教授倡导下,于1978年春由张堂恒教授及德清地方相关部门一起试制而成。制茶工艺大体上分为"炙"、"挼"、"焙"、"汰"四个过程,即现代所说的杀青、揉捻、烘焙和抹剔等,与高级毛峰茶的制法极为相似。《莫干黄芽茶生产技术规程》(DB 33/T 304-2011)于2011年11月9日正式实施。其加工工艺定义为: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初烘-理条-足干-干茶整理工序的绿茶工艺和鲜叶摊青-杀青-揉捻-闷黄-初烘-理条-足干-干茶整理工序的黄茶工艺。具体加工参数并未给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工艺 黄芽 生产技术规程 农业大学 制茶工艺 加工参数 庄晚芳 揉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复合饲料添加剂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费初林 陆建良 +2 位作者 姚小玲 吴敏瑾 金云秋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中草药 研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复合饲料添加剂喂猪的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龙生 费初林 俞家贤 《中国饲料》 1995年第7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中草药 饲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南的茶馆文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泉宝 《农业考古》 1991年第2期84-88,38,共6页
一、茶馆的溯源流长早在六朝时期,江南的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就有一种既喝茶又可住宿的处所叫茶寮。至于城市里开设茶馆的最早记载,就是《封氏见闻记》:“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 一、茶馆的溯源流长早在六朝时期,江南的品茗清谈之风盛行。当时就有一种既喝茶又可住宿的处所叫茶寮。至于城市里开设茶馆的最早记载,就是《封氏见闻记》:“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唐代的城市就有煎茶卖茶的店铺。到宋代,以卖茶水为业的茶肆茶坊已较普遍。《水浒传》中就有王婆开茶坊的描写。宋代茶坊的名称十分别致,如“八才子”,“宛家室”、“纯乐”等等,引人入胜。有的茶馆,还常以字画和鲜花装饰,以招来茶客。有的如杭州的大茶坊夏天还兼卖梅花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馆 江南 品茗 城市 文化 德清县 茶叶 六朝时期 三十年代 水浒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兴的茶馆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泉宝 《农业考古》 1993年第4期176-177,共2页
癸酉孟夏,笔者陪茶场销茶北上,回归途经宜兴,有幸在瀛园茶室小憩。这座江南庭园式的建筑,古色古香,清静幽雅;茶室里用的全是紫砂茶具,供泡的茶叶:阳羡雪芽、碧螺春、高级绿茶,地产的名、优茶叶应有尽有。我们边品茶边聊天,也边请在座的... 癸酉孟夏,笔者陪茶场销茶北上,回归途经宜兴,有幸在瀛园茶室小憩。这座江南庭园式的建筑,古色古香,清静幽雅;茶室里用的全是紫砂茶具,供泡的茶叶:阳羡雪芽、碧螺春、高级绿茶,地产的名、优茶叶应有尽有。我们边品茶边聊天,也边请在座的老宜兴讲讲宜兴的茶馆,使我们又一次受到了茶文化的熏陶,令人难忘。宜兴的阳羡茶和紫砂壶,是中华茶文化的两颗璀璨明珠;宜兴的茶馆也源远流长、古今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馆 宜兴 茶文化 茶叶 高级绿茶 紫砂壶 碧螺春 宜城 场所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浓工夫茶 悠悠潮汕情─汕头茶市掠影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泉宝 《农业考古》 1999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工夫茶 茶文化研究会 潮汕地区 乌龙茶 汕头市 当地特色 茶具 茶馆 茶艺馆 浙江省德清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翘嘴红鲌池塘养殖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水法 贺宝祥 +1 位作者 沈中华 李建应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翘嘴红鲌 池塘养殖 池塘消毒 水质培育 苗种放养 投喂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茶树植保工作 降低茶叶农药残留 被引量:2
16
作者 戚国荣 方连根 《中国茶叶》 2000年第6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茶树 病虫害优化防治 茶叶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凯”生物制剂在茶园中施用肥效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戚国荣 方连根 +1 位作者 赵荣林 吕才宝 《茶叶》 2007年第1期19-23,共5页
2003年冬,我们对江苏“农凯”生物制剂(含生物活性物质“植保康”,并添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在德清县莫干山镇横岭茶场、仙人坑茶场进行了4次肥效试验。
关键词 生物制剂 肥效试验 茶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中草药饲喂生猪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费初林 潘金泉 +2 位作者 章建明 沈连勇 沈贵荣 《中兽医学杂志》 2006年第3期6-7,共2页
关键词 中草药 对比试验 畜牧业生产 天然绿色食品 必需微量元素 长期应用 生猪 饲喂 科技人员 无公害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文化与老年事业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泉宝 马福建 《中国茶叶加工》 2000年第2期36-37,共2页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老龄社会、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也是21世纪的三大难题。因此,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不能不触及和延伸到这些领域。这不仅是当今茶文化研究的内涵和任务;而且,也是摆在广大新老茶文化研... 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老龄社会、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也是21世纪的三大难题。因此,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不能不触及和延伸到这些领域。这不仅是当今茶文化研究的内涵和任务;而且,也是摆在广大新老茶文化研究者面前的新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人口老龄化 老年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茶馆见闻录
20
作者 蔡泉宝 《农业考古》 1991年第4期108-110,共3页
在槐花盛开,絮花飞舞的辛未初夏,笔者有缘北上参加和特意走访了京津新近落成和开张,颇有名气而又鲜为局外人所知的三家茶馆。天津"清风庵"五月六日,津城春雨蒙蒙。这一天,就在天津商学院的校园里,举行了热闹非凡的"清风... 在槐花盛开,絮花飞舞的辛未初夏,笔者有缘北上参加和特意走访了京津新近落成和开张,颇有名气而又鲜为局外人所知的三家茶馆。天津"清风庵"五月六日,津城春雨蒙蒙。这一天,就在天津商学院的校园里,举行了热闹非凡的"清风庵"茶室落成典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馆 中国茶文化 日本茶道 老舍 商学院 京津 天津 表演队 茶叶加工 局外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