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评胡适与“学衡派”关于语言的论争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利民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6,共5页
胡适提倡白话文和白话文学,主张废除文言,但总体上来看,其观点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论据和论述过程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新文学派急功近利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文学的直白化和艺术性欠缺。"学衡派"在极力反对白话文的基调下,也... 胡适提倡白话文和白话文学,主张废除文言,但总体上来看,其观点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论据和论述过程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新文学派急功近利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新文学的直白化和艺术性欠缺。"学衡派"在极力反对白话文的基调下,也有对白话文较为合理的认识。他们并非完全排斥白话,而是反对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张语言的渐进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言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学衡派"对新文学阵营相关论点的反驳和论争,使得新文学在发生期对于白话文和文言文的认识趋于合理化,客观上对新文学发展起到了纠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学衡派 语言 白话 文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散文文体的近现代嬗变 被引量:2
2
作者 付建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6,共6页
清末民初,中国散文文体发生巨大嬗变,这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应用性散文文体严重衰退,文学性散文文体也今非昔比;而近现代散文文体如严复、章太炎和章士钊等人的"逻辑文体",谭嗣同、梁启超的报章体,周作人等人的美文文体,林语堂... 清末民初,中国散文文体发生巨大嬗变,这主要体现在传统的应用性散文文体严重衰退,文学性散文文体也今非昔比;而近现代散文文体如严复、章太炎和章士钊等人的"逻辑文体",谭嗣同、梁启超的报章体,周作人等人的美文文体,林语堂等人的"小品文"文体等,异军突起,逐渐取代传统散文文体,并在文坛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散文文体 现代散文文体 嬗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小说的近现代转型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建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8-102,共5页
历史与小说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到晚清,兼有真实性和虚构性的历史小说开始发生嬗变,由传统演义体蜕变为新变演义体,进而为琐事体;与此相应,其内容由尊正统发展为既尊君统又崇民统,由演述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发展到描述凡人琐事,由... 历史与小说早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到晚清,兼有真实性和虚构性的历史小说开始发生嬗变,由传统演义体蜕变为新变演义体,进而为琐事体;与此相应,其内容由尊正统发展为既尊君统又崇民统,由演述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发展到描述凡人琐事,由此可见中国历史小说已经发生近现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小说 演义体 琐事体 近现代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