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TiO_2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娜 陈秋艳 +1 位作者 罗孟飞 鲁继青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55-1062,共8页
利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Pt/TiO2催化剂,将其在不同温度下焙烧,以得到不同颗粒尺寸的Pt.并将这些样品用于CO催化氧化反应以及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有明显影响,Pt颗粒尺寸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与此同时,CO催化活... 利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Pt/TiO2催化剂,将其在不同温度下焙烧,以得到不同颗粒尺寸的Pt.并将这些样品用于CO催化氧化反应以及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有明显影响,Pt颗粒尺寸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与此同时,CO催化活性随焙烧温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400°C焙烧的样品表现出最高的催化活性.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催化剂上CO氧化反应表观速率方程为r=5.4×10-7p0.17COp0.36O2,说明在该催化剂上CO氧化遵循Langmuir-Hinshelwood机理.同时,对催化剂进行了CO化学吸附红外光谱和O2化学吸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催化剂上CO和O2吸附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与反应结果和反应动力学方程一致,说明反应受到催化剂表面上CO和O2吸附浓度的影响.而在400°C焙烧的催化剂上,CO和O2吸附量均最高,因此其反应活性也最好.这可能是焙烧过程影响了Pt和TiO2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氧化 二氧化钛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反应动力学 化学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基固溶体氧缺位拉曼光谱表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岚 胡庚申 +1 位作者 鲁继青 罗孟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12-1020,共9页
总结了拉曼光谱表征CeO2基固溶体中氧缺位的研究成果,评述了氧缺位的生成和影响氧缺位浓度观察值的因素,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CeO2基固溶体的拉曼谱图中出现三个重要的特征拉曼峰(465、560、600cm-1),一般分别归属于CeO2的F2g振动模... 总结了拉曼光谱表征CeO2基固溶体中氧缺位的研究成果,评述了氧缺位的生成和影响氧缺位浓度观察值的因素,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CeO2基固溶体的拉曼谱图中出现三个重要的特征拉曼峰(465、560、600cm-1),一般分别归属于CeO2的F2g振动模式、氧缺位和MO8型缺陷物种.研究发现氧缺位的产生与掺杂金属离子价态有关,而MO8型缺陷物种的产生与掺杂金属离子半径有关.CeO2基固溶体中氧缺位浓度观察值(AD/AF2g)与样品吸光度和表面富集有关.原位拉曼光谱研究表明:气氛及温度影响CeO2基固溶体的吸光度变化,从而影响拉曼光谱采样深度,导致氧缺位浓度观察值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氧缺位 CeO2基固溶体 吸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Al_2O_3-Cr_2O_3整体式催化剂的制备和二氯甲烷催化氧化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文亚 朱丽 +3 位作者 何军 谢云龙 鲁继青 罗孟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6-612,共7页
以粉末Al_2O_3为载体,通过浸渍Rh(NO_3)_3制备Rh/Al_2O_3催化剂;再以Rh/Al_2O_3、粉末Cr_2O_3和铝胶经过研磨混合制得催化剂活性浆料;将催化剂活性浆料涂覆到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表面,经烘干,焙烧制得不同Rh含量的Rh/Al_2O_3-Cr_2O_3系... 以粉末Al_2O_3为载体,通过浸渍Rh(NO_3)_3制备Rh/Al_2O_3催化剂;再以Rh/Al_2O_3、粉末Cr_2O_3和铝胶经过研磨混合制得催化剂活性浆料;将催化剂活性浆料涂覆到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表面,经烘干,焙烧制得不同Rh含量的Rh/Al_2O_3-Cr_2O_3系列整体式催化剂.研究了该类催化剂的二氯甲烷催化氧化性能,发现Rh负载量为0.4 g/L的Rh/Al_2O_3-Cr_2O_3催化剂活性最佳,且未生成含氯中间产物.结合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发现,Rh的添加可增加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和氧化还原性能,二者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活性;而Cr_2O_3的存在有利于CH_3Cl中间体的进一步氧化,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式催化剂 二氯甲烷 催化燃烧 表面酸性 可还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法合成偏二氯乙烯的高稳定CsNO_3/SiO_2催化剂 被引量:4
4
作者 靳燕霞 汤岑 +4 位作者 孟秀清 王小霞 谢冠群 罗孟飞 李小年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0-518,共9页
用浸渍法制备CsNO_3/SiO_2催化剂,用于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TCE)制偏二氯乙烯(VDC)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对CsNO_3/SiO_2催化剂失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较低反应温度(<350℃)时,CsNO_3/SiO_2催化剂容易失活,在较高反应温度(>... 用浸渍法制备CsNO_3/SiO_2催化剂,用于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TCE)制偏二氯乙烯(VDC)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对CsNO_3/SiO_2催化剂失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较低反应温度(<350℃)时,CsNO_3/SiO_2催化剂容易失活,在较高反应温度(>400℃)时催化剂的活性较高且不易失活。反应后CsNO_3/SiO_2催化剂中CsNO_3物种转变为CsCl,催化剂表面存在积炭。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不是Cs物种转变和积炭,而是含氯反应产物在低温反应时难以从催化剂表面脱附。这些含氯反应产物能够高温脱附,从而使低温反应失活的催化剂再生。CsNO_3/SiO_2催化剂在400℃下100 h寿命实验中,TGE转化率和VDC选择性分别稳定为98%和78%,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氯乙烯 1 1 2-三氯乙烷 CsNO3 脱氯化氢反应 多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SiO_2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脱HCl:酸性与失活 被引量:4
5
作者 胡益浩 宋通洋 +3 位作者 王月娟 胡庚申 谢冠群 罗孟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7-1026,共10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SiO_2负载的过渡金属催化剂M/SiO_2(M为第Ⅳ周期过渡金属),用于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TCE)脱HCl的反应。研究发现,在M/SiO_2催化剂中,Zn/SiO_2催化性能最好,TCE转化率能达到98%,顺-1,2-二氯乙烯(cis-DCE)的... 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SiO_2负载的过渡金属催化剂M/SiO_2(M为第Ⅳ周期过渡金属),用于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TCE)脱HCl的反应。研究发现,在M/SiO_2催化剂中,Zn/SiO_2催化性能最好,TCE转化率能达到98%,顺-1,2-二氯乙烯(cis-DCE)的选择性为82%。随着Zn负载量的增加,Zn/SiO_2催化剂上TCE转化率逐渐增加,与催化剂上总酸量变化一致。将总酸量以Zn负载量归一化得到比酸量,则比酸量越大,Zn/SiO_2催化剂比活性越高,表明Zn/SiO_2催化剂表面酸性中心是TCE脱氯反应的活性中心。Zn/SiO_2催化剂在TCE脱HCl反应中存在一定的失活现象,归因于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积炭。低Zn负载量催化剂上会产生较多积炭,归因于其具有较多强酸性中心,表明催化剂表面强酸中心是导致催化剂积炭和失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催化剂 1 1 2-三氯乙烷 顺-1 2-二氯乙烯 脱氯化氢 酸性 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乙烯六胺修饰的MCF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冯星星 谢菁 +3 位作者 胡庚申 贾爱平 谢冠群 罗孟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66-1272,共7页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EO20-PO70-EO20)为模板剂合成了介孔泡沫氧化硅(MCF)材料.MCF经过五乙烯六胺(PEHA)修饰后用于捕捉CO2.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分析(TGA)对MCF和MCF-PEHA进...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EO20-PO70-EO20)为模板剂合成了介孔泡沫氧化硅(MCF)材料.MCF经过五乙烯六胺(PEHA)修饰后用于捕捉CO2.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热重分析(TGA)对MCF和MCF-PEHA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HA对MCF改性后,并没有破坏MCF载体本身的结构.MCF-PEHA的CO2吸附量在75°C时达到最大.随着PEHA含量的增加,MCF-PEHA的CO2吸附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PEHA含量为70%(w)时,CO2吸附量达到最大,为3.55mmol·g-1.水汽促进了吸附剂的CO2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还表明,MCF-70吸附剂经过四次吸脱附循环,吸附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表现出很好的可再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泡沫氧化硅 五乙烯六胺 吸附 C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掺杂对PdO/Ce_(1-x)Pd_xO_(2-δ)催化剂CO和CH_4催化氧化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7
作者 贾永昌 王树元 +2 位作者 孟涟 鲁继青 罗孟飞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01-1809,共9页
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出PdO/Ce_(1-x)Pd_xO_(2-δ)和PdO/Ce_(1-x)Pd_xO_(2-δ)(Pd O/CPZ)催化剂,通过硝酸处理去除催化剂表面的Pd O物种得到对应的Ce_(1-x)Pd_xO_(2-δ)(CP)和Ce_(1-x)Pd_xO_(2-δ)(CPZ)催化剂。考究四种催化剂(Pd O/CP、P... 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出PdO/Ce_(1-x)Pd_xO_(2-δ)和PdO/Ce_(1-x)Pd_xO_(2-δ)(Pd O/CPZ)催化剂,通过硝酸处理去除催化剂表面的Pd O物种得到对应的Ce_(1-x)Pd_xO_(2-δ)(CP)和Ce_(1-x)Pd_xO_(2-δ)(CPZ)催化剂。考究四种催化剂(Pd O/CP、Pd O/CPZ、CP、CPZ)对CO和CH_4的氧化活性,并计算得出表面Pd O和Pdn+物种的转化频率(TOF)。结果表明Zr的添加对Pd O催化剂上CO和CH_4的催化氧化活性具有不同的影响。Zr的添加对Pd O/CPZ和CPZ催化剂的CO催化活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前者归因于PdO/CPZ催化剂表面生成了更小颗粒的Pd O粒子,后者归因于CPZ催化剂中含有更多的氧空位。对于CH_4的催化氧化,Pd^(n+)物种起到关键的作用。由于Zr的掺杂导致Ce O2的晶格中Pd物种的含量减少,致使PdO/CPZ催化剂和CPZ催化剂对CH_4氧化活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钯 氧空位 CO氧化 CH4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O/Mn3O4整体式催化剂催化分解臭氧的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余会发 陈崇来 +1 位作者 王月娟 罗孟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8-703,共6页
将原料Ni(NO3)2·6H2O、Mn3O4粉末和拟薄水铝石用球磨机球磨,以所得的浆料浸渍堇青石,经过焙烧,得到不同比例的NiO/Mn3O4催化剂。通过催化分解臭氧活性测试发现,在空速为20000h^-1时,30NiO/Mn3O4(NiO占总质量的30%)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将原料Ni(NO3)2·6H2O、Mn3O4粉末和拟薄水铝石用球磨机球磨,以所得的浆料浸渍堇青石,经过焙烧,得到不同比例的NiO/Mn3O4催化剂。通过催化分解臭氧活性测试发现,在空速为20000h^-1时,30NiO/Mn3O4(NiO占总质量的30%)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臭氧分解率达到98%,催化剂活性稳定。当提高空速为40000h^-1,50NiO/Mn3O4(NiO占总质量的50%)催化剂的活性最高,臭氧分解率在90%左右,并且出现失活现象。通过X射线衍射(XRD)、程序升温(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BET比表面积法等表征,发现Mn3O4和NiO复合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大于单一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并且在Mn3O4和NiO复合催化剂中Mn3O4与NiO发生电子相互作用。催化剂中的Mn3O4与NiO的协同催化作用。使得Mn3O4与NiO混合物催化剂的还原温度降低,分解臭氧(O3)活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3O4 NIO 催化剂 臭氧分解 活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_2O_3气相催化1,1,2-三氯乙烷脱HCl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董朝霞 宋通洋 +2 位作者 鲁继青 谢冠群 罗孟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523,共9页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焙烧温度的Cr_2O_3催化剂,用于1,1,2-三氯乙烷(TCE)气相脱氯化氢制备二氯乙烯的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手段,研究了Cr_2O_3催...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不同焙烧温度的Cr_2O_3催化剂,用于1,1,2-三氯乙烷(TCE)气相脱氯化氢制备二氯乙烯的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手段,研究了Cr_2O_3催化剂气相催化裂解TCE脱氯化氢反应及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Cr_2O_3催化剂上TCE气相脱氯化氢反应的转化率随着催化剂焙烧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然而顺-1,2-二氯乙烯(cis-DCE)的选择性先增大后减小。400℃焙烧的Cr_2O_3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TCE转化率为70. 8%,顺-1,2-二氯乙烯的选择性为90. 0%。然而,催化剂的单位面积反应速率随着焙烧温度升高先提高后下降,400℃焙烧催化剂的单位面积反应速率为0. 801×10-2μmol/(s·m2)。催化剂的单位面积反应速率和顺-1,2-二氯乙烯(cis-DCE)的选择性与催化剂表面Cr_2O_3物种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表明催化剂表面Cr_2O_3物种有利于脱氯化氢反应。以酸中心为活性中心计算得到的转换频率(TOF)变化趋势与单位面积反应速率相一致,400℃焙烧的催化剂的TOF为2. 82×10-5s-1,表明Cr_2O_3催化剂Cr物种合适的平均价态(~3. 20)有利于脱氯化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2O3催化剂 1 1 2-三氯乙烷 脱氯化氢 顺-1 2-二氯乙烯 表面Cr2O3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门控调节具有平行路径的单分子电路中电子传输
10
作者 苏俊青 周一帆 +4 位作者 童凌 王亚浩 郑菊芳 陈竞哲 周小顺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5-201,共7页
电化学门控已成为一种可行且高效调节单分子电导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证实了具有两个平行苯环的单分子电路中电子传输可以通过电化学门控控制。首先,我们利用STM-BJ技术以金为电极构筑了具有两条平行路径的单分子结。与单条路径的单... 电化学门控已成为一种可行且高效调节单分子电导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证实了具有两个平行苯环的单分子电路中电子传输可以通过电化学门控控制。首先,我们利用STM-BJ技术以金为电极构筑了具有两条平行路径的单分子结。与单条路径的单分子结相比,两条路径的分子结由于具有增强性量子干涉效应,具有2.82倍的电导值。进一步地,我们利用电化学门控对具有两个平行苯环的单分结的电导进行调控,获得了333%·V^(-1)调节比。结合DFT计算,发现在E=E_F附近的V形透射系数谱图导致了实验观测的电导门控行为。本研究揭示了具有平行路径的单分子电路的电化学门控行为,并为设计高性能分子器件的分子材料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 电化学门控 分子结构 ECSTM-BJ 增强性量子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片状MoS_2的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凤先 常玲 杜高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5-157,共3页
以钼酸钠为钼源,硫代乙酰胺为硫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由纳米片组成的三维花状结构的二硫化钼,并利用XRD、SEM、TEM对产物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用该材料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最高放电比容量达1342.8mA.h/g,二硫化钼独特的结构使... 以钼酸钠为钼源,硫代乙酰胺为硫源,通过水热法制备了由纳米片组成的三维花状结构的二硫化钼,并利用XRD、SEM、TEM对产物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用该材料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最高放电比容量达1342.8mA.h/g,二硫化钼独特的结构使其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纳米片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与介孔模板剂作用下合成多级孔结构ZSM-5分子筛 被引量:4
12
作者 褚琳琳 姚琼斯 肖强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5-420,共6页
在传统ZSM-5分子筛合成体系中,添加硅烷偶联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介孔模板剂聚丙烯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PAA-CTAB),得到多级孔结构ZSM-5分子筛。采用XRD、SEM、TEM和N2吸附-脱附等分析手段,考察了合成的ZSM-5分子筛的结构... 在传统ZSM-5分子筛合成体系中,添加硅烷偶联剂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和介孔模板剂聚丙烯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PAA-CTAB),得到多级孔结构ZSM-5分子筛。采用XRD、SEM、TEM和N2吸附-脱附等分析手段,考察了合成的ZSM-5分子筛的结构、形貌和孔结构性质。结果表明,添加APTES硅烷偶联剂可以得到具有球形形貌的多级孔结构的ZSM-5分子筛,而添加介孔模板(PAA-CTAB)可以进一步提高多级孔结构ZSM-5的介孔含量。合成的多级孔结构ZSM-5分子筛在催化苯与苯甲醇的烷基化反应中展现了较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分子筛 多级孔结构 硅烷偶联剂 介孔模板 苯烷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胺苯二醛多孔聚合物/聚二甲基硅氧烷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气体分离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亚丹 肖强 +1 位作者 钟依均 朱伟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58-2063,共6页
以溶液复合成膜法制备了密胺苯二醛多孔聚合物(MA)/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基质膜,利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混合基质膜的形貌。考察了不同MA用量下MA/PDMS混合基质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结果表明,MA的加入可以在提高PDMS膜渗透系数的同时... 以溶液复合成膜法制备了密胺苯二醛多孔聚合物(MA)/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混合基质膜,利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混合基质膜的形貌。考察了不同MA用量下MA/PDMS混合基质膜的气体分离性能,结果表明,MA的加入可以在提高PDMS膜渗透系数的同时提高CO_2气体分离选择性;随着混合基质膜中MA含量的增加,混合基质膜的渗透系数均明显提高,气体分离选择性则先增大后减小。双组分混合气体分离测试结果表明,MA/PDMS(1.2%(w,质量分数))混合基质膜对CO_2/N_2和CO_2/CH_4的分离选择性分别是19.2和6.0,CO_2的渗透系数达到8100Barrer,均高于纯PDMS膜。MA/PDMS(1.2%(w))混合基质膜对CO_2/N_2混合气的分离性能突破了Robeson上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聚合物 聚二甲基硅氧烷 混合基质膜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