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轴应变对本征和N掺杂4H-SiC电子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秦彦军 张建强 +5 位作者 杨慧雅 方峥 范晓珍 邝富丽 叶慧群 方允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79,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单轴应变对本征和N掺杂4H-SiC电子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应变可以有效调控本征和N掺杂4H-SiC的带隙,在拉应变作用下,带隙单调减小;而在压应变作用下,带隙先增大后减小,当压应变为-1%时,带隙...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单轴应变对本征和N掺杂4H-SiC电子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应变可以有效调控本征和N掺杂4H-SiC的带隙,在拉应变作用下,带隙单调减小;而在压应变作用下,带隙先增大后减小,当压应变为-1%时,带隙达到最大值.对态密度的分析可知本征和N掺杂4H-SiC的价带顶主要来自Si 3p和C 2p态电子,导带底主要来自Si 3p态电子,C 2p态和Si 3p态通过影响价带顶和导带底从而导致应变结构中带隙发生变化.通过Mulliken布局和差分电荷密度分析可知,随着晶格常数的增加Si原子向C原子和N原子转移的电荷减少,同时Si-C原子和Si-N原子之间的共价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 单轴应变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与BO-LightGBM算法的玉米品种无损鉴别
2
作者 张阿支 沈建国 +3 位作者 蒋敏兰 杨文文 张长江 石小威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199,共8页
玉米集粮、经、饲三元为一体,是我国最主要的饲料来源及工业原料,优质的玉米品种是保证玉米产量的首要条件。针对目前玉米品种检测以人工为主、工作量大、效率不高,有损检测、易因疲劳而产生主观错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 玉米集粮、经、饲三元为一体,是我国最主要的饲料来源及工业原料,优质的玉米品种是保证玉米产量的首要条件。针对目前玉米品种检测以人工为主、工作量大、效率不高,有损检测、易因疲劳而产生主观错误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玉米品种快速无损鉴别的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5种不同品种共计1000份玉米光谱数据采用多元散射校正、小波变换、移动平均滤波、标准化和矢量归一化5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预处理,消除光谱采集过程中存在的干扰信号,比较并筛选出最优的光谱预处理方法;其次,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特征波长提取,实现数据降维,降低模型运算量;最后,利用贝叶斯优化自动调整模型超参数,建立基于贝叶斯优化LightGBM玉米品种分类模型(BO-LightGBM)。结果表明,矢量归一化的预处理方式结合PCA提取特征的BO-LightGBM模型对于玉米种粒无损鉴别的效果最好,准确率为9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品种鉴别 高光谱成像技术 LightG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行集优化的多核极化码设计
3
作者 刁春娟 王振玲 +1 位作者 屠长伟 黄志亮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6-600,共5页
多核极化码由不同大小的核矩阵构成,丰富了传统极化码的码长。对于较短码长的多核极化码,其连续消除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的性能与所构造码的距离性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前人的研究中提出了多核极化码的距... 多核极化码由不同大小的核矩阵构成,丰富了传统极化码的码长。对于较短码长的多核极化码,其连续消除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的性能与所构造码的距离性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前人的研究中提出了多核极化码的距离设计。在这种设计中,最小距离谱(Minimum-Distance Spectrum,MDS)与最优行集(Optimal Row Set,ORS)是影响距离设计的两个关键因素。在传统按顺序选取ORS的基础上,考虑了ORS对应信道的可靠性,使基于距离设计所构造的多核极化码在保证相同最小距离的基础上具备更高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基于距离设计所构造的多核极化码相比,优化ORS后所构造的多核极化码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核极化码 距离设计 最优行集 列表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23年海洋和内陆水塑料污染研究
4
作者 张飞 熊思晨 +5 位作者 陈智雄 黄晓瑞 郑卓灵 高筱婷 熊思梦 成湘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09-3224,共16页
本文在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的基础上回顾了2008~2023年全球海洋和内陆水域塑料污染的研究进展和新兴热点.共选择了13872篇文章,其中大多数研究围绕塑料污染的分析方法和监测手段.结果发现,塑料垃圾的持续排放及其难降解性是导致... 本文在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的基础上回顾了2008~2023年全球海洋和内陆水域塑料污染的研究进展和新兴热点.共选择了13872篇文章,其中大多数研究围绕塑料污染的分析方法和监测手段.结果发现,塑料垃圾的持续排放及其难降解性是导致海洋及内陆水体污染的直接原因.全球对水体塑料污染的研究日益重视,反映在2020年以来文献发表数量急速增加.目前主流的塑料污染分析方法是显微镜观察、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化学分析法等.然而,实地采样受限较大,且存在拖网网孔大小不一等问题,因此提出无人机及智能遥感技术在塑料污染监测中的应用前景,论述了将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三者结合,形成了多尺度、全方位的监测体系,为未来的塑料污染研究与治理提供科学参考和合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污染 海洋 内陆水 分析方法 监测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n)Cu_(m)(n=2-6,m=1-3)团簇的几何与电子结构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彦军 张建强 +5 位作者 杨慧慧 李萍 尹伟 万星星 马亚斌 方允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80,共8页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l_(n)Cu_(m)(n=2-6,m=1-3)团簇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结合能、解离能以及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的分析表明8和20价电子的Al_(2)Cu_(2)和Al_(6)Cu_(2)团簇具有较强的...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Al_(n)Cu_(m)(n=2-6,m=1-3)团簇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结合能、解离能以及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的分析表明8和20价电子的Al_(2)Cu_(2)和Al_(6)Cu_(2)团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通过对团簇的分子轨道和能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和20价电子的Al_(2)Cu_(2)和Al_(6)Cu_(2)团簇的分子轨道与凝胶模型预测的一致,可构成闭合壳层,表现出特别的稳定性.Cu原子定域的3d轨道位于团簇的分子轨道之间,但并未影响团簇分子轨道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Al-Cu团簇 几何结构 稳定性 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高聚物双分子结构中激子电致解离的动力学研究
6
作者 邱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通过绝热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共轭高聚物双分子结构中激子对外加电场的响应.当外电场强度超过某个临界值时,激子会被解离成一对自由的电子与空穴.对于双分子结构中的激子,其临界解离电场除了受电子与电子相互作用以及电声相互作用影响之外... 通过绝热动力学方法,研究了共轭高聚物双分子结构中激子对外加电场的响应.当外电场强度超过某个临界值时,激子会被解离成一对自由的电子与空穴.对于双分子结构中的激子,其临界解离电场除了受电子与电子相互作用以及电声相互作用影响之外,还受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由动力学演化的计算得到,激子临界解离电场强度随分子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增大而呈非线性降低;随电子与电子相互作用强度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小的变化;但是,随电声耦合强度的增大却呈现出线性增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高聚物 双分子结构 激子 电致解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RetinaNet大豆外观品质无损检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春欣 霍怡之 +4 位作者 杜有海 蒋敏兰 曾令国 张长江 石小威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180,共9页
快速、准确、有效地区分大豆外观品质是大豆食品质量检验和食品安全与包装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Retina Net的大豆外观品质检测模型。将原始主干网络ResNet50替换为ResNet34,在保证准确度的同... 快速、准确、有效地区分大豆外观品质是大豆食品质量检验和食品安全与包装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卷积神经网络Retina Net的大豆外观品质检测模型。将原始主干网络ResNet50替换为ResNet34,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降低了模型参数量,提高了运算速度,降低了运算时间。在主干网络和特征金字塔(FPN)的输出端分别嵌入ECA模块,进一步提取有利特征,减轻了冗余特征对网络的影响,提高了网络性能。同时,为保证不失原有特征的丰富性,将FPN后嵌入的ECA模块的输出与主干网络的输出结果相叠加,所得特征作为输入,传入分类器中进行识别检测。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改进的RetinaNet大豆品质检测模型的精确率达97.39%,mAP值达98.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大豆外观品质检测 RetinaNet FPN ECA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技术的二氧化碳测量 被引量:1
8
作者 卢俊城 高璐 +4 位作者 吴琼 刘雯 梁荫杰 陈达如 邵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129,共8页
利用1.573μm的分布反馈式二极管激光器作为光源,搭建了一套基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ICOS)的二氧化碳(CO_(2))气体检测装置。选取CO_(2)在6358.65 cm^(-1)处,线强为1.732×10^(-2)3cm^(-1)/(molecule·cm^(-2))的吸收谱线,测量... 利用1.573μm的分布反馈式二极管激光器作为光源,搭建了一套基于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ICOS)的二氧化碳(CO_(2))气体检测装置。选取CO_(2)在6358.65 cm^(-1)处,线强为1.732×10^(-2)3cm^(-1)/(molecule·cm^(-2))的吸收谱线,测量了密封腔体内400×10^(-6)的CO_(2)直接吸收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在镜片反射率为99.98%和60 cm腔长内,实现了2.4 km的有效光程,系统的线性度为0.996。通过长时间测量密封腔体内的CO_(2)直接吸收信号,根据Allan曲线分析得到系统最佳积分时间为98.3 s,最小可探测极限为0.63×10^(-6)。最后,实验室环境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室内CO_(2)浓度值变化符合实验室人员活动作息规律,验证了测量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为室内CO_(2)排放管理提供实用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 直接吸收 气体检测 二氧化碳 红外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核矩阵极化码的BP译码算法
9
作者 邱开虎 黄志亮 +1 位作者 张莜燕 周水红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8-172,共5页
相比于2×2核极化码,3×3核极化码的码长更加丰富以及有着更高的极化速率。同时,极化码的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 BP)算法相比于传统串行消去(Successive Cancellation, SC)译码算法具有更低的延时。将2×2核极化码... 相比于2×2核极化码,3×3核极化码的码长更加丰富以及有着更高的极化速率。同时,极化码的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 BP)算法相比于传统串行消去(Successive Cancellation, SC)译码算法具有更低的延时。将2×2核极化码的BP译码算法推广至3×3核。获得了3×3核内部最小计算单元的信息更新公式;基于信息更新公式,给出了3×3核的BP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对于3×3核极化码,BP译码算法相比于SC译码算法,在中低信噪比下性能要优于SC译码算法。在译码性能相当的条件下,BP译码算法有着更低的译码延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置信传播译码算法 译码时延 译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CJR网格的3×3核极化码简化连续消去译码算法
10
作者 李逸飞 黄志亮 +1 位作者 张莜燕 周水红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86,共6页
大核矩阵极化码的传统连续消去(Successive Cancellation, SC)译码算法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采用网格来降低大核矩阵极化码SC译码算法的复杂度。发现了SC译码算法核内部运算和网格的联系,建立了相应的网格替代核内部运算,基于BCJR(Bahl, ... 大核矩阵极化码的传统连续消去(Successive Cancellation, SC)译码算法有较高的计算复杂度,采用网格来降低大核矩阵极化码SC译码算法的复杂度。发现了SC译码算法核内部运算和网格的联系,建立了相应的网格替代核内部运算,基于BCJR(Bahl, Cocke, Jelinek, Raviv construction)网格构造出SC核内部运算的最小网格。有效降低了算法计算量。仿真结果表明,3×3核的长度为243、码率为1/2的极化码,相比于直接计算式,运行时间减少了79.14%,节省了14.2%的计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大核矩阵 BCJR网格 连续消去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显著性区域提取的垩白米检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昊然 蒋敏兰 +2 位作者 张长江 吴颖 吴沛伦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垩白度是衡量优质大米品质的重要指标,随着农业检测自动化发展,利用机器视觉准确检测大米垩白度对大米生产加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算法在分割垩白区域时存在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以及准确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显著性区... 垩白度是衡量优质大米品质的重要指标,随着农业检测自动化发展,利用机器视觉准确检测大米垩白度对大米生产加工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算法在分割垩白区域时存在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以及准确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显著性区域提取的垩白区域提取算法。利用大米垩白区域图像显著性的特点,对图像特征变化边缘进行提取,计算出边缘像素点个数以及边缘的总像素值,从而计算出边缘像素的平均值作为该区域的阈值。最后,利用计算得到的阈值对该区域进行分割,分割出整张图片的垩白区域,并计算出大米的垩白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识别准确率为96.76%,相较于传统的OTSU算法检测准确率平均提高了26.87%,相较于改进的OTSU算法检测准确率平均提高了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机器视觉 图像显著性 垩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边缘计算的物联网网络流量测量方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凌敏 张文金 +1 位作者 袁亮 熊继平 《重庆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7,共11页
在物联网中,边缘计算能够提供物联网计算的实时性,减少网络中数据的传输量。为了适应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研究了采用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架构的物联网网络,并利用SDN提供的方法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测量。细粒度... 在物联网中,边缘计算能够提供物联网计算的实时性,减少网络中数据的传输量。为了适应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研究了采用软件定义网络(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架构的物联网网络,并利用SDN提供的方法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测量。细粒度流量测量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网络中的流量,但同时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测量开销。为了减少测量过程中产生的开销并获得近似的细粒度测量,提出了一种面向边缘计算的物联网网络流量测量方案。新测量架构采用粗粒度测量和插值优化等方法进行测量。首先,在文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OpenFlow协议快速获得粗粒度的网络流量测量。接着,对粗粒度的网络流量进行插值恢复,并利用多约束的优化方法对插值结果进行优化,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约束的最优细粒度流量测量结果。最后,文中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N 插值理论 网络测量 随机抽样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芯光子晶体光纤温度传感器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根柱 林春婷 +1 位作者 卢俊城 马倩倩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51-957,共7页
为了深入探究七芯光子晶体光纤的传感特性,本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七芯光子晶体对温度的传感特性,找到七芯光子晶体纤芯基模与包层高阶模的有效折射差与温度的关系,算出波谷波长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即理论灵敏度,并基于单模-七芯光子晶体-单... 为了深入探究七芯光子晶体光纤的传感特性,本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七芯光子晶体对温度的传感特性,找到七芯光子晶体纤芯基模与包层高阶模的有效折射差与温度的关系,算出波谷波长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即理论灵敏度,并基于单模-七芯光子晶体-单模结构的马赫-曾德尔干涉结合水浴法进行温度传感实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七芯光子晶体光纤的理论灵敏值为-47.14 pm/℃,实验测出的灵敏度为-48.86 pm/℃。可以发现七芯光子晶体光纤对温度具有良好的线性传感特性,而且稳定性好、线性拟合度高、制作工艺简单,在海洋环境监测、生物制药和食品检测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七芯光子晶体 温度传感 马赫-曾德尔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LSTM的海兰褐蛋鸡产蛋率回归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蒋敏兰 吴沛伦 陈昊然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22期248-251,共4页
目前鸡蛋产量预测模型大多使用单一影响特征或者平均考虑各特征进行建模,存在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多层LSTM神经网络结合日龄、最高舍温、最低舍温、体质量、饲料消耗量5项特征建立高精度海兰褐蛋鸡产蛋率回... 目前鸡蛋产量预测模型大多使用单一影响特征或者平均考虑各特征进行建模,存在精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多层LSTM神经网络结合日龄、最高舍温、最低舍温、体质量、饲料消耗量5项特征建立高精度海兰褐蛋鸡产蛋率回归模型,并将得到的模型与传统的SVM模型和单层LSTM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利用多层LSTM模型预测鸡蛋产量均方误差更小,模型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LSTM 海兰褐蛋鸡 产蛋率 多特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回归的医学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端木春江 沈碧婷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792-3794,3802,共4页
为了提高医学图像的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内部样例的邻域回归超分辨率方法。首先,把输入的低分辨率图像当做高分辨率图像去构造基于自身实例的内部图像训练集,不再依赖外部训练集;然后,把高分辨率重建分成高频重建和低频重建,用邻域回归... 为了提高医学图像的分辨率,提出一种基于内部样例的邻域回归超分辨率方法。首先,把输入的低分辨率图像当做高分辨率图像去构造基于自身实例的内部图像训练集,不再依赖外部训练集;然后,把高分辨率重建分成高频重建和低频重建,用邻域回归方法重建图像高频细节部分,用双三次插值方法重建低频部分;最后,用迭代组合的方法联合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来获得最终输出的高分辨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性能优于传统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重建出的医学图像视觉效果更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 邻域回归 高频重建 低频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锶晶体的光致介电常数激增以及超顺电大极化子理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邱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9-172,共4页
钙钛矿类化合物钛酸锶具有明显的光致介电增长的性质,这是由于被光激发至Ti^(4+)的3d能带上的电子具有良好的巡游特性,为了进一步揭示光致介电增长的微观机理,这里假设巡游电子同时与两类声子发生耦合作用,一方面,电子与A_(1g)模式的晶... 钙钛矿类化合物钛酸锶具有明显的光致介电增长的性质,这是由于被光激发至Ti^(4+)的3d能带上的电子具有良好的巡游特性,为了进一步揭示光致介电增长的微观机理,这里假设巡游电子同时与两类声子发生耦合作用,一方面,电子与A_(1g)模式的晶格呼吸子发生强相互作用,另一方面,电子还与T_(1u)模式的非简谐声子具有相对较弱的耦合.通过变分法计算可得,这种复杂的电声耦合作用在晶体中形成两种极化子:自陷极化子和超顺电大极化子.正是由于超顺电大极化子的形成,导致了光致介电激增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 介电增长 自陷极化子 超顺电大极化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共轭高聚物的分子链间耦合局域态 被引量:1
17
作者 邱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3-486,共4页
有机共轭高分子中,孤子、极化子及激子都是基本的元激发,对解释有机聚合材料的导电发光特性起着主导作用. 孤子、极化子以及激子等在晶格位形上都是各具特征的空间局域状态. 本文将讨论在有机共轭高分子中存在着另一种局域态——链间耦... 有机共轭高分子中,孤子、极化子及激子都是基本的元激发,对解释有机聚合材料的导电发光特性起着主导作用. 孤子、极化子以及激子等在晶格位形上都是各具特征的空间局域状态. 本文将讨论在有机共轭高分子中存在着另一种局域态——链间耦合局域态,这种局域态是由于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所导致,在相互作用分子链端附近形成势阱,可有效束缚电子和空穴等带电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共轭高分子 链间耦合 局域态 势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高聚物双分子链中激子生成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宇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7-40,共4页
通过对耦合共轭高分子双链中激子生成的动力学研究,讨论了受到光激发后,激子在分子内或分子间生成的制约因素.激子的生成除了受分子链间耦合强度的制约,还受到光激发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子既可以在分子内生成,也可以在耦合分子间生成... 通过对耦合共轭高分子双链中激子生成的动力学研究,讨论了受到光激发后,激子在分子内或分子间生成的制约因素.激子的生成除了受分子链间耦合强度的制约,还受到光激发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子既可以在分子内生成,也可以在耦合分子间生成.增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可以增大在分子之间生成激子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高聚物 双分子链 分子内激子 分子间激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冷却对压电换能器振动稳定性的影响
19
作者 刘世清 樊叶萍 +1 位作者 麻磊磊 高晓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63,共6页
针对大功率超声换能器工作发热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热管型复合压电超声换能器,并进行了实验和仿真研究。首先,研究了空载情况下,有、无热管2种状态换能器的内部轴向温度场分布;其次,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热管耦合位置、数量及深度对换... 针对大功率超声换能器工作发热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热管型复合压电超声换能器,并进行了实验和仿真研究。首先,研究了空载情况下,有、无热管2种状态换能器的内部轴向温度场分布;其次,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热管耦合位置、数量及深度对换能器共振频率和位移振幅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研究了400 W负载下,有、无热管换能器的共振频率和动态电容随温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压电陶瓷工作发热是换能器发热的主要因素,利用热管可大幅降低换能器的内部温度;在相同工况下,热管可使换能器温升降幅达42.5%,并使换能器的共振频率和动态电容漂移量分别降低约73.5%与5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超声换能器 热管 散热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与GBDT的大豆品种无损鉴别 被引量:6
20
作者 周春欣 沈建国 +3 位作者 蒋敏兰 曾令国 张长江 范宇龙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83-190,共8页
大豆的品种直接关系到大豆制品的质量和出油率,目前主要采用对大豆中蛋白质及脂肪等含量的检测来实现对大豆品种的鉴别。这种鉴别方式破坏了大豆本质,并且存在检测费用高、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理论,研... 大豆的品种直接关系到大豆制品的质量和出油率,目前主要采用对大豆中蛋白质及脂肪等含量的检测来实现对大豆品种的鉴别。这种鉴别方式破坏了大豆本质,并且存在检测费用高、效率低、精度差的问题。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和机器学习理论,研究了大豆品种无损快速鉴别方法。采集并建立了4个品种(每个品种200粒,共计800粒)大豆的高光谱原始图像及光谱数据集。研究了利用归一化、均值中心化、小波变换、S-G平滑滤波以及矢量归一化对采集到的高光谱数据进行滤波去噪预处理,建立了基于KNN、RF及GBDT的大豆种粒无损检测模型。实验对比得出,利用主成分分析结合GBDT的检测模型精度最高,识别准确率可达9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技术 种粒无损检测 GB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