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需要”的意识形态生成——论布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批判逻辑 |
林晓珊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2
|
互联网使用与青年群体的幸福感——基于社会网络的中介效应分析 |
郭小弦
芦强
王建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4
|
|
3
|
母职的想象:城市女性的产前检查、身体经验与主体性 |
林晓珊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59
|
|
4
|
境遇与体验:一个阶层旅行者的自我民族志 |
林晓珊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9
|
|
5
|
“捆绑式发展”与“隐喻型政治” 对汶川地震灾区平坝羌寨的案例研究 |
辛允星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6
|
重返消费政治:消费不平等研究的历史逻辑 |
林晓珊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0
|
|
7
|
汽车消费与城市生活的空间实践 |
林晓珊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