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基于“ARWU”、“THE”与“QS”排行榜的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婷婷 杨天平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31,100-101,共13页
2003年6月,ARWU首次发布世界大学排名,其初衷是为了找到中国顶级大学在世界大学中的位置及其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参考。ARWU偏好注重科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这使得一些专注本科教育的大学(如美国的文理学院... 2003年6月,ARWU首次发布世界大学排名,其初衷是为了找到中国顶级大学在世界大学中的位置及其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参考。ARWU偏好注重科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这使得一些专注本科教育的大学(如美国的文理学院)名次普遍偏低。2010年后各自独立发布世界大学排名的THE与QS,由于"师承同宗",两者的指标体系几近相同,都包含了科研、教学和国际化程度三项指标,并加入了学术声誉等定性指标,在不同程度上弥补了ARWU单纯采用定量指标的不足。三个排行榜不同的指标设计及权重分配,导致同一所大学在不同榜单上的不同表现,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等7所大学同时出现在三大榜单前10名中,且在历年排名中名次基本稳定。这7所大学之所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样板,存在一系列共性特征:拥有世界领先的科研成果、一流的教师队伍、优质的生源、超凡的人才培养能力、充裕的财政投入、优良的硬件设施以及高水平的国际化程度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既要参照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也要避免盲目跟从。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借鉴人类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文明成果,积极探索中国化的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大学排行榜 科研成果 教师队伍 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考试招生制度——基于《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反思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天平 何志伟 +2 位作者 陈婷婷 方彦 谢晨璐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29,共6页
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具有许多亮点和突破点,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首先,不能仅以历史实践的总结、国际经验的借鉴和社会舆论的期许作为改革的依据,而要跳出传统改革的思维框框,对高考改... 201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具有许多亮点和突破点,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首先,不能仅以历史实践的总结、国际经验的借鉴和社会舆论的期许作为改革的依据,而要跳出传统改革的思维框框,对高考改革进行系统的战略设计;其次,应以对教育方针的准确理解为前提,以严谨、客观的科学研究为基础,以改革集权性的高考体制为突破口,以高校和考生双向多元的自主选择为目标,致力于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最后,应加快立法进程,强化社会监督,简政放权,标本兼治,逐步实现考试社会化、学校招生自主化、学生选择多样化,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考试招生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改革 实施意见 制度建设 简政放权 标本兼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实然特征与应然选择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天平 陈清森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6,共6页
以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11个维度为基础,参照张力、刘亚荣对特罗11个维度所做的3个类别的概括,对迈入普及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的实然特征与应然选择进行分析。在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在基本形态、高校管理以及教学组织等方... 以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11个维度为基础,参照张力、刘亚荣对特罗11个维度所做的3个类别的概括,对迈入普及化阶段的我国高等教育的实然特征与应然选择进行分析。在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在基本形态、高校管理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呈现出若干普及化的国别和国情特征。立足2021年,面向2035年,应着力构建区域均衡、类型健全的高等教育体系,全面推进高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创设供需平衡的高校教学组织生态系统,不断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 实然特征 应然选择 基本形态 院校管理 教学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