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代浙江经济大发展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如金 《浙江学刊》 1988年第3期35-39,共5页
宋代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和全面繁荣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而“两浙之富,国所用恃,岁糟都下米百五十万石,其它财富供馈不可悉数”。“朝廷经费之源,实本于此”。到南宋时,“高宗南渡,虽失旧物之半,犹席东南地产之饶,足... 宋代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和全面繁荣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而“两浙之富,国所用恃,岁糟都下米百五十万石,其它财富供馈不可悉数”。“朝廷经费之源,实本于此”。到南宋时,“高宗南渡,虽失旧物之半,犹席东南地产之饶,足以裕国”。宋代的浙江无论是农业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因探析 经济文化交流 两浙路 中国封建社会 海外贸易 手工业者 兴修水利 北宋 社会经济 吴越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历史主义述评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加丰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10-220,共11页
历史主义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后来一直产生重要影响。从高度关注个体及其背景或语境的独特性、人的非理性因素作用的角度看,它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重要思潮,因为它推动历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是西方史学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影... 历史主义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后来一直产生重要影响。从高度关注个体及其背景或语境的独特性、人的非理性因素作用的角度看,它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重要思潮,因为它推动历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是西方史学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影响了许多学科的发展。从它否定价值具有普遍性的一面、狂热鼓吹民族主义和崇拜政府的角度看,它主要是德意志的思潮。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后者的各种极端思想和相对主义全面显露出来,酿成了所谓的历史主义危机。二战后德国式的历史主义受到批判和改造,它从相对主义后退,有点类似于文化多元主义。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历史主义,虽然主要是一种文艺批评理论,但它把历史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与后现代主义结合起来,自成一家,对历史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主义 历史主义危机 新历史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宋丽关系史研究》评介
3
作者 方如金 陈国灿 《浙江学刊》 CSSCI 2000年第3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书评 <<宋丽关系史研究>> 杨渭生 外交史 高丽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4
作者 沈雨梧 《浙江学刊》 1987年第1期97-100,共4页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史学界长期以来争论比较热烈的问题。一些同志认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叶,也有人否定这种说法,特别否定明末清初农业中存在的资本主义新的因素。本文根据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材料,认为在评论中国何...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史学界长期以来争论比较热烈的问题。一些同志认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明朝中叶,也有人否定这种说法,特别否定明末清初农业中存在的资本主义新的因素。本文根据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些材料,认为在评论中国何时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不能一刀切。由于中国是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商品经济在各个地区发展程度也不一样,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有早有晚。就拿浙江来说,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远在元末明初就稀疏地出现了。明末清初浙江嘉湖地区与清代中期的许多地区相比,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要高得多。单从地租形态来讲,清代中期全国比较普遍地还实行实物地租,而明末清初嘉湖地区已出现了货币地租。在这种情况下,明末清初,浙江嘉湖地区在农业中较早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很自然的。浙江手工业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早于全国其他地区,也完全是商品经济较高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萌芽 明末清初 清代中期 商品经济 手工业作坊 明朝中叶 清代前期 刑科题本 史学界 商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美学: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 被引量:6
5
作者 路新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64,共12页
"历史美学"具有两重内涵:用美学的视角看待历史,其要义在"以人为本",将"历史"还原为"人"的历史。这里的"人",并非一空洞的概念,而是指有鲜活的心灵活动,有思想语言,有动作,血肉丰满,归根结底具有人性的"人";用审美的眼光... "历史美学"具有两重内涵:用美学的视角看待历史,其要义在"以人为本",将"历史"还原为"人"的历史。这里的"人",并非一空洞的概念,而是指有鲜活的心灵活动,有思想语言,有动作,血肉丰满,归根结底具有人性的"人";用审美的眼光审视历史学,注重史家的"思想"、历史叙事的方法、历史书写的格局。判断一部史著的文野高下,应当以其是否把握并运用了"美学"之相关原理为圭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历史学 “诗”与“文” 历史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籍资本家兴起探微
6
作者 周静芬 《浙江学刊》 CSSCI 1989年第3期37-40,共4页
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以及形成时期的构成,是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浙江籍资本家兴起的时间,以及兴起时的构成作些探讨。浙江籍资本家兴起的时间资产阶级形成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经济表... 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以及形成时期的构成,是中国资产阶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浙江籍资本家兴起的时间,以及兴起时的构成作些探讨。浙江籍资本家兴起的时间资产阶级形成的基础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由于资本主义经济表现形式不同,资本在不同部门分配不同,出现了各自不同的特殊利益和要求的工场手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工业资本家、金融业资本家等不同的资本家集团。为此,探讨浙江籍资本家兴起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家 浙江籍 资本主义经济 中国资产阶级 商业资本 工业资本 资本主义性 外国资本主义 二十世纪初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央地关系重组与中苏关系演变——基于新疆省中央运输委员会的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建勇 丁一瀚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3-143,共11页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新疆成为了转运苏联物资的孔道,为主持运输及配合工作,新疆省中央运输委员会应运而生。1937—1941年“中运会”虽替国民政府转运了大量物资,但几乎不受中央掌控,且央地双方在相关问题上屡生龃龉。而苏联则趁...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新疆成为了转运苏联物资的孔道,为主持运输及配合工作,新疆省中央运输委员会应运而生。1937—1941年“中运会”虽替国民政府转运了大量物资,但几乎不受中央掌控,且央地双方在相关问题上屡生龃龉。而苏联则趁机以“中运会”之名不断在新疆扩大影响,侵害我主权。1942年新疆“内向”后,外交部驻新特派员吴泽湘与新疆督署、省府先是破获了“中运会”苏车偷运枪弹一案,而后相继拟定《新疆省商旅货物交通器具暂行检查规则及施行细则》与《中央运输委员会汽车通行规则》,并在国民政府的配合下,最终使苏联接受了边境检查办法,成功维护了主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省中央运输委员会 边境检查 新疆统合 中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产权单位”到“纳税单位”:《同治兰溪鱼鳞图册》所载户名考释 被引量:2
8
作者 胡铁球 李新怡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54,160,共16页
《同治兰溪鱼鳞图册》所载户名,根据其登记的表达方式可分为人户、祀户、族户、佃户、会户、庙户、商户、官户、客户九大类别。这些户名在鱼鳞图册上皆分为“业名”与“业户”两列登载。其中业户表达的是“产权单位”,依据“谁的土地谁... 《同治兰溪鱼鳞图册》所载户名,根据其登记的表达方式可分为人户、祀户、族户、佃户、会户、庙户、商户、官户、客户九大类别。这些户名在鱼鳞图册上皆分为“业名”与“业户”两列登载。其中业户表达的是“产权单位”,依据“谁的土地谁承粮”的逻辑,其内涵是指“名义上的承粮户”;业名是对业户的补充与说明,其内涵是指土地的实际拥有者或税粮的实际承担者,即“业主真实姓名”。在兰溪,不管是从习惯上还是从制度上,田底主(大皮)是承粮户,但实际情况是只要某户拥有地权某个层面的权利,就可能成为实际的承粮者,故在业名之下或在其旁边以批注的形式可以登载各类经营者、佃耕者等信息,以表达这些人或单位是税粮的实际承担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鳞图册 户名 业户 业名 产权 承粮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宋时期圣妃信仰在两浙沿海的传播及其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陈国灿 鲁玉洁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26,共6页
圣妃信仰起源于福建,经宋政府多次敕封,逐渐由一个地方小神发展为东南沿海居民共同崇奉的海神。南宋时期,与福建毗邻的两浙地区,因地域优势,海上贸易频繁,文化具有包容性,以及海商、福建籍游宦阶层的推动,逐渐接受圣妃信仰。圣妃信仰传... 圣妃信仰起源于福建,经宋政府多次敕封,逐渐由一个地方小神发展为东南沿海居民共同崇奉的海神。南宋时期,与福建毗邻的两浙地区,因地域优势,海上贸易频繁,文化具有包容性,以及海商、福建籍游宦阶层的推动,逐渐接受圣妃信仰。圣妃信仰传入后,对两浙沿海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并日益成为沿海居民和相关社会群体的一种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圣妃信仰 两浙沿海 传播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嘉靖间上供物料折银与工部白银财政的建立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义琼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3-141,共9页
嘉靖时期,白银财政不断拓展,重要表现之一便是上供物料逐渐实现大规模折银,其折银主要原因包括革除实物财政体制下物料税收的弊端,将加派实物物料通过折银变为工部财政收入的固定类项等。上供物料折银中的四司料银入贮京师顶级库藏之一... 嘉靖时期,白银财政不断拓展,重要表现之一便是上供物料逐渐实现大规模折银,其折银主要原因包括革除实物财政体制下物料税收的弊端,将加派实物物料通过折银变为工部财政收入的固定类项等。上供物料折银中的四司料银入贮京师顶级库藏之一的节慎库。节慎库是工部银库,不受户部管辖,是独立于传统户部财政之外的体系。这说明:其一,上供物料折银是工部白银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二,明代中央财政内部并未实现所谓的集权,而是分权。嘉靖十六年(1537)的营建大工事件,是中央各部协作完成的结果,但因试图加派,导致户、工二部尚书被罢黜。可见,工部财政的运作是牵动中央各部财赋和政局的复杂事件,也说明明代财政运作因缺乏统一领导机构而效率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时期 上供物料折银 节慎库 工部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统一比限制度的建立及其演变 被引量:7
11
作者 胡铁球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3-154,160,共13页
比限制度为清代四大催科法之首,其历经了从"十限制"到"各地灵活设限"再到"上下忙两限制"的复杂演变过程。其中"十限制"约推行了80年(顺治十年至雍正十一年),要求全国通行。"各地灵活设限&... 比限制度为清代四大催科法之首,其历经了从"十限制"到"各地灵活设限"再到"上下忙两限制"的复杂演变过程。其中"十限制"约推行了80年(顺治十年至雍正十一年),要求全国通行。"各地灵活设限"推行了约81年(雍正十二年至嘉庆二十年),在这个时段,各地推行"上下忙两限制"渐成风气。不过,全国强制统一推行"上下忙两限制"则始于嘉庆二十年(1815年),此后终清不变,时间约为90年。但不管是"十限制"还是"上下忙两限制"时期,到各地具体执行时皆有所变异,其中"十限制"时期尤为普遍和复杂。而纳税成本、防止各种弊端以及纳税便利是推动比限制度演变的核心因素,但常常顾此失彼,法久弊生,没完没了,但总体来看,其制度越来越趋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限 催科 票单 制度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鳞图册在地权确认中的权威性与框架性——以《同治兰溪鱼鳞图册》为中心讨论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铁球 陈思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3-154,160,共13页
以往学界对地权的研究,因缺乏系统的资料,无法对政府如何框定各家各户土地权的过程进行深入论述,而《同治兰溪鱼鳞图册》所附贴条、凭条、执照、批注、印章等内容,能较完整地反映兰溪在地籍系统被战争摧毁之后,重新确立地权的过程,是对... 以往学界对地权的研究,因缺乏系统的资料,无法对政府如何框定各家各户土地权的过程进行深入论述,而《同治兰溪鱼鳞图册》所附贴条、凭条、执照、批注、印章等内容,能较完整地反映兰溪在地籍系统被战争摧毁之后,重新确立地权的过程,是对地权确认本身进行研究的绝佳材料。在上述材料中,因凭条是同治兰溪鱼鳞图册攒造时发放的第一批地权归属凭据,且其覆盖了登记在鱼鳞图册上的每一块有主土地,通过对其发放情况、性质与功能的总结分析,结合兰溪攒造鱼鳞图册时地权确认的基本原则与三类执照的发给过程与功能,可以对鱼鳞图册在地权确认中的权威性与框架性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权确认 鱼鳞图册 凭条 印单执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宋事功学派的反理学思想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国灿 《安徽史学》 1998年第3期19-25,共7页
关键词 事功学派 反理学思潮 理学家 《习学记言序目》 陈亮 事功之学 儒家学说 理学思想 传统儒学 批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骠国献乐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序雅 李晓亮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8-122,共5页
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年),骠国沿古代西南丝道赴长安献乐。骠国献乐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也构成了唐代中后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作者对骠国献乐的经过和骠国所献乐器、乐曲、乐工及其 乐舞表演的基本情况作了梳... 唐德宗贞元年间(785~804年),骠国沿古代西南丝道赴长安献乐。骠国献乐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也构成了唐代中后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作者对骠国献乐的经过和骠国所献乐器、乐曲、乐工及其 乐舞表演的基本情况作了梳理;分析了骠国献乐产生的政治、文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骠国 音乐 社会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城市流浪人员的官方救助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国灿 刘洁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9-54,共6页
入宋以后,随着城市社会贫富分化的不断加剧,流浪人员问题日益突出,宋朝官方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救助体制。其救助内容及方式主要有济和养两方面,前者重在饥寒、养病等方面的救济,后者则是集中收容和济养。从实际情况来看,宋廷颁布的相关政... 入宋以后,随着城市社会贫富分化的不断加剧,流浪人员问题日益突出,宋朝官方逐渐建立起相应的救助体制。其救助内容及方式主要有济和养两方面,前者重在饥寒、养病等方面的救济,后者则是集中收容和济养。从实际情况来看,宋廷颁布的相关政策与条令在北宋中后期实施效果相对较好,南渡后逐渐流于形式;地方自主性救助在南宋时日显活跃,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缺乏稳定性等局限。宋朝官方对城市流浪人员救助的制度化趋向,既反映了城市发展和转型所带来的影响,也是构建社会保障体系的某种初步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城市 流浪人员 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党政府1935年的币制改革 被引量:2
16
作者 诸葛达 《浙江学刊》 CSSCI 1995年第4期119-121,共3页
国民党政府1935年的币制改革诸葛达诸葛达,男,1949年生,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国民党政府在其统治的二十余年中,进行过三次重要的币制改革。其中1935年的币制改革,又称为法币政策或法币制度,影响最大,实行的时间... 国民党政府1935年的币制改革诸葛达诸葛达,男,1949年生,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师。国民党政府在其统治的二十余年中,进行过三次重要的币制改革。其中1935年的币制改革,又称为法币政策或法币制度,影响最大,实行的时间最长。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不应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政府 币制改革 法币 中国货币 1935年 银本位制 白银政策 货币制度 金融垄断 中美白银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精神状态与马克思义史学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加丰 《江汉论坛》 1987年第10期7-11,共5页
当前,中国正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转变,并真正面临着使社会规律服从人的统治的无限可能性.前者意味着广大群众的精神境界正在或即将发生极大变革;后者意味着我们有条件充分利用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现代化事业稳步... 当前,中国正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转变,并真正面临着使社会规律服从人的统治的无限可能性.前者意味着广大群众的精神境界正在或即将发生极大变革;后者意味着我们有条件充分利用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现代化事业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在我们这样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之苦的国家里,两个转折点交融在一起出现,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显得特别迫切,同时也向史学工作者提出了人们的行为动机、精神状态或思想意识在历史上的作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本文拟就此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 精神境界 主观能动性 社会规律 无限可能性 经济因素 转折点 宗教改革 罗马帝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有为忠君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可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7-121,共5页
忠君思想作为中国封建臣民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在近代受到了民主意识的一次次强烈的冲击并逐渐走向消亡。然而,曾是民主意识较早觉醒者,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运动的康有为,他的这一思想却仍牢不可破,至死未改。这是一种奇怪... 忠君思想作为中国封建臣民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在近代受到了民主意识的一次次强烈的冲击并逐渐走向消亡。然而,曾是民主意识较早觉醒者,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运动的康有为,他的这一思想却仍牢不可破,至死未改。这是一种奇怪的也是必然的现象。一、作为一种封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有为 忠君思想 光绪帝 政治理想 君主立宪 保皇会 探析 光绪皇帝 实行共和政体 君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梁启超思想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郭清 《浙江学刊》 CSSCI 199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本文认为,虽然梁启超一生的思想前后有许多变化,但却有二个基本特征贯穿始终,一个是杰出的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另一个是浓厚的历史唯智论思想。
关键词 梁启超 近代民族主义 基本特征 大民族主义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戊戌时期 历史发展 国民政治 专制政体 民族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民政府筹谋帕米尔问题始末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建勇 钱骋阳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7-118,共12页
1942年盛世才背弃苏联而转向国民政府,由此引发苏联与新疆当局间的交恶。为保证战时西部国防安全,国民政府开始致力于解决中苏新疆段界务问题。从1943年至1948年,国民政府外交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就帕米尔未定界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磋商,... 1942年盛世才背弃苏联而转向国民政府,由此引发苏联与新疆当局间的交恶。为保证战时西部国防安全,国民政府开始致力于解决中苏新疆段界务问题。从1943年至1948年,国民政府外交部及其他相关部门就帕米尔未定界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磋商,并制定了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就其过程而言,可以观察到,尽管国民政府对涉及领土主权的问题未尝不想据理力争,但除了中苏两国悬殊的国力差距外,国内连绵不绝的军事冲突和新疆地方的治理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国民政府对该问题的决策。在收复失地与保全现有国土、安定内政的纠结中,国民政府对于收复帕米尔国土之立场态度亦不断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 未定国界 国民政府 苏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