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秋月 应桃开 +1 位作者 吕天喜 冯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5期72-76,共5页
针对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现状,研究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和意义。介绍了课件的制作方法,并就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
关键词 无机化学实验 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锰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良超 应桃开 周享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36-838,845,共4页
用流变相-前驱物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锰粉末,用XRD、TEM和LPSA对粉末样品的组成、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O和Mn3O4都属于立方晶系的球形粒子,平均粒径(d50)分别约为45.6nm和69.1nm。对MnO和Li2Mn2O4(由Mn3O4制备)的... 用流变相-前驱物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锰粉末,用XRD、TEM和LPSA对粉末样品的组成、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nO和Mn3O4都属于立方晶系的球形粒子,平均粒径(d50)分别约为45.6nm和69.1nm。对MnO和Li2Mn2O4(由Mn3O4制备)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Li2Mn2O4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28mAh/g,经过十次充放电循环之后电容量仍有117.5mAh/g。而MnO的电化学性能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锰 流变相 热分解 MNO MN3O4 Li2Mn2O4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应用于三种缩叶藓属植物的分类 被引量:3
3
作者 孔黎春 余鹏 程存归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5-409,共5页
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HAT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了3种缩叶藓属植物齿边缩叶藓、多枝缩叶藓和中华缩叶藓的红外谱图,运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吸收较为相似的3种缩叶藓属植物的红外谱图进行特征提取。通过分析比较后选择第三,四分... 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HAT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了3种缩叶藓属植物齿边缩叶藓、多枝缩叶藓和中华缩叶藓的红外谱图,运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吸收较为相似的3种缩叶藓属植物的红外谱图进行特征提取。通过分析比较后选择第三,四分解层进行特征向量的提取,利用所得到的特征变量进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训练,再将训练出来的网络对不同产地的3种缩叶藓属植物的红外谱图离散小波提取后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通过对120个不同样本的验证,说明能够采用基于FTIR-离散小波进行数据压缩后进行特征变量的提取及径向基神经网络分类法对3种缩叶属植物齿边缩叶藓、多枝缩叶藓和中华缩叶藓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离散小波特征提取 径向基神经网络 缩叶藓属植物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上双氟取代三联苯类液晶化合物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许青青 李良超 叶芹萍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9-164,共6页
运用AM 1和PM 3两种SCF MO方法 ,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 ,给出了对环上双氟取代三联苯类液晶化合物的稳定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生成热、偶极矩、前线分子轨道能级等分子的基本性质。联系有机结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初步阐明了其分... 运用AM 1和PM 3两种SCF MO方法 ,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 ,给出了对环上双氟取代三联苯类液晶化合物的稳定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生成热、偶极矩、前线分子轨道能级等分子的基本性质。联系有机结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初步阐明了其分子结构与介电各向异性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化合物 量子化学 偶极矩 分子轨道 联苯 几何构型 能级 取代 新型 生成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LXV)──醋酸铜与Schiff碱在室温下的固相化学反应 被引量:9
5
作者 林建军 郑丽敏 +1 位作者 傅岩 忻新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1110-1113,共4页
研究了Cu(OAc)2·H2O与两个Schiff碱[水杨醛缩邻氨基吡啶(HSAPy)、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H2SAP)]在室温下的固相化学反应,用元素分析、XRD、DTA、UV漫反射和磁化率测定等方法表征了固相产... 研究了Cu(OAc)2·H2O与两个Schiff碱[水杨醛缩邻氨基吡啶(HSAPy)、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H2SAP)]在室温下的固相化学反应,用元素分析、XRD、DTA、UV漫反射和磁化率测定等方法表征了固相产物,其组成分别为Cu(SAPy)2和Cu(SAP),后者为双核结构.通过等温电导法得到固相反应的活化能为:H2SAP(35.25KJ/mol<HSAPy82.31KJ/mol,并初步讨论了配体的结构对固相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铜 固相反应 度夫碱 配位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氟取代苯和联苯类液晶化合物的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人卫 李良超 顾琦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9-746,共8页
运用AM1和PM3两种SCF-MO方法,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给出了对一系列环上双氟取代苯、联苯液晶化合物的稳定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分子基本性质(生成热、偶极矩、前沿分子轨道能级等)。联系有机结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初步阐明了其... 运用AM1和PM3两种SCF-MO方法,通过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给出了对一系列环上双氟取代苯、联苯液晶化合物的稳定几何构型、电子结构和分子基本性质(生成热、偶极矩、前沿分子轨道能级等)。联系有机结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初步阐明了其分子结构与介电各向异性之间的关系,为设计和开发新型液晶分子研究提供了有较大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氟取代苯和联苯 液晶化合物 AM1法 PM3法 介电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铬酸铵与明胶光化学反应的光声光谱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钢进 杜浩 +1 位作者 蔡铁权 方健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1-113,共3页
重铬酸铵与明胶光化学反应的光声光谱研究陈钢进,杜浩,蔡铁权,方健文(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金华)关键词重铬酸盐明胶,光化学反应,光声光谱重铬酸盐明胶(DCG)是全息照相的重要材料,全... 重铬酸铵与明胶光化学反应的光声光谱研究陈钢进,杜浩,蔡铁权,方健文(浙江师范大学化学系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金华)关键词重铬酸盐明胶,光化学反应,光声光谱重铬酸盐明胶(DCG)是全息照相的重要材料,全息图的形成过程是六价铬在光的激发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反应 光声光谱 重铬酸铵 明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实验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18
8
作者 蔡亚萍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共3页
本文就实验观察、分析、操作和创新等阶段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产生的作用 。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创造思维培养 实验教学 实验分析 实验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蔡亚萍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0-22,共3页
本文对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的适应性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提出了以变革课堂教学为重点改进课堂教学内容、发展课堂教学原则、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等措施 。
关键词 化学教学 学习方法 教育改革 教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 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锰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良超 郝仕油 +1 位作者 林秋月 应桃开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049-2050,2056,共3页
用流变相-前驱物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锰粉末.用XRD、TEM和LPSA对粉末样品的组成、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对MnO和LiMn2O4(由Mn3O4制备)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LiMn2O4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28m... 用流变相-前驱物热分解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锰粉末.用XRD、TEM和LPSA对粉末样品的组成、结构、粒度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对MnO和LiMn2O4(由Mn3O4制备)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LiMn2O4具有较高的充放电容量和较好的循环性能,其首次放电容量为128mAh/g,经过20次充放电循环之后电容量仍有117.5~128mAh/g.而MnO的电化学性能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锰 流变相 MNO MN3O4 LiMn2O4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体内铝形态及铝累积特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孙婷 刘鹏 +2 位作者 郑人卫 谢忠雷 罗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909-1915,共7页
设置不同Al3+浓度对青茶进行50d处理,调查茶树铝含量和铝的化学配位形态。结果表明,茶树体内的铝大多以有机态或螯合态形式存在;茶树老叶具有高积累铝的特性,但以5mmolL-1铝处理时,运输到叶片的铝减少,积累于茶树根部的铝增多。利用27Al... 设置不同Al3+浓度对青茶进行50d处理,调查茶树铝含量和铝的化学配位形态。结果表明,茶树体内的铝大多以有机态或螯合态形式存在;茶树老叶具有高积累铝的特性,但以5mmolL-1铝处理时,运输到叶片的铝减少,积累于茶树根部的铝增多。利用27AlNMR技术检测表明,茶树各器官中普遍存在Al13的强烈共振吸收峰;在各器官中还出现–0.38×10-6处和–0.17×10-6处的微弱吸收峰,为目前尚未检出的铝络合物形式;在5mmolL-1Al3+处理下,青茶老叶中含有更多的Al-复合物,包括Al-草酸盐(1∶2)、Al-草酸盐(1∶2)和Al-磷酸复合物,说明茶树体中的铝通过与其他物质形成络合物以降低铝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AlNMR 茶树 铝形态 铝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铁氧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3
12
作者 陈海峰 吴雪 +3 位作者 李良超 周琰 范蓓 丁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7-344,共8页
用浸渍法制备了镍铁氧体/碳纳米管(NF/MWNTs)复合材料。用XRD、SEM、TEM、VSM、UV-Vis等表征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磁性能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NF/MWNTs复合材料保留了碳纳米管优良的吸附性能,且具有良好的镍铁氧体负载率... 用浸渍法制备了镍铁氧体/碳纳米管(NF/MWNTs)复合材料。用XRD、SEM、TEM、VSM、UV-Vis等表征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磁性能和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NF/MWNTs复合材料保留了碳纳米管优良的吸附性能,且具有良好的镍铁氧体负载率和优异的磁性能。质量比(mNF/mMWNTs)为1的NF/MWNTs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8.87 mg·g-1,其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NF/MWNTs复合材料对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与溶液温度和pH值呈正相关性。此外,NF/MWNTs复合材料回收容易,活化处理简便,可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氧体 碳纳米管 亚甲基蓝 吸附 脱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震大气增温异常成因的初步认识 被引量:45
13
作者 徐秀登 徐向民 +1 位作者 马升灯 骆高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3-127,共5页
通过模拟对比试验,基本搞清了临震低空大气-地面增温异常的成因.初步认为,大气静电异常对大气的极化作用,是大气在太阳辐射下产生大面积、大幅度增温异常的主要因素;异常大气的增温效应也是其原因之一.
关键词 临震异常 大气电场 地震前兆 大气增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Br-PAN-S光度法测定微量锌的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建荣 陈邦林 +2 位作者 童丽明 汤福隆 周志瑞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研究了锌与5-Br-PAN-S的显色反应。在pH8.5Zn(Ⅱ)与5-Br-PAN-S反应生成1:2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为56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80×10^4,Zn(Ⅱ)浓度在0-30μ/25m... 研究了锌与5-Br-PAN-S的显色反应。在pH8.5Zn(Ⅱ)与5-Br-PAN-S反应生成1:2的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为56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80×10^4,Zn(Ⅱ)浓度在0-30μ/25ml服从比耳定律。用本法测定了水样和头发中的微量锌,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DAN-S 比色分析 毛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CeO_2和CuO/Al_2O_3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19
15
作者 钟依均 陈平 +1 位作者 周碧 罗孟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9-52,共4页
本文以CO氧化为模式反应考察了CeO2和Al2O3负载氧化铜催化剂的氧化活性,运用XRD和TP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载体性质对负载CuO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有很大影响,CuO/CeO2催化... 本文以CO氧化为模式反应考察了CeO2和Al2O3负载氧化铜催化剂的氧化活性,运用XRD和TP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载体性质对负载CuO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有很大影响,CuO/CeO2催化剂活性明显高于CuO/Al2O3催化剂.催化剂的还原特性随载体不同而不同.同时发现,热处理对催化剂铜物种的存在形式,晶粒大小、还原特性及其催化活性有明显影响,CuO/Al2O3催化剂活性下降的主要因素是生成了活性较低的CuAl2O4相,而CuO/CeO2催化剂活性下降是由于CuO和CeO2发生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还原特性 氧化活性 催化性能 氧化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月娟 周仁贤 +1 位作者 蒋晓原 郑小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88-592,共5页
运用 X R D 、 T P R 及 T P O 技术研究了 Zr O2 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 Cu Ox 、 Fe Ox 、 Co O x 、 Ni Ox 、 Mn O x 和 Cr Ox 的物相结构、还原和氧化性能,并以 C O 氧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 运用 X R D 、 T P R 及 T P O 技术研究了 Zr O2 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 Cu Ox 、 Fe Ox 、 Co O x 、 Ni Ox 、 Mn O x 和 Cr Ox 的物相结构、还原和氧化性能,并以 C O 氧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氧化活性。结果表明, 过渡金属- Zr O2 之间的相互作用,阻止了载体 Zr O2 从无定形 Zr O2 →四方 Zr O2 →混合相→稳定的单斜 Zr O2 的转变和 Zr O2 颗粒的增长,并导致过渡金属氧化物在 Zr O2 表面的高度分散。催化剂的氧化- 还原性能随载体上负载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不同而不同, C O 氧化活性顺序为: Cu O x > Co O x > Mn Ox > Fe O x > Ni O x > Cr O x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载体 结构 催化 二氧化锆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胁迫下大豆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金婷婷 刘鹏 +3 位作者 黄朝表 王芳 徐根娣 朱申龙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8,共7页
以2个大豆品种(浙春2号和浙春3号)为材料,设置了4个铝浓度,分别在铝处理7d和14d时,测定大豆根系分泌物中的氨基酸、有机酸及可溶性糖,同时对大豆根际土壤的pH值、土壤酶和土壤呼吸速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 以2个大豆品种(浙春2号和浙春3号)为材料,设置了4个铝浓度,分别在铝处理7d和14d时,测定大豆根系分泌物中的氨基酸、有机酸及可溶性糖,同时对大豆根际土壤的pH值、土壤酶和土壤呼吸速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虽然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壤具有一定的酸化作用,但是随着铝浓度的升高,根系分泌物有使根际土壤酸碱度趋向平衡的效应。低铝浓度下,大豆根系分泌较多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促使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增强和土壤呼吸速率的提高,同时还可分泌较多的柠檬酸,与大豆的耐铝性相关。高铝浓度抑制主要根系分泌物的分泌,降低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呼吸速率;但高铝胁迫增加可溶性糖分泌量。实验结果表明,浙春2号比浙春3号耐铝;随着铝处理时间的延长,铝毒害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大豆 根系分泌物 pH值 土壤呼吸速率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Fe_2O_4及其膨胀石墨复合物的制备与电磁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许峰 向晨 +4 位作者 李良超 毛梦怡 周琰 丁艳 李涓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54-2261,共8页
通过超声-共沉淀技术合成了CoFe2O4(CF)及CoFe2O4/膨胀石墨复合物(CF/EG),并表征了样品的微观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和电磁性能.结果表明,CF的磁性能受沉淀剂类型和烧结温度等因素的影响,CF/EG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磁性和电磁波吸收... 通过超声-共沉淀技术合成了CoFe2O4(CF)及CoFe2O4/膨胀石墨复合物(CF/EG),并表征了样品的微观结构、形貌、热稳定性和电磁性能.结果表明,CF的磁性能受沉淀剂类型和烧结温度等因素的影响,CF/EG复合物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磁性和电磁波吸收性能.EG与CF质量比为0.8的CF/EG复合物和石蜡制成的2.0 mm涂层(质量比1∶2)在13.52 GHz处的最小反射损耗为-16.08 dB,有效带宽达6.6 GHz,在10~18 GHz频段表现出良好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复合物的吸波性能主要来自于膨胀石墨的电导损耗和介电损耗、钴铁氧体的磁损耗、组分间的界面弛豫作用及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铁氧体 膨胀石墨 超声-共沉淀法 电磁性能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铁氧体/膨胀石墨及其聚吡咯复合物的制备和油水分离性能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海峰 马歌 +3 位作者 李良超 吴锡植 肖秋实 许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9-485,共7页
用化学共沉淀法和原位乳液聚合法分别制备了钴铁氧体/膨胀石墨复合微粒(CF/EG)和钴铁氧体/膨胀石墨/聚吡咯复合物(CF/EG/PPy)。用现代分析技术表征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电-磁性能和油水分离性能。结果表明,CF粒子已填嵌入到膨胀... 用化学共沉淀法和原位乳液聚合法分别制备了钴铁氧体/膨胀石墨复合微粒(CF/EG)和钴铁氧体/膨胀石墨/聚吡咯复合物(CF/EG/PPy)。用现代分析技术表征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形貌、电-磁性能和油水分离性能。结果表明,CF粒子已填嵌入到膨胀石墨的层间,CF/EG/PPy复合物的核(CF/EG)和壳(PPy)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样品的油水分离效果与膨胀石墨的层间空隙成正比,其次序为:EG>CF/EG>CF/EG/PPy。磁性的CF/EG微粒回收容易,重复使用性能优良,循环5次的效率不低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铁氧体 膨胀石墨 聚吡咯 电-磁性能 油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M=Cu、Cd、Ag、Fe)掺杂氧化锌纳米粉晶的抗菌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丁艳 马歌 +3 位作者 李良超 王玉环 陈瑶瑶 吴雪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302,共10页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O及M2+掺杂ZnO纳米粉晶(M=Cu、Cd、Ag、Fe),用现代测试技术表征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和形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测试菌...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O及M2+掺杂ZnO纳米粉晶(M=Cu、Cd、Ag、Fe),用现代测试技术表征了样品的组成、结构和形貌,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测试菌株,用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等方法研究了样品在日光照射下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与母体ZnO相比,Cu、Ag、Cd掺杂样品的抗菌性能明显地增强,这可能是由于掺杂金属离子置换Zn2+生成了晶格缺陷和电荷缺陷,阻止了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对的复合从而增强了光催化活性和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氧化锌 掺杂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