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研究的现象学取向及其教育意蕴
1
作者 杨妍璐 秦元东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4,共9页
童年现象学是立足于现象学精神的儿童研究,是对儿童研究中儿童主体缺失问题的回应。它包含理论的童年现象学以及实践的童年现象学,前者以现象学哲学为儿童研究的理论资源,后者以实践现象学为儿童研究的研究方法。两者共同构成了童年现... 童年现象学是立足于现象学精神的儿童研究,是对儿童研究中儿童主体缺失问题的回应。它包含理论的童年现象学以及实践的童年现象学,前者以现象学哲学为儿童研究的理论资源,后者以实践现象学为儿童研究的研究方法。两者共同构成了童年现象学的整体价值取向,即回到儿童本身、聚焦儿童体验以及关注成长的意义。童年现象学对教育的启示在于它邀请我们时刻保持对童年的惊奇,承认理解儿童的限度,最终促进对成人与儿童共在关系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研究 现象学取向 教育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回顾与发展前瞻——评《新中国学前教育70年》
2
作者 朱宗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前教育发展之路,积累了推进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湖南师范大学田景正、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周端云及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前教育发展之路,积累了推进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湖南师范大学田景正、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周端云及长沙师范学院张苏颖所著的《新中国学前教育70年》,基于7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视角,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学前教育各个时期和多方面的发展及特点进行了探讨,较好地展示了70年来中国式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和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劳动人事 回顾与发展 长沙师范学院 中国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经历对处境不利儿童长期发展的影响——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典 刘新学 +1 位作者 徐国庆 李克建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40,共16页
学前教育作为个体接受教育的开端,对个体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本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索了学前教育时长和起始年龄对处境不利儿童认知能力和人格特质长期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 学前教育作为个体接受教育的开端,对个体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本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探索了学前教育时长和起始年龄对处境不利儿童认知能力和人格特质长期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短期的学前教育经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长期发展并无显著促进作用,只有完整的学前教育经历才能有效促进其认知能力的持续发展;长期的学前教育经历可能会削弱处境不利儿童情绪的稳定性;三岁以下提前接受学前教育未能使处境不利儿童在认知能力和人格特质的长远发展上获益更多,反而导致其情绪稳定性变差。为维护和促进处境不利儿童长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缩小不同处境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教育主管部门应在保障处境不利儿童学前教育机会的基础上,提升其接受的学前教育的质量,增强学前教育经历对认知能力和人格特质发展的积极作用,缓解长期学前教育经历对儿童情绪稳定性的消极影响;政府可以通过大力发展普惠性婴幼儿托育服务和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家庭支持政策来缓解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养育压力和经济压力,避免处境不利儿童提前接受学前教育,降低其情绪问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境不利儿童 学前教育经历 认知发展 人格特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科学评估的学前教育质量与儿童发展关系研究进展及其未来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月文 刘宝根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43,共13页
为给学前教育投入提供产出反馈,各国均开展了学前教育质量科学评估,并探讨其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从1990年至2021年间,国内外关于学前教育质量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研究总体显示,学前教育机构的整体质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易被非关键质量所... 为给学前教育投入提供产出反馈,各国均开展了学前教育质量科学评估,并探讨其与儿童发展之间的关系。从1990年至2021年间,国内外关于学前教育质量与儿童发展关系的研究总体显示,学前教育机构的整体质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易被非关键质量所稀释;结构质量对儿童发展存在阈值效应;过程质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特定领域的过程质量能更显著地影响和预测儿童对应领域的发展,不过过程质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同样存在阈值效应;过程质量是结构质量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中介。未来应开发具有文化适宜性和实践导向的学前教育质量与儿童发展评估工具,应构建大型学前教育质量与儿童发展追踪数据库以深入探索两者的关系,应开展基于循证研究的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质量 结构质量 过程质量 儿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力障碍儿童汉语语音的听觉识别能力特征研究
5
作者 林青 武慧多 刘巧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探究智力障碍儿童汉语语音的听觉识别能力特征。方法以22例8~18岁(平均13.5±1.89岁)智力障碍儿童和智力水平匹配的22例3~6岁(平均4.54±0.77岁)普通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中的36对汉语核心音位对考察两... 目的探究智力障碍儿童汉语语音的听觉识别能力特征。方法以22例8~18岁(平均13.5±1.89岁)智力障碍儿童和智力水平匹配的22例3~6岁(平均4.54±0.77岁)普通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词表中的36对汉语核心音位对考察两组儿童的听觉识别能力,比较两组儿童声母、韵母和声调听觉识别能力的差异。结果(1)在声母听觉识别方面,智力障碍儿童得分为86.03%±6.98%,极显著低于普通儿童(95.52%±2.86%)(t_(42)=-5.898,P<0.01);除擦音与无擦音、塞擦音与擦音2项外,其余7项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P<0.05);(2)在韵母听觉识别方面,智力障碍儿童得分为88.18%±8.71%,极显著低于普通儿童(96.36%±3.24%)(t_(42)=-4.129,P<0.01),其中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对比得分极显著低于普通儿童(t_(42)=-3.196,P<0.01);(3)在声调听觉识别方面,智力障碍儿童得分为90.40%±12.02%,极显著低于普通儿童(98.48%±3.90%)(t_(42)=-2.998,P<0.01),其中一声与三声对比得分极显著低于普通儿童(t_(42)=-3.196,P<0.01)。结论智力障碍儿童汉语语音的声母、韵母和声调听觉识别能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缺陷,其中,声母听觉识别障碍主要体现在大部分声母音位对的对比识别;韵母听觉识别障碍主要体现在前、后鼻韵母的对比识别;声调听觉识别障碍主要体现在一声、三声的对比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障碍 汉语语音 听觉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组织视野下融合教育应如何实施——基于UNESCO、OECD和EASNIE融合教育实施方略的审思
6
作者 金琦钦 赵靖 曹漱芹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4-128,共15页
融合教育实施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从国际组织视野探究该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迈克尔·富兰的“简复性”系统变革原理为“镜头”,对UNESCO、OECD和EASNIE的实施方略作综合审思,澄清了“融合教育应如何实施”的问题。整合不同国际... 融合教育实施是一项世界性难题,从国际组织视野探究该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迈克尔·富兰的“简复性”系统变革原理为“镜头”,对UNESCO、OECD和EASNIE的实施方略作综合审思,澄清了“融合教育应如何实施”的问题。整合不同国际组织的视域与主张,融合教育实施应以重塑悦纳多样性的价值共识为基点,以重构包容通用的教学系统为核心,以重建合作参与的组织文化为动力。基于辩证借鉴的立场,我国实施融合教育须加快厘定本土语境下的融合教育概念,深入推进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多元主体融合教育实施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组织 融合教育 实施 系统变革 UNESCO OECD EASNI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语言训练对唐氏综合征儿童词汇理解能力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林青 武慧多 +1 位作者 张静 刘巧云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探讨阶梯式语言训练对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儿童词汇理解能力的效果。方法以15例10~18岁(平均13.89±2.42岁)DS儿童为实验组,15例10~18岁(平均13.56±1.81岁)DS儿童为对照组,通过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评估两组儿... 目的探讨阶梯式语言训练对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儿童词汇理解能力的效果。方法以15例10~18岁(平均13.89±2.42岁)DS儿童为实验组,15例10~18岁(平均13.56±1.81岁)DS儿童为对照组,通过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评估两组儿童的智力水平,通过皮博迪图片词汇测验修订版(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 revised,PPVT-R)评估两组儿童的词汇理解能力,两组儿童生理年龄、智力水平、干预前词汇理解能力相匹配,实验组以小组干预的方式进行阶梯式语言训练,每周2次,每次45 min,共16次;对照组儿童不进行此训练,比较训练后两组儿童词汇理解能力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训练前PPVT-R得分(39.6±11.04分)与对照组(39.93±10.61分)无差异(P>0.05),训练后得分(48.53±11.2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0.2±10.63分)(t(28)=2.086,P<0.05);极其显著高于训练前(39.6±11.04分)(t(14)=-8.956,P<0.001);对照组DS儿童两次PPVT-R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1.468,P>0.05);实验组训练后名词、动词、形容词的理解能力得分均高于80%,极显著高于训练前(P<0.001)。结论阶梯式语言训练可显著提升DS儿童的词汇理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语言训练 唐氏综合征 词汇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的演进路径与未来趋势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克建 陆浩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1,共11页
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在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循证研究、学前教育质量保障循证决策、学前教育实践循证改进中具有重要价值。从评价单位来看,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在近40年经历了从园所总体教育质量评价到班级教育过程质量评价再到个体微观... 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在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循证研究、学前教育质量保障循证决策、学前教育实践循证改进中具有重要价值。从评价单位来看,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在近40年经历了从园所总体教育质量评价到班级教育过程质量评价再到个体微观学习过程质量评价的代际演进过程,同时质量观念、质量要素、评价方式的变革推动了每一代评价工具内部的迭代更新。学前教育质量评价工具已经呈现出从考察整体宏观质量走向考察个体微观质量、从静态评估方式走向动态评估方式、从传统观察评价走向智能技术赋能的发展趋势,未来尤其需要研究者开发与应用智能化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系统与工具,以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的动态性与精准性,从而更好地助力教育决策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教育质量 质量评价 评价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旧”童年社会学到“新”童年社会学--发展与争议 被引量:9
9
作者 郑素华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7,共17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社会学界掀起了一股针对儿童、童年问题的反思思潮,儿童在社会学中的隐形位置被重新审视,随之诞生出所谓“新”童年社会学。与此相应,基于社会学发展历程中儿童、童年理解的客观差异,存在一种“旧”童年社会学,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社会学界掀起了一股针对儿童、童年问题的反思思潮,儿童在社会学中的隐形位置被重新审视,随之诞生出所谓“新”童年社会学。与此相应,基于社会学发展历程中儿童、童年理解的客观差异,存在一种“旧”童年社会学,儿童在其中处于隐形地位,其主要特征是儿童很少作为独立的研究单位和核心主题;关于儿童或童年知识与观念的心理学化;侧重关注问题儿童,而非正常儿童,对儿童的认知存在明显的二元论倾向。“新”童年社会学将儿童视为社会行动者,儿童的能见度得以提升,其对童年的生物论持批判态度,主张童年是社会建构的,是一种社会结构形式;秉持复数童年观(childhoods),认为童年不是单一的、普遍一致的现象;主张儿童的社会关系与儿童文化本身具有独立的存在与研究价值;在方法上强调定性方法,将儿童视为研究的参与者,注重倾听儿童的声音。对于“新”童年社会学,人们对其“儿童能动性”和“超越二元论”的理论也存在质疑,其尚未普遍形成一种认识论上的范式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年社会学 儿童 童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班级语言环境的关键要素分析:基于对幼儿接受性词汇能力的预测
10
作者 刘宝根 井彦婷 +1 位作者 潘前前 夏燕勤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4,共11页
班级环境对幼儿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同班级语言环境要素的重要性仍有待进一步明晰。采用早期语言与读写班级环境观察量表(ELLCO)测量了Z省3市24所幼儿园73个班级的语言环境质量,同时评估了这些班级中534名儿童的接受性词... 班级环境对幼儿的语言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同班级语言环境要素的重要性仍有待进一步明晰。采用早期语言与读写班级环境观察量表(ELLCO)测量了Z省3市24所幼儿园73个班级的语言环境质量,同时评估了这些班级中534名儿童的接受性词汇能力,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了幼儿园班级语言环境中各要素对幼儿词汇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班级语言环境中的过程性要素,尤其是专门性班级语言环境过程性要素最能预测儿童词汇能力的发展,这些过程性要素在中、大班幼儿的词汇能力发展上具有累积效应;班级语言环境对语言能力较弱的幼儿有着更大的增值效益。提出班级语言环境创设与质量评估中要特别关注过程性要素和专门性要素;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有重点地进行语言环境创设;为词汇或语言发展水平较低幼儿提供语言环境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语言环境 接受性词汇 语言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质量在材料对幼儿数学发展影响中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德枝 王欣怡 向婉怡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46,共9页
课程质量是重要的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要素,对幼儿发展有重要影响。为验证班级课程质量和数学领域课程质量在材料与幼儿数学发展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我国5个省(市、自治区)抽取302个班级和1 776名幼儿,运用相关评... 课程质量是重要的幼儿园教育过程质量要素,对幼儿发展有重要影响。为验证班级课程质量和数学领域课程质量在材料与幼儿数学发展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我国5个省(市、自治区)抽取302个班级和1 776名幼儿,运用相关评价标准和量表对班级课程质量、数学领域课程质量、材料、幼儿数学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对所得数据的多水平线性模型分析结果发现,数学领域课程质量在材料与幼儿数学发展之间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班级课程质量没有中介效应;材料虽然对班级课程质量和数学领域课程质量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幼儿数学发展没有直接作用,它需要通过数学领域课程质量才能对幼儿数学发展起作用。在幼儿园数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数学领域课程时不仅要考虑材料的丰富多样性,更应为幼儿提供多种形式的具有发展适宜性的课程活动,并学会开展科学有效的课程评价,以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质量 班级课程质量 数学领域课程质量 幼儿数学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睛注视方向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面孔情绪识别的影响
12
作者 林云强 叶嘉城 +1 位作者 潘彧 赵顶位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0-217,共8页
为探究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不同眼睛注视方向下对面孔情绪的识别能力及视线加工特征,研究选取ASD儿童和普通儿童各17名为被试。结果发现,ASD儿童识别面孔情绪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而对高兴情绪识别的正确率最高;ASD儿童识别... 为探究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在不同眼睛注视方向下对面孔情绪的识别能力及视线加工特征,研究选取ASD儿童和普通儿童各17名为被试。结果发现,ASD儿童识别面孔情绪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而对高兴情绪识别的正确率最高;ASD儿童识别面孔情绪的反应时不受眼睛注视方向影响,而普通儿童表现出对正视面孔情绪更快的识别速度。研究认为,ASD儿童的情绪识别能力偏低,受情绪类型影响显著,且在面孔情绪识别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视线加工障碍或缺少对眼部线索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闭症谱系障碍 眼睛注视方向 面孔情绪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典互动对儿童电子图画书阅读的影响
13
作者 吴秀英 李菲菲 刘宝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9-768,共10页
电子图画书阅读是儿童使用数字媒体的重要内容。相比纸质图画书,互动是电子图画书最重要的特征,而词典互动则是电子图画书中最常见的互动特征之一。本文从阅读参与度、词汇习得和阅读理解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词典互动对儿童电子图画书... 电子图画书阅读是儿童使用数字媒体的重要内容。相比纸质图画书,互动是电子图画书最重要的特征,而词典互动则是电子图画书中最常见的互动特征之一。本文从阅读参与度、词汇习得和阅读理解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词典互动对儿童电子图画书阅读的影响。梳理已有研究可见:(1)在阅读参与度上,词典互动让电子图画书有着与纸质书相似的阅读效果,但未能表现出明显优势,未来研究可能需要进一步结合诸如眼动、生物反馈仪等手段对阅读参与度进行更加客观的评估;(2)在词汇习得上,有词典互动的电子图画书能够提供类似成人伴读纸质书时的词汇互动与指导效果。与无词典互动的电子图画书相比,词典互动能显著促进儿童的词汇习得。动态词典互动,尤其是在呈现目标词文本的动态词典互动中,儿童的词汇习得水平更高。词典互动能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词汇习得,但对不同社会经济地位和已有词汇能力的儿童,其效果仍有争议;(3)在阅读理解上,词典互动的作用仍不够明确,这可能与研究设计、阅读理解的测量方法不同有关。未来研究可从阅读内容的难度与类型、词典互动的方式与水平、儿童的个体差异等方面进一步探究词典互动的作用,并探讨词典互动影响儿童电子图画书阅读的认知加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互动 电子图画书 阅读参与度 词汇习得 阅读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汉语口语花园路径句的理解研究
14
作者 任登峰 郭强 +1 位作者 赵航 刘巧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48,共6页
目的探究高功能孤独症(HFA)儿童汉语花园路径句理解的心理行为特点。方法2019年4月至8月,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的言语听觉重点实验室采用社会招募的办法,招募35例HFA儿童(HFA组)和35例生理年龄匹配的普通发展儿童(TD组)为研究对象。基... 目的探究高功能孤独症(HFA)儿童汉语花园路径句理解的心理行为特点。方法2019年4月至8月,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的言语听觉重点实验室采用社会招募的办法,招募35例HFA儿童(HFA组)和35例生理年龄匹配的普通发展儿童(TD组)为研究对象。基于心理语言学方法设计《花园路径句理解测验》,采用施事任务实验范式对两组儿童进行花园路径句理解能力测试和心理加工过程的分析,探索HFA儿童对汉语口语花园路径句的加工策略和错误类型。结果HFA组花园路径句理解得分明显低于TD组(t=-2.941,P<0.01),反应时显著长于TD组(t=6.132,P<0.001),两组习得人数无显著性差异(χ^(2)=2.954,P>0.05)。在“有生命的名词+动词+有生命的名词+的+名词”(AVA)和“有生命的名词+动词+无生命的名词+的+名词”(AVI)花园路径句的错误类型上,两组均表现为“追求语序正确型”施事错误高于“追求语义正确型”施事错误(t>2.503,P<0.05);在“无生命名词+动词+有生命名词+的+名词”(IVA)错误类型上,HFA组“追求语序正确型”施事错误显著低于“追求语义正确型”施事错误(t=-6.523,P<0.001),而TD组两者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024,P>0.05)。结论5~7岁的HFA儿童在汉语口语花园路径句的理解和加工能力落后于同龄普通发展儿童。HFA儿童对语义较为敏感,语义违反的花园路径句更容易导致理解错误。在理解花园路径句的错误类型上,在AVA和AVI的花园路径句型中,HFA儿童具有和正常儿童相似的句子理解加工策略;在IVA的花园路径句型中,HFA儿童采用语序和语义相结合的句子加工策略,但语义的作用更为凸显,正常儿童采用更加稳定的语序加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能孤独症 花园路径句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方法在探究小学生作业作弊行为及其关键预测因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立 郑怡 +4 位作者 赵均榜 张芮 方方 傅根跃 李康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54,共16页
小学生作业作弊是心理学领域忽略已久的研究重点,机器学习是数智时代新兴的人工智能科学。笔者对2,098名2至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机器学习法,考察个体认知、道德判断、同伴行为,及性别、年级、成绩等因素对小学生作业作弊行为... 小学生作业作弊是心理学领域忽略已久的研究重点,机器学习是数智时代新兴的人工智能科学。笔者对2,098名2至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机器学习法,考察个体认知、道德判断、同伴行为,及性别、年级、成绩等因素对小学生作业作弊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集成机器学习模型对小学生作业作弊预测准确率(AUC均值)达80.46%;对作业作弊预测效应最强的4个因素依次为个体对作业作弊的接受程度、观察到同伴作弊的普遍性和频率,及其自身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诚信 学业作弊 作业作弊 机器学习 预测 同伴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园教师专业实践层级模型的建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浩 许浙川 李克建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37,共13页
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关键在于有力促进其专业化发展。随着教师专业化由知识范式转向能力范式,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建构的视角也逐步转向教师专业实践本身。本研究依据新模型... 幼儿园教师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关键在于有力促进其专业化发展。随着教师专业化由知识范式转向能力范式,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建构的视角也逐步转向教师专业实践本身。本研究依据新模型构建四步法,综合采用内容分析法、德尔菲法和问卷调查法展开循序循证的混合式研究,最终完成幼儿园教师专业实践层级模型的建立。该模型主要由幼儿园教师专业实践领域维度和进阶维度彼此交织而构成,专业实践进阶维度包括“规范发展阶段—常规性专业实践”“精进发展阶段—反思性专业实践”“卓越发展阶段—创新性专业实践”三个发展阶段;专业实践领域维度包括师德践行、环境创设、活动组织、师幼互动、观察评估、合作共育、自主发展等七个实践领域。该模型能够为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分层培训和分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也能够为幼儿园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和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教师 专业发展 专业实践 层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幼儿对智能语音助手在不同领域的知识性信任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喆 刘浙豫 +3 位作者 毛珂妤 李婉婷 李婷玉 李晶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11-1423,共13页
基于双信息源实验范式,考察3~6岁幼儿和成人对智能语音助手(Digital Voice Assistants,DVAs)的知识性信任,并验证准确性在其信任中的作用。实验1,操纵了信息源类型(DVAs vs人类)和知识领域(自然vs社会)。结果显示,与人类相比,幼儿和成人... 基于双信息源实验范式,考察3~6岁幼儿和成人对智能语音助手(Digital Voice Assistants,DVAs)的知识性信任,并验证准确性在其信任中的作用。实验1,操纵了信息源类型(DVAs vs人类)和知识领域(自然vs社会)。结果显示,与人类相比,幼儿和成人对DVAs的知识性信任更强。对DVAs的信任程度,6岁幼儿高于4、5岁幼儿,成人高于幼儿。与社会领域相比,幼儿和成人均更倾向于询问DVAs自然领域的问题。基于实验1,实验2操纵了两种信息源提供证言的准确性条件,结果发现,当DVAs不准确时,幼儿和成人均不再信任其证言,且3岁幼儿对准确性的敏感性较低。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源类型、知识领域和证言准确性都会影响幼儿的知识性信任,准确性是评估DVAs可靠性的重要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岁幼儿 知识性信任 DVAs 准确性 领域特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泳锻炼改善混合型青年脑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丽琴 阮力 +1 位作者 陈一宁 宁小红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2-716,共5页
目的:观察游泳锻炼对混合型青年脑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混合型脑瘫大学生15名随机分为游泳组(男=4,女=3)和对照组(男=5,女=3)。游泳组除接受常规理疗和体育课外,每周进行2次各90 min游泳锻炼,持续10周。除体育课外,对照组... 目的:观察游泳锻炼对混合型青年脑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混合型脑瘫大学生15名随机分为游泳组(男=4,女=3)和对照组(男=5,女=3)。游泳组除接受常规理疗和体育课外,每周进行2次各90 min游泳锻炼,持续10周。除体育课外,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理疗。结果:(1)经10周游泳锻炼,游泳组肺活量较锻炼前显著提高,选择反应时显著缩短,游泳组肺活量和选择反应时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和降低;(2)经10周游泳锻炼,游泳组BBS动态平衡得分、静态平衡得分和总分均呈显著提高,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3)经10周游泳锻炼,游泳组睁眼和闭眼状态下前进、后退和侧行10 m最大步行速度均显著增快,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快。结论:游泳锻炼可通过改善呼吸机能、提高反应速度、平衡能力和步行速度促进青年脑瘫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游泳 平衡能力 步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C”教学模式下“地理+音乐”跨学科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9
作者 严啸 于淳 《地理教学》 2023年第11期55-59,共5页
本文探讨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艺术素养课程“地理+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发现“地理+音乐”学科融合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学前教育人才,同时能够丰富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有助于学生养成面向未来的高阶思维。民歌是地理与音乐结合的最... 本文探讨了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艺术素养课程“地理+音乐”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发现“地理+音乐”学科融合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学前教育人才,同时能够丰富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有助于学生养成面向未来的高阶思维。民歌是地理与音乐结合的最佳载体,因此,本文通过杭州民歌的教学实践,构建了“地理+音乐”跨学科学习“R-P-C”(回应—表现—创造)教学模式,并在教学环节中深度融合地理要素。未来可将该教学模式与项目化学习进行结合,并积极探索其与不同领域的交叉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C 跨学科 教学模式 地理教学 音乐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12年级残疾青少年身体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20
作者 肖丽琴 陈一宁 +2 位作者 宁小红 赵美娟 郭留仙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9期71-79,共9页
身体素养的提升是促进残疾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及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构建科学合理的残疾青少年身体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指导未来的发展和满足评估需要。本文采用专家访谈、层次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残疾青少年身体素养指标体系的... 身体素养的提升是促进残疾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及提高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构建科学合理的残疾青少年身体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指导未来的发展和满足评估需要。本文采用专家访谈、层次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残疾青少年身体素养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残疾青少年身体素养包括“身体域”(权重0.2723)“认知域”(权重0.1972)“情感域”(权重0.2168)“行为域”(权重0.2012)“社会域”(权重0.1125)5个一级指标和42个二级测评指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权重分配较为合理。进一步实证检验显示,以1524名7-12年级听障、视障、智障(轻度)残疾青少年为对象的问卷测评结果,经内部一致性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整体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本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我国残疾青少年身体素养发展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量化标准和评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青少年 身体素养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