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除湿剂超声波再生可行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姚晔 陆志 +1 位作者 连之伟 刘世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141,共4页
针对传统的加热再生方法不仅能耗大,而且能量损失严重,从而限制了一些吸湿性能高、经济性好的固体除湿剂(如硅胶)在除湿空调系统中应用的问题,提出一种超声波再生技术,从理论上探讨固体除湿剂超声波再生的可行性,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 针对传统的加热再生方法不仅能耗大,而且能量损失严重,从而限制了一些吸湿性能高、经济性好的固体除湿剂(如硅胶)在除湿空调系统中应用的问题,提出一种超声波再生技术,从理论上探讨固体除湿剂超声波再生的可行性,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进行固体除湿剂再生是完全可行的.超声波再生有望降低固体除湿剂的再生温度,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湿剂 超声波 再生 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算法的家用电热水器恒温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8
2
作者 林祝亮 张长江 朱更军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1972-1974,共3页
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将增量式PID算法和PWM脉宽调制技术相结合,通过光藕控制双向晶闸管导通角的大小实现热水器的恒温控制。解决了传统的电热水器用冷热水闸门调节温度出现的温度不稳定,不易调节的缺点。
关键词 PID算法 单片机 脉宽调制 电热水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增量PCA算法及其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夏鹏 张浩然 徐展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8-230,共3页
主成分分析(PCA)是模式识别领域一种重要的方法,现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脸识别算法中,但基于PCA人脸识别系在应用中面临着一个重要障碍:增量学习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成批增量数据的IPCA算法,该算法在原始P分解的基础上... 主成分分析(PCA)是模式识别领域一种重要的方法,现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人脸识别算法中,但基于PCA人脸识别系在应用中面临着一个重要障碍:增量学习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成批增量数据的IPCA算法,该算法在原始P分解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投影变换,使得可以在一个低维空间求解整体PCA,从而降低了求解的复杂度,在此基础上对该增量算进行了核化,并在ORL人脸数据库上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主成分分析 增量方法 核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蒋敏兰 陆鑫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12-1115,共4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分布通常具有随机性和密集性,如何进行有效覆盖控制和节省能源是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重要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算法。将网络覆盖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离散信号模型,利...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传感器节点分布通常具有随机性和密集性,如何进行有效覆盖控制和节省能源是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一个重要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算法。将网络覆盖优化问题转化为一个离散信号模型,利用小波模极大值理论求解此信号的极值点位置。通过Matlab实验仿真,并分析了各个参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表明网络在完全覆盖条件下该算法能有效除去冗余节点,求解的最小节点数比文献的算法要节省66%以上,从而降低了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和成本,从侧面验证了该算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网络覆盖 二进小波变换 小波模极大值理论 节点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数据场和小波包熵的掌纹识别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艳霞 赵建民 +1 位作者 郑忠龙 孙广华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4-180,共7页
掌纹的方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特征,但如何将纹线特征和方向特征有效地融合仍然是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场特征的掌纹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数据场和小波包熵构建和表征掌纹场特征以实现掌纹识别.首先将数据场理论引入到掌纹识别领域,... 掌纹的方向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特征,但如何将纹线特征和方向特征有效地融合仍然是未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场特征的掌纹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数据场和小波包熵构建和表征掌纹场特征以实现掌纹识别.首先将数据场理论引入到掌纹识别领域,构建掌纹数据场,并将其分解为绝对数据子场、相对数据子场和方向子场;然后,基于小波包将不同数据子场分解求取各节点相对小波包能量,并计算小波包熵表征各掌纹子场不同频带能量分布特征;最后,将各子场特征拼接整合为掌纹场特征,并使用BP神经网络对其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掌纹识别 掌纹场特征 数据场 小波包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段一致型阶段任务系统最优变量排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新民 刘海天 莫毓昌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2-316,共5页
为缩小二进制决策图(BDD)模型的尺度,提高阶段一致型阶段任务系统(PMS)可靠性分析的准确性,对阶段一致型PMS的最优变量排序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已有的阶段依赖排序(PDO)方法,基于不同的阶段组合关系,研究PMS故障树最优变量排序和PDO之... 为缩小二进制决策图(BDD)模型的尺度,提高阶段一致型阶段任务系统(PMS)可靠性分析的准确性,对阶段一致型PMS的最优变量排序问题进行了研究。利用已有的阶段依赖排序(PDO)方法,基于不同的阶段组合关系,研究PMS故障树最优变量排序和PDO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阶段一致型PMS具有前向PDO适用于阶段与组合PMS,后向PDO适用于阶段或组合PMS的特性;将PMS故障树排序问题规约为一般故障树变量排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任务系统 变量排序 二进制决策图 故障树 与组合 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高效BDD的简洁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苏开乐 吕关锋 宋炯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21-2026,共6页
二叉判定图BDD作为一种表示和操作布尔函数的数据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在模型检测、系统验证等领域.在最坏情况下,BDD的空间规模是指数级的,因此为了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BDD包,研究者们做了大量技术性工作,同时涌现出多个高效BDD包.为了节... 二叉判定图BDD作为一种表示和操作布尔函数的数据结构,被广泛地应用在模型检测、系统验证等领域.在最坏情况下,BDD的空间规模是指数级的,因此为了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BDD包,研究者们做了大量技术性工作,同时涌现出多个高效BDD包.为了节省空间和提高运算速度,这些BDD包的实现都限定了一个较小的变量个数上限(不超过2^(16)),然而这种限定同时也限制了BDD包的适用性.为了突破这种限制,文中给出了一个高效的BDD包实现,该包在采纳了经典BDD包高效实现技术的同时,使用了内存分片分配、轻量级垃圾回收等技术.这些技术使得BDD包在保持高性能的情况下,将可处理的变量规模提高到2^(32),与现有BDD包的处理规模2^(16)相比,大大提高了BDD包的适用性.实验证明其性能非常接近可获得的最快的2^(16)变量规模的BDD包——CU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叉判定图 布尔函数 内存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的特征表示近似Q学习
8
作者 李旻朔 姚明海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1期143-145,159,共4页
强化学习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行为策略。强化学习方法是在线的增量学习,易于实现。文中提出了基于函数近似的强化学习算法,并将其用于自适应交通信号灯控制。基于表格的强化学习需要完全的状态表征,随着车道数和路口数的增加,计算复... 强化学习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行为策略。强化学习方法是在线的增量学习,易于实现。文中提出了基于函数近似的强化学习算法,并将其用于自适应交通信号灯控制。基于表格的强化学习需要完全的状态表征,随着车道数和路口数的增加,计算复杂度呈指数增长,即使中小规模的交通网络也很难实现,从而不能应用于实际的交通信号灯控制。因此文中使用基于特征的状态表征来有效地解决维数灾难问题;通过简便的方法获取车流的拥塞等级以及红灯的时长,使用函数近似定义Q值,进而实现高效的自适应控制。在GLD上的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自适应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交通灯控制 强化学习 Q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Leibniz流形的判定及应用
9
作者 张福娥 曾辉 赵晓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为进一步完善近Leibniz流形的理论,从张量的角度研究了Leibniz流形及近Leibniz流形,给出了Leibniz流形的张量表示形式,并用该张量形式表示了Leibniz流形和近Leibniz流形上的动力系统,然后给出一个近Leibniz流形是Leibniz流形的判定条件... 为进一步完善近Leibniz流形的理论,从张量的角度研究了Leibniz流形及近Leibniz流形,给出了Leibniz流形的张量表示形式,并用该张量形式表示了Leibniz流形和近Leibniz流形上的动力系统,然后给出一个近Leibniz流形是Leibniz流形的判定条件,且把它应用在近Leibniz动力系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ibniz流形 近Leibniz流形 近Leibniz动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输出支持向量机混合模型在机车调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迪夫 陈军 +1 位作者 鲍天哲 韩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28,共7页
机车二系弹簧加垫高度对二系载荷分布有着显著影响.考虑到车体和弹簧有着不容忽略的非线性特性,提出在机理模型基础上引入多输出支持向量回归机作为补偿算子,构建二系弹簧载荷调整的混合模型用于指导调簧.为提高补偿精度,用遗传算法对... 机车二系弹簧加垫高度对二系载荷分布有着显著影响.考虑到车体和弹簧有着不容忽略的非线性特性,提出在机理模型基础上引入多输出支持向量回归机作为补偿算子,构建二系弹簧载荷调整的混合模型用于指导调簧.为提高补偿精度,用遗传算法对补偿算子的参数进行全局优化搜索,得到一组最优参数;同时引入均匀设计试验法采集样本数据,减少采样时间.用HX_D1D型大功率机车的实车数据进行试验,本研究提出的混合模型较BP网络混合模型、机理模型具有更小的均方根误差.试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混合模型预测的二系载荷与实际载荷间的均方根误差较机理模型减小33.53%,较BP网络混合模型减小23.69%,可进一步提高调簧模型精度,同时计算用时也较BP网络混合模型大为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二系弹簧 载荷调整 支持向量回归 混合模型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