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宗筹款运动与大学发展——当代美国一流大学大宗筹款运动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林成华 洪成文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98,共12页
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多渠道筹措非政府办学经费是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美国一流大学在办学经费的筹措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作为经费筹措的核心和亮点,大宗筹款运动... 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已成为当代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多渠道筹措非政府办学经费是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美国一流大学在办学经费的筹措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但作为经费筹措的核心和亮点,大宗筹款运动为大学的发展和持续繁荣做出的贡献最大。以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两所私立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两所公立大学为例,对近三十余年来美国一流大学大宗筹款运动进行系统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大学的筹款设计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一流大学 大宗筹款运动 大学发展战略 大学治理 持续竞争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凯恩斯主义——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联邦政府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选择 被引量:6
2
作者 林成华 洪成文 《重庆高教研究》 2015年第3期96-104,共9页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影响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世界性难题。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案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从逻辑框架、价值取向及其理论基础等方面分析金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日益凸显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影响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世界性难题。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案着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从逻辑框架、价值取向及其理论基础等方面分析金融危机时期美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发现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美国政府采取短期和中长期战略相结合的方式,主要从危机应急救济、扩大劳动力需求、改善劳动力供给、促进供需匹配等方面推动大学生就业,并呈现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相融合的政策发展趋势。短期策略主要体现在危机前期的救济性政策。它注重政策的短期效应,以促进社会公平为价值取向,通过增加政府公共投资、发展绿色经济、直接购买公共服务、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举措激发就业需求,化解供需矛盾,促进就业增长。中长期策略主要体现在危机中后期的功能性政策的出台。它着眼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政策的长期效应,以促进就业需求、劳动力供给和供需匹配为价值取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训练和人力资源战略储备,同时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信息服务,加强校企合作与需求对接,促进劳动力供需匹配,致力于就业危机的根本性化解。因此,我国政府应从增加政府公共投入、健全大学生就业救济制度、强化职业训练、完善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等方面进行大学生就业政策设计,在借鉴美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的同时,不断深化本土研究,把握核心要素,通过运用国家政策杠杆,致力于我国经济社会与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新自由主义 凯恩斯主义 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 就业救济 职业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社会视域下大学生失业引发重大社会危机的风险防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成华 洪成文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117,共7页
现阶段大学生失业的社会不公平因素凸显、大学生失业群体呈现校园周边聚居化、蚁族化、游民化趋势,这使得大学生失业引发社会危机链式反应的风险激增。大学生失业问题在家庭重大变故、世代积贫、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性失业、就业歧视、... 现阶段大学生失业的社会不公平因素凸显、大学生失业群体呈现校园周边聚居化、蚁族化、游民化趋势,这使得大学生失业引发社会危机链式反应的风险激增。大学生失业问题在家庭重大变故、世代积贫、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性失业、就业歧视、就业腐败以及媒体的不当宣传等导火线下,极易引发社会重大危机。文章从贝克风险社会理论风险分配的逻辑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失业的人力资源效用损失、贫困代际传递、心理失衡、非理性冲动等社会风险及其演化路径,并从大学生失业补偿、失业社会风险预警、危机应急管理和多元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社会危机 大学生失业 链式反应 风险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关税待遇和海外援助对促进受援国出口多样化的有效性比较——基于中非数据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志娜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52,共13页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积极承担国际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单方面提供零关税待遇和援助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扩大贸易。为了检验零关税待遇和援助的有效性,本文在同一个框架下研究两者...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积极承担国际社会责任和义务,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单方面提供零关税待遇和援助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扩大贸易。为了检验零关税待遇和援助的有效性,本文在同一个框架下研究两者对受援国出口多样化的影响机制,并使用中非数据进行定量评估。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洲国家实施的零关税待遇对受援国的出口多样化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援助对受援国出口多样化的促进作用尚不明显;当剔除矿产品以及采用不同的出口多样化衡量标准分别对基准模型进行检验时,这些结论依然稳健。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支持非洲国家提高出口多样化,中国可以构建一个包括零关税待遇和促贸援助在内的二元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关税 援助 中国 非洲 出口多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非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机遇、挑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43
5
作者 黄玉沛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63,137,共15页
非洲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主要表现在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初显成效、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兴起、移动支付领域日趋活跃等。中非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既为非洲国家平等合理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提供了新契机,也为中国分... 非洲数字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主要表现在移动通信网络发展初显成效、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兴起、移动支付领域日趋活跃等。中非共建“数字丝绸之路”,既为非洲国家平等合理融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提供了新契机,也为中国分享数字化转型的变革红利创造了便利条件。非洲国家落后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发达的网络信用安全保障、复杂的区域治理协调体系等,是中非共建“数字丝绸之路”面临的主要障碍。未来,中非双方应进一步加强需求对接、项目对接、人才对接与治理对接,促进中非“数字丝绸之路”建设行稳致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数字经济 中非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非经贸合作区建设:挑战与深化路径 被引量:22
6
作者 黄玉沛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2-126,共15页
中非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然而,中非经贸合作区在运营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合作区战略规划的定位与实际发展之间的错位,中非双方合作认知存在的差异以及合作区自身建设面临的... 中非经贸合作区是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然而,中非经贸合作区在运营实践中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合作区战略规划的定位与实际发展之间的错位,中非双方合作认知存在的差异以及合作区自身建设面临的资金、人才与管理困境等。中非经贸合作区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中非双方的共同努力,非洲国家需要加强对合作区的统一规划与协调;中国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外交、金融和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合作区投资运营方需要明确发展定位,实现属地化管理与运营;合作区入驻企业需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经贸合作区 中非合作论坛 “一带一路”倡议 中非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人力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以创业效能感为中介变量 被引量:22
7
作者 赵浩兴 张巧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1-156,共6页
通过对浙江等7个省份708个样本的分析,开展了对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人力资本、创业效能感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人力资本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并可通过创业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创业绩效产生间接影响。
关键词 农村微型企业 创业者 人力资本 创业绩效 创业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视角下银行治理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爱兰 王智烜 汤惠辉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104-111,共8页
货币政策和银行治理是银行风险来源的重要外部和内部渠道。选取2002-2014年16家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以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银行风险承担与货币政策、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监事会规模、高管薪酬、管理层持股负相关,与第一... 货币政策和银行治理是银行风险来源的重要外部和内部渠道。选取2002-2014年16家中国上市银行的数据,以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银行风险承担与货币政策、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监事会规模、高管薪酬、管理层持股负相关,与第一大股东为政府或国资背景正相关,而与独立董事比例不相关。同时,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与银行治理特征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银行治理的异质性也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渠道。为有效降低银行风险,实现金融发展的长期稳定,政策当局需要将货币政策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加强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完善银行公司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治理 银行风险承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民营企业在非社会资本积累途径研究——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林成华 张巧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74,共5页
通过对社会资本与民营企业发展关系的阐述,分析了目前涉非企业在非洲社会资本积累的局限性,并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探讨我国民营企业在非社会资本的有效积累途径,以期为我国民营企业在非投资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涉非民营企业 社会资本 社会责任 积累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创新网络形成与演进的动因及其作用机制——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为例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小勇 《技术经济》 CSSCI 2014年第8期26-34,共9页
从复杂系统理论、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等多个理论视角,讨论了集群创新网络形成与演进的动因,提出了集群创新环境因素和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两类动因,并讨论了各动因间的相互关系。认为:集群创新环境因素通过影响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中的经... 从复杂系统理论、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等多个理论视角,讨论了集群创新网络形成与演进的动因,提出了集群创新环境因素和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两类动因,并讨论了各动因间的相互关系。认为:集群创新环境因素通过影响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中的经济理性动因和企业家动因进而影响其创新合作行为,从而导致不同形态特征的集群创新网络形成;集群创新环境的演进也是通过借助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中的经济理性动因和企业家动因的传导进而使集群创新网络发生演进的。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为例,对其特性和结构进行了质性研究。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正式制度对集群创新网络形成与演进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经济理性动因中的创新合作利益来实现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家动因中的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认知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网络 网络演进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风险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连和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3-49,共7页
国家风险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文章对近些年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国家风险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述评了国家风险内涵的演变、国家风险的分类、国家风险对FDI的影响及国家风险的防范措施。并针对国家风险现... 国家风险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文章对近些年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的国家风险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述评了国家风险内涵的演变、国家风险的分类、国家风险对FDI的影响及国家风险的防范措施。并针对国家风险现有研究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展望了国家风险未来研究的趋势和方向:国家风险的研究范围将从东道国扩展到母国、东道国和第三方国家(组织)等多角度综合研究,加强国家风险与FDI内在理论联系的研究,具体研究不同国家风险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细化研究国家风险的来源和受体,突出国家风险防控的针对性操作方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国家风险 跨国企业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集团从属企业双重资源获取与成长绩效的关联机理——基于资源观的结构性观点和跨层次研究
12
作者 郑小勇 魏江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共10页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将架构理论与跨层次模型相结合,利用调研数据剖析了商业集团从属企业的内、外部双重资源获取与成长绩效的关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重资源获取对从属企业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集团成员网络资源异质性对双重资...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将架构理论与跨层次模型相结合,利用调研数据剖析了商业集团从属企业的内、外部双重资源获取与成长绩效的关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重资源获取对从属企业成长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集团成员网络资源异质性对双重资源获取与成长绩效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从属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对双重资源获取与成长绩效的关系具有中介性调节作用;内部资源获取、资源整合能力和集团内部网络资源异质性三者对从属企业的成长绩效具有结构性影响,而外部资源获取、资源整合能力及集团内部网络资源异质性的结构性效应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集团 资源获取 成长绩效 资源异质性 资源整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2012年:和平与发展
13
作者 舒运国 《亚非纵横》 2012年第6期1-8,59,共8页
2012年,非洲大陆虽然存在一些热点,诸如北非和西非的一些国家,但是政局整体上和平、稳定;非洲一体化进程加快进行,有力推动了非洲大陆的发展;中非关系继续向纵深发展,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总之,"和平与发展"依然是非洲大陆发... 2012年,非洲大陆虽然存在一些热点,诸如北非和西非的一些国家,但是政局整体上和平、稳定;非洲一体化进程加快进行,有力推动了非洲大陆的发展;中非关系继续向纵深发展,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总之,"和平与发展"依然是非洲大陆发展的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 2012年 和平 发展 中非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曼德拉时期南非“黑人经济振兴”评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玉沛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2-119,127,共9页
"黑人经济振兴"是南非曼德拉时期扶持黑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实行优先采购、制定商业许可证与配额、推行国有企业重组与私有化和建立公私合作关系。从平衡族群经济发展视角出发,"黑人经济振兴"... "黑人经济振兴"是南非曼德拉时期扶持黑人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主要内容包括:实行优先采购、制定商业许可证与配额、推行国有企业重组与私有化和建立公私合作关系。从平衡族群经济发展视角出发,"黑人经济振兴"有助于扶持"历史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南非人",取得了部分积极成果。然而,"黑人经济振兴"本身的缺陷所造成的内在的机制性问题以及执行过程中的自相矛盾,导致小部分黑人权贵精英快速致富,政府政策的着眼点与企业界的出发点存在错位,国有企业重组与私有化面临重重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 曼德拉时期 黑人经济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差异对中国和日本出口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微达 刘爱兰 王智烜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8-176,共9页
文化是影响一国贸易的重要因素。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国与日本两国文化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中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现代传承,而日本文化则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独有文化。以探寻文化差异对中国和日本... 文化是影响一国贸易的重要因素。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代表,中国与日本两国文化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差异。中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现代传承,而日本文化则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独有文化。以探寻文化差异对中国和日本出口的影响为目的,基于中国和日本2002—2016年SITC三位数编码出口数据建立引力模型,采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PPML)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文化差异阻碍对外贸易的主流观点下,中国文化差异的阻碍作用小于日本文化,“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倡导的民心相通之路,日本应积极响应以降低文化差异的出口阻碍效应;而中国要更加坚定文化自信,重视中国文化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一带一路”倡议 文化自信 出口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