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亮的反理学思想和“朱陈之辩”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国灿 吴锡标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9,共6页
陈亮是南宋事功之学的著名学者,其反理学思想的形成,既继承和发展了早期事功学者的有关观点,又与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学术发展道路密切相关。随着理论思考的不断深入,他对理学的态度也越来越激烈,最终引发与朱熹的辩论。"朱陈之辩... 陈亮是南宋事功之学的著名学者,其反理学思想的形成,既继承和发展了早期事功学者的有关观点,又与自身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学术发展道路密切相关。随着理论思考的不断深入,他对理学的态度也越来越激烈,最终引发与朱熹的辩论。"朱陈之辩"主要围绕对"道"的理解、"王道"与"霸道"、义理与利欲、成人之道等问题展开,反映出两人在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的理论分歧。这场辩论是事功之学和理学两种思潮尖锐对立的一个缩影,其实质是双方对社会现实看法的差异和新的历史环境下对儒学的不同改造与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亮 朱熹 “朱陈之辩” 事功之学 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海外贸易中的“歇家牙行”与海禁政策的调整 被引量:7
2
作者 胡铁球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7-35,共9页
为了冲破明代的海禁政策,民间创造出一种商贸经营模式——"歇家牙行",这种经营方式可以把各类商人、基层组织、地方衙门、海防、税关等人员联络起来,形成一个巨大贸易与关系网络,为成功走私海外贸易提供了条件。开展这种经营... 为了冲破明代的海禁政策,民间创造出一种商贸经营模式——"歇家牙行",这种经营方式可以把各类商人、基层组织、地方衙门、海防、税关等人员联络起来,形成一个巨大贸易与关系网络,为成功走私海外贸易提供了条件。开展这种经营方式的群体,史称"商牙歇家"、或"窝主"、"主家"、"接引之家"等,名色不一。他们推动了明代海禁政策的调整,转变了明清海外贸易管理方式,这主要体现于政府利用他们力量来协助管理番货抽分。另外,因"歇家牙行"经营模式能很好替代市舶司的功能,这为明清从"市舶司管理"转变为"海关管理"提供了社会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歇家牙行 海禁 走私 市舶司 海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的民众动员探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根福 李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35,159,160,共9页
延安《解放日报》因其具有动员民众团结抗战的使命、沟通党和民众的桥梁作用以及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功能而成为战时民众动员的重要载体。延安《解放日报》采取的"五位一体"的动员内容、灵活多样的动员方法、"三结合&qu... 延安《解放日报》因其具有动员民众团结抗战的使命、沟通党和民众的桥梁作用以及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功能而成为战时民众动员的重要载体。延安《解放日报》采取的"五位一体"的动员内容、灵活多样的动员方法、"三结合"的动员策略取得了明显成效,对战时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加深了民众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推动了陕甘宁边区社会的变革,提高了民众抗战信心,对当今新时代的舆论动员也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解放日报》 民众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南宋城市的官方救助体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国灿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168,共7页
南宋时期,随着市民贫困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城市社会救助问题进一步引起官方的重视,其救助类型有面向贫民和穷民的预防性救助、面向灾荒民众的补救性救助、面向特定群体的补偿性救助,救助机构有综合性和专门性之分,救助形式和方法有无偿... 南宋时期,随着市民贫困化现象的不断加剧,城市社会救助问题进一步引起官方的重视,其救助类型有面向贫民和穷民的预防性救助、面向灾荒民众的补救性救助、面向特定群体的补偿性救助,救助机构有综合性和专门性之分,救助形式和方法有无偿、有偿、放免、收养、资助等。与传统荒政的既有模式相比,南宋城市的官方救助具有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多样性、行为的规范性等特点,但就其体制而言是不成熟的,存在着诸多不足和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城市 官方救助 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主导权之争:近代浙西水利议事会的成立与改组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根福 邵将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43-150,160,共9页
近代以来,受水旱天灾、兵燹破坏以及客民垦殖的影响,浙西水利遭受严重破坏。清末新政实施后,清政府鼓励地方实行自治,乃有设立浙西水利议事会之提议。议事会筹设过程中围绕水利治权、经费来源即有激烈争论。议事会成立后,为统筹地方水... 近代以来,受水旱天灾、兵燹破坏以及客民垦殖的影响,浙西水利遭受严重破坏。清末新政实施后,清政府鼓励地方实行自治,乃有设立浙西水利议事会之提议。议事会筹设过程中围绕水利治权、经费来源即有激烈争论。议事会成立后,为统筹地方水利工程,完善了组织框架和工程议决制度,力图处理好自治组织与政府权力的关系,为浙西水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统一水利行政,浙江省设立了水利局,强化了政府的水利主导权,并通过对议事会章程和相关制度的修订,削弱议事会的权力,使其逐渐融入以政府为主导的水利行政体系之中。浙西水利议事会的成立与运作体现了近代政局动荡下社会精英参与政府管理、分享政治权力的意图,但作为政治权力的附庸,社会精英阶层只能在既有的政治框架内进行利益诉求,无力阻拦南京国民政府重建政府权威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西水利议事会 主导权 成立 改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27—1937年上海华界地区卫生改良活动探析——以上海市卫生局为中心
6
作者 张根福 周梁羊子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30-137,共8页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上海市卫生局在华界地区开展了一场卫生改良活动。这场活动的起因主要是华界地区卫生环境面临的困境、大上海计划的推动和社会精英的呼吁。卫生改良活动从卫生行政职能的优化、医疗机构的整合与新设... 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上海市卫生局在华界地区开展了一场卫生改良活动。这场活动的起因主要是华界地区卫生环境面临的困境、大上海计划的推动和社会精英的呼吁。卫生改良活动从卫生行政职能的优化、医疗机构的整合与新设、卫生宣传与疫病防治等方面展开。通过10年的努力,华界地区的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但打破了租界垄断卫生资源的格局,提升了医疗卫生水平,还初步实现了卫生改良与"卫民兴族"的有机结合,但不可否认因受经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华界 卫生局 卫生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