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啤酒酵母浸出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廷登 李筱琴 +1 位作者 施经略 丰平海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3期16-19,共4页
本文研究了利用工业废酵母经自溶和水解途径提取氨基酸的方法,探索酶法制备啤酒酵母浸出物的最佳工艺技术.
关键词 酵母浸出物 水解 提取 啤酒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固定化酵母以带渣的薯干糖化醪进行酒精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虞炳钧 张福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7,共7页
研制了海藻酸钙膜片状固定化酵母填充床生物反应器,以带渣的低温蒸煮薯干糖化醪为基质,进行酒精发酵试验,获得了如下结果:淀粉利用率达90%;生物反应器的乙醇生产能力可达32mg乙醇/g凝胶·小时,以床层体积计为9.8g乙醇/l反应器·... 研制了海藻酸钙膜片状固定化酵母填充床生物反应器,以带渣的低温蒸煮薯干糖化醪为基质,进行酒精发酵试验,获得了如下结果:淀粉利用率达90%;生物反应器的乙醇生产能力可达32mg乙醇/g凝胶·小时,以床层体积计为9.8g乙醇/l反应器·小时,为传统式酒精发酵罐乙醇生产能力的12倍;操作性能良好,反复活化运转三个月以上,发酵活力未见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发酵 固定化酵母 甘薯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奶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晓云 赵培城 +1 位作者 倪裕强 冯益民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4期75-80,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不同HLB值的混合乳化剂和几种稳定增稠剂对豆奶的稳定效果,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HLB=11~13时乳化剂的效果较好,黄原胶的效果优于其它增稠剂,使用量约为0.05%.豆奶的粘度与稳定性无正比关系.添加0.04... 本文研究了不同HLB值的混合乳化剂和几种稳定增稠剂对豆奶的稳定效果,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最适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HLB=11~13时乳化剂的效果较好,黄原胶的效果优于其它增稠剂,使用量约为0.05%.豆奶的粘度与稳定性无正比关系.添加0.04%黄原胶和0.05%海藻酸钠的豆奶,在pH6.5、121℃灭菌15min条件下能满足三个月货架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奶 稳定性 乳化剂 增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干原料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菌株、载体及增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虞炳钧 张福明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31-39,共9页
本文研究了用于薯干原料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的菌株及载体,并测定了增殖动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菌株以南阳五号酵母(Saccharomyces 1300)、载体以海藻酸钙、增殖培养基以薯干糖化液为佳;最适增殖温度为32~33℃,增殖时间24小时.
关键词 甘薯 固定化 发酵 酒精 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酒脚的沉出过程对酒中风味物质——乙酸乙酯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笑麟 沭晨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73-80,共8页
本文研究了以气相色谱法氢火焰检测器,在聚乙二醇1500固定液上,于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对经过萃取、浓缩的绍兴黄酒中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并分别对一年、二年、三年酒中的风味物质——乙酸乙酯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随酒龄的增长,乙酸乙酯的... 本文研究了以气相色谱法氢火焰检测器,在聚乙二醇1500固定液上,于选定的色谱条件下,对经过萃取、浓缩的绍兴黄酒中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并分别对一年、二年、三年酒中的风味物质——乙酸乙酯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随酒龄的增长,乙酸乙酯的含量在增加,其含量范围为0.7~3.2mg/100ml。方法标准偏差及变动系数分别为0.24和8.4%。样品经前处理后进入气相色谱仪分析可在25min内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乙酸乙酯 气相色谱 酒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对枯草杆菌原生质体的诱变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宁一 彭玉勇 袁清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81-85,共5页
本文研究了紫外线对枯草杆菌BF-7658原生质体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其原生质体较菌体细胞对紫外线更为敏感,经诱变后的原生质体再生菌株α—淀粉酶产量低于出发菌株10(%)以上的为31(%),高于10(%)以上的为20(%),从中筛选出一株较出... 本文研究了紫外线对枯草杆菌BF-7658原生质体的诱变作用。结果表明,其原生质体较菌体细胞对紫外线更为敏感,经诱变后的原生质体再生菌株α—淀粉酶产量低于出发菌株10(%)以上的为31(%),高于10(%)以上的为20(%),从中筛选出一株较出发菌株产酶高30(%)的PU10-3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枯草杆菌 原生质体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紫外光对山梨酸及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稳定性与防霉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汉成 王丽丽 +1 位作者 顾镕 郑海波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文研究了温度和紫外光对食品防腐剂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稳定性和防霉效果的影响.试样在50至130℃下加热5至120min,分别用抑菌圈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它们的防霉效果和分解程度.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提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试样的... 本文研究了温度和紫外光对食品防腐剂山梨酸、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稳定性和防霉效果的影响.试样在50至130℃下加热5至120min,分别用抑菌圈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它们的防霉效果和分解程度.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提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试样的防霉效果和稳定性均下降.另外,二种防腐剂的水溶液,紫外光照射2h内,不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山梨酸 温度 对羟基苯甲酸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啤酒酵母胞内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廷登 牟静 +3 位作者 李筱琴 许若兰 许培雅 张德胜 《浙江工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20-26,共7页
本文在[3]对啤酒酵母浸出物提取工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啤酒酵母在自溶和水解过程中的生物学作了研究.通过对处理细胞的显微观察和摄影表明,经过64小时处理,细胞轮廓仍保持完整,但几乎是空壳.
关键词 啤酒 酵母 Α-氨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BX淡爽型啤酒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廷登 杨炳水 朱红良 《浙江工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69-74,共6页
本文以改善低原麦汁浓度啤酒质量为目的,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淡爽型啤酒的酿造方法.采用70%麦芽和30%的大米的原料配比及二次煮出法二段式糖化,经正交试验得到了较佳的糖化工艺,可以控制麦芽汁的糖与非糖比值.并在糖化中添加压榨啤酒废酵... 本文以改善低原麦汁浓度啤酒质量为目的,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淡爽型啤酒的酿造方法.采用70%麦芽和30%的大米的原料配比及二次煮出法二段式糖化,经正交试验得到了较佳的糖化工艺,可以控制麦芽汁的糖与非糖比值.并在糖化中添加压榨啤酒废酵母的水解液进行麦汁制造和啤酒发酵,其工艺进展顺利.所酿制的成品啤酒口味纯正,泡沫持久性好.1000kg啤酒原料成本与12°BX啤酒相降低了41,6%左右,年产10Mkg啤酒工厂可节约原料成本约11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淡爽型 酿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子加工废皮酿制白酒 被引量:1
10
作者 虞炳钧 童筱莉 李筱琴 《浙江工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68-72,共5页
采用芋浆添加α—淀粉酶低温蒸煮,糖化酶糖化,多种酵母液态共酵,以及发酵醪液态蒸馏等方法,由芋子加工废皮酿得白酒。淀粉利用率达到80—90%。酒的风味良好,其卫生指标符合国标GB-2757-81。
关键词 芋子 白酒 发酵 酿酒 废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自溶条件的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1
作者 周晓云 何昕 +2 位作者 王力军 张军 曾平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69-76,共8页
研究了几种质壁分离剂对啤酒酵母自溶的各种影响因素.以食盐作为质壁分离剂经正交试验表明,升温时间60min,pH5.5,NaCl添加量2.5%,自溶温度55℃,可以使自溶时间缩短10—12h,当配水比为1:3~1:5时,单位酵母氨基氮外溢量最大.以蛋白酶作为... 研究了几种质壁分离剂对啤酒酵母自溶的各种影响因素.以食盐作为质壁分离剂经正交试验表明,升温时间60min,pH5.5,NaCl添加量2.5%,自溶温度55℃,可以使自溶时间缩短10—12h,当配水比为1:3~1:5时,单位酵母氨基氮外溢量最大.以蛋白酶作为质壁分离剂经正交试验显示可达到与NaCl同样的效果,作为调味料达不到前者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质壁分离剂 啤酒酵母 调味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干原料低温蒸煮固定化酵母酒精发酵的研究
12
作者 虞炳钧 张福明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24-29,共6页
本文研究了将低温蒸煮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相结合的酒精发酵新工艺。薯干原料的较佳低温蒸煮、糖化、发酵工艺条件为:液化温度80℃,液化时间20min,α-淀粉酶用量4u/g薯干粉;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60min,糖化酶用量100u/g薯干粉;发酵温度25... 本文研究了将低温蒸煮和固定化细胞技术相结合的酒精发酵新工艺。薯干原料的较佳低温蒸煮、糖化、发酵工艺条件为:液化温度80℃,液化时间20min,α-淀粉酶用量4u/g薯干粉;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60min,糖化酶用量100u/g薯干粉;发酵温度25℃,采用固定化1300酵母进行发酵。发酵结果表明:发酵周期可比传统发酵缩短50%,淀粉利用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发酵 甘薯 低温蒸煮 固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活性乳的研制
13
作者 张笑麟 赵培城 金月祥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77-83,共7页
本文探索了一种酸奶生产的新工艺和配方,制造出“新型活性孔”。与市售活性乳相比,后者活菌体数要低31%。0.65%稳定剂A物质的添加,使活性乳的沉淀分层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充入适量CO_2不仅赋予活性乳以可口的“杀口味”,而且能延长... 本文探索了一种酸奶生产的新工艺和配方,制造出“新型活性孔”。与市售活性乳相比,后者活菌体数要低31%。0.65%稳定剂A物质的添加,使活性乳的沉淀分层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充入适量CO_2不仅赋予活性乳以可口的“杀口味”,而且能延长其冷藏期。二点嗜好法的品评结果表明:本产品将深受消费者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乳 发酵乳制品 牛乳 酸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组份聚氨酯防水防腐胶研制
14
作者 童筱莉 邬润德 董汉玉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82-87,共6页
用含羟基聚醚、聚酯与芳香族异氰酸酯反应制得性能全面的单组份聚氨酯粘接剂.其物理和化学性能和贮存稳定性与反应物、NCO/OH比、反应催化剂和工艺有关.结果表明该粘接剂在胺催化剂存在时由聚醚,羟值50—100、500—700;聚酯,羟值100—15... 用含羟基聚醚、聚酯与芳香族异氰酸酯反应制得性能全面的单组份聚氨酯粘接剂.其物理和化学性能和贮存稳定性与反应物、NCO/OH比、反应催化剂和工艺有关.结果表明该粘接剂在胺催化剂存在时由聚醚,羟值50—100、500—700;聚酯,羟值100—150、200—250;和芳香族异氰酸酯合成而得.它有优良的性能:抗张强度7.8MPa,延伸率:240%,耐磨性2.6mg/1000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水性 防腐性 聚氨酯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的分离和鉴定
15
作者 周宁一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3期73-78,共6页
从酿酒酵母A_(364A)菌株制备原生质体,经超声波处理、磷酸纤维素P11吸附分离和DEAE-Sephadex A25层析等步骤,获得四个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活性峰。根据层析行为和对α-鹅膏蕈碱的敏感性,确定四个活性峰依次分别为RNA聚合酶IA、IB、Ⅱ... 从酿酒酵母A_(364A)菌株制备原生质体,经超声波处理、磷酸纤维素P11吸附分离和DEAE-Sephadex A25层析等步骤,获得四个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活性峰。根据层析行为和对α-鹅膏蕈碱的敏感性,确定四个活性峰依次分别为RNA聚合酶IA、IB、Ⅱ和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 酿酒 聚合酶 DNA 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作辅料啤酒酿造工艺的探讨
16
作者 陈廷登 陈星邨 陈海根 《浙江工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57-64,共8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不同原料配比、糖化工艺及添加酶制剂对麦汁制备和啤酒发酵的影响,并对小麦粉分别投入糊化锅和糖化锅进行比较.同时以麦芽70%、大米3O%的原料配比作了对照试验,得到采用煮—浸法糖化工艺,原料配比为麦芽60%、小麦30%... 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不同原料配比、糖化工艺及添加酶制剂对麦汁制备和啤酒发酵的影响,并对小麦粉分别投入糊化锅和糖化锅进行比较.同时以麦芽70%、大米3O%的原料配比作了对照试验,得到采用煮—浸法糖化工艺,原料配比为麦芽60%、小麦30%、大米10%,加糖化酶的方案较为理想.工艺进展顺利,成品啤酒各项理化指标符合GB4927-85标准,泡沫持久性明显提高,口味淡爽,原料成本降低了约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 酿造 小麦粉 正交试验法 辅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油耐水涂层研究
17
作者 邬润德 《浙江工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49-58,共10页
本文介绍了用聚氯乙烯,聚氨酯树脂改性的氯磺化聚乙烯涂料的耐油,耐水性及其它物理化学性质。所设计的配方经80℃浸泡试验结果表明聚氯乙烯,聚氨酯改性的氯磺化聚乙烯涂层具有优良的耐油,耐水性和好的耐酸性。
关键词 涂层 耐油涂层 耐水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砂囊分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选清 温舟仁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42-47,共6页
本文在研究柑桔果树生理学理论基础上,通过实验提出了柑桔砂囊分离工艺流程,并设计了砂囊一种子分离的实验设备.
关键词 柑桔 砂囊 分离技术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产生菌融合子产量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阮法华 裘娟萍 +1 位作者 周宁一 毛富根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3期72-77,共6页
谷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T^(s-Li)(Leu^-Ile^-Str^rRif^r)与北京棒杆菌7338(野生型Str^sRif^s)融合子(A组)及谷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T_(6-13)。(野生型Str^sEry^s)与赖氨酸产生菌黄色短杆菌2—1(Met^-Thr^-Str^rEry^r)融合子(B组)在谷氨... 谷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T^(s-Li)(Leu^-Ile^-Str^rRif^r)与北京棒杆菌7338(野生型Str^sRif^s)融合子(A组)及谷氨酸产生菌钝齿棒杆菌T_(6-13)。(野生型Str^sEry^s)与赖氨酸产生菌黄色短杆菌2—1(Met^-Thr^-Str^rEry^r)融合子(B组)在谷氨酸产量分布上明显地向正变与负变方向移动,分别形成两个峰值,保持原株产酸量的融合子只占总数的4%和2%。A组正变频率为72.7%,远高于B组的27.5%,谷氨酸最大增加幅度为64.3%。B组的赖氨酸产量分布与谷氯酸产量分布不同,负变率达到93.1%。这可能与融合过程中营养互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融合子 原生质体 谷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雁荡山矿泉水的开发研究与工艺设计
20
作者 陈选清 金再宿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3期100-105,共6页
本文在研究了矿泉水的一般成因、分析了雁荡山区地质地貌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雁荡西石梁矿泉水的可行性,并设计了生产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工艺流程.
关键词 矿泉水 工艺设计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