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从“人民理性”到“人民主体”: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 |
陈华兴
应霞
|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家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中的嬗变与展望 |
何丽野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4
|
|
|
3
|
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传承与创新 |
李梦云
毛奕峰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4
|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恶意攻击马克思主义”一说之我见 |
张鑫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
5
|
商业价值及其在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意义——以“黄金光盘”为例 |
何丽野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
6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优势——基于政党中心主义的分析 |
刘艳
|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7
|
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
李梦云
余其安
|
《中共党史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8
|
解放与救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思想对基督教救赎思想的批判比较探要 |
胡乃岩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9
|
技术智能化时代人的生存困境与可能出路——基于马克思生命观的探讨 |
陈华兴
冯前兵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0
|
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何煦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7 |
22
|
|
|
11
|
论马克思的“未来”概念的现实性基础 |
张文喜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2
|
马克思、黑格尔的历史时间概念追溯 |
张文喜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
13
|
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动因及其启示 |
潘惠香
方以启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4
|
“语境原则”及其在马克思理论研究中的意义 |
何丽野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15
|
新质生产力生态内涵的唯物史观阐释 |
郭飞
方伟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6
|
|
|
16
|
认知诊断测验最简完备Q矩阵统一设计方法 |
唐小娟
毛萌萌
李瑜
丁树良
彭志霞
|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基于霍兰德人格类型理论的大学生职业性格分析 |
吴建斌
沈娟凤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4 |
19
|
|
|
18
|
论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 |
詹真荣
张健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9
|
潘懋元教育家精神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意蕴 |
陈鹏
李建伟
刘海涛
|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斯大林思想与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 |
张万杰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