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子鼻的香蕉储存时间鉴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惠国华 吴玉玲 陈裕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66-570,共5页
研究了一种基于电子鼻系统的香蕉储存时间鉴别方法。实验检测了不同储存时间的香蕉样品,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储存时间的香蕉样品,同时检验了样品的微生物指标以探讨电子鼻响应与微生物指标之间的关系。随机共振信噪比谱不... 研究了一种基于电子鼻系统的香蕉储存时间鉴别方法。实验检测了不同储存时间的香蕉样品,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较好地区分不同储存时间的香蕉样品,同时检验了样品的微生物指标以探讨电子鼻响应与微生物指标之间的关系。随机共振信噪比谱不但可以区分香蕉样品,同时基于信噪比特征值建立的香蕉储存时间鉴别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香蕉储存时间 随机共振 信噪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薄膜味觉传感器阵列对调味品和软饮料的识别 被引量:6
2
作者 黄赣辉 邓少平 顾振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84-88,共5页
以铂工作电极(PtE)为基底聚合吡咯(PPy),并在聚吡咯表面被覆不同味敏剂修饰的PVC薄膜,得到八支味觉传感器,并进而与217型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构成味觉传感器阵列-8-PPP-TSA。采用开路电位法获取调味品和软饮料不同样品在各传感器界面的... 以铂工作电极(PtE)为基底聚合吡咯(PPy),并在聚吡咯表面被覆不同味敏剂修饰的PVC薄膜,得到八支味觉传感器,并进而与217型双盐桥饱和甘汞电极构成味觉传感器阵列-8-PPP-TSA。采用开路电位法获取调味品和软饮料不同样品在各传感器界面的数据响应矩阵,数据矩阵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可将各样品属性的相似相异程度在二维得分图上得以直观表达,调味品被分为鲜、咸-鲜、咸、酸四个区,软饮料被大致分为甜、高酸低甜、高甜低酸三个区;根据各样本之间的欧氏距离大小,使用聚类分析方法作亲疏关系树形谱系图,在不同的相似度下可将众多样品依据亲疏关系远近进行有层次的味觉聚类区分,错判较少。此外,模式识别分析结果表明,8-PPP-TSA的仿生味觉识别具有与生物味觉识别相似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 人工智能味觉系统 PVC薄膜味觉传感器 传感器阵列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味识别与转导机理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蕾蕾 张根华 邓少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8期12-14,共3页
甜味是动物最喜好的基本味感,甜味食物通常能为机体提供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功能学研究表明,甜味是由T1R2和T1R3介导的。它们单独存在时是糖的低亲和力受体;它们以异二聚体存在时,是糖和各种人工甜味剂的高亲和力受体。T1R2和T1R3在甜味... 甜味是动物最喜好的基本味感,甜味食物通常能为机体提供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功能学研究表明,甜味是由T1R2和T1R3介导的。它们单独存在时是糖的低亲和力受体;它们以异二聚体存在时,是糖和各种人工甜味剂的高亲和力受体。T1R2和T1R3在甜味感受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T1R2的N端是某些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和莫内林)的重要结合位点,C端跨膜区与G蛋白偶联;T1R3的跨膜区也是某些甜味剂的结合位点,该部位可能在受体的激活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甜味受体具有多个结合位点,用以识别结构各异的甜味物质。由于甜味化合物化学构成不同,甜味信息的转导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感官品评 甜味识别 受体 信号 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金刚石薄膜修饰的传感器在电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毛岳忠 田师一 +1 位作者 胡晓晖 邓少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17-1123,共7页
综述了类金刚石薄膜及其修饰的传感器特性以及制备工艺,介绍了类金刚石薄膜修饰的传感器在生物检测、电化学微重力测量、痕量金属检测、氢离子选择场效应晶体管和气体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并对类金刚石薄膜修饰传感器在电化学相关领域的应... 综述了类金刚石薄膜及其修饰的传感器特性以及制备工艺,介绍了类金刚石薄膜修饰的传感器在生物检测、电化学微重力测量、痕量金属检测、氢离子选择场效应晶体管和气体检测等领域的应用,并对类金刚石薄膜修饰传感器在电化学相关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传感器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味蛋白与味觉感受
5
作者 李蕾蕾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5期20-22,共3页
α-参兜鞍是一种transducins样味觉特异性G蛋白,它在从鱼到人类的多种脊椎动物物种的味细胞内均有表达,是脊椎动物味觉感受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多方面研究显示,α-参兜鞍在苦、甜、鲜味信号转导中发挥着作用。敲除了α-参兜鞍的小鼠... α-参兜鞍是一种transducins样味觉特异性G蛋白,它在从鱼到人类的多种脊椎动物物种的味细胞内均有表达,是脊椎动物味觉感受中重要的调控因子之一。多方面研究显示,α-参兜鞍在苦、甜、鲜味信号转导中发挥着作用。敲除了α-参兜鞍的小鼠对苦、甜、鲜味刺激的行为学和电生理反应都有下降;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发现,α-参兜鞍与介导苦、甜、鲜味信号转导的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receptors,GPCRs)存在不同程度地共表达。α-参兜鞍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均需要更加深入细致地研究。文章综述了α-参兜鞍在味觉信号转导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味蛋白 信号转导 味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