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管理:时代要求与优化路径——基于“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的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苑韶峰 张宇 +1 位作者 陈美景 朱从谋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6,共9页
研究目的:结合相关研究,整理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学术研讨成果,探析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管理的时代要求与优化路径,为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 研究目的:结合相关研究,整理2024年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学术研讨成果,探析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管理的时代要求与优化路径,为新时代自然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强调追求经济高效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与资源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管理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承担着资源供给、生态安全、空间优化和制度创新的复合功能;(2)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自然资源管理在制度设计层面推进“四维转型”:管理方式向全域全要素统筹转型、治理方式向多元主体协同转型、技术体系向数字智能驱动转型、安全管控向风险系统防控转型;(3)高质量发展下的自然资源管理路径包括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遵循“价值—结构—过程—功能”逻辑主线,显化自然资源资产生态价值,创新自然资源管理模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结论:面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自然资源管理,应持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理论研究,高度重视国土空间利用与保护研究,着力创新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全面推进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 自然资源管理 时代要求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产业用地政策工具:选择偏好与优化路径——基于扎根理论的浙江省政策文本分析
2
作者 周德 金凤芝 +2 位作者 李思媛 李欢 李普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32,共10页
研究目的:分析浙江省、市级层面74份乡村振兴产业用地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谱系,解析政策工具选择偏好与优化路径,为完善乡村振兴产业用地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乡村振兴产业用地政策工具耦合... 研究目的:分析浙江省、市级层面74份乡村振兴产业用地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谱系,解析政策工具选择偏好与优化路径,为完善乡村振兴产业用地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乡村振兴产业用地政策工具耦合了目标导向型、过程控制型、行为引导型和能力建设型4类政策工具;(2)过程控制型政策工具和目标导向型政策工具运用过多,行为引导型政策工具和能力建设型政策工具需加强;(3)政策工具运用层面存在政策工具结构亟需优化、政策工具运用协调性尚待强化、政策工具可操作性亟待增强、政策的衔接性有待提升等问题。研究结论:未来应优化政策工具使用结构、重视用地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政策内容分解与细化政策工具操作流程、加强政策的协调配合水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用地 扎根理论 政策工具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职者对网络招聘网站的用户体验:基于浙江省大学生求职者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文华 姚丽华 潘绵臻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2年第8期88-90,共3页
网络招聘,又称在线招聘,是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招聘渠道。目前国内关于网络招聘的研究多数尚停留在宏观层面,较少关注求职者(尤其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使用网络招聘平台求职的具体体验。文章通过访谈及问卷的形式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展开调查... 网络招聘,又称在线招聘,是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招聘渠道。目前国内关于网络招聘的研究多数尚停留在宏观层面,较少关注求职者(尤其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使用网络招聘平台求职的具体体验。文章通过访谈及问卷的形式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展开调查,探讨了在网络求职各阶段影响求职者的用户体验具体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改进用户体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招聘 用户体验 招聘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村居民点与乡村人口耦合关系及时空特征 被引量:6
4
作者 苑韶峰 张宇 +1 位作者 傅锦威 朱从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7-245,共9页
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与资产,农村的人地关系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地学图谱法、人地协调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对2000—2020年浙江省农村居民点... 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与资产,农村的人地关系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地学图谱法、人地协调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对2000—2020年浙江省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识别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乡村人口脱钩类型与人地耦合关系演进过程。结果表明:1)浙江省农村居民点时间上呈现减速上升的趋势,耕地是主要转入源,城镇用地与耕地是主要转出源;空间上呈现多区域集中,全域分散增加的趋势。2)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在时间序列上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空间格局上呈现显著集聚特征,高值区聚集于浙北平原区,而低值区集聚于浙西南山地区。3)浙江省县域乡村人口-农村居民点脱钩关系以强负脱钩为主,即区域乡村人口下降,而农村居民点面积保持上升趋势,乡村人地耦合关系失调现象严重。研究结果对调节人地关系、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脱钩模型 农村居民点 乡村人口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郁建兴 葛佳楠 徐越倩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2,共8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的追求贯穿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今天,它不仅作为一种统合效率与公平的发展概念,更作为一个现代治理体系,涵盖复杂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其核心政策议题包括:以高质量发...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的追求贯穿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在今天,它不仅作为一种统合效率与公平的发展概念,更作为一个现代治理体系,涵盖复杂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其核心政策议题包括:以高质量发展突破增长极限、以分配正义优化资源流动、以公共服务赋能个体发展、以区域协调推进空间正义、以精神富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治理看待发展等。共同富裕超越了传统发展型国家和福利国家模式,强调在多元主体协调、多维空间互动及多领域目标兼顾的框架内实现国家与个体、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共同富裕强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消除由制度造成的结构性不正义,是对全球正义价值诉求和制度构想的回应。未来,共同富裕的关键议题包括效率与公平调适的时机与幅度问题,数字技术时代的“新的匮乏”与分配问题,以及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问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治理体系 体制机制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商环境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路径——基于fsQCA方法
6
作者 徐珣 李科平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改革完善生产关系的应有之义。而优化营商环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与着力点,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入探究营商环境与新质生产力之...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改革完善生产关系的应有之义。而优化营商环境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与着力点,也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入探究营商环境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为研究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营商环境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要素均不能作为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的必要条件,需要通过组合的方式作用于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营商环境通过三种路径模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分别是“市场环境—创新环境—人力资源”协同推动型、“政务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人力资源”协同驱动型、“市场环境—创新环境—金融服务—人力资源”协同引领型。据此,各地区应当从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出发,充分认识各变量之间的协同互动作用,处理好变量之间的关系,协同优化营商环境,实现高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商环境 新质生产力 可持续发展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决策分化研究
7
作者 李翠珍 褚鑫蕊 +1 位作者 徐之寒 周德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253-258,共6页
农户耕地经营决策受家庭生命周期影响,利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农户数据,选择OPr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决策的分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农户样本均显示,选... 农户耕地经营决策受家庭生命周期影响,利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农户数据,选择OPr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决策的分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农户样本均显示,选择耕地经营规模不变、规模减小、规模增加决策的农户占比分别为约63.23%、24.92%和11.85%;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具有显著影响,对农户耕地规模减小决策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对农户耕地规模不变和增加耕地规模决策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家庭规模越大的农户更愿意做出增加耕地经营规模的决策,农业经营状况、耕地承包面积是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农户做出耕地经营规模决策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我国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背景下,要关注小农户的发展意愿,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类型小农户的农业发展路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开展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生命周期 耕地经营规模决策 OProbit模型 PR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耕地质量多尺度空间自相关分析 被引量:41
8
作者 李武艳 朱从谋 +1 位作者 王华 徐保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39-245,F0003,共8页
掌握耕地质量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特征,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耕地质量建设与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对策的基础。该文运用基于Moran’s I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浙江省为例,分别进行省、市和县级尺度下空间自相关核算。结果表明:1)浙江省耕... 掌握耕地质量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特征,是有针对性地进行耕地质量建设与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对策的基础。该文运用基于Moran’s I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浙江省为例,分别进行省、市和县级尺度下空间自相关核算。结果表明:1)浙江省耕地质量3类指数在不同尺度下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具体表现省、市和县耕地质量指数的Moran’s I值依次降低,耕地自然等指数的空间集聚性受尺度影响最大,利用等次之,经济等最小,县级尺度的耕地质量3类指数Moran’s I值波动大于市级和省级水平;2)浙江省耕地质量3类指数Moran’s I值均表现为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经济等指数,耕地质量的自然等指数Moran’s I值的变化幅度最大,利用等次之,经济等最小。研究结果显示耕地质量空间差异对空间尺度敏感,可为耕地分区利用管理以及土地整治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相关 尺度 集聚 耕地质量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治理: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可行性路径——基于杭州社区管理与服务创新经验的研究 被引量:82
9
作者 陈剩勇 徐珣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2-72,158,共12页
参与式治理作为治道变革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路径,强调政府与社会在平等合作的互动中促成地方政府系统的开放性和民主化,与以社区为基本组织单元的社会系统的组织化。杭州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的经验体现在城市政府与多元社会主体形成多元... 参与式治理作为治道变革与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路径,强调政府与社会在平等合作的互动中促成地方政府系统的开放性和民主化,与以社区为基本组织单元的社会系统的组织化。杭州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的经验体现在城市政府与多元社会主体形成多元复合的网络化治理结构,而社区社会空间在多层次的公众参与形式中生成组织化。杭州参与式治理的主要问题在于动员式参与下政府向社会赋权不足,公民社会作为社区治理主体的自治性不足,公民的社会行动能力有限。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以参与式治理推进社区层面的社会管理创新,经由网络化社会行动结构的建构加快政府向社会赋权的进程,促进社区民间自组织的发展,强化公民的主体性和社区的自治性,既是社区社会行动能力生长的动力原点,也是完成治道变革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道变革 社会管理创新 参与式治理 政府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户籍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耦合协调度研究——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例 被引量:26
10
作者 徐越倩 彭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83,共10页
户籍人口城镇化直接反映着城镇化的健康程度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是人口城镇化的核心要素,与人口城镇化水平和结构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影响城镇化顺利转型的重要条件。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例,运用耦合... 户籍人口城镇化直接反映着城镇化的健康程度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而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是人口城镇化的核心要素,与人口城镇化水平和结构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影响城镇化顺利转型的重要条件。本文以浙江省11个地市为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07年以来户籍人口城镇化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特征,并发现,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可获得性密切相关,城镇化的重难点在于改革公共服务体制。要改变城镇化过程中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和人口布局,关键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和均等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空间配置,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建立结果为导向的公共服务评价体系,加大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评价的影响权重,真正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在地区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均衡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人口城镇化 基本公共服务 耦合协调度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社会管理的有益经验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澍 郑晓东 毛丹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8-77,84,共11页
国外现代社会管理的主要经验可以归纳为"六个社,六个管",即:以"调理社会结构、提供社会保障、发展社会组织、帮扶社区发展、管好社会特殊群体、保护社会安全"为主要抓手,通过分配和社会保障从基础上管,通过社会组织... 国外现代社会管理的主要经验可以归纳为"六个社,六个管",即:以"调理社会结构、提供社会保障、发展社会组织、帮扶社区发展、管好社会特殊群体、保护社会安全"为主要抓手,通过分配和社会保障从基础上管,通过社会组织"曲"管,通过法律有规矩地管,通过协商机制商量着管,通过文化团结日常化地管和通过有效的社会治安以及危机处理明智地管。在借鉴上述经验推进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应当把总结推广我国社会管理成功经验和借鉴国外社会管理有益成果结合起来,努力转向以社会规制为特征的社会管理体系,并尽快实现社会管理的集成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国外经验 借鉴 集成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预算与地方治理:浙江温岭的经验 被引量:21
12
作者 徐珣 陈剩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1-38,共8页
参与式预算是基层民主与地方治理的一种制度机制。以民主恳谈为核心程序的温岭参与式预算,其制度逻辑在创制基层政治合法性、建构公共理性,引导地方公共决策的理性化等规范性维度方面具有独特的绩效,但也存在预算决策执行缺乏理性、未... 参与式预算是基层民主与地方治理的一种制度机制。以民主恳谈为核心程序的温岭参与式预算,其制度逻辑在创制基层政治合法性、建构公共理性,引导地方公共决策的理性化等规范性维度方面具有独特的绩效,但也存在预算决策执行缺乏理性、未能建构起官民互动合作的伙伴关系、以及对于公共精神与社会资本建构作用有限等不足。经由制度自身的技术性完善及外在条件的优化,可以改进这一治理机制的不足,提升其地方治理与民主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与式预算 协商民主 地方治理 温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国网络化社会合作治理经验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被引量:16
13
作者 徐珣 王自亮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4,83,共8页
美国社会管理体制网络化合作治理的经验在于:以政府再造过程为动力原点,社区自治为平台,非营利组织体系为经纬线,建构从公民个人到社区组织,从地方政府到联邦政府等多重社会主体,扎根于基层社区,联接于非营利组织网络,以基层社会需求为... 美国社会管理体制网络化合作治理的经验在于:以政府再造过程为动力原点,社区自治为平台,非营利组织体系为经纬线,建构从公民个人到社区组织,从地方政府到联邦政府等多重社会主体,扎根于基层社区,联接于非营利组织网络,以基层社会需求为重心,平等合作,形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的多重网络,以替代官僚制支配、控制之下,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单一化、垂滴式的模式。对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启示在于:以政府重塑的过程,向基层社会授权,推进民间组织生长,建构中国的网络化社会合作治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社会合作治理 非营利组织 社区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方式创新——以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为例
14
作者 方晶 陈新 黄帅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22,160,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方式亟待创新以适配这一变革。本文构建了“技术赋能-组织适配”的理论框架,分析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革新资源获取方式、拓展协作半径、重塑成果生产逻辑,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构重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方式亟待创新以适配这一变革。本文构建了“技术赋能-组织适配”的理论框架,分析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革新资源获取方式、拓展协作半径、重塑成果生产逻辑,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治理升级,实现与人工智能技术相适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方式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创新实践表明,资源治理专业化、协作形态柔性化、成果转化流程化,可以促进形成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共生的新型研究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组织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耦合下中国市域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特征与管控策略
15
作者 周德 李思媛 +3 位作者 李欢 丁清莹 潘珊珊 王远晟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126,共14页
研究目的:探究远程耦合下中国市域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与影响因素,为耕地可持续利用与协同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结果:(1)2000—2020年中国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先下降... 研究目的:探究远程耦合下中国市域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与影响因素,为耕地可持续利用与协同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结果:(1)2000—2020年中国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先下降后上升,空间异质性明显;(2)网络密度整体水平较低,呈“上升—下降—波动上升”态势;空间网络核心节点主导作用逐渐清晰,集聚特征明显;(3)经济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耕地资源禀赋有显著正影响,农村居民素质、财政支农力度由显著负影响向显著正影响转变,地理距离加大会阻碍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发展;(4)根据“耕地利用特征+空间关联网络+系统属性”的分区思路,划分为4个耕地绿色利用管理分区。研究结论:应以远程耦合视角和网络化思维推动耕地利用要素跨区域流动,协同提升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并根据各区域在关联网络中的功能与作用探索耕地绿色利用与转型差异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绿色利用效率 空间关联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远程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镇扩权与政府治理创新:动力、限度与路径——基于浙江的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徐越倩 马斌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直接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浙江省强镇扩权改革是现代小城市的崛起与传统乡镇治理的张力的结果,其实质是一种倒逼性的治理创新。这一治理创新具有明显的过渡性,面临着法律、制度、利益和观念... 地方政府治理结构直接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浙江省强镇扩权改革是现代小城市的崛起与传统乡镇治理的张力的结果,其实质是一种倒逼性的治理创新。这一治理创新具有明显的过渡性,面临着法律、制度、利益和观念等多种制约。因此,优化县乡政府治理结构必须与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区划调整相结合,引入现代化城镇管理模式,创新权力和公共资源配置机制,逐步实现由乡村管理向城镇治理转变,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镇扩权 地方政府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差异化影响因素:基于农户和村庄双重视角
17
作者 徐世豪 周德 +1 位作者 李星佚 李哲敏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80,共12页
研究目的:顺应农民宅基地财产权益实现诉求,从农户和村庄层面解析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复杂作用过程,以期为促进宅基地财产性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多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1)随着宅基地从非财产性利... 研究目的:顺应农民宅基地财产权益实现诉求,从农户和村庄层面解析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复杂作用过程,以期为促进宅基地财产性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多层线性模型。研究结果:(1)随着宅基地从非财产性利用转向财产性利用,影响因素从以农户层面因素为主转为农户和村庄层面因素共同作用。(2)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受农户和村庄层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农户层面的城镇购房、宅基地数量、家庭类型等因素和村级层面的主导产业、人口流动、宅基地市场发育等因素发挥主要影响。(3)村庄层面因素的作用路径更为复杂,其可通过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农户层面因素两个路径影响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4)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地区、不同村庄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过程存在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农户和村庄层面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方式。研究结论:各地可通过优化宅基地制度、改善村庄发展环境,夯实农户财产性利用基础,并探索差异化的财产性利用路径,以提升农户宅基地财产性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 财产性利用行为 影响因素 多层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网络、公民参与和地方治理——以浙江省温岭市参与式预算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自亮 许艺萍 陈伟晶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6-182,共7页
"政策网络理论已经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一种重要范式"。本文以政策网络为主题,以浙江温岭参与式预算为案例,从政策网络和参与式预算的概念阐述和实证研究,寻找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政策网络视角下温岭参与式预算作出分析,并... "政策网络理论已经成为公共政策研究的一种重要范式"。本文以政策网络为主题,以浙江温岭参与式预算为案例,从政策网络和参与式预算的概念阐述和实证研究,寻找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政策网络视角下温岭参与式预算作出分析,并试图探索以政策网络为基础完善参与式预算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网络 公众参与 公共预算 政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区域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高胜 张希风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9-53,共5页
为分析找出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引入灰色关联法,在分析灰色关联模型特点的基础上,确定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步骤。以浙江省区域物流发展为例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利用2006—2011年相关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流通贸易类指标... 为分析找出目前我国物流业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引入灰色关联法,在分析灰色关联模型特点的基础上,确定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步骤。以浙江省区域物流发展为例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利用2006—2011年相关数据,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流通贸易类指标、产业结构类指标、环境类指标、其他补充指标5方面17个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找出对物流发展影响较大的因素,为物流行业管理部门制定相应行业扶持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区域物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满意度、地方依恋与社区公民行为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6个移民村的调查 被引量:17
20
作者 徐越倩 吴丹阳 陈宁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5-180,共6页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地情感关系对社区治理效能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6个移民村的抽样调查,采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对地方满意度、地方依恋对社区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人地情感关系对社区治理效能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6个移民村的抽样调查,采用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建模分析,对地方满意度、地方依恋对社区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满意度对地方依恋的形成具有正向影响作用;(2)相较于地方满意度,地方依恋对社区公民行为有着更为直接的预测力,地方依恋能直接驱动文明礼貌行为、利他主义行为与公民美德行为,而地方满意度仅能直接驱动文明礼貌行为;(3)地方满意度可以通过地方依恋的中介作用间接驱动三类社区公民行为发生。基层管理者应将提升居民居住满意度作为基础性工作,同时更注重居民社区依恋情感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满意度 地方依恋 移民社区 社区公民行为 社区治理 浙江省 湖州市 长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