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方式创新——以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为例
1
作者 方晶 陈新 黄帅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3-122,160,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方式亟待创新以适配这一变革。本文构建了“技术赋能-组织适配”的理论框架,分析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革新资源获取方式、拓展协作半径、重塑成果生产逻辑,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构重组、...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方式亟待创新以适配这一变革。本文构建了“技术赋能-组织适配”的理论框架,分析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革新资源获取方式、拓展协作半径、重塑成果生产逻辑,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和治理升级,实现与人工智能技术相适配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组织方式创新。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创新实践表明,资源治理专业化、协作形态柔性化、成果转化流程化,可以促进形成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共生的新型研究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组织创新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的基本认识 被引量:7
2
作者 渠长根 贺艳秋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7-21,共5页
榜样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与红色文化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之一。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榜样文化建设,在榜样培育等诸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榜样文化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优势之一。厘清榜样的相关概念、基本内涵,弄清楚... 榜样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与红色文化密切相关,是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之一。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榜样文化建设,在榜样培育等诸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榜样文化因此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优势之一。厘清榜样的相关概念、基本内涵,弄清楚中国共产党榜样文化建设的历程、基本经验、现实挑战等,筹谋新的历史条件下榜样文化建设的对策,是榜样文化研究的基本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榜样文化 经验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和谐外交至和谐世界:一个从理想到现实的新逻辑 被引量:2
3
作者 贺艳秋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7,共4页
和谐世界的内涵丰富而深厚,可以有空间指陈、学理构造、历史渊源、价值实现等多层面多角度的理解。倡导和谐世界理念,追求人类的持久和平,是我们的一贯立场。推行和谐外交,促进世界和谐,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因为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 和谐世界的内涵丰富而深厚,可以有空间指陈、学理构造、历史渊源、价值实现等多层面多角度的理解。倡导和谐世界理念,追求人类的持久和平,是我们的一贯立场。推行和谐外交,促进世界和谐,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因为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已经具备了一些最基本的条件。如在国内意义上,主要有稳定的政治局势与成熟的领导集体,不断提升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强健的文化自信、文化张力和愈益明晰、坚定的外交理念与战略等。在国际意义上,主要有在保持利益差异的同时,各国彼此间的共同利益不断彰显,利益相对趋同性不断增强,异质文化之间的沟通能力不断加强,相对和平的国际局势在发展,尤其是大国关系日趋平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外交 和谐世界 条件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