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消费现代化:科学内涵、发展逻辑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孙豪 龙燕妮 毛中根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2,共16页
中国式消费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和推动力量。中国式消费现代化兼具“过程”和“状态”双重意蕴,通过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增强经济发展的消费动力作用,实现消费的共富共享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对西方消费主义的超越。中国... 中国式消费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和推动力量。中国式消费现代化兼具“过程”和“状态”双重意蕴,通过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增强经济发展的消费动力作用,实现消费的共富共享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对西方消费主义的超越。中国式消费现代化既是经济发展动力的重塑方向,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工业化建设、国家工作重心调整、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了供给结构优化、居民消费升级和消费动力提升,有力推动了中国式消费现代化的发展。当前中国式消费现代化仍面临居民消费率偏低、人口老龄化加快、消费不平等程度较高、文化消费供需错配、绿色消费水平较低以及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等诸多现实挑战。推进中国式消费现代化,应从建设全国统一消费大市场、提高居民收入、提升精神文化消费、推动绿色消费全面发展、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综合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消费现代化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消费基础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转内”背景下浙江商贸流通业态结构优化与升级 被引量:2
2
作者 易开刚 俞富强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9期13-17,共5页
自2008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下滑,依靠外单生产加工为主的浙江外销制造业企业面临利润缩水与发展转型,即许多外贸制造业企业已经试着将市场关注重点由外销转为内销,简称"外转内"。基于"外转内&qu... 自2008年以来,面对全球经济危机,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下滑,依靠外单生产加工为主的浙江外销制造业企业面临利润缩水与发展转型,即许多外贸制造业企业已经试着将市场关注重点由外销转为内销,简称"外转内"。基于"外转内"背景,文章对浙江商贸流通业态结构构建了优化、整合与升级的模型和路径,并提出优化与升级的对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解除浙江外销制造业企业产品的营销困境有转嫁与促进作用,对浙江整体商贸流通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转内” 商贸流通 业态结构 优化 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村居民点与乡村人口耦合关系及时空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苑韶峰 张宇 +1 位作者 傅锦威 朱从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7-245,共9页
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与资产,农村的人地关系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地学图谱法、人地协调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对2000—2020年浙江省农村居民点... 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与资产,农村的人地关系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城乡融合、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重要影响因素。该研究以浙江省为例,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地学图谱法、人地协调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对2000—2020年浙江省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进行分析,并识别县域尺度农村居民点-乡村人口脱钩类型与人地耦合关系演进过程。结果表明:1)浙江省农村居民点时间上呈现减速上升的趋势,耕地是主要转入源,城镇用地与耕地是主要转出源;空间上呈现多区域集中,全域分散增加的趋势。2)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在时间序列上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空间格局上呈现显著集聚特征,高值区聚集于浙北平原区,而低值区集聚于浙西南山地区。3)浙江省县域乡村人口-农村居民点脱钩关系以强负脱钩为主,即区域乡村人口下降,而农村居民点面积保持上升趋势,乡村人地耦合关系失调现象严重。研究结果对调节人地关系、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与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脱钩模型 农村居民点 乡村人口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下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框架探讨——基于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分析视角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大安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9,238,共17页
厂商生产经营所面临的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相融合的综合场景,正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排头兵,推动着平台经济、智慧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数字赋能等多种数字经济业态齐头并进。数字经济涉及两个既有关联又有区... 厂商生产经营所面临的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相融合的综合场景,正在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排头兵,推动着平台经济、智慧经济、共享经济、体验经济、数字赋能等多种数字经济业态齐头并进。数字经济涉及两个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范畴——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避免理论研究在一些方面出现模糊不清,我们有必要在经济理论分析层面对这两个范畴加以区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内涵、外延及其关联,取决于厂商生产经营的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运用的实践,而这些实践正在悄悄地重构微观经济运行基础。经济学家探索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框架的重构,可考虑将数字经济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来建立一个分析参照,并通过厂商搜集、加工和处理大数据的技术层级变动来搭建一个逻辑分析框架。基于数字经济的宽广覆盖面以及各种数字经济现象引致的纷繁场景,本文在对大数据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一个以厂商科技层级变动来衡量厂商决策效用的逻辑架构,并对产量和价格决定、竞争和垄断形成、产业组织变动等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厂商决策理论、资源配置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的重塑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微观经济学 数字产业化 产业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生态系统战略更新的过程机制研究:相互依赖关系构建的视角
5
作者 蔡宁 刘双 +1 位作者 王节祥 瞿庆云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100,共12页
环境演变会倒逼平台生态系统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推进战略更新。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平台生态系统的诞生和成长,相对忽视成熟平台生态系统的战略更新问题。经典的战略更新研究聚焦于科层组织内部,难以适用于平台生态系统这类处在市场与科... 环境演变会倒逼平台生态系统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推进战略更新。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平台生态系统的诞生和成长,相对忽视成熟平台生态系统的战略更新问题。经典的战略更新研究聚焦于科层组织内部,难以适用于平台生态系统这类处在市场与科层之间的“元组织”。本文通过理论抽样对一个电商平台生态系统开展纵向案例研究,剖析其顺应用户需求变化、从交易撮合平台向创新服务生态进行战略更新的过程,构建起平台生态系统战略更新的过程机制模型。研究发现:平台生态系统战略更新包括更新平台依赖架构、提升平台依赖水平和降低平台依赖惯性三个阶段,推动阶段演进的实质是构建起平台生态参与者之间的集合式、顺序式和互惠式相互依赖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动态环境、为用户创造价值。本文贡献于非科层权威情境下“元组织”的战略更新问题,并通过回溯经典资源依赖理论思想,拓展了相互依赖关系事前构建而非事后治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企业 平台生态系统 战略更新 相互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路径:理论探索与未来展望
6
作者 孙元 沈梦洁 +1 位作者 钟亚婷 王雯琪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共12页
数字平台是信息交互的重要场所,聚集了海量信息。如何提升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是目前管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对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初期,国内外学术期刊中的相关文献较少。针对上述背景,文章检索发表于... 数字平台是信息交互的重要场所,聚集了海量信息。如何提升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是目前管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对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仍处于初期,国内外学术期刊中的相关文献较少。针对上述背景,文章检索发表于国内外期刊的79篇文献,利用文献综述法对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路径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炼出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路径的研究框架,归纳并论述了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的三大研究路径: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的生态赋能路径、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的制度规范路径、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的技术驱动路径。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现阶段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路径的研究图式,对推动我国数字平台信息价值提升路径研究领域的理论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 信息价值提升 提升路径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数字思维:概念界定与框架构建
7
作者 陈超 张树满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4-1119,共16页
“不数字化就是等死,数字化就是找死”已成为数字化时代下众多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主要原因之一是组织内的领导者缺乏对数字化的基本认知及其底层逻辑的了解,同时对数字化发展趋势的预判能力不足。因此,充分认识领导数字思维是什么以及... “不数字化就是等死,数字化就是找死”已成为数字化时代下众多企业面临的最大困境,主要原因之一是组织内的领导者缺乏对数字化的基本认知及其底层逻辑的了解,同时对数字化发展趋势的预判能力不足。因此,充分认识领导数字思维是什么以及培养领导具备数字思维并发挥其效应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将首先探讨领导数字思维的定义,并辨析了其内涵维度。其次,基于特质激活理论,考察外在情境因素与内在自身因素的交互对领导数字思维的影响。最后,结合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究领导数字思维对团队数字韧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将推动领导数字思维的相关研究,并为组织培养领导数字思维以及领导本人有意识地训练自身数字思维提供理论指导与方法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数字思维 内外在因素 团队数字韧性 团队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队成员跨界差异对团队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
8
作者 陈超 张树满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9-668,共10页
结合分类-加工模型,以团队亲社会动机为调节变量,以团队自省性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团队成员跨界差异对团队创新的影响机理模型,采取多来源和多时段的研究设计,基于69个团队包括383名成员的数据,运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对有关研究假设进行... 结合分类-加工模型,以团队亲社会动机为调节变量,以团队自省性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团队成员跨界差异对团队创新的影响机理模型,采取多来源和多时段的研究设计,基于69个团队包括383名成员的数据,运用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对有关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团队亲社会动机积极调节团队成员跨界差异与团队自省性之间的关系;②团队自省性对团队创新具有正向作用;③团队自省性能够中介团队成员跨界差异与团队亲社会动机的交互对团队创新的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成员跨界差异 团队亲社会动机 团队自省性 团队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消费促进政策的工具与目标——基于1998-2023年国家层面消费促进政策的文本分析
9
作者 邱毅 邱岩松 荆林波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8-183,共6页
促进居民消费是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的重要领域。随着居民消费需求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政府部门对消费促进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升级。本文从供给型、环境... 促进居民消费是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和体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果的重要领域。随着居民消费需求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政府部门对消费促进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升级。本文从供给型、环境型、需求型和渠道型政策工具视角对我国1998-2023年的168份消费促进政策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消费政策存在政策体系缺乏顶层设计、政策工具偏少、政策协同性和联动性不强、居民(需求)侧政策关注度不高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应加快构建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形成与消费主导型经济相匹配的消费促进政策体系;提高消费促进政策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耦合水平;加强消费促进政策的横向协同与纵向联动;提高居民侧(需求侧)消费促进政策的数量和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促进政策 文本分析 政策工具 居民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紧密度中心性与信用的社交网络用户影响力强度计算模型 被引量:15
10
作者 琚春华 赵凯迪 鲍福光 《情报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0-177,共8页
在社交网络中意见领袖对信息传播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意见领袖往往能够影响群众以及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寻找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网络动态。本文提出一种融入紧密度中心性与信用的用户影响力强度计算模型,寻找电商化社... 在社交网络中意见领袖对信息传播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意见领袖往往能够影响群众以及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寻找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网络动态。本文提出一种融入紧密度中心性与信用的用户影响力强度计算模型,寻找电商化社交网络中的意见领袖。该模型首先根据用户间的好友关系获得关系邻接矩阵。然后用该邻接矩阵计算每个用户的紧密度中心性。提出SocialCreditRank算法计算用户影响力,该算法选择用户在网络中的紧密度中心性比重作为用户被随机选择的概率,用户与好友的信誉度之比对好友的贡献度进行修正。本文以支付宝的用户数据作为实验对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比一般的意见领袖识别方法效果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商化社交网络 意见领袖 影响力强度 紧密度中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效率、运输成本、产业集群与中心市场生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邱毅 郑勇军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17,共7页
文章研究的是批发贸易空间集聚的核心问题——中心型专业市场的生成。通过构建包含两个专业市场和两个相关产业集群的"中心—外围"模型,描述随着两个地区之间经济融合度的提高(用运输成本下降表示),两个专业市场之间的贸易份... 文章研究的是批发贸易空间集聚的核心问题——中心型专业市场的生成。通过构建包含两个专业市场和两个相关产业集群的"中心—外围"模型,描述随着两个地区之间经济融合度的提高(用运输成本下降表示),两个专业市场之间的贸易份额"此消彼长"——批发贸易空间集聚,从而导致中心型专业市场生成的动态过程。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运输成本是中心型专业市场生成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的外部因素,专业市场内在的交易效率是中心型专业市场生成的充分条件。如果缺乏当地产业集群的支持,那么市场将发展成为一个集散地性的"中心市场",如果获得了当地产业集群的支持,那么市场将发展成为一个产地型的"中心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市场 交易效率 运输成本 产业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经济背景下浙江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郑红岗 郑勇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3期65-71,共7页
网络经济背景下,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网络贸易形式对传统专业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同时也为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性的历史机遇。如何利用网络新技术和新模式实现创新驱动,成为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对浙江... 网络经济背景下,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型网络贸易形式对传统专业市场形成巨大冲击,同时也为专业市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战略性的历史机遇。如何利用网络新技术和新模式实现创新驱动,成为推进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对浙江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内涵、意义、现状研究基础上,从创新理论视角提出技术驱动、服务驱动和供应链驱动实现浙江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的"三化模式",即:电商化、国际化、集成化。研究有助于推进浙江省专业市场转型升级,为破解专业市场转型难、升级慢等难题提供理论支撑,为推动浙江经济实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市场 网络经济 新常态 转型升级 互联网+ 供给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敬水 龚江洪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34,共6页
本文利用浙江省1980-200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角度就进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显著的持续性,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 本文利用浙江省1980-2004年的统计数据,采用协整检验和VAR模型,从短期波动和长期均衡角度就进出口对浙江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显著的持续性,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非显著的持续性;从短期来看,进出口对经济增长都有拉动作用,但进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小于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 进口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直接投资与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协整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20
14
作者 孙敬水 张蕾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56,共6页
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1989-2005年宏观经济数据,对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短期... 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1989-2005年宏观经济数据,对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短期均衡关系显著,对外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两者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程艳 施怡雯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5-210,共6页
本文基于学术界已有的对浙江省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的抽象描述和实证分析,在考察浙江省城市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变动之数量关系的刻画,运用了计量方法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给予了实证检验。研究显示:浙江省... 本文基于学术界已有的对浙江省城市化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的抽象描述和实证分析,在考察浙江省城市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变动之数量关系的刻画,运用了计量方法对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给予了实证检验。研究显示:浙江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总体符合世界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当城市化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时,两者的互动关系会通过人口比重、就业比例等相关因素的带动呈现出由本国国情所规定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收入差距监测预警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孙敬水 顾晶晶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1,共6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影响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构建行业收入差距监测预警体系,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检测预警,为政府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提供参考性建议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影响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构建行业收入差距监测预警体系,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检测预警,为政府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行业收入差距提供参考性建议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从明确警情、寻找警源、分析警兆、确定警界并预报警度的理论环节入手,构建了行业收入差距检测预警体系,并以浙江省为例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监测预警分析,得出了具有启发意义的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 监测预警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贸平台的垄断势力与垄断行为研究:基于通道费视角 被引量:4
17
作者 邱毅 郑勇军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9,共7页
在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大型商贸平台商利用其垄断势力以收取通道费的形式向制造商、经销商和代理商等商户实施垄断行为。文章通过构建拥有竞争优势和处在竞争劣势的两个商贸平台商之间的价格竞争模型,分析这一现象的成... 在我国流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大型商贸平台商利用其垄断势力以收取通道费的形式向制造商、经销商和代理商等商户实施垄断行为。文章通过构建拥有竞争优势和处在竞争劣势的两个商贸平台商之间的价格竞争模型,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及其对流通产业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商贸平台的垄断势力和垄断行为之间表现出自我强化的特征,具有竞争优势的商贸平台可以通过向商户收取通道费和对采购者实施低价策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水平,而且其实施低价策略的成本将完全由商户承担。在不受政策等外生变量约束的条件下,伴随着商贸平台商的市场势力增强,必然会出现收取通道费等垄断现象,从而解释为什么流通部分领域会出现了"一家独大"、"越大越强"的局面。因此,政府有必要对这类垄断行为实施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平台 垄断势力 垄断行为 通道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双循环的理论逻辑与内在机理研究 被引量:42
18
作者 肖亮 王家玮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8,共14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关键在于推动产业关联畅通和经济良性循环流转,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展。现代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处于核心环节,是衔接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桥梁和纽带,在破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及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关键在于推动产业关联畅通和经济良性循环流转,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展。现代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循环中处于核心环节,是衔接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桥梁和纽带,在破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中面临的痛点、难点及堵点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着眼畅通双循环,构建了“四功能打造、六化转型、五体系升级”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逻辑模型,提出了现代流通体系在实现更高水平生产与消费循环、更高质量城市与农村循环、更高层次内外贸市场循环、更加协调跨区域市场循环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从信息传导、结构牵引、要素优化和科技创新四大功能出发,阐述了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双循环的内在机理及关键机制,并提出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现代流通体系 理论逻辑 内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者介入理论的在线购买行为影响要素及预测研究
19
作者 陶婉琼 王子卓 王健 《管理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61,共18页
本文主要研究消费者在线购买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参与强度、消费者类型、购物流程类型和广告点击次数四个维度定义了表征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心理特征的消费者介入水平,然后基于消费者介入理论分别从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的视角分析消... 本文主要研究消费者在线购买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从参与强度、消费者类型、购物流程类型和广告点击次数四个维度定义了表征消费者在线购买决策心理特征的消费者介入水平,然后基于消费者介入理论分别从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的视角分析消费者介入水平维度对其购物数量和购物时间间隔等行为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本文采用多种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了消费者在线购买行为预测模型。通过对不同预测模型的比较发现,神经网络回归模型对购物数量预测的误差性最小和拟合度最高,而梯度提升回归模型对购物时间间隔预测的性能最好。同时,通过特征变量的重组设置对比实验,本文验证了在购买行为预测模型中引入介入水平维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揭示了消费者介入水平对在线购买行为的影响规律,不仅丰富了相关理论,而且对网购平台和商家精确预测消费者购买行为、优化服务策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科学 电子商务 消费者介入 在线购买行为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HP的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供应链竞争力研究——来自安徽辉隆与浙江农资的证据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淑琴 邵宇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1-86,共6页
随着内外贸一体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学人聚焦于探索内外贸一体化的流通组织形式、内外贸联动模式及其改制措施,而没有对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供应链竞争力问题予以关注。其实,综合评价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供应链竞争力理论与现实意义重大。... 随着内外贸一体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经济学人聚焦于探索内外贸一体化的流通组织形式、内外贸联动模式及其改制措施,而没有对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供应链竞争力问题予以关注。其实,综合评价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供应链竞争力理论与现实意义重大。基于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供应链竞争力理论机制与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安徽"辉隆"和浙江"农资"为例,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综合评价内外贸一体化企业供应链竞争力。研究结论显示,内外贸一体化进程较快的"辉隆"供应链竞争力强于内外贸一体化进程较缓的浙江"农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外贸一体化 供应链竞争力 模糊层次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