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环境塑料际病原菌的赋存与传播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丁贺宁 惠彩 +1 位作者 龙於洋 沈东升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78-3993,共16页
塑料际是致病菌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等有害微生物和基因的移动储存库,但目前对塑料际病原菌赋存和传播风险的了解和认识不足,对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布和传播特性尚不明晰.本文系统介绍了塑料际的定义和组成,总结了水环境、土壤环境、人... 塑料际是致病菌和抗生素耐药基因等有害微生物和基因的移动储存库,但目前对塑料际病原菌赋存和传播风险的了解和认识不足,对其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布和传播特性尚不明晰.本文系统介绍了塑料际的定义和组成,总结了水环境、土壤环境、人为环境和大气环境中微塑料及塑料际病原菌的赋存状况,发现弧菌属、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等是塑料际常见的病原菌;概述了塑料际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和可能的健康风险,指出了携带病原菌的微塑料可在水体、土壤和大气环境中传播,促进病原菌与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和蔓延,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本文可为全面评估微塑料污染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塑料际 病原菌 传播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土壤环境中典型卤代阻燃剂研究热点分析
2
作者 宣宇杰 朱敏 +5 位作者 吴钧豪 冯尧 申屠佳丽 吕黎 龙於洋 沈东升 《土壤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3-1114,共12页
为了解典型卤代阻燃剂在土壤环境中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利用知识图谱工具VOS viewer和CiteSpace对2008—2023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259篇土壤环境中典型卤代阻燃剂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表明:(1)近十六年间在土... 为了解典型卤代阻燃剂在土壤环境中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利用知识图谱工具VOS viewer和CiteSpace对2008—2023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259篇土壤环境中典型卤代阻燃剂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梳理和总结。结果表明:(1)近十六年间在土壤环境中卤代阻燃剂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持续增多,其主要研究学科是环境生态学,中国一直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2)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hemosphere、Environment Science&Technology等期刊为相关领域研究作者的主要发文期刊,李军(Li Jun)、张干(Zhang Gan)、江桂斌(Jiang Guibin)等学者形成了联系紧密的核心作者群;(3)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土壤中卤代阻燃剂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4)环境中存在的卤代阻燃剂已经造成生物积累与放大现象,并对生物体造成损害;(5)人体内已普遍检出卤代阻燃剂,其中膳食和粉尘摄入为其主要暴露途径;(6)新型溴代和氯代阻燃剂在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及其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趋势。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卤代阻燃剂在复杂环境基质中的转化机理和生态效应,特别是一些新型卤代阻燃剂的长期影响,以期为制定更有效的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阻燃剂 土壤环境 知识图谱分析 人体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微生物耐药阻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梦娣 朱琳 +1 位作者 汪美贞 李娜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9,共10页
世界卫生组织将微生物耐药视为21世纪全球健康的主要挑战之一。根据One Health观念,微生物耐药可以跨越生态边界在环境、动物、人体中传播,给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耐药菌株的快速传播和演变使得传统抗生素治疗效果逐渐减弱。因... 世界卫生组织将微生物耐药视为21世纪全球健康的主要挑战之一。根据One Health观念,微生物耐药可以跨越生态边界在环境、动物、人体中传播,给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带来威胁。耐药菌株的快速传播和演变使得传统抗生素治疗效果逐渐减弱。因此,需要研究环境中耐药现状,提出缓解环境微生物耐药的策略。在该综述中,我们重点介绍缓解微生物耐药的策略,具体包括化学阻控、生物阻控、CRISPR-Cas系统应用和群落调节等手段,并对这些策略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这些策略有望遏制全球耐药的恶化及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抗性基因 微生物耐药 化学阻控 生物阻控 群落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基碳硅材料固载硅钨酸催化制备月桂酸单甘酯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佳睿 王佳佳 +5 位作者 王真 朱冰心 王涵 赵孙超 韩晓祥 唐秀娟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以可再生资源稻草为原料,经碳化、氨基功能化后通过化学键与硅钨酸结合制备稻草基碳硅材料固载硅钨酸催化剂,并借助XRD、FE-SEM、BET、FT-IR、XPS和正丁胺电位滴定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各项性能进行表征。利用月桂酸(LA)与甘油(GL)选择性... 以可再生资源稻草为原料,经碳化、氨基功能化后通过化学键与硅钨酸结合制备稻草基碳硅材料固载硅钨酸催化剂,并借助XRD、FE-SEM、BET、FT-IR、XPS和正丁胺电位滴定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各项性能进行表征。利用月桂酸(LA)与甘油(GL)选择性酯化反应为模型考察稻草基碳硅材料固载硅钨酸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表明,973 K煅烧的载体固载硅钨酸催化剂(C—Si—NH_(2)—STA)表现出最佳催化性能,载体大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隙结构及适宜的BrΦnsted酸性是其具有高活性的原因。在GL/LA物质的量比5∶1,催化剂质量分数5%,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423 K条件下,C—Si—NH_(2)—STA催化制备月桂酸单甘脂(GML)平均产率为8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硅钨酸 月桂酸单甘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纳米材料对细菌耐药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龙琳 朱琳 +1 位作者 汤惠茗 汪美贞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57-2864,共8页
抗生素耐药性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金属纳米材料因其优良的生物杀灭能力和可调节特性,被视为后抗生素时代应对细菌耐药的有效武器.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细菌不仅对纳米材料本身可产生抗性,同时这些纳米材料反... 抗生素耐药性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金属纳米材料因其优良的生物杀灭能力和可调节特性,被视为后抗生素时代应对细菌耐药的有效武器.然而,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细菌不仅对纳米材料本身可产生抗性,同时这些纳米材料反过来也会影响细菌的生理特性,导致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综述了金属纳米材料暴露引起的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变化,并从纳米材料与细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细菌基因突变和抗性基因的传播扩散等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旨在为开发新型纳米抗菌剂提供理论基础,促进纳米材料在抗菌领域的应用,以应对全球耐药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抗生素耐药性 基因突变 活性氧 水平基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冬季钱塘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水质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郭然 江志兵 +3 位作者 杜伟 詹琳 曾江宁 吴礼光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5,共6页
钱塘江口是典型的感潮河口,受到河流输入和咸潮上溯的多重影响。钱塘江口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深刻影响着水生态环境质量甚至公众健康。但目前缺乏对钱塘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水质生态状况的认识。2016年夏、冬两季对钱塘江口进行了浮... 钱塘江口是典型的感潮河口,受到河流输入和咸潮上溯的多重影响。钱塘江口的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深刻影响着水生态环境质量甚至公众健康。但目前缺乏对钱塘江口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水质生态状况的认识。2016年夏、冬两季对钱塘江口进行了浮游植物和环境参数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114属254种。其中,夏季以硅藻为主,但受上游输入影响,蓝藻占比也较高;冬季则硅藻占绝对优势。冗余分析表明,温度、透明度、径流量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最主要因素。钱塘江口的水质总体处于轻污染到清洁,冬季水质略优于夏季。夏季有爆发蓝藻藻华的风险,可适当增加径流量来降低蓝藻藻华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口 感潮河口 浮游植物 蓝藻藻华 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居家环境空气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14
7
作者 方治国 欧阳志云 +2 位作者 刘芃 孙力 王小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69-2675,共7页
在北京市5个方向(东南西北中)共选取31户有小孩的家庭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研究了城市居家环境空气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从分离的632株空气细菌中共鉴定出43属细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2属,革兰氏阴性菌11属.优势菌属依次... 在北京市5个方向(东南西北中)共选取31户有小孩的家庭于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研究了城市居家环境空气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从分离的632株空气细菌中共鉴定出43属细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2属,革兰氏阴性菌11属.优势菌属依次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和库克氏菌属(Kocuria),分别占25%~31%,12%~17%,10%~15%,9%~18%,4属细菌百分比约占63%~71%.在北京市取样的31户家庭中,空气细菌浓度范围为47~12341cfu/m3,平均值为1821cfu/m3.总体上,春季和夏季空气细菌浓度分别为2967cfu/m3和1742cfu/m3,明显高于秋季和冬季的1334cfu/m3和1242cfu/m3(P〈0.05).北京市居家环境空气细菌浓度男孩家庭(2123cfu/m3)明显高于女孩家庭(1511cfu/m3)(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环境 空气细菌 生物气溶胶 微球菌属 芽孢杆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吉强 郑平 +2 位作者 季军远 张萌 蔡靖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8,共7页
在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下,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其高效、清洁、环保的独特优点而得到人们重视,并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综述了其在废水处理、环境修复、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存... 在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双重压力下,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其高效、清洁、环保的独特优点而得到人们重视,并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综述了其在废水处理、环境修复、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燃料电池 废水处理 环境修复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脱硫菌的代谢特征及其环境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方圆 贺艳妮 +3 位作者 杜耀 张弛 沈东升 龙於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4-88,共5页
反硝化脱硫菌(NR-SOB)是一种具有同步硝酸盐还原和硫氧化能力的功能微生物。探讨了NR-SOB的代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它在废水处理,防腐,天然气、工业废气脱硫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最后,还指出了今后NR-SOB在环境应用方面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反硝化脱硫菌 硝酸盐 含硫化合物 代谢特征 环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地层氯代烃迁移降解规律及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0
作者 黄耀杰 申屠佳丽 +4 位作者 龙於洋 吕黎 沈东升 高鑫 戚圣琦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2-122,I0021,I0022,共13页
氯代烃(CHs)是土壤和地下水中一类重要的有机污染物,低渗透地层中的CHs尤难去除,不仅对土壤和地下水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总结了CHs在非均质地层中的分布和迁移规律,及在非均质地层中微生物对CHs... 氯代烃(CHs)是土壤和地下水中一类重要的有机污染物,低渗透地层中的CHs尤难去除,不仅对土壤和地下水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还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总结了CHs在非均质地层中的分布和迁移规律,及在非均质地层中微生物对CHs的降解特性。CHs在含水层中分布广泛,部分被含水介质所吸附,另一部分则溶解在地下水中,随地下水的流动而迁移,或以重非水相液体(DNAPL)的形式存在。不同溶解氧环境下CHs的降解方式不同,好氧条件下主要包括好氧共代谢及直接好氧氧化,厌氧条件下则主要为厌氧还原脱氯。详细归纳了目前修复低渗透地层CHs的各项技术,如表面活性剂强化冲洗、原位热脱附、电动力修复、微生物降解、压裂、地下水循环井等,并阐述了不同技术的适用场景。通过比较各修复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发现生物修复对污染场地的扰动最小,而电动力修复对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修复效果最好。最后,对未来低渗透地层CHs的修复策略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烃 低渗透地层 迁移规律 降解机制 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铁厌氧微生物氧化及其在环境污染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东升 李文兵 +2 位作者 姚俊 陶萍萍 唐梦龄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2-118,共7页
亚铁厌氧微生物氧化是一种新发现的微生物代谢形式.本文介绍了已发现的亚铁厌氧微生物氧化类型:不产氧光合亚铁厌氧微生物氧化、氯酸盐还原型亚铁厌氧微生物氧化、硝酸盐还原型亚铁厌氧微生物氧化,分析了其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重点探讨... 亚铁厌氧微生物氧化是一种新发现的微生物代谢形式.本文介绍了已发现的亚铁厌氧微生物氧化类型:不产氧光合亚铁厌氧微生物氧化、氯酸盐还原型亚铁厌氧微生物氧化、硝酸盐还原型亚铁厌氧微生物氧化,分析了其主要的环境影响因素,重点探讨了亚铁厌氧微生物氧化对污染物迁移、转化及降解过程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 亚铁微生物氧化 污染物降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_2施肥在大棚生产上的应用及其环境效应 被引量:8
12
作者 都韶婷 单英杰 +1 位作者 张树生 章永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0-514,共5页
利用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发酵产生CO2的原理,设计了适合农业生产用的简易发酵装置。通过接种3种高效产气菌及堆料pH的调节,发酵大棚内CO2浓度可提高1倍以上,且一次堆料的发酵时间可维持3周左右。该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2施肥技术,可使大... 利用作物秸秆与畜禽粪便发酵产生CO2的原理,设计了适合农业生产用的简易发酵装置。通过接种3种高效产气菌及堆料pH的调节,发酵大棚内CO2浓度可提高1倍以上,且一次堆料的发酵时间可维持3周左右。该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2施肥技术,可使大棚内的芹菜、生菜、莴苣、油麦菜和青菜5种蔬菜可食部分的生物量分别提高260%、135%、115%、140%和322%。因此,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进行大棚CO2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望为农业固废合理处置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废弃物 发酵 大棚 二氧化碳施肥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中生物质炭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方婧 金亮 +1 位作者 程磊磊 林道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4-1047,共14页
生物质炭是生物质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裂解得到的炭质材料,由于其具有储碳、固定土壤污染物和废弃物资源化等优点,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和环境等领域。生物质炭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决定了其环境效应的稳定性,是评价生物质炭环境... 生物质炭是生物质在厌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裂解得到的炭质材料,由于其具有储碳、固定土壤污染物和废弃物资源化等优点,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和环境等领域。生物质炭在环境中的稳定性决定了其环境效应的稳定性,是评价生物质炭环境功能及环境意义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论述了生物质炭在环境中可能经历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分解三大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生物质炭自身性质与其在环境中稳定性的关系;指出物理破碎作用、物理迁移作用、化学溶解作用、化学氧化作用、生物分解代谢作用、以及生物质炭自身性质共同影响了生物质炭在环境中的稳定性。提出了以下几点值得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1)水流作用下生物质炭微粒的释放、迁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生物质炭自身的氧化还原活性与其在环境中的化学氧化作用之间的关系,(3)植物根际圈内生物质炭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分解作用。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生物质炭在环境中的作用过程有利于完善人们对生物质炭流失过程的认识,从而更全面地了解生物质炭在环境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稳定性 物理分解 化学分解 生物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典型行业含钙类废物特性调查及水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应强 冯华军 +6 位作者 陈务江 王美元 郑朝勇 赖浪平 沈东升 宋苏丹 李志超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1期76-82,共7页
针对目前国内含钙类废物种类复杂、环境危害大且缺乏合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的现状,选择浙江省典型污染企业,调查了不同行业含钙类废物物化特性指标,探讨其对水泥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影响,并提出了水泥资源化处置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不... 针对目前国内含钙类废物种类复杂、环境危害大且缺乏合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的现状,选择浙江省典型污染企业,调查了不同行业含钙类废物物化特性指标,探讨其对水泥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影响,并提出了水泥资源化处置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含钙类废物的细度、有机质质量分数等指标相对稳定,CaO、SO3、含水率指标变化幅度较大.含钙类废物水泥资源化可行性分析表明:干湿法电石渣和印染污泥适合煅烧硅酸盐水泥熟料,氟石膏、脱硫石膏适合煅烧硫铝酸盐水泥和用作水泥缓凝剂;所调查的8类废物均不适宜作水泥掺合料;当电石渣掺量为60%、石膏掺量为6%时,电石渣脱硫石膏-电石渣熟料水泥产品的3d和28d抗压强度可达27.8 MPa和62.8MPa,3d和28d抗折强度达到5.7MPa和8.7MPa,完全达到62.5号硅酸盐水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钙类废物 水泥资源化 含水率 有机质 水泥常规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响应手性介孔TiO_(2)光催化剂的结构调控及催化性能
15
作者 张龙 陈嘉奕 +2 位作者 陈华丽 吴礼光 王挺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9-297,共9页
为了揭示可见光响应的手性介孔TiO_(2)光催化剂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调控规律,通过改变光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钛前驱物的加入量和搅拌速度,来探究这些因素对催化剂结构、可见光响应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SEM、BET、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 为了揭示可见光响应的手性介孔TiO_(2)光催化剂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调控规律,通过改变光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钛前驱物的加入量和搅拌速度,来探究这些因素对催化剂结构、可见光响应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SEM、BET、XRD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光催化剂的结构及可见光响应性能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可见光激发下罗丹明B和苯酚的光降解试验评价光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钛酸丁酯加入量的增加,制备得到的手性介孔TiO_(2)中不对称螺旋堆积结构也增多,但钛酸丁酯加入量过多时,因水解速度加快造成短时间内生成的大量TiO_(2)粒子无法形成螺旋堆积的不对称结构,显著降低了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响应能力和光催化活性;制备过程中搅拌速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利于手性介孔TiO_(2)中不对称螺旋堆积结构的产生,搅拌速度过低(<400 r/min)时,手性介孔TiO_(2)中杂质较多且部分破碎不完整,其可见光响应能力和光降解活性都较弱,而搅拌速度过高(>400 r/min)时,制备的光催化剂中螺旋结构显著减少,导致光催化剂对2种污染物的降解效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催化 手性介孔TiO_(2) 光催化剂 污染物降解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场中多元金属催化剂降解异丙醇的特性与机理
16
作者 谢贝嘉 李济吾 唐秀娟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365-4376,共12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Mn-Cu-Co-Ce/TiO_(2)、Mn-Ce-Co/TiO_(2)和Mn-Ce-Cu/TiO_(2)为多元金属催化剂,通过BET、XPS、O_(2)-TPD、FT-IR、SEM-EDS和XRD对反应前后的Mn-Cu-Co-Ce/TiO_(2)进行表征,研究其在低温放电等离子体(NTP)场中催化剂体对异... 采用浸渍法制备Mn-Cu-Co-Ce/TiO_(2)、Mn-Ce-Co/TiO_(2)和Mn-Ce-Cu/TiO_(2)为多元金属催化剂,通过BET、XPS、O_(2)-TPD、FT-IR、SEM-EDS和XRD对反应前后的Mn-Cu-Co-Ce/TiO_(2)进行表征,研究其在低温放电等离子体(NTP)场中催化剂体对异丙醇的催化降解性能,并分析初始浓度、气量、氧气含量及催化剂含水量等条件对降解效率的影响.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副产物进行检测,探讨NTP场中协同催化降解机理.结果表明,NTP协同多元催化剂的降解效率相较于单独NTP降解,提高54%以上,达90.22,CO_(2)选择性也提高约34%,达63.97%.在协同催化反应中,降解效率与初始浓度、气量和催化剂含水量呈负相关,与电压呈正相关,同时可以有效地抑制O_(3)等副产物的产生.NTP协同催化氧化异丙醇的降解路径可能涵盖多个机制:如单独NTP条件下的少量矿化、中间氧化阶段以及深度氧化还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醇 多元催化剂 低温等离子体 协同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胺强化水合氧化铁/H_(2)O_(2)体系氧化降解污染物机理与效能
17
作者 王凯 余华东 +3 位作者 王子钰 张志勤 吴礼光 李旭春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89,104,共6页
芬顿工艺是工业废水预氧化与深度处理的重要方法,但是大量生成的芬顿污泥严重制约了其广泛使用。针对含铁芬顿污泥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挑战,本研究提出了羟胺(HA)强化的方法,以实现含铁污泥在多相芬顿氧化污染物中的资源化利用。以... 芬顿工艺是工业废水预氧化与深度处理的重要方法,但是大量生成的芬顿污泥严重制约了其广泛使用。针对含铁芬顿污泥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挑战,本研究提出了羟胺(HA)强化的方法,以实现含铁污泥在多相芬顿氧化污染物中的资源化利用。以新生态水合氧化铁(Fhy)为研究对象,研究了HA强化Fhy/H_(2)O_(2)氧化降解典型有机污染物的效能,考察了Fhy投加量、H_(2)O_(2)投加量、HA浓度、pH、温度等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并揭示了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Fhy、HA和H_(2)O_(2)能显著促进污染物降解动力学;最佳pH为2.5~3;升高温度促进反应,且表观活化能约为50.1 kJ/mol;该方法可以利用实际芬顿污泥高效降解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自由基淬灭实验、竞争反应动力学等表明,HA还原Fhy并释放部分Fe(II),通过均相芬顿与异相芬顿反应生成·OH及表面吸附态·OHads,从而高效氧化降解污染物。本研究结果为芬顿污泥的减量与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氧化铁 羟胺 高级氧化 污泥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材料固载磷钨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工艺的研究
18
作者 王佳佳 朱冰心 +4 位作者 胡艺涵 胡炼雯 陈裕勤 韩晓祥 唐秀娟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7-123,共7页
以磁性材料Fe_(3)O_(4)为核心,经氨基功能化、磷钨酸固载化制备氨基功能化磁性材料固载磷钨酸催化剂(Fe_(3)O_(4)@NH_(2)-PW),并考察其在棕榈酸与甲醇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同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催... 以磁性材料Fe_(3)O_(4)为核心,经氨基功能化、磷钨酸固载化制备氨基功能化磁性材料固载磷钨酸催化剂(Fe_(3)O_(4)@NH_(2)-PW),并考察其在棕榈酸与甲醇酯化制备生物柴油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同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Fe_(3)O_(4)@NH_(2)-PW具有较好的催化酯化反应活性、稳定性及易分离性能;以Fe_(3)O_(4)@NH_(2)-PW为催化剂,在甲醇与棕榈酸摩尔比7.4∶1.0,Fe_(3)O_(4)@NH_(2)-PW量为棕榈酸质量的4.5%,90℃,反应时间3.3 h的响应面优化最佳条件下,获得96.9%生物柴油产率,该结果与模型预测值(97.08%)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磁性材料 磷钨酸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雨环境下填埋飞灰吨袋破损后重金属的溶出行为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卫华 于倩雯 +10 位作者 尹俊权 吴寅凯 孙英杰 王琰 王华伟 杨玉飞 龙於洋 黄启飞 葛燕辰 何依洋 赵灵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17-4928,共12页
采用“硫酸+硝酸”型浸提剂模拟酸雨,建立稳定化飞灰柱式浸沥实验,研究填埋场飞灰吨袋破损情况下酸雨渗流路径对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渗流路径均不同程度促进稳定化飞灰中Pb、Zn、Cu、Cd、Cr和Ni的溶出。受到重力... 采用“硫酸+硝酸”型浸提剂模拟酸雨,建立稳定化飞灰柱式浸沥实验,研究填埋场飞灰吨袋破损情况下酸雨渗流路径对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渗流路径均不同程度促进稳定化飞灰中Pb、Zn、Cu、Cd、Cr和Ni的溶出。受到重力势能和基质势的双重影响,相比“左上进水-右下出水”的横向渗流路径,“上进水-下出水”的纵向渗流路径更容易促使飞灰中重金属的溶出;“动态冲刷+静态浸泡+动态冲刷”模式下重金属的累计浸出总量更高;“左上进水-右上出水”渗流路径下,浸出液pH变化波动最小,重金属累计浸出量最低,飞灰基质赋存重金属的稳定性最佳。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填埋场飞灰吨袋破损时极端酸雨环境对填埋稳定化飞灰中重金属溶出行为评价及环境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灰填埋 吨袋破损 酸雨 渗流路径 重金属溶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实践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许文锋 殷峻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91-394,共4页
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风险的化工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章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结合化工企业风险评价案例,阐述了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要点。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一般... 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风险的化工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章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结合化工企业风险评价案例,阐述了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要点。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一般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以及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包括事故应急池),其中源项分析是化工企业风险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在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实际工作中,还应根据当地大气、地表水条件、周边人口分布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和模型进行预测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风险评价 技术导则 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