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膜电极反应器降解苯胺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竺云波 许炉生 +2 位作者 吴伟勇 邵晓虹 鲁丽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1-63,共3页
生物膜电极反应器是结合生物膜法和电催化技术而发展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了生物膜电极上的苯胺降解,对电流强度、温度、葡萄糖协同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生物膜电极反应器最高的电流强度为5mA,运行的最适温度为36... 生物膜电极反应器是结合生物膜法和电催化技术而发展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了生物膜电极上的苯胺降解,对电流强度、温度、葡萄糖协同作用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生物膜电极反应器最高的电流强度为5mA,运行的最适温度为36℃。葡萄糖对苯胺的生物膜电极降解的协同作用在进水COD为2000mg/L后达到最大。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苯胺降解中间产物为4-羟基-α-氨基戊酸。生物膜电极上的苯胺降解在阴极发生,降解开环途径与常规降解途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电极 苯胺 生化降解途径 中间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戊烷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转化的发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祖良 郝晓东 +3 位作者 章旭明 周为莉 姚水良 王建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7-244,共8页
发射光谱是等离子体诊断的最有效方法,本实验将发射光谱应用于温压双控介质阻挡反应系统,研究正戊烷(C5)-氩气(Ar)在等离子场中的转化机制,具体分析了放电功率、温度、压力等关键影响因素下发射光谱特性、C5的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实验... 发射光谱是等离子体诊断的最有效方法,本实验将发射光谱应用于温压双控介质阻挡反应系统,研究正戊烷(C5)-氩气(Ar)在等离子场中的转化机制,具体分析了放电功率、温度、压力等关键影响因素下发射光谱特性、C5的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发射光谱强度以及C5转化率与放电功率呈线性增加关系,但不同放电功率下产物的选择性基本不变;随着温度升高(298~473 K)和压力(0.40~1.0 bar)的减小,光谱强度增强,C5转化率提高,但氢气的选择性基本维持在10%;发射光谱强度的变化与C5转化率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吻合性,表明高能电子碰撞反应对C5的初步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从反应产物分析,气相短链烃和液相长链烃同时存在,且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后续的自由基反应和热化学反应决定了最终的产物,且其化学反应平衡受本实验反应条件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发射光谱 C5转化 H2 气相短链烃 液相长链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等离子体裂解制氢制碳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祖良 成雨莲 +5 位作者 高尔豪 李晶 朱佳丽 姚水良 王建新 江捷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05-1214,共10页
甲烷(CH_(4))等离子体裂解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制氢方法。采用针-针式纳秒脉冲火花放电方法研究了放电功率、CH_(4)含量、CH_(4)流量、反应温度以及不同背景气氛等对CH_(4)转化和产物分布的影响,并采用TEM与Raman方法对产物纳米碳的形貌和... 甲烷(CH_(4))等离子体裂解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制氢方法。采用针-针式纳秒脉冲火花放电方法研究了放电功率、CH_(4)含量、CH_(4)流量、反应温度以及不同背景气氛等对CH_(4)转化和产物分布的影响,并采用TEM与Raman方法对产物纳米碳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CH_(4)放电裂解产物主要是氢气(H_(2))、纳米碳(C)和乙炔(C_(2)H_(2)),另有少量的乙烷(C_(2)H_(6))和乙烯(C_(2)H_(4))生成;在30 mL/min的CH_(4)/Ar总气体流量和10%的CH_(4)初始体积分数下,输入60 W功率时实现了CH_(4)转化率83.56%和H_(2)选择性70.28%。放电功率的增大有助于CH_(4)的完全裂解,促进H_(2)和C的生成;而随着CH_(4)初始含量和CH_(4)气体流速的提高,CH_(4)的转化率、H_(2)和C的选择性明显下降;500℃以下的反应温度对CH_(4)转化影响不大,但当反应温度从500℃升高至800℃时,C_(2)H_(2)高温分解加快;与N_(2)相比,放电中Ar激发态更能促进CH_(4)的初步分解和C_(2)H_(2)的形成;通过TEM和Raman表征,发现N_(2)背景气氛下产生粒径更小的20~30 nm无定形碳,而在Ar背景气氛下纳米碳的石墨化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放电 甲烷裂解 氢气 纳米碳 C_(2)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服务的电信项目绿色监管服务系统研究
4
作者 叶秋红 邹江波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0-106,共7页
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电信业务扩展的关键,但其基建项目在计划、实施、评估、管理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和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针对电信行业项目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引入... 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电信业务扩展的关键,但其基建项目在计划、实施、评估、管理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和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导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针对电信行业项目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引入绿色项目监管思想,结合云计算理念、智能移动终端,对构建分布式架构的云服务项目监管服务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实现项目的平台统一化、技术标准化、监管实时化、管理流程一体化、绿色化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项目管理 云服务 监管与服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工艺特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蒋轶锋 朱润晔 +2 位作者 郑建军 王宝贞 陈建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94-1099,共6页
采用序批式污泥培养方式,探讨了NO2-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工艺特征.结果表明,通过逐步增加进水中NO2-浓度并取代NO3-,可有效驯化反硝化聚磷菌(DPAO)对较高浓度NO2-(以N计,30mg/L)的有效利用.DPAO可根据电子受体的变化作出动态响应,进... 采用序批式污泥培养方式,探讨了NO2-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除磷工艺特征.结果表明,通过逐步增加进水中NO2-浓度并取代NO3-,可有效驯化反硝化聚磷菌(DPAO)对较高浓度NO2-(以N计,30mg/L)的有效利用.DPAO可根据电子受体的变化作出动态响应,进而影响系统的除磷效能.在NO3-条件下,系统中存在2类DPAO:DPAO35(以NO2-或NO3-为电子受体)和DPAO5(以NO3-为电子受体);作为系统的优势功能菌,DPAO占总VSS的40%~61%.随着进水中NO3-的减少和NO2-的增加,DPAO5被缓慢淘洗出系统,DPAO比例减少为28%~41%,同时引起聚糖菌(GAO)比例从31%~52%升至54%~67%,而除磷效率从84%降至66%.化学计量学显示厌氧ΔGly/ΔHAc和好氧ΔGly/ΔPHA比值(C/C)分别由0.53和0.43升至0.78和0.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亚硝酸盐 电子受体 聚磷菌 聚糖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MBR内有机物对脱氮和污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竺云波 王建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68-174,共7页
【目的】研究低氧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有机物对脱氮过程及污泥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一体式MBR反应器,以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将MBR系统运行过程分为3个阶段,3个阶段的进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分别为360... 【目的】研究低氧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有机物对脱氮过程及污泥性能的影响。【方法】利用一体式MBR反应器,以人工配制的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将MBR系统运行过程分为3个阶段,3个阶段的进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分别为360,220和140 mg/L,依次连续运行30,20和60 d,研究不同有机负荷下污泥性能的变化特点。【结果】在进水COD分别为360,220和140 mg/L时,系统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9%,72%和22%;根据经典的微生物能量代谢理论并结合1,2和3运行阶段污泥浓度的变化情况,计算得到污泥真实产率(Yg)和比例常数(ms)分别为0.42,0.39,0.24 g/g和0.11,0.06,0.08 g/(g.d)。【结论】有机物质量浓度的降低不利于同步反硝化脱氮和异养菌活性的提高,但有利于硝化菌生长,削弱了有机物对硝化作用的抑制作用;系统中活性污泥具有硝化过程和氨氮同化过程同步进行的特性,在理论上有利于低氧脱氮效率的提高;有机负荷变化对污泥产率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 MBR 硝化 低氧脱氮 污泥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MBR中有机物对脱氮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竺云波 高刚剑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研究了低氧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有机物对脱氮过程的影响.在进水COD为360,220,140mg/L情况下,生物反应器系统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9%,72%,22%,可以看出有机物质量浓度的降低不利于同步反硝化脱氮;对异养菌的活性产生危害,但却利于硝化菌.... 研究了低氧膜生物反应器(MBR)中有机物对脱氮过程的影响.在进水COD为360,220,140mg/L情况下,生物反应器系统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9%,72%,22%,可以看出有机物质量浓度的降低不利于同步反硝化脱氮;对异养菌的活性产生危害,但却利于硝化菌.这削弱了有机物对硝化作用的抑制影响,使系统中活性污泥具有硝化过程和氨氮同化过程同步进行的特性,在理论上有利于提高低氧脱氮的效率和降低系统的污泥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R 硝化 低氧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谐波分析多功能数字仪表的原理与应用
8
作者 郭强 王成多 《电气制造》 2012年第12期61-64,共4页
谐波是影响电能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力系统中大量非线性负荷的存在,产生谐波、谐间波,使电网电压、电流的波形产生畸变,造成三相电压、电流的不平衡,致使配电系统工作异常。利用带浮点运算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和高速A/D采样,可实... 谐波是影响电能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力系统中大量非线性负荷的存在,产生谐波、谐间波,使电网电压、电流的波形产生畸变,造成三相电压、电流的不平衡,致使配电系统工作异常。利用带浮点运算的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和高速A/D采样,可实现低压配电系统电参数的实时采样与谐波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分析 数字仪表 多功能 DSP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低压配电系统 应用 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溪湿地底泥中有机氯农药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黄芳 马楠 王建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3-66,71,共5页
以西溪湿地为主要研究区域,采集了西溪湿地主要河口的表层和柱状底泥样品,以气相色谱(GC)/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定量测定样品中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西溪湿地底泥样品中DDTs浓度明显比... 以西溪湿地为主要研究区域,采集了西溪湿地主要河口的表层和柱状底泥样品,以气相色谱(GC)/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定量测定样品中滴滴涕(DDTs)、六六六(HCHs)的含量,并对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西溪湿地底泥样品中DDTs浓度明显比HCHs高。有机氯农药(OCPs)在研究区域内的底泥表层样品中残留呈现不均衡分布的特征,主要是受到河流交汇及人为因素的影响。(2)HCHs和DDTs在不同深度处出现浓度峰值,这与研究范围内的农药使用状况有关,也可能是由于水动力作用及生物扰动等。(3)OCPs与总有机碳(TOC)具有显著的相关性。(4)OCPs的残留主要是历史原因造成的,但DDT(主要包括o,p’-DDT和p,p’-DDT)可能存在新的污染源输入。(5)西溪湿地内DDTs可能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可能对地栖生物产生潜在危害,并造成潜在的负面影响,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明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分布特征 风险评价 西溪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和法的边坡三维极限平衡稳定分析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叶秋红 凌道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7-1103,共7页
对于具有复杂几何特征的边坡问题,用二维极限平衡理论难以得到与实际相应的分析结果.基于矢量和法安全系数定义,提出了能满足所有条柱3个力的平衡和滑坡体3个整体力矩平衡的严格通用极限平衡分析法.通过侧向剪力系数和侧向剪力分布函数... 对于具有复杂几何特征的边坡问题,用二维极限平衡理论难以得到与实际相应的分析结果.基于矢量和法安全系数定义,提出了能满足所有条柱3个力的平衡和滑坡体3个整体力矩平衡的严格通用极限平衡分析法.通过侧向剪力系数和侧向剪力分布函数对条间力进行假定,考虑所有条间剪力对安全系数的影响.利用滑体力的平衡条件和边界条件分别得到条柱各行和各列的安全系数,再利用滑体整体力矩平衡条件确定侧向剪力系数.将条柱底面剪力矢量和的反方向作为潜在滑动方向,通过抗滑力和滑动力在其上的投影之和之比确定整个坡体的矢量和安全系数.典型算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完全考虑条间力作用将提高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边坡 稳定分析 极限平衡法 矢量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溪湿地国家公园地表水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楠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63-365,共3页
以西溪湿地为主要研究区域,分丰水期和枯水期两季,采集西溪湿地的主要河口地表水样品,以气相色谱(GC)/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定量测定样品中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含量。结果显示西溪湿地地表水丰、枯两季各7个水样均检出HCH和DDT。定... 以西溪湿地为主要研究区域,分丰水期和枯水期两季,采集西溪湿地的主要河口地表水样品,以气相色谱(GC)/电子捕获检测器(ECD)定量测定样品中六六六(HCH)和滴滴涕(DDT)含量。结果显示西溪湿地地表水丰、枯两季各7个水样均检出HCH和DDT。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丰、枯季西溪湿地地表水中有机氧农药(OCPs)总量分别是2.98~11.38 ng/L、15.39~39.53 ng/L。OCPs含量变化有着明显的季节性,枯水期水样中OCPs含量明显高于丰水期。水样中HCH含量明显大于DDT,β-HCH为主导污染物。OCPs残留主要是历史原因,且污染源单一。河流流量影响OCPs的含量和分布。各点OCPs浓度均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存在OCPs生态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OCPs) 西溪湿地 残留分布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